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六十九节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书名: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4

在场的老先生、嘉宾都出现了刹那的恍惚。

随即发出轻声的赞叹。

洁净的玉面有红光萦绕,却宁静如混沌除开,若桃花源里落英缤纷,香飘眼眸。

如被夕阳吻过。

古人给这样的玉取了一个极诗情画意的名字,唤做玉面丹心。

如一位肤质如雪的美女,穿上鲜艳如血的汉服,拎一壶美酒仰头痛饮。

惊鸿一瞥,却能珍藏一生,玉中至美莫过如此。

“喜欢呀?”

商雅见秦淮倾身,眼神热切。

“特别喜欢。心潮澎湃。”

秦淮点头,对他来说,邂逅极品美玉的舒爽与畅快,应是世间极乐。

……

“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寻到这块美玉的。”

陆斟大师催促道。

一块美玉在被寻到的途中,都会发生一个略带传奇的故事。

如中华最著名的那块传国玉玺。

闻言,须景润了润喉:

“此玉是和·阗一位七旬的捞玉匠在凌晨七点找到的。

那晚,他在山里的河滩上找玉,找了一宿,昏昏欲睡得实在撑不住了,就脱下衣服垫在河滩上睡觉,结果有一块石头硌得他不能安睡,恼怒的他把这块石头挖出来,手电筒一照,顿时惊呆了……连忙拿到河里洗干净,一块美玉,降临世间。”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寻玉本来就是一件饱含艰辛、但异常有趣的事情。

若无缘分,不会相见。

这是寻玉翁口口相传的俗话。

若无缘,哪怕你在河滩上寻找半年,也找不到一块好玉。

但若有缘,那极品的玉料,会想着方法钻出来。

——就像游戏里的抽奖,欧皇的寻玉体验是非酋再长十个脑袋都想象不到的。

当然,现在游客还是别想去找缘分了,河滩已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耗费几十个铁铲都未必能找到一块中等料。

“我也是托关系,千回百转终于见到那位捞玉翁,那位捞玉翁平明七点用羊血占卜,才决定卖给我。

此玉重一千零八克,乃是上等的和·田美玉,其上的玉皮如烈焰燃烧,虽然分布不均匀,但给人一种燃烧的澎湃气势……”

须景说话抑扬顿挫,给人一种享受。

众人皆是一边欣赏美玉,一边认真倾听。

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如此美玉,真是幸事。

秦淮已经看得‘小鹿乱撞’了。

这块极品美玉,宛如一个鲜艳娇嫩的出浴美女含羞带怯的站在秦淮面前……

“不过我找到这块美玉,却没能找到能让她更美的玉雕师。

这是一个遗憾。

不过,裴弟既然能献出风雪夜归人这样神思巧匠的作品,那么一定认识那位顶尖玉雕师了,让那位大师来雕刻这块美玉,才是生逢正主。”

美玉在老先生们这一桌展示结束一遍,最后放在厅中间的书桌上。

须景站在书桌旁,须裴也在。

“所以现在,老爷子们就猜一猜,这枚风雪夜归人,到底出哪位能工巧匠之手?”

须裴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北方第一玉匠南晖的作品?”

闻言,须裴摇了摇头。

“苏杭派扛鼎人苏倧?”

“也不是。”

须裴继续摇头,见一群老爷子脸上的好奇之色浓郁了几分,吊人胃口的兴致更加高涨。

“还猜什么猜,直接说!”

杜瑞麟老先生眼睛一瞪,耿直的说道,他最不喜欢拐弯抹角的瞎鼓捣了。

“我看别猜了,急着呢,到底是谁。”

另一位老先生也催促道。

“等等,我好像猜到了是谁。”

陆斟突然站起来。

“先让我看看风雪夜归人这枚玉雕。”

陆斟提出了一个要求,须裴将风雪夜归人小心翼翼的递到陆斟手里,陆斟摸了摸,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看到这里,他就知道这位深藏不露的玉雕师是谁了。

“大家请看,这枚玉雕运用的是平面减地法。”

“所谓平面减地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我也看不懂的操作,达到我也说不明白的效果。”

陆斟说得老脸通红,颇有羞愧之色。

这个技法真的太难理解了,他自诩在玉雕上的天赋出众,可遇上秦淮所运用的玉雕技术,也是一脸茫然。

“你们认真摸一摸,其实这块玉佩上的一切线条,都在一个平面,只是这些线条的神奇组合,让我们产生了错觉。”

“哎!刚才竟然都没注意!”

老先生们传递玉佩,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惊诧得不行。

竟然真的全是平面线条,而且有些线条之间的间隔只有0.2㎜,已然达到了手工的极限!

直到此刻,林迢和另三位玉雕大师也幡然醒悟。

“我们也知道这枚雕刻这枚玉佩的大师是谁了。”

三位玉雕师异口同声的说道。

“到底是谁?”

几位老先生被吊足了胃口。

“到底是谁啊?神神秘秘的。”

须景也有些着急了,连带着后面的须寅清、林栎、后面的宾客也一并干着急。

四位玉雕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看了看秦淮,才一并开口:

“那位玉雕大师,就是秦核舟。”

“什么?”

一时间,秦淮身上投来无数疑惑的目光。

“秦老弟不是核雕宗师嘛,怎么会雕玉呢。”

阎老先生第一个笑了起来。

他不信。

秦淮明明是玩核雕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能在核雕上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建树就已经殊为不易。

再去玩玉雕?

还玩出林老弟和陆老弟都自愧不如的境界?

不信。

其余老先生也面露浓浓的狐疑。

完全不信。

中华的每一项技艺,都注定要花一生的时间来打磨雕琢,才可能达到顶尖。

如阎老先生,浸淫核雕一生。

如陆老先生,八岁开始品鉴玉雕图录,十三岁开始练习玉雕,几十年如一日。

再如杜瑞麟老先生,也是耗尽一生。

没有哪一门技艺,是可以走捷径的。

而且,玉雕与核雕几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会不会是搞错了?”

有人弱弱的问道。

面对这么多老爷子斩钉截铁的质疑,连须裴都懵了。

这枚玉雕,真是秦淮亲手雕的?

仔细分析一下,完全不可能吧?从核雕到玉雕,跨越的幅度真的太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