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506章.垂死挣扎.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

……

若是朱和坚可以更早发现周尚景的真正计划,他现在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制定一个翻盘计划。

但很可惜,朱和坚终究是后知后觉了,猝不及防、毫无预案。

虽然朱和坚在仓促间也迅速想到了几个粗略计划――譬如是利用宋家家主宋承仁目前正在受到锦衣卫软禁的事情,以宋承仁与宋家的身家性命为要挟,暗中胁迫周尚景退让妥协,又或是寻找各种理由坚决不同意宋继诚所提议的重启南京六部之事,等等等等。

只可惜,这几项计划或者是后患更大、必然会引起剧烈反弹,又或者是过于简单直白,必然是被周尚景提前猜到,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效果,所以很快就被朱和坚一一推翻了。

所以在理智上,朱和坚很清楚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做――向周尚景全面妥协,似乎已经是自己目前的唯一选择。

就在朱和坚大脑急转、在短短一瞬间内想明白了周尚景的真正计划与自己的目前处境之际,宋继诚则是依旧在滔滔不绝的大声演讲,向在场所有听众反复强调重启南京六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近段时间以来,南京城内乱象不断,不同衙门分庭抗礼、各自为政,百姓们亦是人心惶惶、怨气沸腾,选择这个时候再启南京六部、恢复南京六部权责,不仅是可以理清我们缙绅与皇庄势力的矛盾是非,也可以帮助南京官府分担压力、更快平息朝野之动荡……”

说到这里,宋继诚话声一顿,却发现自己的提议竟然没有引起任何反应。

首先是皇庄势力的几位辩论代表,皆是震惊于七皇子朱和坚刚才主动认输认错的表态,这个时候也皆是目瞪口呆的盯着朱和坚,想要窥探朱和坚的真正意图,根本顾不上回应宋继诚的提议。

然后则是缙绅势力的几位辩论代表,他们刚刚才就因为随意插话而被宋继诚直接表达了不满,这个时候或者是心存怨气,或者是记住了刚才的教训,同样没有急着开口。

至于在场围观辩论的诸多观众,则多是身份高贵的南京朝野贤达,又或是前途无量的南京国子监年轻杰俊,如今七皇子朱和坚、内阁首辅周尚景、太子太师王保仁这几位大人物皆是在场,观众们自然也要注意形象,不敢表现浮躁,也不敢随意大声鼓噪。

发现自己重启南京六部的提议竟然冷场之后,宋继诚心中不快,对于己方的几位辩论队友更为不满,认为这几人虽然皆是自诩当代大儒,但实际上则是愚笨如猪,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分辨形势也不懂,不该他们说话的时候皆是急着插话,该他们表态的时候却又纷纷呆若木鸡。

心中鄙夷之余,宋继诚表面上则是恢复了一贯以来的谦逊温和,转头向几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询问道:“几位前辈,你们对于晚辈所提议的重启南京六部之事,是否有所赐教?”

另外四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虽然也都是江南境内缙绅阶层的大人物,也一直都是“周党”的鼎力支持者,但他们远远谈不上是周尚景的心腹,也根本没有机会知晓周尚景的真正想法,他们这个时候不仅是完全不清楚周尚景的全盘计划,甚至也不知晓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收权计划。

所以,对于宋继诚重启南京六部的提议,这几人也并不知晓其重要性,皆是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

不过,他们也看出来了,宋继诚刚才态度格外强硬,所以这项重启南京六部的提议极有可能乃是出自周尚景的授意,所以他们稍稍思索片刻之后,就陆续表达了支持态度。

更何况,此前的辩论过程对于这几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而言不利,可谓是当众现眼,所以他们也急切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尽快结束这场辩论,事后也可以厚着脸皮表示自己绝对没输。

“老夫也认为,把缙绅与皇庄两方势力的冲突交由南京六部负责处理,更为合适……”

“宋贤侄所言有理,南京六部被架空许久时间了,也理应重启它们了,正好可以为近期之乱局分担压力……”

“南京六部近年来固然是纰漏不断,犯下了不少错事,但就这样一竿子打死他们也不好……”

这几位缙绅势力的辩论代表当然是盛名难副,只是仗着家世与资历,才受到了同类热捧、赚得了“江南大儒”的名号,但他们的影响力与家族势力依然是实打实的。

眼看着这几人纷纷表态同意重启南京六部之事,朱和坚愈发急了,担心重启六部之事将会因为这几人的表态而形成定论。

于是,朱和坚连忙出声反驳:“重启南京六部之事,暂时并不现实!姑且不谈南京六部前段时间所引发的诸多民愤,而且我与南京各界贤达联名弹劾南京六部的奏疏也已经送往京城,目前尚未收到父皇的圣意回复,更不清楚朝廷中枢对于南京六部的具体态度,这般情况下重启南京六部,是否有轻慢中央之嫌?更何况,南京六部的尚书们现在皆已经身负罪名、受到软禁囚禁,正在等待朝廷发落,南京六部也是群龙无首,又如何有能力协助南京官府平息城内乱象?恐怕就是添乱罢了!”

说到这里,朱和坚突然间话锋一转,又摇头叹息道:“京城与南京实在是相隔太远了,消息传递也需要太多时间,南京城内近期发生了太多事情,皆是需要朝廷中枢拿主意,不仅是南京六部近年来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包括了宋公子的祖父、宋老家主被人实名检举插手兵权意图不轨的事情,皆是需要朝廷中枢尽快表态,在朝廷中枢表达明确态度之前,这些事情我皆是不能独断处置啊!”

朱和坚这个时候突然提及宋承仁的事情,显然是想用宋承仁的最终处置来要挟宋继诚与宋继诚身后的周尚景退让妥协。

理智上,朱和坚刚刚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无论是坚定拒绝宋继诚所提议的重启南京六部之事,还是搬出宋承仁的事情作为威胁,必然皆是早就在周尚景的预料之中,周尚景必然也早就有了应对之策,这些办法根本无济于事,就是自取其辱罢了。

然而,朱和坚的偏激性格,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他的判断。

除非是木已成舟,否则朱和坚从来都不会彻底放弃、更不会全盘认输服软。

所以,事到临头之际,朱和坚还是决定要垂死挣扎一下。

另一边,宋继诚听到朱和坚的反驳理由之后,也是寸步不让,再次高声强调了重启南京六部的必要性,显然是早就料到了朱和坚的反对态度,各种理由也算是论据充分。

至于自家祖父宋承仁的罪行与处境,宋继诚则是没有任何回应,好似漠不关心一般,只是一味说服朱和坚应该尽快重启南京六部。

但朱和坚却也留意到,宋继诚这个时候虽然反复强调了重启南京六部的各种必要性,但他在列举不同理由之际,却偏偏遗漏了最关键的一点因素,那就是南京六部与江南各界的利益捆绑。

近两百年来,南京六部的权力与存在,让江南各界皆是受益匪浅,双方利益已经深入绑定,这种现象也是朝廷中枢收权南京六部的最大阻碍,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江南各界的激烈反弹,所以朝廷中枢在正式收权南京六部之前才会耐心铺垫了近一年时间,利用各种手段激化南京六部与江南各界的矛盾,让江南各界产生了南京六部已经严重损害了己方利益的错误印象,这样才可以尽量弱化朝廷中枢执行收权计划之际所面临的反弹力度。

而此时此刻,宋继诚刻意避开了南京六部与江南各界的利益关系,用意也是不言自明。

“果然!周尚景也不是当真想要破坏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他就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情逼着我全面妥协而已!否则宋继诚这个时候就应该重点强调南京六部的存在带给江南各界的种种好处,然后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收获各方支持,我到时候也会面临最大压力!

而宋继诚对于这方面的事情避而不谈,恰恰证明了周尚景也不敢轻易破坏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所以……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我还有机会与周尚景讨价还价一番、试探一下周尚景的底线?就算是接下来必须要向周尚景妥协,也没必要全盘接受他的苛刻条件……”

想到这里,朱和坚忍不住转头看向观众席前列,却发现周尚景也正在以一种意味不明的目光观察着自己,依然是从容不迫、智珠在握。

两人的目光稍稍接触之后,朱和坚就主动错开了目光,但心底深处,朱和坚则是前所未有的厌恶周尚景这种从容不迫、智珠在握的模样了。

再次把注意力集中于宋继诚身上之后,朱和坚也再次强调了重启南京六部的各种不符合现实之处,同样是理由充分,重点强调了南京六部近年来各种胡作非为对于江南各界的利益损害,但也同样是小心翼翼的绕开了南京六部与江南各界的利益关系。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这场公开辩论已经彻底变了样子,辩论双方从缙绅势力与皇庄势力,变成了宋继诚与朱和坚这两个年轻人,辩论主题也从江南境内的各大皇庄是否应该撤消,变成了南京六部是否应该再次重启。

朱和坚无疑是一个聪明绝顶、机敏多智之人,宋继诚则是宋家寄以厚望的第三代接班人,同样是才华横溢、口才极佳,这两人的辩论精彩程度远超此前缙绅势力与皇庄势力的辩论,皆是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众多观众也不知不觉被两人的辩论转移了注意力,完全没有发现辩论主题的彻底改变。

*

而就在朱和坚与宋继诚二人激烈辩论之际,坐在观众席前排中间位置的周尚景,苍老面庞上则是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轻轻点头道:“继诚这孩子,果然还是有潜力的!他前几天的表现,确实是有失担当,不仅是自己屡受挫折,他的祖父也对他失望不已,认为他根性有缺失,不足以担当宋家的传承大任,老夫当时则是安慰,人之根性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继诚从前一直是顺风顺水惯了,从未遇到过任何挫折,首次遇挫之际自然是会失措,但这种事情也是一次成长机会……”

说到这里,周尚景转头看向身边的王保仁,笑道:“你看,仅仅是短短两天时间,继诚这孩子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与七皇子殿下当众辩论也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可谓是成长巨大!这样一来,宋家第三代也算是后继有人了!说起来,越挫越勇这种事情,王太师应该最是熟悉,对不对?”

听到周尚景的询问,王保仁则是脸色冰寒。

他同样看出了目前局势的微妙变化。

沉默片刻后,王保仁冷声问道:“你还有什么后招?”

周尚景摇头道:“别急,别急,你很快就可以看到了……”

说到这里,周尚景的目光再次汇聚在七皇子朱和坚身上,又摇头叹息道:“只可惜,有些人的根性,却是过于顽固了,难以改变啊……”

而就在周尚景叹息之际,吕德突然间快步走到朱和坚身边,向朱和坚附耳低语了几句。

朱和坚表情再次大变!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289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