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020章.与此同时.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1-08 16:39

就在赵俊臣收到方振山密信之后没过多久,德庆皇帝也收到了梁辅臣送来的捷报。

这份捷报之中,梁辅臣自然是避重就轻,重点描述了朝廷大军当时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将士们的忠君爱国之心、以及最终的辉煌胜利,但对于陕甘境内精锐将士的惨重损伤却是一笔带过,只会让人觉得这般情况下再是如何严重的死伤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梁辅臣对于自己的指挥失误之事,更是一字未提。

不过,梁辅臣终究还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厚道人,并没有隐瞒关武元“力挽狂澜”的关键表现,在这份捷报之中用了许多篇幅为关武元邀功请赏。

见到这样一份极为亮眼的捷报,德庆皇帝自然是大喜过望。

“好太好了梁辅臣果然没有辜负朕的看重与寄望这种情况下,果然还是要重用朕的亲信老臣才行如今鄂尔多斯部落的可汗已是枭首,主力军队也是元气大伤,河套平原想来很快就可以彻底收复了

哈哈朕是天子上苍果然是庇护着朕这样一来,功臣们也正好是可以赶在朕的寿辰之前抵达京城到时候,朕就要在朕的寿辰当天,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天坛祭天,向列祖列宗与天下百姓宣示朕的丰功伟绩

若是建州女真的请降之事,也能够赶在那一天之前尘埃落定,就更加完美了拥有了这两项功绩,也不知道百年后的史书工笔会如何描述朕的英明神武

恩,必须要催一催内阁了,建州女真的请降是大事,总不能瞻前顾后一直拖延着,一些小恩小惠给就给了赵俊臣不是想要亲自前去与建州女真谈判吗等到建州女真同意谈判之后,朕就准了他,这方面的事情还是可以信任他的”

想到这里,德庆皇帝愈发是兴奋起来,心中暗暗算计着自己在明朝历代帝王之中的评价位置,只觉得自己虽然是不如明太祖、明成祖等人,但也算是排名靠前的英明帝王了,必然能在史书之中留下浓墨一笔

等到德庆皇帝好不容易按耐下了心中的兴奋,就再一次认真审阅了梁辅臣的捷报,表情也是愈发满意了。

这是因为,德庆皇帝发现,在这场大捷之武官员,不再是赵俊臣当初所重用的何漳、方振山、张成勋等人,反倒是与赵俊臣关系不算好的梁辅臣、关武元、李贺等人纷纷发挥了关键表现。

在德庆皇帝眼里,这些人都是可以信任的“自己人”,有了机会就要着重提拔。

相较而言,赵俊臣所重用的那些文武官员,就必须要提防一二,即使是有了耀眼表现,也必须要明升暗贬、夺去实权才行。

尤其是梁辅臣花费了大量篇幅重点请功的关武元,也再一次得到了德庆皇帝的关注与重视。

关武元原本就是“帝党”出身的兵部尚书王寿所推荐的将领,在禁军支援陕甘三边的时候主动请缨,与那些避之不及的禁军将领相比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这段时间以来,不论是陕甘战事还是河套战事,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得到了梁辅臣的信任与力荐,能力方面必然不会有假,反倒是赵俊臣当初请功之际曾是有意无意的打压了他,这在德庆皇帝的眼中却是一个加分项。

这些情况结合在一起,关武元的形象在德庆皇帝眼中也就渐渐饱满了起来这是一个有忠心、有担当、有能力、英武不凡的当世名将,听说还是武圣后人,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简直就是完美

想到这里,德庆皇帝不由是轻轻点头,微笑自语道:“趁着这次机会,要给梁辅臣赏个爵位,让他再多些威望,这样才能让他在内阁之中抗衡周尚景的影响力。恩,还有这个关武元,简直就是朕的李靖与徐达啊等他返京受封之际,朕必须要重赏于他原本是想让他担任京营大都督之职务,如今看来还是稍稍轻了些,也要再赏

他一个爵位才行”

明朝禁军分为京营与亲军都护府两部分,其中京营负责京城中枢的守备任务,而亲军都护府则是负责守卫皇宫与护驾皇帝的任务,明朝禁军二十六卫皆是受到这两个衙门的辖制,这两个衙门的大都督可以说是明朝实权将领的巅峰了。

德庆皇帝如今竟是认为关武元担任京营大都督都嫌轻了,显然是极为欣赏关武元的表现,已经把关武元视为自己的亲信、“帝党”核心成员之一了。

想要成为“帝党”成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并不是只需要愚忠于德庆皇帝就够了,还需要德庆皇帝主动接纳才行。。

在庙堂之中,与“周党”、“赵党”的强烈存在感不同,“帝党”一向是不显山不露水,似乎是人数极少、也不会轻易出头表态,与德庆皇帝在庙堂里一言九鼎的局面并不相配。

这是因为,德庆皇帝心中很清楚,自己身为皇帝原本就与官员们隔着一层,并不适合招纳太多心腹,也不适合亲自下场与权臣们争锋,所以德庆皇帝极少会把朝廷官员视为心腹,哪怕是赵俊臣当初最得宠信的时候,也算不得是“帝党”成员。

最重要的是,若是“帝党”成员太多的话,就经常会有“帝党”官员犯事犯错,一旦是“帝党”成员犯了事情就必须要设法庇护他们,这样就会影响德庆皇帝的公正性与威望。

实际上,“帝党”的人数并不算少,势力也极为庞大,但“帝党”成员并没有分布在中枢与地方的各大衙门之中,但在锦衣卫、禁军、京城附近的几处军镇之中,却是处处都能看到德庆皇帝的真正心腹,这些位置不仅是至关紧要,关键时刻能够帮着德庆皇帝鼎定大局,做事之际也不容易出错,不必德庆皇帝操心太多。

现如今,德庆皇帝却已经在“帝党”的核心圈子之中为关武元预留了一个位置。

想清楚了梁辅臣与关武元等人的安排之后,德庆皇帝的心情也是愈发轻松,开口传旨道:“派人快马赶去花马池营,向梁辅臣传去朕的嘉奖旨意,就说朕很是欣慰他的这场大捷,让他要再接再厉、尽快扫平河套地区的蒙古鞑子,然后一定要赶在朕的寿辰之前率领所有文武功臣赶回京城,朕到时候会重赏他们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让翰林们稍稍修饰一下文字就好

另外,再派人去赵俊臣的府上传朕的口谕,就说朕打算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与建州女真的谈判,让他这几日稍稍准备一下,等到建州女真那边回信之后就即刻动身,务必要赶在朕的寿辰之前促成建州女真的请降对了,赵俊臣的身体不大好,这段时间也是寒风凛冽,怕是他扛不住,从內库中挑选一件上好的貂皮大氅,再寻上几根上佳的补药,全部送到赵府,就说是朕特意赐给他的。”

“老奴遵旨”

大太监张德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却是连忙领旨答应,又想着赵俊臣如今风头正盛,就打算亲自出面完成德庆皇帝所交代的任务。

这天傍晚,赵俊臣就收到了德庆皇帝的口谕与赏赐。

赵俊臣态度恭敬的领了旨意与赏赐之后,又拉着大太监张德聊了一段时间,顺便是打探了德庆皇帝的态度。

张德有心与赵俊臣拉近关系,也觉得今天御书房的事情不算是太大的机密,就向赵俊臣透漏了德庆皇帝收到捷报之后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德庆皇帝的自言自语、以及传往花马池营的旨意。

送走了张德之后,赵俊臣回想着张德所透漏的情报,不由是摇头失笑。

“德庆皇帝竟然是把关武元视为是自己的李靖与徐达,就不谈他的眼光如何了,这明显是把自己看作是唐太宗与明太祖了未免是太过于狂妄自满了吧不过,只要是关武元能够成为德庆皇帝的心腹,我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德庆皇帝这一次要把所有文武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647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