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051章.相同的招数.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在德庆皇帝的注视下,赵俊臣肃容道:“陛下,请恕臣精力有限、身体不佳,如今只是参与内阁议政、监管户部财政,就已经占去了臣的绝大部分心力,除此之外更还要为陛下督建新的园林行宫,实在是无力顾及更多事情了。”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德庆皇帝首先是不由的心中一愣。

赵俊臣不仅是没有趁机索要更多的好处与权力,反而是主动请求限权这算是什么条件

但转念一想,德庆皇帝很快就“猜到”了赵俊臣的“真实想法”。

自从赵俊臣拿着几颗印字苹果作为“祥瑞”进献给德庆皇帝之后,德庆皇帝就冒出了出海寻仙的强烈想法就像是此前许多事情一样,德庆皇帝依然是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赵俊臣负责。

对于德庆皇帝的这道旨意,赵俊臣当初依然是答应了下来,但表面上的态度却是不情不愿,就好似吃了一个大亏似得。

毕竟,按照明朝时期的普遍看法,造舰出海是一件劳民伤财、损伤国力的恶政,赵俊臣一旦是负责了这件事情,不仅是户部就要与内帑分摊各项支出,今后一旦是引发了朝野争议,也会不可避免的背黑锅、担责任。

这个时候,赵俊臣的暗示也很明显让他带头出面弹劾太子朱和堉可以,但出海寻仙的事情他就不愿意接手了。

想明白了赵俊臣的暗示之后,德庆皇帝不由是心中暗怒

经过了寿辰那天的无限风光之后,德庆皇帝对于文治武功之类的帝王政绩就已经不太上心了,但对于出海寻仙、问道长生之类的事情却是愈发的内心炽热,若不是这几天发生了太子朱和堉与各地宗室的相互弹劾之事,德庆皇帝只怕是已经传旨工部建造巨舰了,谁曾想还不等德庆皇帝做出实际动作,赵俊臣就想要撂挑子不干,这自然是让德庆皇帝大为扫兴、心头生怒。

若是赵俊臣这个时候的讨价还价手段是伸手要钱要权,德庆皇帝说不定还会稍稍考虑一下,但对于这件事情,德庆皇帝却是绝无可能答应的。

于是,德庆皇帝原本还算温煦的表情,顿时就再次阴沉了下来,冷哼道:“赵俊臣,你这是在向朕讨价还价不成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你还是不甘心为朕负责出海寻仙的事情告诉你,这件事也同样容不得你来拒绝

别忘了,太子他会与各地宗室闹出今天的乱子,最初的由头就是你手下的户部官员与藩王们暗中勾结、私自纂改土地图册朕一直都没有追究你在这件事情上的责任,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如今让你带头出面弹劾太子平息乱象,也是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你不仅是没有感念皇恩,反倒是认为自己受了委屈、拿这件事情要挟与朕讨价还价你的胆子,还真是越来越大了难道你真以为朕不敢治你的罪不成”

见到德庆皇帝的反应激烈,赵俊臣不仅没有惶恐,眼中反倒是闪过了一丝笑意。

当然,赵俊臣表面上依然是表现出了足够的恭顺与敬畏。

造舰出海之事的利益与意义究竟有多大,赵俊臣自然是心知肚明,也早就已经眼红了许久,自然是不会把这件事情让给别人负责。

说根到底,赵俊臣这个时候的表态,依然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

在这个世界上,当你拥有不可或缺之处的时候,“以退为进”往往会是一个很好用的招数。

见到德庆皇帝的愤怒表现之后,赵俊臣就明白自己的手段奏效了,德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同样是离不开自己。

朱和堉对于朝廷与德庆皇帝而言,显然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使用“以退为进”的手段之后,效果只是保全自身声望、顺便让德庆皇帝稍稍心软而已,但赵俊臣则是截然不同,足以让德庆皇帝临时乱了阵脚。

所以,别看德庆皇帝如今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最终必然会做出让步。

果然,德庆皇帝怒声训斥了赵俊臣几句之后,见到赵俊臣只是垂头不语,既没有当面反驳自己、也没有马上服软示弱,就这样静默许久,他的心中怒意愈盛,但语气却是稍稍软化了一些,又说道:“对于出海寻仙之事,朕的寄望甚高,把这件事情交由你负责,乃是朕最为信任于你的缘故,你又岂能忍心辜负朕的期望当然,朕也知道,你近段时间的身体情况不算好,身上的朝务也很繁重,但这件事情并不需要你事无巨细的负责,你只需要留在京城主持大局即可,这又能为你增加多少担子”

见到德庆皇帝开始苦口婆心,赵俊臣则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终于是抬头道:“若是如此的话,臣这里还有几个请求,还望陛下您一定要准许。”

德庆皇帝问道:“是什么请求”

赵俊臣一边思索一边说道:“首先,臣希望出海寻仙之事可以尽量的低调行事,绝不能闹得人尽皆知,否则必然会引来朝野非议,若是那样的话,臣只怕是就要在朝野非议之中应顾不暇,也就没有精力做实事了依臣的的意思,这件事情咱们只做不说就好。”

对于赵俊臣而言,他希望造舰出海的事情可以尽量低调进行,担心朝野非议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不希望朝野各方势力见到甜头之后从自己这里分一杯羹。

德庆皇帝并没有猜到赵俊臣的小心思,却是直接点头道:“朝廷的禁海之政未变,这件事情自然是低调进行为好。”

赵俊臣接着说道:“其次,依照太子殿下的设想,各地藩王的势力这一次必然会是受到重创,他们用以敛财的八王船行也肯定会被朝廷查封,据臣所知,这向是暗中经营着走私生意,拥有二十余艘可以远洋的大舰,也拥有数百名经验丰富的船手,臣希望陛下可以把八王船行的船舰与水手尽数交给臣来处理。”

德庆皇帝依然是直接点头答应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有了这些船舰与水手,不仅是可以减少许多初期投入,出海寻仙的进度也可以加快许多,朕准了。”

赵俊臣又说道:“最后,就像是陛下所说,臣就算是负责出海寻仙之事,也只能留在京城中枢主持大局,不可能是事无巨细、处处皆管,最好是遣派一位可以信任、也有足够能力的官员,长期留于东南临海港口,负责出海寻仙的具体事宜臣以为,大学士霍正源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关于这件事情,赵俊臣早就与霍正源沟通过了,霍正源的能力与心智也足以担当这般重任,眼下正好有理由把霍正源安排过去,德庆皇帝也不会心生怀疑。

德庆皇帝沉吟片刻之后,问道:“霍正源的心思缜密,也与你关系紧密,倒是一个合适人选但若是出海寻仙之事不宜宣扬的话,你认为要用何般理由把他安排过去比较合适”

赵俊臣心中早有腹案,但还是表现出一副认真思索的模样,片刻后答道:“朝廷目前已经开始逐步从南京六部收权了,闽浙各地也渐渐出现一些乱象,就给霍正源安排一个镇抚钦差的名义,表面上是让他稳定地方,实际上则是让他负责造舰出海之事,到时候只需要随意寻个地方不稳的理由,就能让霍正源一直留在东南,每年回京述职一次就可以,也不会引人怀疑。”

德庆皇帝再次思索片刻后,点头道:“倒也算是周详,就按你的想法来办吧。”

见德庆皇帝再次答应了自己的提议,并没有推断到自己的真实计划,赵俊臣的表情依然平静,但他的心情却是忍不住有些激动。

这段时间以来,德庆皇帝一直都盯着赵俊臣在陕甘三边的势力扩张,也一直都在竭尽所能的打压赵俊臣在陕甘三边的影响力,却不知道赵俊臣在明朝东南疆域的布置更多

目前的朝廷东南方向,南直隶巡抚是赵俊臣的盟友、前阁老黄有容,台湾郑家不出意外的话也很快就会与赵俊臣达成结盟,徽浙商人一向是以赵俊臣马首是瞻,广东总兵则是赵俊臣的军中心腹张成勋,又有“联合船行”暗中渗透长江与京杭运河沿岸的地方官府可以说,赵俊臣在明朝东南疆域的势力早已是逐渐成型了,但这些势力一直都无法统合起来,相互间缺乏配合与照应,自然也就不成气候了。

但若是让霍正源拥有了朝廷钦差的身份、代表朝廷中枢长期巡视东南各地,不仅是可以负责造舰、出海、走私等等事宜,还可以把赵俊臣布置于东南疆域的各方势力逐渐统合起来,只需要几年时间,赵俊臣在东南各地的影响力就可以追上陕甘三边了

平息了内心的激动情绪之后,赵俊臣表面上依旧是还有些不情不愿,说道:“既然如此,臣不敢辜负陛下圣望,定然是竭尽所能、尽快为陛下安排舰队出海寻仙,但这件事情终究是希望渺茫,臣不敢保证什么,若是数年之后一无所获,还望陛下勿要怪罪、另择贤能。”

见到赵俊臣终于是不再提出要求,德庆皇帝也暗暗松了一口气,点头道:“朕并不是不明事理的昏君,自然不会强求不过,仙人既然是赐下了祥瑞仙果,只要是我等君臣心诚意真,持之以恒的搜寻仙道,定然会有所收获才是。”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赵俊臣暗暗无奈摇头,明白德庆皇帝已经在寻仙长生的事情上钻牛角尖了,自己今后安排舰队出海之后,只怕是还要时不时的寻些海外珍奇之物糊弄德庆皇帝才行。

离开了御书房之后,赵俊臣思索了片刻,并没有前往文渊阁与众位阁老一同处理朝务,而是离开了紫禁城、打算直接返回赵府。

顺便,赵俊臣还派人去联系了大学士霍正源与户部尚书李成儒二人,邀请他们前往赵府密议,今天发生在御书房的事情与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关系,必须与他们事先沟通一下。

尤其是户部尚书李成儒,他表面上依然是忠心于太子朱和堉,这段时间以来愿意配合赵俊臣行事也全是因为朱和堉的缘故,如今赵俊臣因为德庆皇帝的逼迫,很快就要在朝会上领头弹劾朱和堉欺压宗室的罪行,朱和堉也即将会因为赵俊臣的弹劾而被废黜

这种情况下,赵俊臣就必须要与李成儒摊牌了,让李成儒尽快做出选择他今后究竟是要追随朱和堉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名正言顺的彻底投靠赵俊臣。

在返回赵府的路上,赵俊臣一直在暗暗思索着自己见到李成儒之后应该采用怎样的谈话策略,毕竟李成儒如今乃是户部明面上的最高长官,赵俊臣想要继续控制户部的话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他,所以也不想因为自己接下来要弹劾朱和堉的事情而与李成儒彻底翻脸,若是能够趁机让李成儒彻底的改换门庭,自然是最好不过。

就这样,暗暗思索之间,时间流逝极快,等赵俊臣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的坐轿已经抵达赵府的正门之前了。

“少爷我回来了”

当赵俊臣步下坐轿之后,就听到了一道极为熟悉的声音。

惊讶之间,赵俊臣抬头一看,马上就见到许庆彦的模样。

许庆彦这次往返台湾与京城之间,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却要比赵俊臣预想中少得多,再看许庆彦晒得黝黑的皮肤,就知道许庆彦一定是走了海路。

与此同时,只看许庆彦此时得意洋洋、急于邀功的表情,赵俊臣就知道许庆彦这次的台湾之行很有收获。

于是,赵俊臣也是欣慰笑着点头道:“回来就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902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