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368章.语言艺术.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看到柳子岷一路小跑到自己面前,垂头不敢看自己一眼,赵俊臣愈发是目光冷峻,恨不得当场就扬起马鞭、狠狠抽在柳子岷的头上。

直接抽死才解气

但就这样冷冷注视片刻之后,赵俊臣突然间翻身下马,抬手拍了拍柳子岷的肩头,又勉强挤出了一张笑脸,语气欣慰的称赞道:“子岷,你这段时间干的不错返回京城之后,本阁会亲自向陛下为你请功”

随着赵俊臣话声落下,所有人皆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意思赵俊臣竟然公开称赞柳子岷干得不错他哪里干的不错了是因为他遭到了兴州境内各方势力的愚弄还是因为他逼反了兴州百姓

完全是睁着眼说瞎话

就在柳子岷不可置信的抬头看向赵阁臣的时候,一名文官突然站出来拱手道:“下官兴州知州吕文升,见过赵阁臣但下官并不敢认同阁臣的说法下官认为,柳同知罔顾民意、强推酷政,如今已是万夫所指,可谓是罪大恶极,又岂能算是干得不错

赵阁臣您初到兴州,可能还不了解情况,自从柳子岷担任了兴州同知之后,就一直负责推行农务新政,但他手段过激、罔顾实际,竟是逼反了本地百姓,酿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民乱,先后有八九千人加入了暴动、上万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还有上千流民涌进了京城中枢,影响极为恶劣

一直等到半个月之前,在张总兵的亲自率军镇压之下,这场民乱才终于是告一段落但后续影响依然延续至今,民心依然尚未稳定,还耽误了兴州今年的农耕播种,赵阁臣您进入兴州境内之后,也应该看到了沿途的狼藉景象,是何等的触目惊心而这一切就全是柳子岷的责任”

随着吕文升的带头反对,几位兴州境内的地方官员也皆是壮起了胆子,纷纷表达了相同态度,把兴州民乱的黑锅完全扣在了柳子岷的头上,同时又暗示赵俊臣的农务改革乃是一项恶政、酷政

与此同时,张肃也点头冷声道:“兴州距离京城只有百余里之遥,勉强也算是天子脚下,竟是爆发了这般规模的民乱,让圣上颜面难堪,所以一定要有人承担责任”

赵俊臣扭头瞥了一眼吕文升,目光之中再次闪过了一丝冷意。

从某方面而言,柳子岷使用过激手段、强行推动兴州境内的农务改革,也是缘于赵俊臣曾经的当面授意。

明朝缺田缺粮,但毕竟是地域辽阔,并不缺乏土地,拥有大量的荒地与山地,也一向是积极鼓励百姓开垦新田,承诺农户们开垦新田之后就可以免征粮税五到十年之久。

然而,开垦新田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不仅是开垦过程极为辛苦,新田开垦之初也一定是极为贫瘠,绝对是入不敷出,需要持续耕作多年,才可以逐渐改善土质。

所以,即便是中华百姓一向善于吃苦耐劳,但绝大多数时候也是宁愿给地主家当雇农、做长工,也不愿意主动开垦新田。

但兴州的情况则是例外,因为境内缙绅势力强大,习惯于敲骨榨髓,许多农户不堪压迫,只好是放手一搏,选择一些贫瘠山地,努力开荒垦种新田,为自己谋一条活路。

如此一来,兴州境内就出现了大片的贫瘠田地与山间田地,非常适合推行赵俊臣的农务改革新政。

再加上兴州与京城相距不远,一旦是兴州境内的农务改革政策产生了较佳效果,就可以迅速在京城中枢造成影响,也就有助于赵俊臣进一步推行与深化自己的农务改革计划。

正是出于这般考虑,赵俊臣就把柳子岷安排为兴州同知,让他负责推行兴州境内的新农政,也反复向柳子岷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柳子岷固然是一个卑劣小人,但他也有一桩好处,那就是听话,他为了讨好赵俊臣,总是会不折不扣的积极执行赵俊臣的任何指示。

做出这般安排之际,虽然明知道柳子岷经验不足,但赵俊臣一度也很安心,原因就是这位兴州知州吕文升。

吕文升曾经是前任首辅沈常茂的朋党,自从沈常茂失势垮台之后,他就失去了后台靠山,性格也是愈发低调与软弱,办事之际总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谓是四平度认为,吕文升与柳子岷二人乃是绝配以吕文升的软弱性格,自然是不敢掣肘柳子岷大刀阔斧的推行农务改革新政,而吕文升的持稳作风,也可以帮着柳子岷查漏补缺、防微杜渐。

为了进一步争取到吕文升的配合,赵俊臣还专门派人向他打过招呼,也一度有意把他召为朋党。

但现在,赵俊臣却已经知道,兴州局势之所以是迅速糜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吕文升的暗中作祟。

根据吴三桂所提供的情报,吕文升实际上早就秘密投靠了“周党”

就是因为吕文升的暗中协助、牵线搭桥,让“周党”势力迅速串联起了兴州境内的各地缙绅,不断的推波助澜、层层加码、操纵舆情,所以才酿成了这一场兴州民乱

这样一来,赵俊臣原本就恨极了此人,再看到吕文升率先出面反驳自己之后,心中的怒恨之意也就愈发强烈。

吕文升注意到赵俊臣的目光冷意之后,也不由是暗自心惊、垂头不敢对视,但依然坚持重复道:“总而言之,下官坚持认为,柳同知他罔顾民意,强推酷政,如今已是万夫所指,可谓是罪大恶极,必须要追责问罪,还望阁臣明鉴”

赵俊臣则是冷哼道:“罔顾民意强推酷政万夫所指罪大恶极实际上本阁很清楚兴州境内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但本阁完全无法赞成吕知州的这般评价

本阁之所以是称赞柳子岷做得不错,乃是因为他是一位纯臣即便是不受百姓所理解,哪怕是担负骂名,却依然是毫不动摇的坚定推行朝廷政令这不是一位纯臣,又是什么既然是一位纯臣,那就理应受到朝廷嘉奖”

所谓“政治”,实际上就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诉,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屡战屡败”的将领,自然是无能庸碌,理应是军法惩治,但“屡败屡战”的将领,那就是忠勇坚定,反而会变成全军表率

而现在,赵俊臣也同样展现了语言的艺术。

“罔顾民意”与“不被百姓所理解”是一个意思,“万夫所指”与“担负骂名”是一个意思,“强推酷政”与“毫不动摇的坚定推行朝廷政令”也是一个意思。

但最终评价,则是从“罪大恶极”变成了“一位纯臣”

事实上,赵俊臣也恨极了柳子岷,恨不得当场就用马鞭抽死他,但政治这种事情有时候就是这般无奈。

柳子岷现在身处于风口浪尖,赵俊臣若是放弃了庇护柳子岷,就会让朝中政敌寻到更多理由抨击农务改革新政

所以,无论柳子岷犯下了多大的过错,但只要他的过错是因为推行农务改革新政所引致,赵俊臣就一定要全力庇护于他没有任何退让余地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颠倒黑白之后,众位文武官员皆是目瞪口呆。

而柳子岷更是浑身一震,顿时是双目泪涌。

对啊,自己没错不折手段的推行朝廷政策又有什么错朝廷政策岂会出错

错的是百姓无知错的是同僚与下级不配合错的是张肃、吕文升这些高层官员没有给予自己更大的支持力度

然而,不等柳子岷出言感激赵俊臣的理解,赵俊臣又再次说话了。

赵俊臣不仅要公开袒护柳子岷,更还要全力反击、逼死吕文升

于是,赵俊臣声音愈发冷肃,道:“吕知州还说要对柳子岷追责问罪哈,在本阁看来,别人或许还有资格指责柳子岷犯了错误,但唯独你没有因为你才是真正应该被追责问罪的人你刚才说了,柳子岷身为兴州同知,他的职责是在兴州境内推行农务改革新政,他也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自身职责但你呢你身为兴州知州,又担负着怎样的职责”

在赵俊臣毫不留情、态度激烈的冷声训斥之下,吕文升的面色渐渐苍白,只觉得自己好似做错了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该卷进“赵党”与“周党”的党争倾轧之中

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吕文升也只好一条道走到黑,就想要为自己出言辩护。

赵俊臣却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当即就自问自答道:“你的责任,是保境安民是维稳地方是代天子牧民那本阁且问你,现在兴州局势是否平稳百姓是否安定秩序是否稳固所以,兴州境内的这场民乱,究竟是他柳子岷的责任还是你吕文升的责任”

赵俊臣并不指望吕文升的回答,随后又转头看向了那位真正可以决定兴州局势的人,也就是蓟镇总兵张肃,问道:“张总兵,难道你也认为,像是柳子岷这样不折不扣的坚定落实朝廷政策、忠实履行陛下旨意的官员,应该被追责问罪吗那是不是意味着,往后只要百姓们暂时还无法认同与理解,官员们就不应该落实朝廷政策、也不必是履行陛下旨意”

询问张肃之际,赵俊臣的语气大为缓和。

但赵俊臣的这般询问,却立刻就让张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344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