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九百八十八章.尾声与开始(二).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德庆皇帝等待詹善常进宫觐见的时候,也与百官们商议着这件案子的处理之策。

然而,百官们对于这件事情皆是忌讳莫深,不敢表明任何明确态度。

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透着许多蹊跷。

都察院突然间收到了一封举报密信,举报信里面详细罗列着詹善常与藩王们相互勾结的罪证,但究竟是何人向都察院送去了这封举报信又是通过哪种渠道收集到了这些罪证他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为了针对詹善常还是为了针对那几位藩王

这些事情,没有任何人能说得清楚,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推断出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

与此同时,这件案子毕竟是涉及到了藩王,德庆皇帝就算是今天做出了削藩的决定,也不可能会是针对全体宗室成员,否则就会削弱国本;削藩之后说不定还要设法安抚一番,若是百官们今日当了出头鸟,事后也许就要遭到牵连。

更何况,这件事情的源头只是一封举报信,举报信里的内容看似是罪证确凿,但未必就一定是真实的,也有查无实证的可能性。

所以,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商议良久之后,依旧是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只是让户部调来了相关的鱼鳞图册与黄册进行查看,倒也确实是发现了许多修改与置换的痕迹。

德庆皇帝与百官们皆是清楚,这件事情还需要等到詹善常亲自出面解释。

说不定,德庆皇帝质询了詹善常之后,还要进一步的传召正在家中养病的赵俊臣进行质询。

赵俊臣在户部的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若说这件事情他完全不知情,却是任谁也不相信。

然而,就这样等待了一刻钟多的时间之后,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并没有等到詹善常的出现,反而是见到了顺天府同知薛贵。

薛贵进入太和殿之后,当即是下跪禀报道:启禀陛下,就在今天早晨,前任户部侍郎詹善常被詹府中人发现饮毒死于书房之中当陛下您传召詹善常的时候,微臣正在詹府之中调查死因,又发现詹善常临死之前曾是写好了一份请罪奏疏,还请陛下查阅。

说完,薛贵就把詹善常的请罪奏疏拿出来捧在头上。

听到薛贵的禀报之后,太和殿内所有官员皆是大惊失色,任谁也没有想到詹善常就这么死了。

很快的,德庆皇帝就接过了这份请罪奏疏,皱着眉头认真翻阅。

看完了詹善常的请罪奏疏之后,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怀疑。

詹善常的突然死亡,似乎是因为他提前从都察院收到了消息,得知自己的罪行已经无法遮掩,所以才会畏罪自杀。

这般情况看似是很合理。

然而,德庆皇帝却是很清楚詹善常的性格,他认为詹善常在这般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会心存侥幸,哪怕是坐以待毙,也绝对没有自杀谢罪的勇气

所以,德庆皇帝认为詹善常的死亡颇是有些蹊跷。

若是詹善常还活着,德庆皇帝并不在乎他究竟是否还有监视赵俊臣的用处,朝廷大臣勾结藩王乃是德庆皇帝心中的最大忌讳之一,德庆皇帝必然是要重惩严罚,哪怕是失去了詹善常这么一个眼线,德庆皇帝今后也有办法再找一个新眼线。

然而,詹善常却是突然死了,这反而是引起了德庆皇帝的怀疑与重视

并且,德庆皇帝第一时间就怀疑到了赵俊臣。

这是因为,詹善常的突然死亡,赵俊臣无疑将会是受益者之一

若是赵俊臣通过某些渠道已是及时察觉到了詹善常的背叛,那么詹善常之死就是消除隐患斩草除根若是赵俊臣还没有发现詹善常的背叛,詹善常死前独自承担了所有罪行,也可以彻底撇清赵俊臣与藩王们的罪行关系。

不过,德庆皇帝心中怀疑了赵俊臣之后,却依然是不动声色。

毕竟只是心中猜测罢了,还没有找到任何切实证据,所以德庆皇帝并不能当众表现出自己的怀疑,这件事情只能暗中调查。

于是,德庆皇帝看完了这份请罪奏疏之后,只是表情凝重的向百官们说道:这份奏疏之中,詹善常坦白了自己与藩王们相互勾结的罪行这样看来,藩王们暗中勾结户部官员篡改图册的事情,应该不会有假了。

说话间,德庆皇帝就把詹善常的请罪奏疏交给了大太监张德,又让张德把这份奏疏交给了几位阁老与部臣传阅。

就在几位朝廷重臣们相互传阅这份请罪奏疏之际,德庆皇帝又说道:詹善常的突然死亡,确实有畏罪自杀的可能,倒也算是还留有一些敬畏之心但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几位藩王,顺天府就不要参与了,把所有事情交给锦衣卫负责。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薛贵心中长长松了一口,连忙是答应了下来。

这潭水实在太深,顺天府原本也不想参与其中,能够把事情推给厂卫自然是最好不过。

就在这个时候,几位朝廷重臣已经传阅完了詹善常的请罪奏疏。

相互对视几眼之后,沈常茂当即是出列表态道:陛下,如今看来,詹善常暗中勾结藩王私自篡改图册的罪行确实不假然而,这件事情是否只是詹善常一人之罪行,却也值得深思众所周知,户部衙门从前一直都是赵俊臣独揽大权,若说这件事情赵俊臣毫不知情,只怕是绝无可能所以,老臣认为,这件事情还需要继续调查下去。

表态之际,沈常茂却是绕开了藩王们的罪行,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赵俊臣。

在沈常茂看来,这些涉案藩王究竟应该如何处置,还是交给德庆皇帝亲自决定为好,但这一次却是攻讦赵俊臣的大好机会。

随着沈常茂的率先表态,几位阁臣与部臣皆是纷纷附和,周尚景沉吟良久之后,也是表态同意了沈常茂的说法。

唯有左兰山与陈东祥二人见到众人把矛头指向了赵俊臣之后,先后提出了一些异议,但显然是无法影响到舆论风向。

德庆皇帝则是一副依然信任赵俊臣的样子,缓缓说道:赵爱卿主持户部这几年,一向是功勋卓著,按理说不会涉及此事,但既然是众位爱卿皆是认为此事存有疑点,今后调查之际自然是应该详尽一些。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之后,太和殿内的群臣们表情各异,许多官员皆是面现幸灾乐祸之色,皆是认为赵俊臣就要有麻烦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朱和堉则是再次开口问道:父皇,这些涉案藩王们又该如何处置既然是詹善常已是认罪,就代表这几位藩王非法兼并土地欺压百姓瞒产逃税的罪行皆是不假,也绝不能就这样轻易放过,儿臣自请调查此案

涉及到宗室之事,太子朱和堉也是百官之中唯一不需要忌讳太多的人,却是再一次提到了藩王们的罪行。

德庆皇帝心中反复考虑着利弊,沉吟良久之后,终于是点头道:既然是你毛遂自荐,藩王们的案子就交由你来负责,朕也会传旨厂卫听命于你不过,办案之际,你一定要务求谨慎拿捏分寸。

听到德庆皇帝的决定之后,朱和堉的表情间并没有太多喜色,反而是愈加严肃了一些,沉声道:儿臣遵旨。

接下来,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又商议了一些事情之后,这场朝议终于是结束了。

不过,所有人皆是知道,随着詹善常与藩王们相互勾结的事情被揭发,一场浩大的风波很快就会席卷朝野,庙堂局势只怕是还要进一步混乱下去。

却说,这场朝议结束之后,百官们纷纷离去之际,朱和堉留在太和殿内稍稍是等待了一段时间。

朱和堉就要开始调查几位涉案藩王了,这件事情可谓是非同小可,他原本以为德庆皇帝下朝之后会特意召见于他私下里详细叮嘱一番。

然而,朱和堉左等右等,却一直都没有等到德庆皇帝的召见。

再然后,朱和堉就收到了消息,德庆皇帝下朝之后马上就召见了两厂一卫的厂督与指挥使,也不知道究竟谈了些什么,但显然是不会再召见朱和堉了。

收到消息之后,朱和堉不由是有些心冷,面无表情的挪动脚步离开了太和殿,沉默的缓步走到了午门之外。

见到朱和堉出现之后,他的随身太监薛高连忙问道:太子殿下,咱们接下来是返回太子东宫还是去哪里

朱和堉沉吟片刻后,却是答道:先去赵俊臣的府邸,听说他重病了,我也马上就要离开京城调查藩王们的案子了,应该要趁机前去探望一下。

听到朱和堉的吩咐之后,薛高表情间满是诧异。

身为朱和堉的随身太监,他自然是知道朱和堉这段时间的态度转变,但也没想到朱和堉会主动去见赵俊臣。

然而,朱和堉却不知道,就在他乘轿赶往赵府去见赵俊臣的同时,锦衣卫指挥使洪锦与德庆皇帝进行了一番密谈之后,也同样是离开了紫禁城向着赵府方向赶去。

恩,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5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