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008章.重返庙堂(二).

书名: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9

百官们鱼贯进入太和殿的时候,程远道依然是寒着一张脸,心中已经把赵俊臣的讥讽视为奇耻大辱;李成儒则是表情变幻不定,显然是两种想法正在相互冲突,让他犹豫不决。

见到程远道与李成儒的这般表现,百官们愈发是好奇赵俊臣究竟讲了些什么,但还不等他们私下打探,德庆皇帝已是驾到了。

德庆皇帝驾临太和殿的时候,可谓是脚步轻快、满脸笑意,显然是心情极佳,等到百官们山呼万岁之后,就马上哈哈大笑道:“众位爱卿,都快快起身吧朕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再等到百官们纷纷起身,德庆皇帝脸上笑意更盛,扬声道:“就在刚才,梁辅臣梁阁老给朕送来了一个大好消息说是朝廷大军在河套境内又迎来了一次大捷不仅是击退了蒙古各部近一个月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反扑,更还重创了蒙古联军的主力,蒙古各部军队伤亡高达万余,而我军将士的伤亡只有五千左右大捷啊这是一场大捷梁辅臣没有辜负朕的厚望陕甘将士们也没有辜负朕的厚望”

听到德庆皇帝的介绍之后,众位大臣也再次山呼万岁,又纷纷表示这一切都是德庆皇帝知人善用、调度有方的功劳。

听到百官的恭贺,德庆皇帝愈发是兴致高昂,也大胆做出了预言:“哈哈,依朕看,河套之战已是连战连捷,北疆气候也是日渐寒冷,蒙古各部亦是愈发力竭,距离朝廷彻底收复河套之日已然不远,应该就在这段时间了再等到捷报传来京城,正好是可以赶上新年与朕的寿辰到了那个时候,可谓是三喜临门,朕将与众位爱卿以及百姓们普天同庆”

见到德庆皇帝的兴致这般高,百官们自然也不会放过拍马屁的机会,又纷纷表示德庆皇帝德比三皇、功盖五帝、实乃是千古未有之圣君云云。

这些话固然是过度夸张了,但百官们完全可以面不改色的说出来,德庆皇帝落入耳中也觉得很享受,。

就在德庆皇帝在百官们的马屁声中陶陶然的眉开眼笑、太和殿内的气氛也是一片喜庆祥和之际,赵俊臣则是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之中。

“能够击退蒙古联军的再一次反扑,固然也算是一场战功了,但前线的战况却未必像是梁辅臣所表示的那样顺利依照陕甘三边的惯例,除非是遇到渭水大捷那种原本就很夸张的战捷,否则守城战的捷报一般都要夸大两倍以上,野外作战的捷报更是要夸大三倍以上这般情况,关系到十余万前线将士的军功封赏,即使是梁辅臣也不敢反对

根据梁辅臣这一次送到京城的捷报,朝廷大军杀敌近万人,自身则是伤亡五千人左右,看似是战果辉煌,但若是挤干水分的话,那就是杀敌两三千人、自损五千以上,就变成一场处于明显劣势的苦战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河套地区乃是一片广阔平原,原本就有利于蒙古骑兵发挥实力,而且蒙古人急于夺回家园,战意也要远比朝廷军队更为高昂还有,朝廷一直期望着天寒之后蒙古联军会主动退军,但实际上汉人军队远要比蒙古军队更为不耐苦寒这一切都让朝廷大军处于明显劣势不过,朝廷大军终究是占了兵多将广、后勤补给的优势,只要是耐心防守、与蒙古联军慢慢消磨,迟早都会拿下最终的胜利

如今我最为担心的情况,就是德庆皇帝他一心想要赶在自己寿辰之前彻底夺下河套,打算用一场收复疆土的显赫功绩为自己庆寿,于是就屡屡是催促梁辅臣速战速决,也迫使梁辅臣做出错误决策、放弃守势主动求战若是这样的话,只怕是胜负局势就要生变了

恩,等到今天早朝结束之后,我就要尽快给陕甘边军的各个紧要人物传去一封密信,告诉他们务必要稳住,若是梁辅臣想要速战速决的话,就一定要设法拖延时机,无论

如何也绝不能主动求战”

就在赵俊臣心中暗自做出决定之际,德庆皇帝的目光也转向了赵俊臣。

德庆皇帝的笑意不减,道:“哈哈,赵爱卿为何是一言不发这场大捷也有你的一份功劳若不是因为你的谋划与布局,朝廷收复河套也不会像是今天这般顺利也怪朕催你返京太急,若是你现在还留在陕甘的话,这场大捷也能让你再分到一份军功封赏不过,朝廷中枢有许多事情也确实离不开你,你若是办好了也同样有功至于河套战事,还是交给梁辅臣好了,他同样做得很好。”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既是安抚、也是敲打

只看表面,德庆皇帝是惋惜赵俊臣少了一份军功,又强调赵俊臣处理好了庙堂中枢的事情也同样有功,但暗中深意则是梁辅臣在陕甘三边所发挥的作用完全可以取代赵俊臣,赵俊臣对于朝廷的作用并非是不可或缺,让赵俊臣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赵俊臣自然是可以听明白德庆皇帝的深意,但也没有反驳,只是态度恭顺的说道:“陛下,臣之所以沉默不言,并非是责怪陛下催臣返京太急,而是考虑着臣献给陛下的贺礼今岁的陛下寿辰,三喜临门可谓是千古少有之幸事,臣原本是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贺寿之礼,但如今看来这个贺礼实在是太轻了,这般普天同庆之际也有些拿不出手,所以就紧忙想着弥补之策”

听到赵俊臣这般说法,德庆皇帝依然是大笑,道:“区区贺寿之礼,有一份心意就好,朕又岂会介意贺礼之轻重赵爱卿你只要帮朕处理好了朝廷政务,就是最好的贺礼了”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了一些,又说道:“梁辅臣的捷报固然是振奋士气,但朝廷的目前重点并不是河套战事,而是漕运的堵塞不畅赵爱卿你应该也听说了,漕运突然被堵住了,各地的漕粮与秋税皆是无法及时运入京城,但户部钱粮已然见底,就连河工银子也发不出来若是再这样下去,朝野必然就要乱套所以,朕才会硬着心肠、征召你带病参加朝议,就是想要让你再次坐镇户、工二部,帮着朝廷解决漕运的难题”

赵俊臣一脸的义不容辞,信心满满的说道:“为陛下分忧,臣自然是义不容辞臣向陛下保证,三天之内,就可以筹到足够的河工银子十天之内,工部与各地衙门就可以动工疏通漕运二十天之内,第一批漕运钱粮就可以抵达京城”

随着赵俊臣的夸下海口,顿时是让朝堂皆惊,引来了百官们的纷纷侧目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保证,许多官员的第一反应就是绝无可能,想要开口反驳

不过,再想到夸下海口之人是赵俊臣,又想道赵俊臣从前的诸多手笔,百官们即使是心中不信也只能沉默不语,不敢是当众提出质疑

另一边,德庆皇帝则是大喜,点头道:“好,赵爱卿果然是不负朕望有了爱卿的这番保证,朕也就安心了”

见赵俊臣这般出力,德庆皇帝也是投桃报李,目光在太和殿内寻了一圈,问道:“李成儒可在”

李成儒被罢免了官职之后,如今尚是白丁身份,这个时候自然是站在百官队伍之末,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连忙是出列向前,道:“罪臣在”

德庆皇帝打量了李成儒一眼,说道:“自从赵爱卿入阁辅政之后,这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下来,迟迟都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也造成了户部衙门的乱象纷呈,朕向赵爱卿征询了意见之后,赵爱卿第一时间就向朕举荐了你,认为你的户部经验丰富、也正值壮年精力充沛,从前虽有过一些过错但已是充分悔改,正是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李成儒,朕且问你,你可有信心管好户部”

李成儒毫无犹豫,连忙答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不敢辜负陛下的圣望”

“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58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