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3章 阿史那来美

书名: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7

六月很快就过去了。

期间,唐人严厉推行束发令,引起诸多胡人不满。

与大历年间吐蕃人对掳来的平夏党项、突厥人、汉人的手段一样,对于反抗者,唐人毫不手软——剥皮剔骨,剜眼剁脚。仅崆峒、鸟鼠、雾露、龙马四山,就有上万不愿意洗去赪面、解辫子的吐蕃男女或被杀,或被贬恶人军。其中不乏僧侣,连同寺庙被化为齑粉。

血腥总能高效的换来服从,也能换来大量的变节者。

崔公任命了一群吐蕃僧侣和贵族男女当监查。这些吐蕃人干活相当认真,不但很快让全渭州的人扎起了发髻,还主动请缨去周边州县、山水、村庄推行王化,倒让人意外。

哪个种群都不缺带路党。绝对的威权之下,敢于反抗的永远只有那么一小撮,大多数人连大声说话争辩的勇气都没有。

吐蕃人修建的神社、寺庙也全部被铲了。

政策比内地要严酷得多,邠宁、泾原等地并不搞强拆,但渭州属于暴力占领区,各种政策不一样。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过一天朝廷在银郡的统治就强化一分。

等到来年开春,朝廷就会在这里正式恢复军城、置衙门、派官吏,实行与中原相同的文字、度量衡、制度;并且大量外地人会在免费圈地的诱惑下搬到这里来生儿育女。

另外,趁着移风易俗的机会,渭源、武街、大夏川等地的突厥、吐谷浑、大食各族奴部仗着天可汗撑腰,对当地吐蕃发起了复仇,百余年的残酷压榨使得他们积累了滔天怨气。

贞元年间,左拾遗吕温出使吐蕃路过隆务河,在河边放牧的吐谷浑、突厥人看到长安使者,躲在草丛里偷偷窥视,乃至流泪下跪——圣人还记得我们吗,我们养的战马还要送给赞普吗?藏在暗处观察的吐蕃官员听到,立刻就抓过去当着使者的面打得半死。吕温有感退浑种落尽在而为蕃所鞭挞,乃写下《蕃中答退浑词二首》。

是以此刻怨气一发泄出来,那些骑在众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僧官,几乎个个全家老弱妇孺都被杀光,连婴儿也不能幸免。只十来天,数州的吐蕃氏族跑了个精光。

哈哈哈。

吐蕃,你也有今天?

神巫咒术师阿史那来美癫狂的大笑着。她想起了张议潮在敦煌一夫作难的旧事,当年河西走廊上的回鹘、铁勒、哥舒、慕容、仆固诸部也是这么回敬吐蕃的,只是没想到这美妙的画面在陇西还能复制一次。

天道有轮回。

不枉有姿貌、善容止、出身高贵无比的她成年后忍辱负重,为豺虏们当了几年的咒术师。

快哉。

阿史那来美摘下发髻上的金银饰品,扔在地上,来来回回践踏了几脚。完了,许是不过瘾,又脱掉黄缕彩衣,拔出剑,狠狠斩击。

去你的大昭护法王尊吉祥天女!

一帮名副其实的喝人血、吃人肉的邪神,也配飨食人间烟火,被世人顶礼膜拜?

“来美,今后你怎么打算的?”白悦容擦拭着赪面上的颜料,灵动的双眼看着她,问道。圣人解放了陇西,她们都完全自由了。想去哪就去哪,想干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

“没想好。”阿史那来美看了看白悦容,心里有些悲伤。

悦容是羌人,祖宗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里,可她不一样啊。

她是突厥皇族后裔。自打天宝初年大突厥被王忠嗣那个屠夫彻底灭亡,突厥儿女便散居在西域、灵武、邠宁、丰州诸地。一部分接受回鹘奴役,一部分融入大唐,做了天可汗的子民。

来美甚至知道,在北边的凉州,还有一支以正统自居的阿史那大族,经常向当地汉军告状,说回鹘人想造反。哈哈,其实是仇恨还没淡化,她很清楚那些事。王帐被霸占,能不恨吗…

到这会,阿史那氏应该就这两支了吧。其他的大多已经冒领史、李等汉姓,听说洛阳和范阳甚至有了他们的郡望堂号。几代人下来,估计都已经忘记了祖上是什么来源。

唉,都是一群孤魂野鬼。

突厥人怎么这么可怜?威风赫赫的震服了魏、周、齐、隋这些对手,本以为能像羯、氐、鲜卑那样建立一个横跨江河的帝国,结果碰到个李世民…艰难熬过太宗死了,又来了个武曌、李隆基。要是李氏天子是高欢、宇文泰、宇文邕那种善类,大家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该多好?

真是倒了血霉!

自家在陇西做了唐人没几年,谁想又被杀来的吐蕃奴役。

好一场噩梦。

现在骤然获得新生,来美一时间竟然陷入了“我到底该去哪里”的迷茫。

往北走,一直走到阴山后,飘叶故里?别开玩笑了…历代可汗的坟墓可能都被狗日的回鹘人挖了…自家部落要是往回迁徙,以回鹘人素来以“忠臣”自居的尿性,肯定会把大家都抓了,并报告天可汗,说阿史那氏有反意。

王帐故里,别的氏族也许…可以回去看看,唯独阿史那有家难回。

还是向西穿过碎叶城,去波斯?她记得是有十几个氏族一路辗转去到了那边的,可是好远呀,万里之遥。

唉,反正渭州她是不想待了。

这里只有伤和痛,她再也不想忆起。

“来美?”见她失神,白悦容伸手在她眼前挥了挥,口吻中带着羡慕:“你可以去长安啊。你读了那么多书,文武双全,而且精通七门蕃语,出身又高贵,还那么美丽。去长安随便找个公卿嫁了,余生和家族无忧矣。我是杂胡羌女,祖辈就长在这,死在这,就不走了。”

来美微微一愣。

长安?

也不是不行,但部民怎么办?她放心不下。当初费劲心思打入敌人内部做咒术师,就是希图凭借特权地位庇佑部落。眼下贼虏被驱逐了,但那些唐人武士,她感觉也不是好东西。昨夜,竟有人对着她吹口哨说要挞伐她…若非天可汗在城中,武士们畏惧他发怒,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一群该死的杀材!

自己一走,要是部落被他们找罪名欺凌…

唉。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自己就算留在渭州,一介女流之辈,也解决不了问题。

总之,就算要去长安,也得带上爷娘和族人。或许可以与耆老一起去参拜圣人?请他看在武德皇后和周武帝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允许阿史那部内附。然后随便在关内某个州县圈一块地,让牧民放羊也好,种地也罢,只要平安,就好…

来美看了眼行在,那是一座人来人往的喧闹寺庙,圣人就在里面听政。

悦容的眼界也太狭隘了。

阿史那的女人,焉能随便找个公卿嫁了?去服侍那庸碌的凡人?

一路长叹着回到家中,来美定定的坐了许久,才向兄长阿史那离英确认道:“还能征召多少战士?”

“不足四千。”离英脱口而出,旋即压低声音惊讶道:“阿妹,你想造反啊?”

“我造什么反?”来美摇了摇头,叹道:“只是看看本钱。”

其实前几十年阿史那部还比较强盛,男女三万多口。但论恐热和尚婢婢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牵连了不少部落,阿史那也被逼着出丁,死了很多人。到这会,能出动的精壮只区区两三千人,而且兵甲奇缺。

“本钱?”离英盯着妹妹,追问道:“你——”

“对。”来美站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渭州这偏僻妖氛之地,没什么好停留的。一会我就去找爷娘说,明日便召集耆老,去见圣人,请内附。”

离英眉头一皱,其他几个弟弟妹妹也是深感意外,道:“听说中原大乱,到处都有贼人造反,圣人自顾不暇,此时内附…”

来美摇头道:“你们不懂。锦上添花哪比得上雪中送炭?北朝杨氏、长孙氏、宇文氏、李氏、尔朱氏、高氏能借着六镇造反的风创下一番家业,现在阿史那氏为什么不可以?”

圣人再难,还能比黑獭那帮亡命之徒更难么。

他的身家不知强过黑獭多少倍,值得押宝。

再说堂堂突厥皇族后裔,焉能在景福受降城这方寸之地默默无闻的死去!然后某一天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

行在内,圣人正在接见邠宁留后武熊。这种杀材搁以前李某人都不敢多看一眼。两年前在岐山迎战时为兵马使只有三千多兵的武熊那会,他还怕得要死。可这会,这个满脸横肉将近一米九的大块头却低着头站在那,和风细雨地诉说着委屈。

“臣不想当银郡尉。”武熊直接就跪了下来,哭道:“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你还知书?”圣人奇了。这段话,好像是出自班固的汉书。

“略读过一些,不然也做不了留后…”武熊嗡声道。真是狗眼看人低,狗皇帝以为武夫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老子还会作诗、画画呢!

圣人放下手上案卷,问道:“觉得银郡尉不如邠宁节度使自在逍遥么。”

“不是。”

“麾下邠师怕死?还是畏惧吐蕃人。”

“怕死就不来征讨渭州了…”

啪!坐在旁边的崔公听到这话,抬手一鞭子甩在武熊脸上,斥道:“这就是你向王者奏事的礼节?”

“莫要推辞。”圣人没跟这匹夫计较,摆手道:“让你当,你就当,哪那么多理由。说什么安土重迁……你们要真牵挂家人,两年前就不会跟着王行瑜干那犯阙的灭族勾当。旧账我就不算了,好好在银郡守边。也是看在邠人本性不坏的份上,才让你们做这件事。否则我十万大军在手,此番你们还能来奉诏么?去吧,给将士们说清楚利害,不要让我为难。”

“臣遵旨。”武熊打了个寒颤。

七月初五,初步料理完银郡诸事后,大军在受降城也休整了半个多月,圣人抛弃辎重队伍,留下崔公、武熊坐镇后方,自领蕃汉步骑战士、辅兵六万余人出狄道,进抵金城东南方向的康狼山,会师泾原军张璠部万人,准备攻兰州。

这就是本次西征的终点了,不管打不打的下来,都不会再向西。

不过开赴金城之前,他还需要等待拓跋思恭、韩遵的消息。出发时,他已派人前往灵、夏传旨,命令两镇出兵。

拓跋思恭那老狗已经入朝表过一次忠心,只要不是要他老命的大战,问题不大。

韩遵如果上道,不必兴师动众,来个三五千武士就行。

一个人不来,就坐那看,那他这个朔方节度使就可以不当了。

初六,他收到了一堆长安送来的奏书。

淮南爆发了新一轮大乱。

起因是三十六英雄之一的庐州刺史蔡俦不知道发什么神经,与蔡贼张颢合流,在淝水、巢湖一带扯旗造反,准备和转进凤阳的邵贼“干大事”。

死了孙儒,跑了马殷,又来一个张颢、邵光稠。蔡贼复炽,这一下给已有心理阴影的杨行密吓得不轻,也顾不得从朱温虎口里夺食的原计划了,亲自带兵征讨合肥。李神福、朱延寿、田頵这些合伙人也从各州引兵来会。

这倒是给圣人提了个醒。

蔡俦和杨行密共事超过十年,年轻的时候还一起到灵州防过秋,说亲如兄弟不过分,结果怎样…说反就反。只不过蔡俦不是要夺杨行密的位子,要杀兄弟,只是想自立门户,自己干。

这年头的武夫,稍微看到机会就野心暴涨。

杨行密手下造反的大将真的很多,先是蔡俦,再有田頵、安仁义之辈。甚至连朱延寿这个妻弟,他名副其实的正妻的弟弟,在身居高位后,也想着夺了姐夫的帅位…

这让圣人有种照镜子的感觉——赵服、赵宠、扎猪、何楚玉这些人会不会某一天也如蔡俦、安仁义、朱延寿这些人“突发奇想”?

现实往往不讲逻辑。

安仁义造反,单纯就是某一刻心情不痛快,不乐意杨行密。

你找谁说理去?

话说回来,就比如何楚玉这个小舅子,要是他哪天觉得自己对李裕、何虞卿母子不够宠爱,是在猜忌何家,又或者怎么样,会不会来一句“惟有反邪!”,就图谋杀了自己?

“得暗中把大郎、小王、淑妃监视起来…”圣人将奏书放下,仔细思考着:李裕是长子,身份天然具有号召力,又配了韩偓、小王这两个师傅,内外群臣已经拿他当准太子看。影响力在持续增长。而且年龄渐大,再长个四五岁,即使被推上皇位,也谈不上幼主。

何楚玉还和小王约了姻亲,不知道是不是何氏私下给弟弟的指示…

这不美。

朝廷暂时还不能形成太子党势力,大郎必须被严密控制、打压,否则自己被突然颠覆夺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这操蛋的晚唐世道,什么闹剧都有发生的土壤,根本没法用其他朝代的情况和正常逻辑来套。

自己绝对不能犯这个错。

别他妈朱温还没打完,自己先当了太上皇,那还中兴个球。

又拿起一份奏书,是关于福建的。

蔡贼王潮、王彦复、王审知等聚众数万围福州,观察使范晖求救于浙东。董昌发温、台、婺三州兵救之,结果大军行至处州而反,要求杀回会稽,斩节度使。若不是在义乌县被衙军击溃,浙东又要改姓了…

援军这么一闹,范晖的心也凉了,知道守福州没戏了,于是将印授交给监军,携亲信、家人半夜逾墙走。许是害怕被武夫半路杀掉,连一个亲兵都不敢带。但最终还是没幸免,走到海都,被一伙不知哪里窜出来的乱兵屠戮全家。

董昌本来又派了一波援军,得知观察使遇害,援军原地掉头。

王潮入福州,称留后。

触目惊心。

外地传来的消息不是这个半途造反就是那个杀帅作乱。

自己当了这两年多的皇帝,手下居然没有武夫造反…是不是不太核理?圣人决定,从今夜开始不熟睡…每天晚上换个帐篷过夜。

另外,河北又打起来了。

李匡筹这厮新上位,急于立威,出兵攻打最好拿捏最富裕的王镕,嘴上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你们赵人杀了我兄长匡威和数千幽州儿郎,我是来报仇的!

小子,你太年轻了啊。

王镕是竖子不假,成德的衙内们却不傻。赵军的战斗力也一直在线,能和李克用的主力打得有来有回,两次让沙陀人吃瘪,能是好对付的?

而且,成德军对幽州作战是有心理优势的。昔年贝州之战,王武俊、李抱真合赵、潞之师大破朱滔,面对面击槊,杀得三万幽州甲士只剩下数百人狼狈逃回。李匡筹把成德当软柿子捏,怕是找错了对象。

除了赵、燕开战,李克用和李存孝还是走到了兵戎相见这一天。

岳父已率兵三万南下,讨伐逆子。

这会,自己都收到消息了,朱温肯定也知道了。他会错过这个渔翁得利的好机会吗?别忘了,朱温可是一直很眼馋上党,这两年多次对此用兵,规模最大的一次,甚至包了潞州的饺子。

圣人有预感,汴军已经在向潞州方向集结。

狡诈过人的朱温根据这次事件又会策划出什么阴谋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