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5章 控鹤军

书名: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7

“嘭!”大群控鹤都衙兵破门而入,虎背熊腰,人皆华服铁甲,白衣上绣着精美的飞天仙鹤,看上去就像一群公子哥;一看就是被节度使当亲儿子养的精兵。

“沙陀狗!”

“汴贼!”正在院落里翻箱倒柜收集粮食财货的几十名李嗣源部军士勃然变色。

“杀光他们。”皇甫麟直接下令。在他身后,更多控鹤兵正在翻墙。

“衙内!”有晋人惊声高呼,立刻扔下手头的麻袋,不过没等他做出下一个动作,一波短矛投来。他被扎在廊柱上,脑袋低垂。

“快去叫李嗣源——”宅门外面响起晋人的惨叫声。

“便是李克用来了也照杀!”回答他的是汴人更凶猛的砍击。

嗖嗖嗖。

汴兵麻利单膝跪地,攒射出箭雨。院中晋人狼狈闪避,有人钻狗洞逃走,有人跳进荷花池,游向排水口。一人奔跑不及,被汴兵攥住发髻,摘掉兜鍪,手中刀贴着喉咙一横,数十晋人很快尸横庭中。

“剥了这些胡狗的衣甲,暴尸。”皇甫麟抹了把刀上的血渣,吩咐道。

“喏。”鹤郎们一窝蜂处理起满地残躯来。

皇甫麟走进房内,却见一美人僵硬的躺在床上,似乎死掉了。皇甫麟喊了两声,迟迟没听到回音。摇摇头,挑过被子盖在对方身上。然后找来火把,扔在屋里。

亭台轩榭的府邸迅速冒起浓浓的黑烟。

“报,李嗣源已转向黄眉村,看样子是打算往潼关跑。”

“这贼子!”皇甫麟骂了声。勤王之前还要先在陕州扫荡一圈?你到了关中,圣人是不给你饭吃还是咋地?真是穷昏了头!没钱就不要打仗。河东军将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土匪,皇甫麟非常痛恨这种翻地皮的行为。早晚拥着大帅打进晋阳,掏了李国昌的坟,屠了沙陀贼全族!圣人也不晓事!竟不分善恶跟这种人通婚。昏君一个,该斩首。

“周德威在哪?”他拿出地图研判敌军的逃窜路线。

“已过灵宝,这会快到潼关了吧。”牙校说。

“哼,算他跑得快。”皇甫麟的手指在地图上四处移动,最后停在黄眉村:“追,活捉李嗣源!倒要看看他带着财货跑得快,还是我们没有负重的骑马步兵快。”

“走走走。”

……

弘农县以西,黄眉村。

村庄外,密密麻麻的晋人押着马队,塞满了原野,人叫马嘶,颇有些惊慌;土陂上,年轻的将领指着村子,嘴里命令不停。很快,数百马步兵分成四队,健步快蹄,将村子包围。

陕虢观察使王拱闻汴军西来,早就带兵押着物质去了河中,以至于境内州县无人设防。李嗣源过河后一路从陕州扫荡过来,也是非常轻松的就征集了丰厚的财货、粮畜。要是朱温不派兵驱赶,李嗣源自信接下来的三个月大伙可以顿顿吃米。

可惜,朱贼调集大量马步军和斥候拉网围堵搜捕,将他们的活动范围压得死死的。两天前,周德威考虑到可能被汴人围歼,率四千余人押送马队先行赶往潼关。李嗣源则与李承嗣、史俨等将领“殿后”,打算多杀几个汴贼,报围潞州之仇。

当然,粮还是要征的。

反正这一仗打完,陕虢两州大概也会落到朱温手里,提前抢他一回!

“粮食藏在哪!”

“耶耶,就剩过冬口粮了。”

“拿来,不然杀了你。”鸦儿怒道。赖李嗣源这个异类严厉约束军纪——只许征集财货,不准杀人。故鸦儿们不敢残害人命。但逼急了谁知道?

“不给吾属,等着被汴贼抢吗!给我,好帮尔辈杀退了汴贼。”鸦儿威逼道。

老人涕泗横流,诉说不易。

“找到地窖了!”屋里响起几个鸦儿的喜叫。

“老不死的。”鸦儿飞起一脚踹开老人,收刀钻进屋里。

村子里,到处都是哭叫和讨饶。

有那鸦儿兵牵着一头牛,槊上挑着几只鸡。儿童拽住他的裤腿连连磕头,被一耳光打晕。

有那鸦儿兵喜气洋洋的骑着一头驴,背上驮着装满麦子的麻袋。驴屁股后面追着几个鼻涕长流的男女老少。鸦儿兵不耐,抄起弓回头就是一箭。

“莫哭,我只要财货。”李嗣源拉起一个姑娘,温言道:“汴贼快要杀来了,赶紧跑,不然被抓去填壕。”

众人一窒。这帮不知哪来的乱兵只求财,别人就难说了。两年前汴师围潞州,朱温麾下的蔡兵到处淘虏,用全家为质,逼迫丁壮送死。

朱温是比秦宗权之辈像人,但也只是针对治下的民。这次攻打潼关,天知道他要在陕虢两州抓多少百姓。陕人全死光了,能拿下潼关么。

“报,控鹤军追上来了,与我相距不过三十里。”一军士匆匆而至,禀道。

“快走。”李嗣源扔下手里的饼。

汴贼的动作太快了。这才到弘农多久?就被撵着屁股追上了!唉,征粮耽搁了太多时间,财货也太多,马队负重,走得缓慢;而且对方派出来驱赶自己的还是马步军。

一声令下,鸦儿兵们舍弃了没来得及上门慰问的百姓,快速集合。

李嗣源站在村口槐树下,和几个军将商量路线。

“不能走灵宝山道。”杨守宗皱眉道:“汴人快如雷霆,许已有偏师潜入灵宝道抢占军寨。而且路不好走,遇到隘口得舍弃许多财货。”

“要么向北过河,走风陵渡入关。要么向南,绕朱阳趋潼关。”史俨提议道。

“不行。北道全是平原,若是被骑军追杀,太过危险。”

北道肯定不能走。

且不说地形,河中王氏父子是敌是友还难说呢。大顺年河东被朝廷讨伐,这个“盟友”就中立。在李嗣源眼里,已有墙头草前科。这次强敌压境,万一人家瞅准机会灭了自己这支征粮队,与朱温连成一片,你入长安,我攻太原,怎么办?

退回绛州乃至王屋山更不可能。首先李克用的命令摆在那,李嗣源就不敢同意,其次大伙冒雪出征,什么功劳赏赐没捞到抢了几天泥腿子就开溜?

“那就走南道,山地纵横,还有鸿胪水迟滞汴贼。”

“鸿胪水可上冻了?”

“暂没有。”

“南道……”李嗣源反复观察着地形图,道:“相对安全些,但山谷多,也快不起来。有王师出关接应最好。也不知圣人到潼关没有。也罢,就走南道。这一片地形复杂,有腾挪余地。马军无用武之地,步兵敢追来,就找个形胜之地灭了他们。”

“走。”一群人也不废话,深入敌后抢劫的事他们干得多了,轻车熟路,并不害怕。李嗣源没来过陕州,害怕走错路,雇了十几个土著向导后,鸦儿兵们呼喊着赶紧上路。

朱阳城离弘农约50里。以目前车马充足,人人有牲畜代步的情况,大概下半夜能赶到。朱阳城以南还有邬渠军城,王拱跑路后,守军也散了。从襄阳赶来勤王的赵匡明一行3000余蔡兵正在着休整。要是不走快点,可能半路上会遇到这群食人狂。

李嗣源不想碰到他们。

虽说这帮人也是冒着大雪远道而来“忠心耿耿”的勤王,但蔡寇的德行谁敢断言。自己只有千余战士,还有大量财货,万一相遇,难保不会引起对方的贪念。若对方恶向胆边生,悍然火拼了河东军,然后撒丫子回襄阳过年,你找谁说理?

李嗣源有点烦。打个仗怎么这么多逼事!

好在前往朱阳城的行动非常顺利。汴军主力已集结至阌乡驿、虢州、桃林塞的三角区域,没功夫理会他这种小喽啰。屯兵位置选在这一带,看来是考虑到了在曲沃观察局势的李克用带兵南下——攻击后路——在河内李罕之的协助下伺机袭取东都的可能。

初八半夜,李嗣源带着走得满腹怨气的军士抵达朱阳城,直接钻进了这座无兵防守的小城。画面不问可知。即便李嗣源三令五申不准杀人淫女,但征粮是难免的。鸡鸭狗、米麦粟、村姑的破布,穷昏头的晋人并不挑剔,街头乞丐都被摸身了。

面对这帮关外麻匪,朱阳城的百姓除了气愤只有无奈——这群鸟人!其实李嗣源还算好的,他和李存孝、李存贞等人属于温柔派,后勤跟得上,基本不抢劫。打劫也只求财,不杀人。

唉,这堕落的世道,只抢劫都能算作好人。

初九,许是害怕汴人突然杀来,征集了大量财粮的李嗣源天没亮就出发了,带着儿郎们走在茫茫大雪中。军士们有些鼓噪,大伙舍弃妻儿老小,在冬天千里勤王,跟群流浪狗似的在敌后逃窜。对得起圣人了。到了要是没赏赐,大伙得骂娘。

“到了潼关就吃香喝辣。”李嗣源掸了掸脸上的冰渣子,鼓舞道:“郡主嫁给圣人,咱们过去可是娘家人,圣人和贤妃都会犒劳的。猪儿你们都认识吧?当上中领军了。可见圣人并不苛待外戚。”

军士们乐了起来。

到了下午,一路上开始出现小股王师斥候、游奕哨骑、斥候、信使,看来已经进入朝廷的实际控制区域。这让李嗣源一行放松了些,终于安全了。另外,他们还从侯骑口中得知:“上已将兵十五万至潼关。”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算上了丁壮。朝廷要有十五万大军,还需要守关?不过,圣人能动员数十万人,足见其对三辅经营的非常不错。

哼哼,朱温要是来硬的,不得崩掉两颗门牙?

赵匡明的蔡军也遇到了。一个个嬉笑怒骂,不把汴军放在眼里,扬言要吃了全忠。李嗣源不敢大意,吩咐军士加快脚步,和蔡军保持距离。

……

麒麟峰,山清水秀的碧霄观。

此刻人声鼎沸,刘崇望、郑延昌、李溪正在安排屋舍,划分官署,与文武们吵嚷成一团。一个个武夫、小吏、大臣拿着文件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长官。装载卷宗公文的箱子被一口口抬进来等待认领。桌椅纸笔等用品被运到山腰凉亭,等待分发。

国朝的中央政府从高宗开始就经常搬迁,巢乱后更为频繁。虢城的寺庙,鄠邑的县衙,汉中的刺史府,成都的节帅官邸,都充当过朝廷驻地。

这次考虑到可能会长期对峙,朝廷直接搬了过来。由于经验丰富,过程倒也有条不紊。长安是太尉留守,同时为大军调度粮草、战具、民夫。飞龙使张承业暂代宫苑监,看着内侍省和掖庭局。

宗室诸王公主被带了过来,尤其是吉王,当初险些上位,何楚玉等人对他非常不放心。

另外,在“奉帝出逃专家”杜让能的劝说下,何虞卿、朱邪吾思、赵如心、宇文柔、杨可证、裴贞一、陈宸等妃嫔与几个皇子女被圣人带了过来,就住在般若寺。若贼破潼关,军民各自逃命,群臣则拥着圣人一家播迁去也。长安?回什么长安!

这会,般若寺也很热闹。翰林院、枢密院、宣徽院、侍卫司、天策中外军等部门也在安顿,他们性质不同,得时刻守在皇帝身边。后院里,朱邪吾思坐在石桌边逗弄小孩。何虞卿在收拾锅碗瓢盆,准备重操旧业,单独负责圣人的饮食。

事实上之前的十年里,两口子吃饭大多是她下厨,尤其是丈夫为帝后。无它,害怕被毒死。

大雄宝殿。

“则天大圣移前隋关城于塬下邻河的杨庄,与汉魏关城南北夹峙。”兵部侍郎王赞指着布防图,慨然道:“如此,潼关之北卧濒大河。南背草链岭遇仙、桃花林、石堤、罗敷诸剑峰。南北之间除了关城还筑有大量栅寨。这样就堵死了道路。”

歪日……

北面紧贴黄河,南面是秦岭山脉,中间的广大区域百年来还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石堡、高寨、连栅……东方马奇诺防线?用美国人轰炸上甘岭的烈度怕是也平不了这里。恐怖的地形!

“天宝中,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募兵守关,增筑军寨88座。”

“史朝义复陷洛阳,朝廷恐其西来,复固潼关,增石寨37座。”

“巢乱,张承范与齐克让等守关,再次增筑石寨21座。”

“韩建之作乱,畏讨伐,不但征发民夫加固了关城,还增筑了木栅14座。”

“目前还能使用的各种军寨合116座,连带关城和沿禁沟修筑的烽火台,足以容纳三十万人!”王赞亢奋的看着圣人,神叨叨的问道:“敢问陛下,朱温能入否?”

“莫轻敌。”圣人指着禁沟,确认道:“黄巢之破潼关,就是禁沟没守住。目前这里如何?”

禁沟在关城之东,是一条狭窄陡峭的峡谷。走不了大车,带不了甲胄,通过速度感人。而且沟里也筑了许多寨子拦路。堵不住的小路全栽了树,这会已是参天密林,林中不见天日。峡谷两岸的悬崖上还各筑了十几座兵营,下面有叛军经过,就射箭、扔石头、放火……这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你没保住,别慌。禁沟背后还有一条哗啦啦的潼洛川。最深的湾潭大概有七八米深的样子,就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西侧是六十度的斜坡。东侧是一道刀劈原脊,禁沟就在脊对面。然后,潼洛川这一片凡是能立寨子的地方,也都立了寨子。

由此,北河寨城、北河关城、中寨城、中关城、汉魏南关城、南遇仙峰、禁沟峡谷寨城、悬崖连城、潼洛川一起构成了潼关防御体系。

现在圣人可以拍胸脯保证,只要自己不抽风,朱温进不来。如果这都守不住,自己有个毛用?找块泥头车一头创死吧。还中兴个屁!圣人都有点怀疑朱温是专门来给他送温暖,涨威望的了。

绕路吧老朱,真别头铁。让你攻破潼关,我直接吃。

而且这会勾当栅寨使何楚玉还带着民夫在增筑城寨,想在每一个空隙都立寨挡路。汴人这辆“坦克”想前进,就得先碾过这一个个铁锥。巢乱时那种人无战意的情况他这也没有,军民不惧。某人那种微操,他也不会搞。宁可缩在壳里做乌龟,绝不装勇士。后勤方面,宰相们原话:“昨计用兵、馈运、犒赏之费,一二年间未至匮乏。”

过了年,三辅地区广泛种植的越冬小麦也就可以等待收获,战火没波及关中,到时还有充足的粮食补充。

“陛下,河东勤王兵周德威部四千人已自麟趾原进入中关城休整。”

“另一路李嗣源也到了,部众千余,和襄阳赵匡明部三千多蔡军一起到的,在风翼原屯驻。”

赵氏抱着一摞公文走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另,把截潼关制置副使扎猪发来牒报。”

“汴贼前锋——左右控鹤都指挥使朱友珪、内外马步诸军都总管兼清道斩击使袁象先、郑滑节度使胡真、四面游奕使张归霸、忠武军节度使赵昶等部50000人进抵落英原下营。离麟趾原仅三里。”

“朱温自领大军督后,已至阌乡驿,出入仆从如云,称孤道寡,排场堪比皇帝。”

赵氏这记忆力和口活着实一绝,这么一长串说完不但听不到换气声,而且一字不漏,一字不错。

圣人爱死她了。

至此,圣人离朱温这个人枭只剩一步之遥,明天也许就是君臣相见的日子。

许多书友给我纠错:“官家这个称呼是宋朝建立后才有的,你改下。”、“白帜大纛不是投降时成批用的吗?”、“你写出来的晚唐怎么感觉所有藩镇武夫都会吃人肉、制肉脯?我只听说过朱温一个,作者是不是夸大事实了?”、“这几把朝廷都这样了,哪来的钱粮养兵?”等等等等,比较多。我懒得开章了。懂行的读者老爷在评论区发帖子给他们科普一下吧。另外,票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