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谪芳

作者:隨玉而安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八百七十八章 分寸

书名:谪芳 作者:隨玉而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39

南楚楚城

春来时节,江岸绿意明媚,人潮熙攘,适逢各个郡县将征收的税赋送往楚城之日,各州县送来的税赋银粮全在码头点交,在官兵指挥与各个漕运行的民工们协助,按足了规矩点交后送往各处暂存。

一行人劫下理城要送往楚城的官船,各自乔装成官兵与棹郎,低调返回楚城,将税赋将往户部天色已是霞光满布,一行人被小吏带到南市的酒肆饮酒歇息,恭顺帝身着末等士卒的服制混迹其中,带着几个心腹不着痕迹地偷偷离了人群往皇宫方向悄悄前去。

今日正是曹后昭示上的最后一日,城内氛围如常,街市上百姓依旧安居乐业,越是往宫殿一步他的心思就更沉了一咧,似乎根本有任何人在乎皇帝是否如期归返。

这一切似乎超乎意料之外,他以为频繁的帝位更迭百姓们应该会惶惶不安,谁知道竟会看到这样的完全置身事外的场景,难道身为帝王的他已经不再是百姓眼里最重要的那个存在

他继位以来,大肆起用了寒门学士,更不断打压旧有势力与权贵,一心想着如何治国,配合了解百姓的寒门新贵平定物价,招揽许多无业的散兵游勇维持秩序,也支持商贾复业恢复荣景,却从未想过今日会如此尴尬。

难道仅仅因为继位后的两次战争全以失败收场,就无法继续在朝堂上立足了

他以为励精图治,已经有了大幅改善百姓对朝堂的信任,谁曾想城中各处告示都说明着皇帝即将被太后撤换的消息,百姓们居然都没有任何不寻常

听闻街听巷闻里的种种说词,全都是称颂太后体恤百姓的种种言词,恭顺帝再也不敢往下想,此刻他明白父皇当初所言似乎太迟了,因为国力不振时没一个国家堪得起任何战役的失败,然而他在楚城百姓最困苦之时,不仅没有稳住局势,反而又带了十万大军企图深入北境,事到如今,他该如何挽回民心

思绪游移间,他们已来到北宫门之前,恭顺帝茫然地看着巍峨的宫城,心里已然怀疑是否该入宫

“圣上”关纬童孔微微一缩,眼底泛起澹澹的寒光,不由得冷冷一笑。

费尽千辛万苦回到熟悉的朱色宫墙外,沿途的百姓全都在称颂褒扬他人,兵败加上太后的为难,似乎让他彻底失去了重回帝位的信心。

母子为权势相斗,怎可能会有什么好风评沿途的闲言碎语自然是故意安排,等着他回来楚城听的。

他不能让一切停在此处,宫里还有人在等着呢

看着远处几名禁军戍卫威武挺拔地守在宫门前,在察觉他们的驻足之后,鹰眸般锐利的眼神不停打量着他们。

就在戍卫持戟朝恭顺帝挥舞驱赶时,在恭顺帝来不及后退逃离前,关纬赶忙取出了身上唯一能证明身份的玉阙呵斥着。

“大胆圣驾回銮,还不赶紧通传”

戍卫们惊觉失察,纷纷放下武器跪伏在地,嘴里全高呼着声声万岁。

这几声万岁犹如平地惊雷般,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宫,栖凤阁内的曹太后看着迫不及待前来邀功的内监先是一愣,无法相信听到了什么

一旁的安阳公亦是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半个时辰前脑海中不断转着他们的计划成功后要如何庆祝,是谁泄露了计划让恭顺帝提前返京

小太子听得父皇归朝,已先行挣脱曹太后朝着外头急奔而去,心知身上的龙袍定会惹得父亲不悦,沿途一边褪去所有服制,待他寻到父亲之时,身上只有一件明黄色的里衣。

数月未见,小太子对父亲的怀念溢于言表,然而所有的礼教束缚仍捆绑着自己,两行热泪蓄积在眼眶里迟迟不敢落下,忍下扑进父亲怀里的冲动,喘息不已地跪伏在地,依足了礼仪叩首。

“臣,叩见父皇陛下。”小太子借着衣袖抹去泪渍,数月的煎熬总算等到父亲回銮,对于皇祖母与舅老爷的谋划他都清楚。

然而母亲离宫前的叮咛他一直谨记于心,一切以活命为优先

看着母亲毫无尊严地被带往冀州城,他的心比谁都痛,却只能继续装出他什么都不懂的模样,陪着皇祖母周旋。

看着最近接连裁制的新衣全是天子服制而心都凉了半截,然而他却不能有所表现,只要父皇还没回到皇宫,都不能表现出他明白一切的心思,他日夜不能安枕地在心中祈求父皇能够早日回銮啊

母后说过,只要父皇与她不在,皇祖母定会想办法再度掌握权力,事实也的确如此,他只能依着母亲给他创造的优势活下去。

他了解自己的处境,也明白一个没有家族后盾与母亲的皇子,才是皇祖母要的皇帝

宫里他没有任何的人脉,更没有人能为他传递消息,皇祖母要的就是一个可以让她主政的傀儡皇帝。

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白贵妃是最早察觉皇祖母心思的人,她的几次示好都没被皇祖母看在眼里。

虽然如浮萍般的无根之人,她的野心却不亚于皇祖母,皇祖母怎么可能给她这个机会

因此他只能装傻充愣,直到父皇回京的那日

恭顺帝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小身躯微微抽搐的儿子,都说皇子的一生有多高贵,他的儿子却卑微得连哭也不敢。

不足十岁的小娃儿,就得为活命而周旋,盼着他回来的这一刻,又害怕冲撞了他的尊贵,看着不做声色地卸下头上簪着天子发髻的珠冠,也明白他在宫里受着的是什么样的折磨。

不得不说,许倾霏给了他一个十分懂分寸的儿子,此时此刻也不忘彰显他身为帝王的独一无二。

“平身,”他缓缓靠近孩子,曲身为他梳理凌乱的发髻,喉际发紧地说着心中无奈的妥协与谅解,“多大人了,穿衣打扮都还要朕亲自来”

“臣,叩谢圣上恩宠。”原本忧心着身上的一切会惹得龙颜大怒,小太子听得父亲的话语,心里的大石总算落了下来。

亲自为小太子打点后,恭顺帝抱起担惊受怕的儿子,缓缓往他的殿阁走去。

”target”bnk”gtgt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