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六章 就藩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56

南方军情如火,但议政议会上,这个议题却迟迟无法推进,光是每天介绍军情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更何况还是甄别繁杂信息的真假。

将整个流程变得异常的冗长,首先是全面退防江北,还是派大军南下。

大清在贵州一战中损失了过半兵马,这大清对于维持南方已经捉襟见肘了,所以退守江北,重新积蓄力量是一个很现实的选项。

但是江南浙江这两个重镇还是沦陷,广东的耿继茂与尚可喜也没有公开的反叛,如果就这样放弃整个江南,又太过可惜。

现在前方的战线每天都在变动,若不早点下定决心,也有可能引起全国崩盘。

所以现在议政会议就在讨论此事,双方都不敢贸然开启投票程序,因为程序若是开启,形成决意,就再难改变了。

别看现在大家吵做一团,观点泾渭分明,但是一道投票的关键时刻,指不定又有多少人临时改变主意。

这种临场表态,很大可能会受到情绪的左右。

董亮作为最坚定的南下一派,其实内心是想议和的,但是他现在这个政治人设,一旦提议议和,迎接他的便只有死路一条,粘杆处那群被他养其的民粹说不定会在他说出议和的第二天就打着天诛国贼的旗号将他干死。

所以现在董亮就在会议上歇斯底里的叫嚣全面南下,下男丁全部征发,蒙古、汉人五抽三,派出大军全面催缴百姓手中余粮,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南下。

而这样的表态让议政会议其他本想支持南下的人改变了主意。

现在还没到这一地步,要是按照董亮的搞法,此战若是不胜,那便只有身死族灭的下场。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干脆支持退防。

这让岳乐这个支持南下的人也尴尬万分,有心和董亮做切割,可是又没到时候。就这样这个议题吵了两天,将朝野上下搞得精疲力尽。

不少议政大臣都对这个制度表示深恶痛绝,表示要是由自己领导多好,但可惜抱着这个想法的人很多,都表示当然不让。

而且在董亮的怂恿下,关于议政大臣的权力很快就急剧扩张,比如提高议政大臣的俸禄,在原先基础上每人每年多得一万两养廉银。

比如议政大臣犯了事,寻常衙门不能拘捕,必须通过议政会议将此人开除后才能论罪。

这个议政大臣的加入与开除都必须要满三分之二的票数的才可以,这是一开始的大宪章就制定好的律法。

而要修订大宪章的条理,必须满足三分之二的票数。

所以只要进了议政会议基本算是拥有的免死金牌。

只是在这样一种政治氛围之下,这个免死金牌或者大宪章其实也是糊弄人的玩意,其本质便是辅政王公的力量均势。

别看大家现在都赖着性子,按照章程议事,要是军事力量一变化,肯定会有人掀桌子的,所以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政治氛围下,这种类似于古罗马的元老会注定会一步步走向集权的。

而董亮之所以还钉在京师,为了就是保障这一制度能够延续。至少得教会他这一派的人能够玩转这一规则。

在没有了皇帝这块金字招牌后,董亮再想从明面上祸害大清,那就很困难了。毕竟大家都不傻,清国完了,他们也跟着完蛋。

但是这些人望了,他们的存在,本身对于清国就是一种祸害。

董亮这一派的政治光谱就是极端保守。

换句话说,满人优先,只凭咱们满人便可横扫天下,哪里需要和什么蒙古人汉人合作。

这与他之前的政治主张,无疑是来了一个大转弯。

虽然这种主张对于现在的清国是剧毒,但是颇受底层的满人支持。

但是这些帝国的精英,比如岳乐深知,若是不联合汉蒙,他们根本没有实力统治整个天下。

但是现在董亮手上有皇上,还有影响力巨大的大清日报,在煽动力这一块可谓是十分强悍。

董亮这一党的核心成员乃是都尔德、爱星阿、富绶、罗科铎,卓罗,呈祥。

没看错,在董亮搞出这个一个制度,还有高喊满人优先后,富绶与罗科铎这两个老八旗当然是支持董亮。

要不是董亮口含太过极端,像常阿岱,塔逊,还有达尔岱肯定也会无条件支持董亮的。

但是看到董亮这么疯,他们则选择了适当的切割,只能算作董亮的盟友。共同团结在皇后董鄂氏之下。

皇后作为保守的象征,皇帝的代表,有相当一批满人在经历那晚的政治洗牌后,投靠在了她麾下。

而岳乐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开明一派,主张联合汉人与蒙古人共治天下。而这一派在当前的局势下,实力可谓最大。

所以眼下清国的朝局从根本上成为了两党相争,但又有所合作。

董亮这一派最为最顽固的死硬份子,是拒绝和岳乐合作的。

而就在两党相争不下的时候,南方的军情传来了。

江宁被当地结社的百姓攻克。

鄂汉在退防江西后,又送了一波人头。

郭达也被郑成功搞得全军覆没,现在清国在江南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最关键的是,鄂汉还是爹岱、隆多巴、郭达这几个坑货竟然都没死,正在返回清国的途中。

一时间大家清国上下群情激奋,都要杀这几人以谢天下,并且追究这几人的举荐人的责任。

来势汹汹,矛头对准了董亮。

董亮没有选择撇清责任,而是逆势而上,力保这几人。甚至大言不惭,要举荐这几人做议政大臣。

一时间京师震动。

因为董亮如此不讲理,他们真的害怕这活再次兵戎相见。

但是在这件事上,是没有人支持董亮的。

连皇后董鄂氏都下定决心,把她那个不成器的哥哥退出去斩首。爱星阿,呈祥等人也是如此,支持处决这几人。

董亮当然知道他这样做会引起群情激奋,在得到大同后,他早就想归隐养望。

在议政会议这一制度下,他的破坏力其实被大大的降低了,什么都要投票,他一些太过匪夷所思的提议肯定不会被通过了。

并且只要做事,就一定会错,而一错,肯定会被责任。

现在他就想做一个手握重兵的在野党,专门挑错抬杠,而且可以预见在这种体制之下,前期肯定会手忙脚乱,被大明反推,到时候他就可以兴兵问罪了。

并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南北分治其实是最符合他的利益的。

要是大明一统天下,他这个鞑子被抓住肯定会被五马分尸,就算他逃到海外,那也是背井离乡。文網

但是你要董亮阻止天下一统,他内心的道德观念又不允许,所以只能避走他乡。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