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一章 问答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黄友德也是有苦说不出,两百两银子是顺治明旨下达的,自然做不得假,但九品顶戴不等于九品官职。

二百两银子只是买了九品的政治待遇,实际上没有任何实职。

但就这多少人抢都抢不赢,还要贿赂主办此事的人,前前后后多花了将近五百两银子,才得到这个顶戴的。

这事细说下去,顺治其实是被糊弄了,但这些话能对董亮讲吗这是皇上宠臣,万一对顺治提起此事,掀起大案,那得多少人头滚滚。

“二百银子也不便宜了,大人可知一两银子能买多少升米吗”

董亮知道这里的米不是指大米,而是指栗米与高粱,是北方人的主粮,大米作为奢侈品,只有达官显贵才能经常食用,甚至小麦都是作为经济作物在种植黄玉玺清代直隶地区粮食波动及其应对研究

“贵者如小麦,一石大概三两,一两有三十三升,贱者如高粱,一石大概一两五钱,一两有七十五升。”

董亮此话着实把在场的大家给震住了,在大家的印象中这等满清勋贵,又是皇上宠臣,又如此年轻必然眼高于顶,夸夸其谈,不会对百姓生计如此了解。

黄友德也是想借这个问题,体现自己庶务精通,知道民间疾苦,不是夸夸其谈之辈。没想到失算了,还给了董亮极为露脸的机会。

“董大人对百姓生计如此了解,令人敬佩没错,就拿栗米来说,一两银子能让一个壮汉饱食两月有余,二百两银子,再寻些果蔬杂食,可让一家五口勉强渡过一年。”

董亮又问:“所以一家五口的口粮就能让你从白身做官”

这话虽然满足大家对于满清贵族不当人命的印象,可也令在座的人都不好受,在场的人那个没行贿过

他们当然知道两百两银子算个屁,都不够请人去清馆潇洒一回。但官方就那个价,他们自然不敢将潜规则拿到明面上来讲。

董亮见众人面有难色,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此刻酒劲上来,说话有些不利索,却是说起了自己另外一件事,也算是为自己正名:“之前我拿一万五千两找苏克萨哈求个五品官,被他起了歹意,想强我,抢我银子。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不必遮掩,你给我说说,你做这个官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众人尖起耳朵听到董亮说什么苏克萨哈起了歹意,以为知道什么内情,纷纷恍然大悟。不怪他们,乃是这事是最近大街小巷茶余饭后最热衷的话题,怎么不令他们好奇不过当事人就在这里,大家都不敢表露任何情绪,纷纷当做没听见。

黄友德也面露难色,董亮如此问,他还不吐露实情,只怕会恶了他,于是小心说道:“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八千两银子”

什么

董亮听闻黄友德花了八千两银子只做了九品官,比之前听到的二百两还要震撼还要离谱

这他娘的中间是花了多少冤枉钱啊。

“怎么会这么多可是有人收钱不办事”

黄友德听董亮这样说,心中的委屈顿时涌现出来的。

他家乃是经商人家,被各路神仙盘剥的苦不堪言,便升起打不过就加入他们的想法,于是一门心思专营,从高邮一路专营到了京师,虽然还是九品官,但至少从一个空白的顶戴有了确切的官职,还是京官,期间赔了多少小心,喝了多少小心,甚至小妾都送了两房出去,终于换来了眼前的官帽。

董亮见黄友德泪眼滂沱,知道触及到了他的伤心处终于有些怒了,他最烦这些黑心中间商了。

“想必你们其他人也差不多吧这些虫豸败坏我大清,致使你们这等贤能之士遗于野。你们的官,我估计大多是闲职,花了这么钱出去,又没有进项,想必过的艰难吧”

董亮这话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让大伙只觉得要是大清都是董大人这样的官,想必一定是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吧

“回大人,卑职家里略有薄产,又经营了些生意,日子还能顶得住。”

“卑职也是”

“小人家里也差不多。”

董亮见七七半的人家里都是经商的,觉得有些新奇,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只有经商才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又没有师座同年,一看就是韭菜、肥羊属性,所以才会被人欺负的这么惨。

了解到这种情况,董亮大喜。

这些人简直是上天带给自己的礼物,他要养私兵,自然要动私财才行,而要聚集大量财富,自然要经商,而现在这么多经商的人才就在眼前,又都有官身在,简直是完美的白手套。

这些人在其他人眼里都是随意榨取的对象,但在董亮眼里却是未曾发掘的璞玉,于是便存心拉拢。

“你们的情况,我大体都知道了,粘杆处要新设立清乐司,还有大理寺也差了许多属官。你们有兴趣都可调入我麾下。”

这话一出,大家顿时高兴起来,大理寺他们知道,作为三法司之一,最近又有了复核权与单独的审案权,可谓是权柄极大的实权部门,与他们的清水衙门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只是不知道这清乐司是什么衙门,待董亮将清乐司的职权说给他们听后,反响却并不强烈,因为这些人都不怎么缺钱,缺的是政治地位,与正厅客人完全相反。

董亮见大家对清乐司没有兴趣,想了想便知道缘由了,但大理寺不可能塞进去这么多人,而且这人一多了,便让董亮多了一些底气,他也不想见破烂就收,寻思不如趁现在考考大家。

“邢名之事你们可了解”

众人见董亮是考教的语气,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于是纷纷想努力表现,以求被董亮青睐。

“只是不知大人要考教我们什么”题目出的太宽泛,他们自然无从答起。

董亮也有些尴尬,因为他也不知道

他倒是知道现在的一些法律,也看过两本侦探小说,关键是这清朝的法律他不清楚啊硕古莽的记忆中也根本内有大清律存在的银子。

最关键的是他去大理寺当差,不是为了伸张正义,而是为了冤枉人。自然也不会去专研大清律。

但气氛都拱到这里来了,不说点啥,好像对不起大家。

“比如啊,我是比如,有一个官员,哦,是明朝的官员,我知道他作奸犯科,但没有证据,你们说这应该怎么办”

大伙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松了口气,不就是栽赃嫁祸吗这事简单

于是一个真敢问,一个真敢答,就在这小小偏厅里,决定了一个帝国大员的命运。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