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 钱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一曲唱罢,士子纷纷叫好,将手中的梅花扯下一瓣投入相应的碗中。

董亮邻座的士子唐甄感叹道:“可惜了,应该让这些花魁绑定一首名作,按照花瓣的数目,当众宽衣解带”

董亮一听,觉得这人有些想法,附和道:“嗯,的确应该如此,花瓣达到一千梅,便脱了袍子,达到一万枚便脱了外袍。一朵梅花一两银子,春风楼可以敞开了卖。”

唐甄被董亮的看法所吸引,二人虽然说的粗俗,但眼神清澈,显然是在讨论这种经济方法,而不是窥探花魁的身体,不由得对董亮起了结交之心:“兄台好法子在下唐甄,乃四川达州人。”

董亮一听是四川那边的老乡,顿时觉得很亲切:“在下理查德泰森,镶蓝旗人。幸会幸会”

唐甄听闻对方是满人,脸上有些异样,他精通满语,对于理查德这个姓氏却是闻所未闻,可以肯定此人用了化名,想必是不愿别人知道他真实身份。

“泰森兄,小弟这厢有礼了”行完礼,唐甄竟然就不打算多说了。

董亮见状大感意外:“唐兄厌恶满人为何突然不语”

唐甄答道:“不是厌恶,只是满汉有别,唐某害怕有些话语冲撞了兄台。”

董亮见对方言不由衷,笑了笑:“此地乃是风月场所,今日又是以文会友,没有什么满人汉人,我这般不掩饰自己的身份,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满人,还望唐兄也放下戒心。”

唐甄道歉道:“是我着相了,兄台教训的事。”

董亮罢手,直接问道:“我见唐兄眉头整夜郁结,莫不是春闱失利了”

唐甄苦笑道:“兄台果然慧眼如珠。在下的确是没有高中,本打算就此回乡经商做些营生,却被长辈拉来了此地”

董亮见此人高中不成,竟然想着经商,大为惊讶:“不过是一时失利,唐兄为何如此自弃”

唐甄见董亮也如寻常人一般,觉得经商有辱身份,顿时哀叹道:“兄台乃是满人,为何对商人也如此偏见”

董亮神色一震,觉得此人颇有些与众不同:“在下非是偏见,实在是世人都是如此误解,我也只好随波逐流,其实在我心中,这士农工商一样重要。”

唐甄神色一亮,急切问道:“兄台此话和解。”文網

董亮说道:“常言道,皇帝不差饿兵,这历朝历代最后要亡时,那个朝廷不差银子若是钱粮足够,无论是农民暴动,还是外族入侵,以中华之物力,何至于亡”

唐甄皱眉道:“兄台似乎只说了钱的重要性,并没有论证士农工商一样重要”

董亮笑道:“既然钱这么重要,商人又专注于聚财,缘何商人地位又是最末口口声声说商人最贱,实际上自己又在做天下最大的买卖”

唐甄听到董亮如此虎狼之词,左右看了看说道:“兄台慎言兄台慎言”

董亮见唐甄的神色,分明是被自己的话套上钩了,又是一句追问:“唐兄可知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什么工具是最伟大的发明”

唐甄听董亮这样一问,知道他是有话要说,配合道:“不知,请兄台赐教”

“钱。”

董亮淡淡一句,让唐甄百思不得其解,他虽然主张士农工商同样重要,但财货观念只能说领先于这个时代,并没有脱离这个时代。

唐甄诧异道:“钱”

董亮意味深长说了一句:“因为钱会向百姓流动,但权力永远不会。”

唐甄大受震动,只觉得这句话妙不可言,细细品读,可以无限延伸其内涵。

董亮见唐甄楞住了,继续问道:“兄台以为如何”

唐甄大礼参拜:“没成想满人之中亦有如此大贤,有此见识,兄台必不是无名之辈,敢问兄台名讳,唐某改日定当请教。”

董亮笑道:“你若一直留到最后,便能知道我的名字,现在说出来没有意思。我也非什么大才,这些话也是听别人说的,现在我要说的已经说了,现在想请唐兄赐教。”

唐甄郑重回复道:“唐某见识荧光烛火,实在不值一提”

董亮说道:“唐兄要是还抱着这等迂腐见识,那在下要失望了,所谓道理越辨越明,哪有敝帚自珍的道理”

唐甄汗颜:“谢谢兄台提醒,唐某出丑了。鄙人先抛砖引玉。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货,一皆以钱而已,未尝用银。当今财政困难,皆在白银之害”

董亮闻言顿时觉得新鲜,鼓励道:“唐兄继续。”

唐甄得到鼓励,放下种种顾虑,直言道:“鄙人所言理由有三:一是白银缺少,不够周转。二是白银易窖藏,民不易得。三则银锡之属,不可为币。

今虽用钱,银钱甚少,不过以易鱼肉果蔬之物,米石以上,布帛匹以上,则必以银,涓涓细流,奚补于世钱者,泉也,必如江河之流而后可博济也”

董亮听后,略略一想,却是了解其大概意思,唐甄认为如今如今清朝通货紧缩,致使物价飞涨,银贵铜贱,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白银流通。

比如说官方一直认定白银对铜钱的比例在一比一千,但实际交易中,一千铜钱根本兑换不了一两银子,黑市的汇率已经逼近一笔一千八了。

所以为了稳定物价,稳定白银与铜钱的汇率,清政府将铜钱铸造的越来越重,到了顺治十五年,一文钱已经重大一钱四分,这才将白银与铜钱的比例维持在了一比一千二左右。

顺治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在于,到了十七世纪,随着殖民时代的到来,南美等银矿的发现,世界的白银随着贸易已经暗中流向了中国。

以往的绢棉,铜钱并行的货币体质遭受到了严重冲击。

白银的大量涌入势必会取代绢棉,铜钱的流通地位,可偏偏白银涌入的又不完全够,卡在了不上不下的位置,所以包括明朝在内,整个国家实行的便是白银、铜钱二元货币体制。

白银作为贵金属在流通过程天然具有优势,比铜钱、绢棉计量方法容易的多,也方便的多,无论是在转运还是流通过程中都是如此。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