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九章 辩论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56

与大部分一样,杨士英最感兴趣的便是国史院,国史院占地面积也最大,在入口处有历次辩经大会的主题与最终胜者的辩题。

当杨士英看到皇帝为天下之害,流民如何夺取天下等等文章时,不仅大汗淋漓,几乎有种想逃离此地的冲动,但看到大家都没有什么动静,杨士英将心中的震撼按捺住后便进去了。

然后今日的议题便是“若天下无君,如何治世”

杨士英看到这一议题便迈不开腿,这个议题昨天已经议论了一天,有两位大家唇枪舌剑,没有分出胜负,所以今天继续讨论,而今天又有人站出来,与昨夜二位不相上下。

今日的国史馆人山人海。

杨士英来晚了一些,没有挤进中央论台。

但既然是讨论就要博采众长,辩经大会只要有自己的想法的论点,举手便可入内,但今日一看便是高端局,中间三位都隐隐是有宗师风范的人物。

没有人敢贸然上去出丑

一人用川音,一人用京师方言,还有一人则用不太熟练的山东话。

京师方言开口责问:“若天下无君,中华幅员辽阔,众口难调,那时怕是比党争更为严重,政事如何畅通”

用京师方言的便是唐甄,他虽然提出君王为天下之害,还并不主张废除君王,而是提倡贤明君主,他的长处在于经济,于政治并没有太多新鲜的观点。

山东话开口说道:“君主之害甚于党争,阁下于民生经济造诣颇深,俨然有开宗立派的气度,但是对于君王的认知太过于理想。”

唐甄虽然偏题,但昨天一番慷慨激昂,很是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才让他离题万远也能稳坐中央。

董亮在昨日得到议论的抄本,已然确定能与唐甄相争的一定是那三位之一。

大家都戴着面具,也故意用别地方言,或者吊着嗓子说话,董亮从外貌上,并不能认得唐甄,他之所以能确定是他,是在于他这天下独一份的经济观念。

董亮此时也打算使出浑身解数,让那说着山东话人认可。

“权力本身具有自发的扩张性,这是人性使然,越贤明的君主反而危害越大”

如此惊世之言,让众人秉然,由于有了之前的论述打底,众人也不怀疑他是哗众取宠,而是纷纷等待董亮接下来如何论述此句。

“越是贤明,能力越强,越会看到他人之短,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必然会无限制的将所以权力撰入手中,而百官莫能抗衡。这种做法虽然能百姓一时能够得到好处,但是却会贻害万年,因为万事决于皇帝,这皇帝素质的不稳定便会让整个国家不稳定。而皇帝和储君也不是通过教育就能改变的。”

董亮的话术与用词是独一份,素质等词若不是经常来辩论的人会一头雾水,但经常来这里蹭吃蹭喝的早已熟悉董亮的语气。

“我有一个概念叫均值回归。意思是自然的界的一些现象,包括人的素质在足够时间内,必然会回归平均值。比如,如果父母都是身材高大的人,那么他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也生的高大,那么这个孩子继续与生存高大的人婚配,持续数代,会不会生出高大一丈的人答案是不会的,他的孩子必然在某一代恢复成常人的身高。而教育也是一样的,教育很有用,但他并不能导向一个必然的结果,你们考进士也是一样的,若不用手段,有几家能连续四五代都出进士老子英雄儿子狗熊的例子还少吗”

“所以根据均值回归,这皇帝不可能都是贤明的君主,在加上皇权没有限制,比普通人受到的诱惑更多吗,这帝王的素质怕是连普通人都不如。”

“自始皇帝一统天下,这皇帝的权力便越来越大,以至于无法遏制,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所以我赞成天下无君。”

董亮说完,看了看用山东话的那人,对方的论调是众治,董亮自然投其所好。但他心里其实并不认可自己刚才的说法。

众治乃万世之策,但是面对社会转型,国家跨越等一些列棘手问题的时候,集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在他的认知里,后世二战能够从发展中国家发展为发达国家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新加坡,一个是韩国,而这两个国家关键发展时期都是威权国家,无一例外。

然而集权虽然能够让一个国家快速强大,却并非长久之策,所以在17世界,中华要想抛下包袱,浴火重生,还非得一个大权独揽的君主不可,否则不足以镇压国内保守的反对派。

但君以此兴,俱以此亡。

社会跨越成功后,君主是不可能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必然会与更进步的支持平权的力量发生碰撞。

如果民间没有限制君权的思想,没有足够大的力量,那么这任君主死后,留下一个极端集权的国家,新上任的储君可不会觉得那些枷锁是进步的、是文明的。自然而然会用手中的权利破坏。

那么封建主义的思想也会自然而然的复辟。

到时候又是一场动荡的社会变革。

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发生倒退从长远的历史上看也是一种必然。

但是一代人只是做一代事,妄想用一代人做万代事挑战规律,必然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董亮的论述讲完,场面一片寂静。

然后那个山东话开口说道:“此言大赞,所以我赞成众治,采用虚君实相。皇帝只需祭祀天地,接待四夷,而实权俱归宰相。”

董亮问道:“此时正理,但如何保证宰相不会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那曹阿瞒可不会一辈子想做丞相。”

山东话一凝,这种超越见识的想法,他没想过。

董亮继续说道:“全民大选,宰相的候选人在竞选之前,需要公布自己执政计划,以及六部九卿主官的人选”

唐甄皱眉道:“六部九卿都是宰相的人,是否权力过大。”

董亮笑道:“既然要用他的政策,自然也要用他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不用心腹之人,自己的主见如何推行下去”

山东话听后点了点头,然后问出关键:“那地方督抚呢是否也要用宰相的人。”

西方的政体能够玩的下去有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地方之治,地方会自行选举,由于都是民选,都具有合法性,中央与地方并非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调解指导关系。

这玩意放到西方那些小国可以,但是放在如今清国,那只有一个结局,分崩离析。

所以地方自治不可能,那么由宰相提名呢是否可行

不知道,但大概率会出现乱子,宰相权力太大,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他的人,这不是皇帝也是皇帝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