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乡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渐渐的这哭声传染了一片,让许多人小声的抽泣起来。

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上,任何微小的声音都会异常刺耳,何况是这样的哭声。

所以吴三桂很快就知道了这一情况。

亲兵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从情感上他是同情那些士兵的,但从立场上,这样的哭声无疑是会动摇军心的。

“带我去看看”吴三桂神色冷峻,早春的寒冷让他口中呈现出翁白的雾气。

亲兵躬身领命,向前带路。

吴三桂在距离那些士兵五十步的距离便停下了,握了握腰间的宝剑,他从这些士兵呜咽中的言语知道这些士兵是四川本地人。

看着那些士兵鬓角有些斑白,有些甚至头发花白,吴三桂隐约有些猜测:“是秦翼明的兵”

亲兵:“是的,大帅。”

吴三桂闻言望着漆黑的夜空,再次握紧手中的宝剑,白杆兵,都多少年了,戎马一生,早已有些累了,他心想但愿此战是他最后一战

“罢了让他们不要哭了便是。”

说完吴三桂准备回营,却看见八旗都统墨勒根领着亲兵过来了,吴三桂向亲兵使了一个眼色。亲兵得见后,立马就离开,去制止那些士兵的哭声了。

墨勒根见到吴三桂却是先行了礼:“大帅”

作为一路大军的节帅,无论是爵位还是职位甚至兵力都大于墨勒根的吴三桂也不敢托大,直接拱手道:“额真,来此所为何事”

墨勒根看见不远处吴三桂的亲兵已经上前制止,也不好再做主张,说道:“无他,听闻营中有人痛哭,特来看看究竟,既然大帅已经处置了,本人就不便多说了。”

吴三桂闻言暗中松了口气,对着墨勒根点头示意:“额真请回营中休息过几日还有一场恶战”

墨勒根见吴三桂急切的举动却是笑了笑:“触景伤情本是天理,但请大帅留意,切莫因此动摇了军心。”

吴三桂皱眉,他虽然有节制八旗的权力,可以指挥其作战,但是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所以面对墨勒根的质疑,吴三桂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准备吩咐亲兵下令把带头的给杀了,对于他而言,一两个士兵的生命无足轻重。

墨勒根同样如此。

作为经常在一起的搭档,墨勒根知道吴三桂要做什么,却出言制止了:“此等小事,请大帅让我去处理此事”

吴三桂点头,头也不回的回营了。

那些哭泣的士兵经过吴三桂亲兵的呵斥,本来已经停止了哭声,但看着墨勒根走来,一个个心生胆怯。

墨勒根并不暴虐,相反在满人算是比较好说话的,对于军务向来是公私分明。

士兵们之所以惧怕,恰恰也正是如此,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哭声其实是犯忌讳的。

但是征战沙场,背井离乡几十年,回乡后看到却是万里无人烟的景象,怎么不让人悲从中来,怎么能让人克制的住

他们厮杀了这么多年,小心翼翼的在战场中苟活至今,为此放弃了晋升吗,为此放弃了名节,为此放弃了许多,为的就是能够活着回家。

但家乡却是这样一副景象,怎么不让人崩溃。

墨勒根漫步走到这些士兵跟前,来回巡视打量,此时他的每一个呼吸都让人心惊胆战。

巡视了一会儿,墨勒根缓缓开口道:“本来按照军法,你们有些人已经掉了脑袋,有些人已经挨了板子。

但是念你们重回故乡,物是人非,无法抑制也是人之常情。你们也看见了四川如今的模样,为了重建桑梓,你们也应该奋勇杀敌败坏你们家乡的大西军士现在正与伪明一起阻挡着天下一统,阻挡着你们重建家园。所以今夜,本额真允许你们哭还望来日诸位将泪水化为愤怒把大明给我剁碎了”

墨勒根话音刚落,众将士就抽出了腰刀大呼:“杀敌杀敌”

作为清廷特意为吴三桂选定的搭档,自然不是只知强硬的蠢货,这番怀柔手段下来,非但没有让军心不稳,反而更加激发了军队的斗志。

刘湘发置身于狂热的群体中,脸上的泪珠还未搽拭干净,就与将士一同呐喊,回想起一路行来满目疮痍的故乡。

轰的一声,仿佛将他隔离在这些群体的情绪之外。

他望着自己挥舞的腰刀,以及人群中那些嘶喊的人,这些声音响彻云霄,但他却听不清任何声音,只有一种嘈杂的感觉,觉得莫名其妙。

我在哪里

我是谁

我在做什么

浑浑噩噩中刘湘发与众人齐呼万胜,不知所以。

今夜月色被乌云遮蔽,没有透过一丝光亮,他看不清远处笼罩在黑暗中的景色,只觉得自己身处军营是那样荒谬。

自己为什么参军

一是活不下去了,二是每户五抽二、二抽一,为了不让年迈的老爹与年幼的弟弟上战场,他与大哥毅然决然的上了战场。

那年他只有十七岁。

那年还是天启四年。

那时的他虽然从别人口中知道了战场的残酷,可是年轻气盛,未尝没有封侯拜相的志向。

然而当第一场战斗打响,一往无前的他陷入困境,哥哥为了保护他,被人一刀削掉了脑袋后,他就再也没有升起这个心思。

他记得那天他们最后得胜了,他抱着哥哥的脑袋,在战场上无助的哭了,却没有任何回应。

他还记得他杀掉敌人后,捧着哥哥的头,哥哥的嘴唇动了动,虽然没有说出什么声响,但他知道哥哥说的是什么。

“回家,回家。”

这句声音在他往后三十年多年的岁月里不断回响,日日夜夜折磨着他。

于是那个最勇猛的士兵变为了一心只想逃命的。

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封侯拜相,什么衣锦还乡。

他统统都不要,他只想回家。

而现在他回了家,却好像怎么也回不去了。

他今年已经五十一了,觉得自己再也走不下去了。

于是夜里,他偷偷起身,他总觉得不远处的山脊背后就是自己的家乡。

哪里有总是抽着旱烟,半天不说一句话的老爹,有总是喋喋不休又无微不至的老娘,有调皮捣蛋总是爱告状的弟弟,有他心心念道几十年暗恋的姑娘。

记忆中老爹老娘总是那副中年模样,弟弟总是幼童的样子,姑娘永远二八年华。

他们都留在了天启四年。

刘湘发也留在了天启四年。

今夜,他要做个逃兵,然而他的小心翼翼的行动并没有瞒过所有人。

兵营中瞬间坐起了几名士兵。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