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5章 一天织两寸的妆花缎,拿来剪几个洞?

书名: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虽然疯狂吐槽,学生有需求,做老师的还得想办法满足。

张老师一边叹气、哀怨、猛力吐槽,一边打电话给圈内的朋友。

真要复原那块妆花缎也不难,就像之前说的,故宫博物院的老朋友们,早就做出了技术路径。

可怜他们修复的那件康熙帝御笔绣字“万寿无疆”匾,只是国家二级文物,上面还有一级文物,一级文物还分了甲等、乙等。

一级文物当中,还有个“禁止出境文物”的名录,那才是奇珍中的奇珍,国宝中的国宝。

区区(?)二级文物,也就是打着“解决补配材料的复仿制织造问题”这个旗号,才申请到了资金,做了这个项目:

分析织物,分析原材料,绘制织造图,上机织造——

对,就为了这事儿,还专门弄了个织造妆花缎的大花楼机!

但是前人有了路径,后人就好做很多。张老师打了几个电话给京城的朋友,放下电话,冲沈乐招招手:

“怎样?”

沈乐飞窜过来,抬头仰望。张老师无奈地摇摇头:

“他们说,不用去京城,直接去金陵就好。金陵云锦所——把你要补的缎子给他们看一看,钱给到位,请他们做一块一样的,不是问题。”

事实上,圈外人如果只是有钱,捧着钱走到云锦所门口,他们也不见得会为你织造。

什么?

想要妆花缎?

左转隔壁云锦博物馆,博物馆一楼大厅,就是云锦的销售和服饰表演展区,喜欢什么买什么。

实在懒得跑,现在还有网店,手指一点,送货上门。

当然,真有钱的人,兜兜转转,总能找到引荐人的。想给自己做身蟒袍,想给孩子做身婚服,只要肯砸钱,都不是问题。

但是,像沈乐这样,一块破洞的旧妆花缎,请求织造一块一模一样的,就要额外刷脸了。

毕竟,他不是为了做衣服,是为了剪几块破洞出来……

只要有行内人带进来,只要肯花钱,他们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毕竟,和所有的研究机构一样,云锦所的研究经费,那也是永远不嫌多的……

“老师,妆花缎的照片我已经拍好了。显微镜1:100的照片,可以吗?需要喷金然后上显微电镜吗?”

“老师,花样各个部分的颜色,我也用色差仪都测过了。还有什么要测的?”

“蚕丝的直径我也测过了……”

沈乐飞快端出一堆数据。张老师看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还想不带东西去,只带一堆数据去?对云锦所的老师多点尊敬吧,拜托人办事,要有个拜托人的样子……”

沈乐只好老老实实,捧着缎子,跟老师踏上前往云锦所的路。

其实也不远,高铁一个半小时,倒是从珠溪镇折腾到滨海高铁站、再从金陵高铁站折腾到云锦所,花了比较长的时间。

到了那边,自然有人出来接待,说起沈乐的需求,对方态度也很好:

“仿造一块?没问题,这活儿我们能做。用来修复书画对吧?要原模原样的?放心好了,交给我们,对了你要不要看下过程?”

沈乐真的对过程很好奇。如果是单纯的平纹绸缎,他可能就硬上了——经线,纬线,横的拉过来,竖的拉过去,直接靠超能力补上。

妆花缎那就真的不行,图案太复杂了,完全搞不定。也许那位蚕妖可以?

不过,沈乐真的不想去求那位蚕妖,经验表明,大樟树修出来的纸张,带着大樟树的妖气,蚕妖修出来的妆花缎,肯定也带着蚕妖的妖气。

这么强的妖气,会压住古画本身的气息,影响它的灵性成长的!

沈乐恭恭敬敬地捧上待修复的妆花缎。一位身材瘦削、神色温柔的女老师接过缎子,仔细看了一遍,微笑起来:

“唔,这个沉香仙鹤云纹妆花缎,我们所还真没有。沈先生,有没有兴趣跟我们合作一个项目,修复这块妆花缎?

回头发了论文,您可以拿个并列一作……”

沈乐无可无不可。反正,论文发不发,钱他总是要掏的。论文的话,他现在虽然不靠这个吃饭,多发一篇,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如果能顺便看一眼,整个修复,或者说复制的过程,开开眼,长长见识,那就太好了。

他顺便递出去一个U盘。接待他的老师扫了一眼里面的资料,笑容更加生动:

“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啊,那就太好了。嗯,这个缎子是五枚三飞经面缎纹地……”

同行见同行,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手法,做出来的东西,大家一看就懂。

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织物纤维,电子丝绸尺软件分析织物组织,女老师看过一遍,心里就有数:不用自己重做了。

“经线为沉香色,Z向强捻,双股并用,直径0.5mm,密度16.12根/cm;

纬线沉香色,4股并用,每股S弱捻,直径0.17mm,密度4.28根/cm。

纹组织多色无捻,直径0.46mm,密度2.15/cm……”

照片也有了,测色也测过了。老师一声令下,自然有实习生奔跑着调出软件,导入测色结果加以比对:

“把我们做过的数据库打开!直接比对就行!比不中的,再拿色卡出来!”

“啊,老师,有了数据库,还要专门色卡啊?”

沈乐好奇问。女老师笑着招了招手,带他们移步一个专门的房间。

墙上,架子上,一本本巨大的厚书展开,里面全都是绕在卡纸上的染色蚕丝,上面标注着不同的名称,足有几百种:

水红、银红、月白、柳绿……

“来,看看。这一面墙,是云锦绒丝线颜色样卡,2010年版。这边一块,这是金陵云锦常用色谱。”

女老师带着骄傲向他们介绍:

“前几年,我们邀请多位云锦权威专家,选出27种常用色作为首批研究对象,对样卡中的色彩和对应名称的准确度进行评估矫正。

最后,得出了一套经过筛选的27色色卡,再送去测色,得出了它们27色对应的LAB数值。只要能比中的,就不用慢慢对了。”

选色、测色是个浩大的工程,选完以后,干活有了基础,就很轻松了。

女老师带着他们走过色卡库,走到她的办公室,测色结果已经出来大半。她直接坐在电脑前,打开软件:

“老师您这是——”

“画意匠图。”女老师头也不回,淡定道:

“就是妆花缎织造的依据。以前全靠手绘,现在好多了,根据花纹扫描,我们总结了意匠图的算法——”

她双手在键盘上翻飞,打开一个又一个沈乐看不懂的页面,导入沈乐扫描的妆花缎细节图。

平面扫描,三维视频显微镜拍照,一张一张图片导入进去,软件自动显示出一个进度条:

“1%……2%……5%……”

“还挺快啊。”沈乐虽然看不懂,也恨不得贴到电脑屏幕上去。女老师淡淡微笑:

“还行吧。不过现在准确度还不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工校正。嗯,我们先去吃个饭,吃完饭,结果应该就出来了!”

吃完饭计算结果确实出来了。女老师看了看,又和妆花缎细节图对比一下,不太满意:

“还是要继续调整。唉,这算法,水平还是不够,训练ai太难了!”

你们可不要拿我的钱去训练ai啊……这是个无底洞!

沈乐全身寒毛炸起。幸好女老师已经熟练地打开了CAD软件,开始在图片上调整。

沈乐左看右看,感觉这图片,和十字绣有点像,只是比十字绣要细腻了太多,小格子密密匝匝,看得人眼睛都发痛。

女老师画得却很快,很熟练,全神贯注沉浸在里面,别说一个回头、一个微笑,就连身躯都不带挪动一下。

双手在键盘上快速翻飞,时而挪动一下鼠标,把那个意匠图当中,算法有误的部分快速修复。

最后,她满意地敲了一下回车键,保存结果,导入另一个软件:

“通过意匠图,可以计算出上机图,然后就能织造了。可惜你这图太复杂了,必须手工织造,换成简单点的,现在已经可以上机器了!”

沈乐凑上去看了一眼软件跑出来的上机图,一阵眩晕。

一片大大小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上都有不同的标注,或黑或白,或圈或叉。他努力看了一遍,再与意匠图对了一遍,来回几次,还是看不懂:

“这到底是什么?”

“哦,你看,这是穿纤图、这是穿综图、这是穿筘图……”

女老师对他倒是很耐心,笑吟吟的,一个一个指给他看。沈乐看了半天,越发头晕目眩,举起双手投降:

“行了,我承认我看不懂、背不下来了……这就可以上机了吗?”

“那要看花楼有没有空出来的……”

妆花缎对织物图案分段挖花装彩,可以在一件织品上织出几十种颜色,使上下左右组织相同的图案的颜色不相重复。

这种织造工艺,现代织机还办不到,只能靠传统的巨大花楼织机。

一座花楼,需要两位老师傅紧密配合:

织造工手足并用,负责投梭、铲纹刀、过绒管、打纬等作业,主要负责织造妆花缎的底子;

拽花工坐在花楼上,负责在花本上进行操作,进行提花程序。

沈乐站在旁边耐心看了半天,也没看到妆花缎往前延伸一厘米,直到被老师拽走:

“走啦!——这个妆花缎,两位老师傅,一天只能织造几寸,你要有足够耐心!”

妆花缎好难……好难……好难……

猫咪好穷啊,猫咪买不起妆花缎呜呜呜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