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3章 用古代旧纸修复古代旧书,这么好的方法,是我不想吗?

书名: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我……我不知道啊!”

“我不识字的!”

“我从小到大,吃的都是画!是画!你们为什么觉得我识字!”

三厘米长,不到一毫米粗,身上披着一层银白色细鳞的小家伙瑟瑟发抖。

往左看,一个巨大的脑袋,比他至少大了一万倍,低头俯视着它,阴影笼罩在它上方。

在小家伙的感知当中,更可怕的不是体积,而是力量。那个妖兽的力量,像山一样地悬在他旁边:

气焰熏腾,只要分出一小缕——头发丝那么小的一缕——就能把它压成薄薄的一张纸,比它吃过的任何纸张,更薄的一张纸。

往右看,另一个巨大的脑袋,很感兴趣地俯视着它。

那是一个人类,一个身为蠹妖,相当熟悉的人类。他的力量感没有那么强,但是更为凝练,也更为缥缈高远。

没那么危险,没那种气势汹汹的威胁感,但是,说不定还更加可怕……

沈乐低头看了看那只小小的蠹妖,又抬头看向合金大佬——他对这种非主流妖怪的习性,真的不那么了解。

合金大佬却沉着脸,冷冷哼了一声:

“骗谁呢!你不识字,你怎么可能成精?我认识的书蠹,就没有不博览群书的,不博览群书根本成不了精!”

他的怒气和压迫感,随着质问释放出来,哪怕不是刻意,也压得蠹妖扁了一分——是真的肉眼可见地扁了一分。

小家伙害怕地缩起身子,忍了又忍,终于“哇”地哭了起来,哭得身上的银白粉末一抖一抖,往外飘散:

“那是书蠹!那是书蠹!你也说了那是书蠹!——我是画蠹不行嘛!我从小到大,吃到的都是画,靠吃画成精不行嘛!

你又不是书蠹,你歧视我们画蠹干什么!”

这小小一只妖怪,还搞起zzzq来了……沈乐忍住捂脑袋呻吟的冲动,尽量平和地问:

“所以你见过几只书蠹?他们歧视你了?”

“呃……”

沈乐默默翻了个白眼。蠹妖这种生物,或者这种妖怪,都是住在一本书里,或者一排书架里,一吃就吃一辈子。

很难想象他们有迁徙,交流,寻求配偶,开会之类的需要。至于歧视?

如此缺乏交流的社会架构,有歧视这种东西吗?

蠹妖越发蜷缩了一点。合金大佬冷笑一声:

“所以你吃掉的那些字到底是什么?都在什么位置?——老实交代!”

“我真的不知道……我说了我真的不识字!你们要问我,那些画上缺少的部分长什么样,我还能交待一点……”

为了证明它说的是真话,它开始在纸上弯弯曲曲地爬行起来,一边爬,一边洒下身上的鳞粉。

随着它的爬行,纸上确实出现了模糊的图案:细柳、水波、河岸、岩石,远处的山峦、天上的云朵……

沈乐与合金大佬面面相觑。行吧,这只蠹妖,看上去确实是吃画长大的,复原字迹似乎指望不上它了……

“没事,我们还有别的法子。”把蠹妖送回废纸箱里,让它继续吃着,沈乐安慰合金大佬:

“继续修复这幅画,在修复的过程中,我试试看能不能得到和画有关的信息。毕竟你知道,我能回溯它的一些记忆,比如……重色轻友?”

合金大佬翻了个白眼。但是画的信息更重要,他也顾不上和沈乐斗嘴,反而切切叮嘱:

“那你要好好记住啊!一定要记准了!——这些信息,可能关系到阵法当中怎么走的,你记错了,走错一步我们就死!”

喂,有没有可能,我并不打算和你一起,去探索某个不知名的阵法……

沈乐淡定地在心里吐槽。嘴上,他却只是好奇询问:

“阵法?”

“是啊,阵法。你看,第一段肯定是按照六十四卦的方位排列,告诉我们从哪里走到哪里,再从哪里走到哪里;”

合金大佬非常有信心地给沈乐解释:

“第二段是按照二十八宿的方位。第三段,第三段……”

他皱起眉头,来回掰着手指,一副学渣遇上难题,完全做不出来的样子:

“看上去好像综合了时序、方位、卦象、星宿什么的……这太难了,特别是还缺了一段,完全推测不出阵法是什么样子……”

沈乐瞪了他一会儿,默默扭头。阵法什么的,对于资深妖怪都太难了,对于他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他应该考虑的问题。

他现在,还是努力干活,努力修复吧!

沈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室,把自己为修复准备的画绢,以及人工老化的操作记录全部找出来,以备张老师检查。

第二天张老师进来的时候,他拿着整理好的操作思路、操作记录,以及参考论文,侃侃而谈:

“根据之前观察的结果,待修复古画的画心,为双经双纬双丝绢。我们之前在市场上寻找过一遍,没有找到种类相同、年代相近的丝绢……”

这第一句话就让张老师嘴角抽搐。修复古画,谁不知道,用和原物种类相同、年代相近的材料修复,是最好的?

宋代古书用宋代古纸修复,明代古画用明代古纸、古绢修复,这么好的事儿,大家是不想吗?

是做不到啊!

没有用过的宋代、明代纸张,那是比古画古书,还要稀罕的东西!

有书里、画卷里的空白纸张能挪用,已经奢侈得不行不行了!

“所以你真找过?”

“真找过。”沈乐认真地迎着他的目光点头。

他让老游问了一圈认识的妖怪,也通过特事局的渠道,问了一圈各家的修行者。

很遗憾,明代的丝绢有,甚至明代的锦缎都有,但是,要指定的“双经双纬双丝绢”,那就真没有了……

张老师微微松了口气。沈乐没有找到合用的材料,居然让他有一种“还好还好”的感觉:

幸好,这个学生的能力,还没有完全脱离人类范畴……

“……所以,我购买了新的丝绢,使用了几种处理方式。”

沈乐抽出四个托盘,按照上面的标签,给老师看不同颜色的丝绢:

“第一种,是按照《丝织物的人工老化——清洗与加固的研究》的成果,用10%wt氢氧化钠溶液,室温下水解10分钟;

第二种,也是按照这篇论文的成果,用紫外光加速老化的方式,幅照度1.20W·m,波长为@340nm,温度为60°C;

第三种,按照《矿物颜料着色绢画的人工老化与加固研究》的成果……”

他抽出两份打印好的论文,放到旁边,以备张老师查阅。老师淡定地摆了摆手:

“不用。这两篇论文我都看过——虽然一个是材料工程,一个是纺织工程,都不用我们来审稿,但好歹也是专业相关,看还是要看的!”

唉,现在文物修复越来越不好做,被人跨专业的越来越多。

就说最近有影响力的论文吧,要么是材料学方向,要么是工程学方向,要么是信息、算法之类的方向。

反而是他们本专业,发如何进行修复的论文,不容易发大稿子,而且还经常被人说论文太水……

像沈乐这样,财务自由了,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修复什么就修复什么,想不发论文就不发论文……多好啊!

连他都做不到的事儿!

沈乐递论文不成,讪讪收手。他把论文放到边上,继续汇报:

“……用2%明胶,配0.5%明矾,制备胶矾熟绢,放置到150°C的烘箱中,持续老化24小时;

第四种和第三种一样,区别是,明矾含量从0.5%,调整到1%,翻了一倍。”

四张丝绢,四种老化处理方法。张老师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丝绢的色泽,又伸手轻轻捻了捻:

“测试做过了没有?”

“润墨性能测试、抗拉强度测试都做过了。”沈乐应声递上一迭测试数据表格:

“红外光谱仪测试做了,还没找人去算,色差测试也做了,结论有点看不懂,结晶度测试没做……”

这就是隔行如隔山了。张老师仔细看了一遍数据表格,伸手:

“我画一下看看!”

最后还是要着落到感觉上。写论文,做研究的人,可能更依靠仪器反馈的数据——

特别是,那两篇论文的作者,一个是材料工程,一个是纺织工程,都和书画修复浑身不相干;

但是,做书画修复的工作者,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手,自己的感觉和经验。

沈乐奉上笔墨颜料,张老师挨个儿试笔,挨个儿用墨笔、各种颜料涂抹上去,感受了一下毛笔移动的触感与墨汁、颜料渗透的速度:

“第四种最好。不过,其实还可以尝试一下,把胶矾熟绢用水解老化、光老化的方式,再处理一遍看看?”

得,老师一张嘴,学生跑断腿。沈乐勤勤恳恳,拿出制作好备用、还没老化的熟绢,再次折腾起来:

之前为了修复画心,他本来想买十倍数量的丝绢,想想不够,索性买了二十倍。

现在看来,幸亏当时买得多了,要不然,实验做到一半,还得再下单买丝绢,岂不误事?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