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1章 画卷的另一部分秘密,找到了!

书名: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你重色轻友!”

沈乐下意识地笑着喊了出来。而这喊声也震动了他的灵性,把他从记忆灌输中拖了出来——

下一刻,他看到合金大佬扒在旁边,皱着胖脸,很不开心地点头:

“对,重色轻友!重色轻友!!!”

“你也看到了?”

沈乐讶然。以前器灵灌输记忆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接收,其他人,不,其他器灵,哪怕就贴在边上,也什么都感应不到;

这次怎么了?

这张画的器灵特别强吗?

还是说,铜片开发出了新功能,可以一对二传输,甚至在这个房间里广域传输?

又或者,合金大佬和这幅画的主人,本来就有特别深的渊源,所以他可以看到?

“我看到什么?”迎接他的是一张特别茫然的脸。合金大佬顿了一顿,才指向这幅画:

“你说这个?那家伙就是重色轻友!重色轻友!说好都给我吃的,看到一个漂亮姑娘,他就来夺我口里的食!!!”

啊,那是真的特别重色轻友了。

把咬到嘴里的东西抢下来,那是要结大仇的,也就是合金大佬是有了灵智的妖怪,如果真是条狗,你看它咬你不咬你?

“没错没错,重色轻友。”沈乐配合着点头、吐槽。合金大佬反而不高兴了:

“那又怎么啦?他对我很好的!真的很好的!而且,他后来,从那个姑娘那里,弄了一大批金子给我!”

“讲讲,讲讲?”沈乐两眼放着八卦的光,不由自主倾身向前。

他被从记忆灌输中拖出来以后,几次凝神,几次沟通,都没能进入后续场景——

这画卷要么就是被打断了两次,没力气继续了,要么就是得进一步修复完成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这时候,要是能提前知道下文,那多好啊!

那个姑娘是不是画中女主?

是不是少年的心上人?

她后来,有没有和少年白头偕老?

快告诉我,我不介意剧透的!

“哼~~~”合金大佬傲娇地扭过头去。他左摇一摇,右摆一摆,晃动着尺寸超限的肥大臀部,扭出实验室:

“你啥时候把秘密解开,我啥时候告诉你!”

切!

我还就不信我搞不定了!

沈乐冲他翻了两个白眼。头顶上,小油灯的银光悄然飘下,在空中变形出一根中指;

身边,小墨斗的铅坠也拖着墨线蹿了过来,绷直、弯曲、变形,扭出了一个“凸-凸”的形状……

沈乐抄起巨大的亚力克尺子,先拍了小油灯一下,再拍小墨斗一下。小孩子不可以说脏话!

不可以比不雅手势!

都给我滚下来反省!

教训完两个小家伙,沈乐吸气、吐气,恭恭敬敬,请了张老师回来。在张老师指导下,开始了修复的下一步:

揭去托纸、褙纸。

揭纸不是你想揭,想揭就能揭。淋洗过后的画,画面是向上的,托纸、褙纸都是在画面下方,贴着桌面;

要揭褙,就得把它翻过来再揭。如果什么都不做就翻,湿漉漉的画纸,很容易直接粘在工作台上,回头撕也撕不开,毁伤画面;

而且,揭褙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把托纸,褙纸撕开,很容易造成绢丝扭曲、错位,让画面变形。

所以,在给画翻身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要调制浆糊,把水油纸和绢面粘在一起,用以保护绢面:

“又要调浆糊……捣糨糊,捣糨糊,捣糨糊……”

沈乐有气无力地嘟囔着。如果真的可以捣糨糊——本地语言对“和稀泥”的称谓——倒好了,问题是,张老师对浆糊的厚度,看得非常紧:

“太厚了!这么厚的浆糊,你回头把水油纸揭掉,浆糊弄也弄不干净!”

“太薄了!浆糊过薄,粘不住画心,你等于白忙!”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沈乐来来回回,连续调了五次浆糊,勉强达到了老师的要求,而碗里的浆糊已经从浅浅一个碗底,变成了足足大半碗。

虽然知道不太可能,沈乐还是第一千零一次询问张老师:

“老师,能不能有一个标准浓度可以参考?每次都靠经验也太难了!”

“你想多了。”张老师淡定地给了他一个白眼:

“浆糊的厚薄,要根据画心材质的厚薄,以及画心的吸水程度而定,每一幅古画都不一样。

——这还算好的,早年还要考虑天气,考虑温度湿度。哪像现在,空调房里恒温恒湿,只要考虑画心就可以了!”

而代价是我的工作室里,24小时不关空调……上个月的电费是多少来着?

算了,这种问题,他已经不考虑了。反正账上躺着九位数……现在是八位数了?付得起!

调制好浆糊,用排笔均匀地刷在水油纸上,再换一柄棕刷,把浆糊刷在画心上。

将水油纸和画心粘贴在一起,再往水油纸上刷一层薄浆水(是的,比之前的浆糊还薄),再贴一层宣纸……

“如果画太大,太重,宣纸绷不住的话,还可以用保鲜膜,甚至塑料大棚薄膜。”张老师一边干活,一边指导沈乐:

“下面一张薄膜,上面一张薄膜,两边一夹,随便翻!”

就算是“随便翻”,也不能真的随便。张老师一头,沈乐一头,四只手握住画作四角,像之前训练过的那样,慢慢举起画作:

“三、二、一,翻!”

两人往同一个方向倒去,胳膊划出一条整齐划一的弧线,把画面翻了个底朝天。

张老师正要嘱咐沈乐,不要急着把画放下,尽量张开手臂,把画撑开一点,让它尽量平整地落在工作台上,就感觉到了一阵风:

一阵极其柔和的风,悠悠然,飘飘然,从工作台底下吹起——或者说,从工作台与画心之间的缝隙吹起。

吹向上方,吹向画心,以极其柔和而均匀的力度,把画心整个托起:

与其说是风,不如说是一团极其致密、因而提供了极大浮力的空气团,托住画心,让它悬浮在上方。

与此同时,这空气团又不妨碍他们腾出手来,调整画心,让它更加平展,能够柔顺地落到工作台上。

甚至,沈乐已经松开了两只手,双手回归原位,开始拉平画心了……

“有这种能力真好啊。”

张老师由衷地感叹了一句。这一瞬间,他的脑海里,飘过了无数次为古画翻身的经历:

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放下去的时候皱皱巴巴,不得不心惊胆战,小心平整的,还有因为翻身失败,被师父骂到臭头的。

但凡他有这能力,翻画的容错率就高太多了,就不用每次提心吊胆了!

他也跟着松开手,轻轻拉平他这边的画心。随着两个人的动作,整幅画慢慢悠悠,沉降到桌面上,画面朝下,纸面朝上。

这时候,再用棕刷将背面刷平,让画心彻底展平、贴附在水油纸上,再开始耐心揭裱:

“动作要慢,要仔细。这张绢画,我们虽然已经用水冲了好几遍,但是原本装裱的时候浆糊厚薄不一,有些地方可能还粘着——”

张老师紧紧盯着沈乐的动作,双手呈八字状张开,随时准备握住沈乐的手,阻止他的动作。

眼看沈乐双手提起褙纸的纸角,慢慢往上拎,慢慢揭开,揭到揭不动的时候停了下来,立刻指点: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用毛巾盖在上面闷一会儿,把浆糊闷透了再……揭……”

话音渐渐消失。那一小块“浆糊太厚、粘住了、需要毛巾盖着闷一会儿”的地方,莫名地分离开来。

分离的部分,甚至比旁边略微抬高了一点点,就像有一柄薄薄的利刃伸了进去,切开那块发软的、却还带着粘性的浆糊一样……

“呃,老师,有时候,某些特殊的力量还是很好用的……”

一瞬间,张老师升起一种,想要立刻拜师学艺的冲动。如果他有这本事!

如果他有这能力!

有多少他没把握修复,没把握搞定的书画,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处理呢?

师道尊严和仅存的理智让他没有开口,只凝神看着沈乐一点一点,揭去褙纸。

随着褙纸一点一点揭开,一片蜿蜒的墨迹,映入两人视野:

“这上面有字!”

“托裱用的纸,上面有字!”

张老师满脸不可思议。他修复过的古画也多了去了,特别是一些买来练手的,不值钱的民间古画,经常会看见杂七杂八的托裱用纸:

报纸也有,写“我家有个夜哭郎”贴在路上的红纸也有,账本也有,族谱也有。

归根到底,装裱者就是为了省钱。用废纸装裱,总比用上好宣纸装裱省钱——

可是,这幅画用的画轴是紫檀木轴,装裱用的绫子是妆花缎,也就是说,画主人是个不差钱的主。

就这,还需要用奇怪旧纸来托裱?

沈乐却是满脸兴奋。合金大佬信誓旦旦,“这画里有秘密”、“这画里藏着大秘密”。

现在看来,画轴当中的金箔,只是秘密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秘密,就藏在托裱纸下面了!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