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入潼关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二章 惊心处处同

书名: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入潼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2

仲夏傍晚,当似曾相识的夜色渐渐降临,崇阳溪畔也依次亮起了点点灯火,宛如流淌而起的颜料,远处的崇安大桥横跨江面,携带着桥身川流不息的溢彩灯带,也铺陈成苍茫山色间与众不同的风光。

环岛东路银泰花园楼下的奶茶店里,一个学生模样的男人正高举着两杯茉香奶绿,朝着街对面茕茕孑立的高挑女生招着手,随即他凭靠着络绎车流中的短暂间隙,顺利来到了女生的身边,将奶茶连同吸管,不由分说地塞到了对方手里。

“快说吧,叫我天黑出来有什么事。”

女生似乎刻意保持着友谊距离,即便男生的行为已称得上是暧昧。

男生嘿嘿一笑,抓着头发看向对方,脸上多数是狡黠,少量参杂着先知先觉的庆幸,指着边上的一条小路说道。

“单独叫你出来,当然是有要事了——你想不想看点别人没见过的好东西?”

女生神色不善地看着对方,身体稍稍向后躲闪了一下。

虽然两人同属历史系却不在同班,平日里即便选课有所交叉,也很少产生什么交集,唯独在大三暑假这门本校特色暑期课程上,两人才又不约而同地撞见了一起。

报了这门暑期课程的人,都会三四个人为一组,一组负责一个村或大队,四处搜集这片地区有价值的材料。当然由于每个地方的材料包含很多种,比如碑刻,比如庙宇,比如族谱,因此有人就要去抄碑,有人要去访谈,有人要去村民家里厚着脸皮借阅族谱。

而如今两人身处的这一组,所负责的就是抄碑。

今天白天,他们小组顶着三十七八度的气温翻山越岭,去寻找乡民口中一块嘉靖年间的三米来高的水利碑。这块碑刻被被发现时,已砸成了四五碎块于泥潭铺路,上面记载的内容虽然文辞简陋,但涉及到了当地那几年的水旱灾害,颇有搜集价值,考虑到文痕漫灭,带队老师就很高兴地吩咐大家快点抄碑。

所谓的抄碑,大概就是用面粉糊在碑面上,原本看不清的碑刻用面粉抹一遍,模糊的字痕就会浮现出来,大家就可以依靠着痕迹推测、复原当初镌刻的内容。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往往是用手机或者相机拍一下就行,非得是相当具有历史价值的内容,才值得他们动用面粉。

组员们见到带队老师如此激动,自然明白被他们碰见了原先漏网的古碑——要知道省内区域的大多古迹,都被他们学校历届学长学姐们拉网式地摸排过了,想要找到点新发现,如今是难如登天。

这次他们小组运气就着落在这片烂泥田里,要是他们能交回一个完整的论文报告,这门课程的成绩想必要冠傲群雄了。

但就在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就是眼前这个男生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包米粉,满含期待地交到了老师手里,问他要怎么糊碑……

于是,铩羽而归的他们吃了顿火锅,期间没忘了把那包米粉恶狠狠地涮了,然后就各自回酒店休息去了,只因遭遇疏漏,明天他们还得翻山越岭,跑回去给山蚊子们当口粮。

见女生的眼神逐渐不善,男生连忙举起手中的奶茶,示意她看在赔礼的份上先不要提这件丢人的事,然后信心满满地对女孩说道。

“别急别急!我可是南平当地人,你们想找什么古物石碑的,为什么不问计于群贤呢?何必非要跟烂泥潭里的那块破石头过不去?”

高挑女生斜眼看着他,狠狠喝了一口奶茶。

“真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我们直系学长们说去年这门课,他们真是走投无路,最后跑到山里抄墓碑去了,你该不会也想……”

说到这里她浑身打了个哆嗦,想起了老港片的某些桥段,连忙摇头表示拒绝,“那我肯定是不会去的,或许你们都是当地人,还是你们自己去商量比较好。”

“那当然不会了!谁会大半夜去抄墓碑啊?”

男生连忙自证清白地反驳了一句,然后笑嘻嘻地解释道:“你先跟我往这边走,我慢慢和你说这件事。”

男生说,他从小就在这一片长大,这次选课,其实也是为了离家近点才报的。夜色不远处的周边是烟草专卖局、武夷山人民法院、交通运输局等等政府部门,视线尽头就是当初他就读的余庆小学,同学们自然也都是当地居民的孩子。

而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曾听小学的门卫大爷提起过,他们脚下这片土地在很早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大战,战况堪称血流漂橹,以至于将崇阳溪内的河鱼鳞片都蒙上了一层红褐色,直至过了几十年才渐渐消褪掉。

但不知为何,关于那场血战的消息,知情人似乎都讳莫如深,县志里也未曾记载只言片语,只能靠着当地居民的言语记载传递至今。

当初那名门卫老大爷说起这事,也是为了防止学生们放学后仍逗留在学校,才吓唬说夜里操场上,会有当年被残杀的无头尸体四处奔走,如果被抓住就会被拖进地泉深处。

“你知道吗?就因为这个老大爷的恐吓,我的整个小学生涯都不敢呆在学校太久,最后就连毕业晚会都没敢去参加,生怕被无头尸体给拖走消失。”

女生不解地望着他:“哦?想不到你小时候胆子这么小?”

男生连忙红着脸反驳道:“重点不在这里,我说的是这件事情背后!而且你知道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常有一群同学在放学后踢球,最后真的有个孩子失踪了,他的父母认为是被人贩子拐走,跑出去发了疯似的报警找了四五年。”

“可是当天一起踢球的同学偷偷跟我们说,他们几个其实看见那孩子跑到了墙角边捡球,然后他就这么毫无征兆地,被一双大手拖住消失不见了!而那堵墙是各个班级的板报墙,后面是隔壁的实验幼儿园,根本不可能藏得下人贩子的身影,除非那人的头被砍掉,才能藏在那样的矮墙底下伸手抓人!”

女生越听越悚然,连忙停住了跟随的脚步,用较为严厉的语气回答道:“你再这么胡说八道地吓唬人,我立马回酒店去了哦!”

男生连忙也停住了说话,摆着手说道:“没有没有,我们小学又不在这边,还隔着好几条街呢,况且最后这件事公安也是作为拐卖案立案,这只是孩子们的添油加醋嘛。”

他们此时已经来到与崇阳溪一线之隔的小路上,旁边是铁竹木制品店和寄卖行,招牌都已经有些斑驳古旧,若不是抬头能看见横亘在楼外的崇安大桥,他们更像是误入了一处因时间遗剩而风平浪静的台风眼中。

“说实话,我对历史的兴趣启蒙可能也与此有关,每次听门卫大爷说起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场大战,我一边害怕的捂住耳朵,一边却兴奋到浑身颤抖,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激动,似乎历史本身就携带着神怪奇诡的力量,就像一具死去安眠的尸体,而我是一位盗墓的恶徒,为了看见云龙半爪都足以让我奋不顾身地去探索,种种关于明清的历史事件我几乎是过目不忘!”

对于这一点,女生倒也有所耳闻,这个男生属于严重偏科的那种类型,他对于现代历史学的分析论证毫无钻研,却对种种历史事件考据充满了兴趣,那颗脑袋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装着种种犄角旮旯里搜集来的库存数据,才读到大三,就已经有研究明清经济史的教授约谈过他,大有将他培养一番的意愿。

“离题有点远了啊,你东拉西扯这么多,跟咱们现在要去看的东西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高挑女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问题——与男生相反的是,女生所擅长的刚好就是剖析和解构种种历史细节,她极其相信世上有一种方法论,可以统筹解决种种历史疑难,而这种方法,如今正在她的大脑里构建成长着。

男生连忙从回忆里抽身而出,十分笃定地告诉女生:“是这样子的,在暑假前期的这段时间,我重新思考走访,搜集了崇安本地的历史资料,试图还原当地传说的面貌。”

“老人说这场大战,实则发生在南宋灭亡那年,许多亡国宋人想要奔逃到武夷大山之中躲藏,却被元兵追赶剿杀,这些亡国之民最后于崇阳溪畔消失殆尽,只留下让当地人心惊胆战的记忆。”

女生也十分笃定地回答道:“不可能,这个说法太过久远,民间传说集体记忆向来存在层累捏造、附会因袭的情况,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一段故事最长流传不超过一百年,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了。”

男生嘿嘿笑道:“你说的这个研究成果我好像读到过,应该是用于研究现代都市传说的流传型变,拿来研究猫脸老太太、灵异公交车啥的还行,但跟历史学没有什么关系吧?”

高挑女生不悦地说道:“总而言之这个故事可信度很低,研究下去不过是浪费时间。”

男生点点头,继续说道:“没错,因此我也推翻了这些搜集来的观点,但还是从中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具有特征的形容,比如这些人被屠杀的人语言不肖本地,聚众成群来源不明……”

“对了,老人们经常提到这次杀戮的历史节点,都是在农历二月的时分,我查找到《武夷山志》中的记载:以城关为中心,每年农历二月初六,集中竹竿柴棍农具及一切日用品于城防售之,故得名‘柴头会’。”

女生终于点点头:“这些形容,很符合封建社会对于外乡人的排外和恐惧,而且往往会妖魔化那些打破他们平静生活的因素。像这种墟市交流互通有无的机会,本就是那个封闭时代最为常见的人口流动,产生动乱的概率自然也就增大了——只不过这个故事里,并非外乡人大开杀戒,而是被人大肆屠戮?”

男生终于露出了笑容,抬起头望向了高挑女生,往前行动的脚步也越发轻快。

“没错!故事模型历史有意义的部分,已经被我们取得了,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不再是被他们过度渲染和形容套着走,而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进程里,寻找能够符合这些特征,并且时间并不算太久远的特殊事件!”

女生明白这又到了男生最擅长的区域,一旦历史事件与数据在他眼中化为实体,剩下的事情就如同量体裁衣一般简单,于是她决定等待对方揭开谜底。

走着走着,他们已经来到了一处岔路口,昏黄的路灯竖立在街角,灯罩底下是一层厚厚的蚊虫尸体,呈现出一快暗褐色的不安圆盘阴影。

“我们的右手这条是兴夷路,面前背后这条叫做南门街,很早以前这附近应该有一处用于船舶进出的水口’集贤门‘,可如今已经没有了痕迹,据说是解放崇安那几年,连带着老城墙一起被拆除,投入市容整治工程里去了。”

男生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忽然将手一抬,猛然指向西南侧一栋不太起眼的传统建筑,而这栋建筑融隐在略微老旧的房屋群之中,单单粗粝的海蛎壳外墙就足以显示它们建成的年份不浅。

女生沿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又看见光线晦暗的墙面上,浮雕着一个黯然失色的十字架,似乎是一处年深日久、大门深闭的教堂,孤零零地藏身于被现代化城市遗忘的小角落中。

“这里是……一座天主堂?但样式怎么更像是座庙?”

女生原本那已经决定要静待解答的思绪,蓦然就被这处发现点燃。

如果是厦门、福州那样的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出现这般老旧的教堂实属寻常,譬如福州的泛船浦教堂主体建筑,就足以轻易追溯到那些动荡的年代。

可在这个原本被大山隔绝的县城,出现这般年代的建筑就显得有些古怪诡异了,难不成在那个年代还有虔诚之极的神父牧师什么的,不远万里跑来这里安身传教,并且深入人心绵延至今?

伴随着时间线上的大事浮现,高挑女生漫漫皱起了眉,似乎显得有些大惑不解,但她的思绪在此时缺极不安分,骤然间不听使唤地又往前跳跃了一阵,偏偏恰巧落在了一块极为合理妥帖的拼图之上,宛如锚地再也无法挪动。

“在那个时候的天主教……不对,不一定是天主教……应该是类似或相似信仰的人群,曾经到达过这里……他们留下的信仰被人继承……也不对,他们的信仰不应该留下,只是应该有遗迹被发掘……对,这样就说得通了,这些被发掘的痕迹被当成神启,于是与众不同的教堂耸然而起……”

跳跃而缜密的思维推理,化成了凌乱破碎的语言脱口而出,而男生也露出了理所当然的笑容,不由分说地展示出他搜集并掌握的资料。

“根据下梅古镇的《方氏族谱》所载,咸丰七年三月十七日,寇突如其来,关兵三百口,尽遭他手,肝脑涂地,直捣大安。十七日黎明,便攻崇城,当时居民,视为逃犯,上闭城门,与之铳爆,一战但幻如血海,以致尸积满途,无头者,无首者,斩脚者,刺心者,女淫死者,情形莫状,观此惊心……”

高挑女生眼里闪过一丝明悟,随后说道。

“我明白你发现什么了……”

女生当然明白,因为这件事在清末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太平天国曾经4次打福建,始终只有短暂停留,而在这处兵家不争之地站不住脚,连带着疆域版图都从从江西跳跃至浙江,呈现环福建分布的模样。

如果男生真的找到了太平天国留在福建的文物或者遗迹,影响甚至能绵延百年,那么单单是这处发现所写的论文,就足以作为重要的发现了!

高挑女生激动地想往天主堂走去,男生却伸出手拦阻了她,带着她转了一圈背朝天主堂的方向,面对着一片显得陈旧而拥挤的老式小区。

“1987年,原崇安县农业局向原崇安县人民政府申请,划拨土地用于修建职工宿舍楼,两个月后得到批准,其中就占用到了天主堂后的一大片空地,因此我们要找的东西早已不在天主堂里,而被藏在了这座后来才拔地而起的老农业局宿舍里……”

“嗯?快说吧,你小时候到底见过什么东西?”

高挑女生很确定,眼前这个男生的种种诡异迹象,并不是靠着考据分析抽丝剥茧而来,而是他很早很早之前就见到过了那样东西,如今只不过是沿着记忆的轨迹再一次“发现”罢了。

男生推了推眼镜,反射出一道意味不明的光。

“太平天国他们据说呼人官民为妖,无宅不掘,无物不伤,但是最看重的却是砸破旧事物,留下他们心中属于救主的新事物!”

男生缓缓抬起头,高挑女生只觉得身后那栋陈旧褪色的老农业局宿舍,就像一片苍癯树林拔地而起,年代虽然只有几十年,却仿若闽地自会稽至交趾百越杂处的种种化身,和武夷大山中飞阁栈道、悬棺仙葬一样,都让人看不真切。

“我想会是一块碑,一块太平天国最后的残部在兵败身死时,拼死刻下的、用于赞颂天父天兄、承载着死前最后怨念的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后来看见这块碑的人们,当作神启圣迹,珍而重之地为之立庙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