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入潼关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二章 何处寻行迹

书名: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入潼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2

“女难,就是俗称的桃花劫。桃花者,子、午、卯、酉是也,取之羲和终没之意,指代万物暗昧之时,亦称‘咸池’、‘败神’。”

元化子以一副不消多说、我心里有数的沉着姿态,随之一套捋髯、低眉、合袖、冷笑的标识性动作行云流水。

只见老道士原本浑浊的眼睛里,猛然显露出一抹瘆人精光,似笑非笑地看着江闻,此时他若是心里有鬼,一定觉得面前老道已经通晓了自己心里所有的秘密。

“……真人,我害怕,别这么快进入状态啊,我的兜里又没钱让你骗。”

江闻轻咳一声,怃然答道,总算是打断了元化子的丝滑连招。

“哦,习惯了。命理这东西乃是天机,轻易不能说破的,你的日元为甲木,时辰上见卯木,天生就是会犯‘桃花’神煞。

“然而如《滴天髓》所说,凡人命中的吉凶皆应以格局而论,不可以神煞论之,尤其不可不加分辨地一概而论。”

“先前你命中的「女难」未成,是因为你命格中除了‘桃花’,还有着一个‘劫财’作为神煞,它成了命局中的喜用神,故而伴随日主的桃花,反而一路是好事连连,逢凶化吉——直至此番流年不利,才彻底爆发出来。”

江闻连忙问道:“爆发出来会怎么样?”

元化子冷冷一笑:“那自然就是桃花劫动,女难临头了!桃花劫多主情缘为祸,不同于桃花煞的因情伤身,要说你这「女难」对姻缘影响不大,却极易引动‘劫财’,酿成种种破财、纠纷和无妄争斗之事,总之防不胜防的。”

“……那要如何化解呢?”

“即然问到了老道,此事易耳。”

元化子一番连威胁带恐吓,见已经吓得江闻是魂不附体,便淡淡说道。

“赶紧下山找个女子成亲,只要不遇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不碰子午相克、卯酉相克,应该大概也许就无碍了。”

江闻断然拒绝道:“不行,这跟死者情绪稳定、墓前状况良好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需要成亲的那种办法?”

“嗯……也有。”

元化子眼珠子一转,款款说道:“「女难」终究是与桃花无果、众序失和有关,道门《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有言:「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

“像天喜、红鸾二星乃是命理神煞,撰文上疏殊无益处,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平日里多拜拜和合二圣,再通过我道门秘法及时攘除孽缘,重致和合,如此这般,二圣自然就会替你消除祸患了。”

江闻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说道。

“算了吧,要没这二位给我添堵,情况也还不至于这么乱……真人,咱们还是聊下一话题吧。”

元化子见没说动江闻,随即也不再多说,只见他坐在蒲团上微微点头,转眼就又变回了那个垂垂老矣、其貌不扬的老道模样,“行,那说回正事。”

“师兄元楼道人问我何出此言,他多年来都在搜寻奇事,却鲜有提及宋元之间确实有人名为「值符九星」,并且造下了一些离奇古怪的传闻。如今不少地方的语焉不详的怪事,似乎都和这奇人异事牵扯在了一起。”

一叠信笺放在桌上,元化子随即伸手对江闻指点道。

“他说「值符九星」遍布各处,譬如莫干山龙湫仙篆、东冶山浚池遗刻、豫章丰城狱基古函、冶父山剑亭龙池,都曾发现过神秘的标记,师兄也依照原样画得样式,悉数传回来了……”

信笺之上是些许以画笔细描的拓印,每张分别载有几枚如钱币大小,散落得有棱有角的印迹,但形态皆作生气上抟,犹如羊角而升模样。

从拓印的四周来看,这些印迹似是毫无征兆地,隐藏在一些不同朝代、字迹漫灭的石刻之间,若非有人曾详加分辨、仔细对照,断然难以察觉这些个印迹之间的相似处。

“这就是「值符九星」?”

江闻拿着信纸横看竖看,只一会儿便觉得头昏眼花,仍旧瞧不出这些点线圈画的代表含义。

元化子劈手夺过了信纸,重新摊展在了桌上。

“是也不是。这些乃是「值符九星」的符迹,像你这样自然看不出端倪,须得这样看才行……”

说话间,元化子已经将几张信纸调正,并按照某种特定位置摆放在了桌面,纵使中间几处仍旧空缺,却隐然已有了戴履肩足之分别。

江闻眯眼虚觑着,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先前这些图迹点线混杂,看不真切,可若视之为纵横交叉的五行之理,倒有几分像是……洛书之象?”

“正是如此!”

元化子一副孺子可教地点头称赞道:“这些符迹虽千变万化,但在我道门之人眼中并不算神秘,似乎是在谶纬洛书之象中,掺杂进了些许密讳之法,进而重新编纂而成的图迹,归根到底,只是为掩人耳目罢了。”

“而这些符迹背后,依我师兄猜测,都以洛书之象,分别代表了一处值符星宿。所谓值符,值为当值之人,符为符信之义,如值人执符,所到之处百恶消散,诸凶寂灭,是为至吉之神,而能够以此自居的,必定是极为特殊的人。”

江闻对此深以为然,能够让首罗王都觉棘手无比的人物,必定不是什么易与之辈,只是他没想到元化子的师兄纷纷云游天下,会连这种诘屈聱牙的东西都通晓一二。

“真人,那贵师兄有没有查出什么线索?”

“仅凭这几枚离奇古怪的符迹,师兄能推测出这些已是殊为不易,其他事情就难以琢磨了。”

元化子又翻看着信笺,摇头叹息道。

“他觉察到「值符九星」的诸多符迹,频繁出没于宋元之前的碑刻,到了明代便彻底销声匿迹,恐怕又是一些世外旷逸之辈,不能以常理度之,纵使找到了其他线索,也未必能猜测出用意。”

江闻则摸着下巴,总觉得其中一定还蕴含着什么秘密,如果线索不在符号间,那就一定是在他们被发现的痕迹里。

“真人,仅有这几枚符迹自然是不够的,但这些符迹被发现的地方,似乎也颇有讲究。”

再次拿过信笺仔细思索,江闻忽然眼前一亮,略带兴奋地对元化子说道。

“你看莫干山、东冶山、冶父山三处,没记错的话都是古时的铸剑遗迹,而豫章丰城更不用说了,当年剑气直冲牛斗,从来都是有名的藏剑之所。如此看来,这些符迹所出现的地方,似乎都与宝剑结缘。”

元化子深以为然地点头道:“你与师兄的见解不谋而合啊。他此时正准备前往湛庐山的陟岵断碑,传说山中有处神秘莫测的遗迹,而这那里,很可能就是「值符九星」四处搜寻的最终目的……”

江闻恍然想起,这座湛庐山所辖松溪县,与武夷山同属建宁府,难怪元楼子的往来书信会传递得如此迅速,但听到了「湛庐山」三个字,江闻首先想到的,却是首罗王口中的“湛庐山易云庄主”。

此人在武功上,曾堪能与独绝天下的首罗王匹敌,但六朝金粉却于一朝散灭,自他被首罗王击败之后,竟然未能在江湖上留下只鳞半爪,想来委实有些诡谲,或许这里面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江闻从豫章丰城这个地方,忽然想起了世间还另个地方,或许也会和「值符九星」会有所关联,并且这地方也离崇安县所在的建宁府不远,甚至仅仅位于相邻的延平府之内!

《晋书》记载,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补焕为丰城令,雷焕到县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亟,光气非常,中有双剑,雄剑赠予司空张华,自己留下雌剑。后来雷焕弃官隐居丰山仙人观,临终传剑于长子雷华。而后雷华佩剑入闽渡津时,剑忽跃入水化为龙,从此雌雄双剑彻底消失不见。

而这处津渡,名为延平津,这条河又名剑溪,乃如今延平府之建溪,江闻不相信「值符九星」会顾上不顾下,明明连豫章丰城狱基的发现处都重新开掘了,偏偏会错过列传下文,那个明确记载的消失之处……

“或许我该走上一趟?寻剑,又是寻剑……「值符九星」奔走跋涉四处寻剑,到底是在做什么?”

江闻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思索,他的好奇心一旦被点燃,就很难坐着不去探索其中,更何况是一些三百年前的古人所做。

这些神秘目的背后,他们到底成功与否,有何所得,又遭遇到了什么离奇的事情,此时的答案,恐怕早已潜藏在深山密林莽无人迹之处,单凭这一点就足以吊人胃口,遐思神往了。

元化子幽幽叹了一口气,似乎瞧见了江闻眼中的探知欲,缓缓说道。

“此事恐怕还和欧冶子铸剑有关,不管是东冶还是湛庐山,显然都有铸剑之地残留,所存痕迹甚至早于史籍所载。老道因此也斗胆推测,「值符九星」应该也与你一样,不管此事有何用意,都一定是个刨根问底之人。”

江闻有些疑惑道:“真人此言差矣,其他人的心意或许飘渺难测,可你家师兄所做为何,想打听这不是轻而易举吗?”

元化子闷闷道:“老道的师兄弟云游四海,所作所为何需向我禀报?就如同这座会仙观要如何处置,老道我也不需要跟他们商量。”

说话间,江闻见元化子屡屡看向自己腰侧,随即拔出了腰间深湛如水的湛卢宝剑,呈递到了元化子的面前。

“真人,此剑乃是一位前辈所赠,虽说同为「湛卢」,可这把剑得之于开封黄河底下十三层的宋墓之中,似乎相较「值符九星」又早上了百年,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才是。”

“老道确实曾认为你与之有关,毕竟你身旁三柄古剑,个个都来历非凡,冥冥之中似乎与之有缘。”

元化子犹犹豫豫地说道:“然而此事与幔亭峰之事不同,并非老道的师门之密,你若是掺和进去也与我无关。只是我曾听师兄说起,「值符九星」在费尽千辛万苦寻得名剑之后,又煞费周章地将剑藏回四面八方的原处,此事也着实令人费解……”

江闻听到此话,眼前忽然又亮了起来,笑着说道:“当真有趣,说得江某越来越感兴趣,更想要去一探究竟了。”

说罢唤了一声平之,便准备要起身告辞,元化子也缓缓起身打算相送,随口问道:“你那朋友的「女难」,不打算想办法了?”

江闻则是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仙观,留下一句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不必。「女难」一事,我还是去问问我无忌兄弟——关于这事儿他最有经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