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入潼关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一章 海鹤一为别

书名: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入潼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2

顺治十七年二月,阔别武夷山许久的江闻,终于又踏入了崇安县的地界,小船也飘飘荡荡,闯入了一处碧水青山之间。

众人远睹武夷山大王峰下碧水环流,点点沙鸥迎风翔集,又随锦麟鱼迹俯下,只见山峰高大的影子侧落在西向,轻轻拂落于竹林松海之间,荫蔽出了一片花开叶落、云藏雾起的寂静世界,都觉得心旷神怡,旅途尘烟消散于无形。

江闻这一路上没闲着,都忙于宣扬武夷派的过人之处,此时近乡情切,更是一刻都不肯停留,在告别红阳教使者之后,带着一行人自行于古渡下船,沿着崎岖蜿蜒的小路上山,途径被雷火击毁多年的万年宫废墟,在两株宋桂之间稍作休整,便径直朝着半山腰上的张仙岩爬去。

张仙岩,乃是山间一块奇峰突起的巨石,横亘在了登山涉岭的必经之路上,宛如屋梁覆压在头顶,巍巍然颇有气势。

江闻远远看着这块石头,很快就发现了当初自己亲手刻下的「武夷剑派」四个字,上面因雨汽爬满绿苔,字迹逐渐模糊,更透出一种荒废已久的气息。

要知道江闻率领的登山队伍里,除了武夷派本来的小猫两三只,还有着全新加入的三人,其中只有抱刀少年一言不发,瓷娃娃般的阿珂却是紧紧抱住了骆霜儿,内心和初见江闻的傅凝蝶想法类似,隐约只觉得自己是碰见了人贩子。

若不是亲娘将她托付给对方时,没有看见收受银两,阿珂现在可能已经想去报官了。

但对江闻来说,这个场面早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说起武夷派的特色,除了卧虎藏龙之外,就是穷到吓人。

江闻对着张仙岩挠了挠头,旋即皱起了眉。

他不是对自己那一手歪歪扭扭的字有所不满,这是他施展轻功飞檐走壁,用剑在上面刻下的,追求的就是一个最低成本,江闻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穷鬼,不太可能请得起石匠上去錾刻,所以字丑就丑吧,能省钱就是好的。

但他当时只顾虑到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好看,却没想到后面招收的三名高足弟子,竟是连一个会使剑的人都没有,以至于「剑派」二字名存实亡,瞅着也是越来越碍眼。

“不行,我改天得找个东西,把这玩意儿遮了。”

一阵腹诽之后,江闻带着士气低落的几人,继续往山路上走去,很快就攀到了寒泉汩汩的天鉴池畔。

这里本是一处山间天池,水面清彻见底,但眼看除了一亩稻禾奄奄的荒田,就只剩一座茅草屋和马厩,随着江闻扯起嗓子呼唤门人,一点声音都没能转回来,反而激起阵阵回音,让整个山头安静得让人心疼,恍如一座远隔尘世的荒山野岭。

“咳咳,我武夷派驻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霜妹你看,没骗你吧?”

江闻也察觉到不妙,连忙硬着头皮狡辩道。

自己以前久处鲍鱼之肆,倒也没觉得自家大王峰有多荒僻,如今久别归来才觉得颜面无光,早知道当初就不要一个劲儿吹嘘武夷派有多出尘于世了。

还好此时的骆霜儿并未在意这些琐事,她对于江闻的解释也是充耳不闻,面上冷若冰霜,稳稳抱着阿珂往山上走去。

可这么一来场景就更加尴尬,几人间的空气也几乎凝固住,江闻连忙用眼神示意,寄希望于徒弟们救救场,但江闻的徒弟们也都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上山,只想着今后在山顶喝西北风的好日子,完全不想搭理这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师父。

江闻独自找了一圈,不仅没找到马夫老叶的下落,就连四只石狮子的踪迹也没发现。

江闻心中疑惑更盛,按理说就算就算老叶在看管茶寮的生意,四只石狮子也应该守在山上才对,老叶总不至于把这四个玩意儿也带过去吧——

试想一下路边茶寮,里里外外或坐或卧着四个大白胖子,每天朝着行人龇牙傻乐,能闹的清楚这是客人前来吃茶,还是他们四个吃人吗?

“奇了怪了,我门派中的杂役怎么不见了……难道是我不给工钱,全都跑散了?”

江闻说着可疑的话,犹豫着没有再往上走,因为他们从天鉴池再往上攀爬,马上就到了武夷派的核心区域「通天殿」了——这个地方名字虽然起的气势磅礴,可实际上只是在山顶平旷处,由简陋木屋组成的中央一间正房、左右四间厢房,纵然位处巅峰可俯瞰武夷群山碧水,但昼夜温差极大,屋子四面漏风,堪堪令人窒息。

眼看武夷派的真貌就要暴露在几人的面前,江闻也是不禁额头滴下冷汗,希望他们不会转头跑下山去,再把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吧?

就在这踯躅徘徊间,只听得狭窄崎岖的山道之上,却猛然传来了一阵稳健的脚步之声。

草长莺飞、峰回路转只在片刻,众人就看见山道间一名面如冠玉的青葱少年,正朝着他们大步走来。

此人身着墨鹤过肩对襟衫,腰佩镔铁鋄金龙泉剑,可能因为山上寒冷,外边还加了一件貂鼠裘,全然作江湖中人的打扮,道中相遇的偶然让他神情紧张,但远远见到道人打扮的江闻,却使得他脸上惊喜交加。

“江闻师父!”

一声清越的声响传荡在山间,青葱少年随后更是温循有礼地拱手,朝着愣神几人一一打过招呼,态度磊落潇洒,颇有名门大派的弟子之风,这倒是让原本心存怀疑的几人都有些茫然,难道江闻所说都是真的?

江闻看见来人,也是喜不自胜地揽住对方,狠狠在他前胸后背拍了几下,打得对方面色渐渐发紧,这才乐道。

“平之啊,你怎么来山上了?”

眼前偶遇之人,赫然便是福威镖局总镖头林镇南之子,江闻的记名弟子林修林平之。而听到江闻这么发问,林平之也是一脸迷惑地说反问道。

“江闻师父,在福州城的时候您不是跟家父商量,让他两月之后送我上山,您要亲自教导我武功吗?”

死去的记忆猛然袭击江闻,记性不好的江掌门尴尬地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当初说完这句话,好像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但此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原计划两月便能结束的广州之旅,蓦然又横插入了两月有余的云南鸡足山之行,这么一来一回,路上自然耽搁了就不止一个月,连带着他回武夷山的事情,也只能自动延后了。

“哈哈哈,我当然记得……辛苦你了平之,你在山上等了多久?就这么一个人呆着?”

江闻瞬间有点可怜这位少镖头,被重诺的老爹从锦衣玉食的福州城,突然被扔到大王峰荒野求生,苦熬到现在自己回来才算是告一段落,当真是倒了大霉了,可林平之却腼腆地笑了笑。

“不苦,江闻师父。我到山上一月有余,这段时间有仆役照顾,每日饭菜都是不缺的,无非是山间寂寥了一点。这些日子我闲来无事就洒扫大殿,练练功夫,过得倒也清净。”

江闻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觉得这孩子真是孺子可教,心性上颇为冲和恬淡、守常寡欲——通天岩上拢共就那么两间破房子,哪来的大殿给他洒扫,真是懂的为自家师父遮丑啊。

于是最后这段路,江闻有了林平之的作伴,总算不用再觉得尴尬,走起路来也更加有劲了。

短短路途眼见走完,路旁松柏依次掩映,碎影点点洒落,石阶弯曲陡峭地往远处延伸,而就在江闻爬上通天岩的时候,看到的东西却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峰回路转之间,豁然呈现在江闻面前的不是破屋烂椽,而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建筑。此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出海廊,总共用柱三十二根,且每根都雕有龙虎凤鸾。这座大殿依附着山势轮廓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只觉得俨然青峰,别有洞天。

江闻瞪大了眼睛看着大殿,只觉得是不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旋即又瞅见大殿之外立起一块两丈见方的花岗石,上头龙飞凤舞地镌刻着「武夷派」三字,无不是铁画银钩、力透石筋,就算经历了千年的风吹雨打,也不会轻易泯灭消亡!

眼前情景迥异,若不是还有熟悉的元素残留,江闻根本无法相信眼前所见——此时悬挂的匾额上面还是沿用旧名,这才让「通天殿」三个字显得名副其实、气度俨然了起来。

“怎么不进去呀?”

原本落后半步的林平之,此时反而越过了怔愣着的人群,熟练地推开了大殿的殿门,邀请大家进入其中。

他随即告罪道,“江闻师父,我在上山之后不见您踪影,也不知道这座大殿该如何启用,就斗胆先寻了一间偏房入住……若是不妥,平之愿立即搬离!”

直至此时,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江闻!

他猛然又回想起当初,自己曾收到白莲教送来的营造图册和木料石方,对方言之凿凿地要奉上大殿一座,也因此引出了江闻的福州之行,却没想到白莲教果然是言出必效、雷厉风行,短短数月就把这么一座大殿,盖在了这样的荒山野岭之上啊!

江闻试图整理思路,然而脑袋跟钱包一样空空如也。他抚着额头晃了晃脑袋,总觉得自己还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啊那个什么,没事你先住着。其实为师,呃,为师也没有什么主意——”

这座大殿粗略看去,就有一间正厅、两间偏厅,三间正房和十来间的厢房,彼此串连拥簇,对江闻而言宛如迷宫,但总之这里屋瓦严整,比起之前透风漏雨的茅草屋,那是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当即就解决了武夷派刚要扩招,就濒临破产的大危机。

对于这些屋舍要怎么使用,江闻觉得还需要再多捋捋,当务之急反而是先弄清楚这里面的构造,索性带着众人迈步流星地往大殿中间走去。

他们刚刚转过正厅的江闻,就察觉中庭的光线极为黯淡,四周窗户紧闭,门窗牢锁,连天井也被树木遮挡得密不透风,只剩下阴风环绕飘荡、昼夜不曾停歇。

等视线适应了黑暗,就听见小阿珂与小凝蝶的尖叫声突破天际,因为就在空空荡荡的大殿中间,正停厝着一具石质灵柩,上面石雕已经斑驳、纹理也变得模糊,只能隐约分辨出石棺所绘着一尊开肠破肚的摩尼光佛,正朝着众人诡异微笑……

死去的记忆对着他猛烈进攻,江闻缓缓捂住耳朵,终于想起来忘记的事情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