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五十二章众人寻神问鬼,张良魂游地府

书名: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8

夏商之前,天下崇拜祖先神而不祀奉昊天。周武王之后,虽有所改善,却也依旧无法阻挡民众对祖先的崇拜。

而随着封神之战开始,民间涌现出不少能通神的奇异之士,他们不同于占卜算卦,是从出生起,便接受了神的启示,与神产生联系。

人间但有医者不能根治之病,便只能来找他们,而这些人,行踪不定,很难找寻,也因为时常泄露天机,所以难享天年。

裴之信一行人来到城南,见那破庙已经燃起熊熊大火。裴之信挥了挥衣袖,大火瞬间熄灭。地面的灰烬处显现出了几个字。

天选之子,

性命无忧。

魂游地府,

三日还阳。

许莫负见状,不解地问道:“师父,裴前辈,子房哥哥不会有事吧?”

裴之信道:“刚才老夫用内力探查过,庙中没有人。这火看似很大,实则却只烧了门楣,显然是刚刚燃起。”

南宫恪诚道:“前辈是说,那瞎眼老人早就算到我们要来,提前布置这一场大火。”

“孺子可教。”裴之信欣慰道。

苏如是道:“如此看来,此人果真是个神人?能未卜先知?”

裴之信道:“既然他是神人,他的话一定可信,我们就再等三日,这小子吉人自有天相。”

话说那日张良在施展完“天地同寿”之后,虽说留下了性命,却也有所损伤。人有三魂七魄,张良在此战之后,却是丢了一魂一魄。这一魂一魄脱离张良的身体之后,带着他的意识,在三界之中飘飘荡荡。

张良的魂魄是被强制驱离身体的,以至于他无法找到回去的方向,只能随意飘荡。三界之中,灵魂的归属之地乃是酆都山,山上是洞天福地,山下有酆都地府,由后土皇地祇总领,麾下有五方鬼帝,数十万鬼兵,乃是三界之中除了天庭和归墟之外的最强势力。

张良来到此处,首先引入眼帘的乃是一座高两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的黑色大山,此处便是幽冥之山,酆都山。酆都山上有六大天宫,酆都大帝便居住在此。

酆都大帝任期三千年,自后土皇地祇降临地府之后,地府便不设酆都大帝,而是由后土皇地祇实领其事。

只见这方圆数百里,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虽是人间之地,却不似人间之象。周围的人正在排着队进入酆都山。张良看着那些人,感觉他们与自己别无二致,只是似乎有所畏惧,不肯向张良一样开口说话。

张良一连询问了很多人,却没有得到回应。他只能混在人群之中,跟着众人排起了长队。百无聊赖之际,张良观察着四周,满眼尽是荒凉,没有一丝的生机。

张良排了约一个时辰的长队,方才来到队伍的最前方,抬眼望去,看到一道略显陈旧的大门,大门上写着三个大字“鬼门关”,左右两边有一副对联,用朱砂写就,十分骇人。上联是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是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张良不由得心中一惊,这一路的跌跌撞撞,竟然来到了鬼门关,难道自己真的死了?死在一个暗影手上?

“出示通关路引,方可通行。”张良醒悟过来,正待要看看那横批,只见旁边有声音响起。

凡人死后,都要由鬼差押送,来到鬼门关前,派发路引,方可进入鬼门关。路引长为三尺,宽为两尺,上书“酆都天子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路引的上方画着酆都天子的画像,下方盖着酆都天子、酆都城院、酆都县府三方大印。缺一不可。

张良朝着说话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脸色惨白的鬼差,手持哭丧棒,对来往一众鬼怪进行盘查。张良算是孤魂野鬼,一路飘飘荡荡的来到酆都城,哪里有这通关路引。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鬼差见到张良没有路引,以为是哪里来的孤魂野鬼,正要拿起哭丧棒将其驱赶。话说这哭丧棒乃是冥界神器,但凡被其打伤的鬼怪,都会魂飞魄散。故而鬼差所谓的驱散,便是驱散魂魄。

|“住手。”

正在张良危难之际,一个声音从鬼门关中传出,鬼差转头看去,只见一位黑脸判官走来,鬼差连忙迎上去,奉承道:“判官大人若是有事,吩咐小人一声便是,怎么还亲自来。”

那判官不理会鬼差,反而指着张良说道:“跟我走,有人要见你。”

张良不明就里,只能跟着那位判官,走进鬼门关。待穿过一道门时,张良的身上闪现出一道金光,那判官见状,不由得惊叹道:“区区凡人,身上竟然蕴藏着神力。”

张良忽然想起,那日在归墟,东王公将自己的一缕仙气注入在张良的体内,如今这一道金光,似乎与此有关。

这道门,本是地府为了解人在凡间的善恶所设置的,对面有一面镜子。这门名叫赏罚门,此镜名叫善恶镜。那判官本可以引着张良绕过此门,但他却偏偏没有。此举的本意,是想看看此人到底有何本事,居然能让冥府高层另眼相看。

东王公的那道真气,目的是不让昊天上帝窥视张良的真实想法,从而让他遵从本心。昊天上帝都不能窥视他的心里,这面镜子,又如何能知晓他的善恶。

可张良的表现,让判官着实有些吃惊,张良确有过人之后,本是人,身上却有仙人的气息,还能在地府游荡之际,受到高层的接待。那判官也不是凡人,乃是当年的蚩尤的部将,知道张良不凡,立马收起刚才的不屑,以礼相待。

判官领着张良,兜兜转转的竟然来到酆都山之上,此处有六大天宫,第一宫名为纣绝阴天宫,第二宫名为泰煞谅事宗天宫,第三宫名为明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宫名为恬昭罪气天宫,第五宫名为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宫名为敢司连宛屡天宫。

六大天宫之中,第一宫乃是后土皇地祇的居所,其余宫殿是五方鬼帝的居所。二人在一座宫殿前驻足,张良见宫殿的门楣之上写着宗灵七非天宫,不知是哪位鬼帝的居所。

“请进。”

判官将张良迎进天宫,自己却没有想要进去的意思。张良正要发问,判官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在下官小位卑,进不得天宫,先生快进去吧。”

张良一步踏入天宫,一道黑暗之气瞬间将他包围,他的身上依旧散发出那一道金光,将他紧紧的护住。他每走一步,那道黑暗之气的压迫力愈加强大。

张良此时手中无剑,破不开那道黑暗之气,只能默默忍受着,一步步艰难行走着。这天宫虽外观宏大,单内里却极其简朴,甚至有些凄凉,在宫殿之中,竟然长着一颗粗大的桂树。

“你来了?”

话音刚落,那道黑暗之气已经消失不见。张良看到一位头戴旒冕,身穿黑色华服的中年人,旒冕前方的串珠,乃是用白骨制成。这样的装扮,张良感觉有些熟悉。

那人手掌轻轻挥动,刚才黑暗的大殿瞬间有了些光亮,张良方才看清那人,正是当初东海之上与龙王对战的宗布大神,也是十日国的死敌,上古之时射杀九大金乌的大羿。

“张良见过宗布大神。”

“张良,张子房,当日在东海,本座便知你不凡,没想到你的身上还有仙人的气息,也罢,或许这就是天命。你知道本座为何要将你请来。”

“张良不知。”

“归墟之上有人对你说的那些话,便是本座心中所想,一线生机。”宗布神道。

“确实有人对张良说过,一线生机的奥妙,只是我不知道,地府所指的一线生机是什么?难道是嫌魂魄不够多?”

宗布神道:“昊天上帝已经掌控天庭,下一步便是一统人间与地府,人间的帝王已经开始奋起抗争,我冥界自然不甘其后。待到三界一统之后,天庭便会以宿命统治三界,到时,人将不人,鬼将不鬼,只是轮回的一部分。”

“宿命?”

“他们还会以神道设教,到时不管是人还是鬼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从而成为被操控的行尸走肉。没有思想就不懂得抗争,只能在统治之下蝇营狗苟地度过余生。”

宗布神接着说道:“远古之时,神和人共居于世,和平共处,而随着人身上的神力消散之后,神仙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飞升到了天上,绝地天通。就算到了此时,神和人依旧可以相安无事,直到武王伐纣之时,神仙开始插手人间之事。伐纣胜利之后,神仙自以为他们再造天地,是三界的恩人,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算没有神仙,人间一样可以改朝换代。数百年春秋,人间战乱迭起,冤魂无数。本座身在冥界,眼见着冤魂日日凄鸣,夜夜呼嚎。却无能为力。本座虽是鬼王,但曾经也是人,不忍看三界涂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