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四十二章:归老武当,临行托孤

书名: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8

祿伯答应重回武当之后,张良的内心好受了不少,前路漫漫,他不忍心让祿伯再添劳苦。

“张良还有一件事要劳烦祿伯。”

“公子请说。”

“二弟的尸身尚在堂前,请祿伯前往张家老宅,替我祭拜一番。并将二弟尸身封在暗室之中,待时机到来,再行安葬。”

“老奴遵命。”

“此事办成之后,祿伯可以安心回武当休养,待张良学成之后,自会前去看你。”

“老奴在武当,等着公子。”

张良、张雄和裴姓老者,一同送别祿伯,正所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良的心中,不免伤神。

张雄将采来的一大包野果交给祿伯,他虽不善表达,心思也简单,谁对他好,他便对谁好。

祿伯看着身边的裴姓老者,似乎有什么话说,但当着张良的面,却又无法明说,只能生生地咽了回去。

两相分别之后,裴姓老者边伸懒腰,边说道:“这庙里太闷了,老夫出去走走。”

张良心思聪颖,祿伯有事要与这位裴姓的老者说,便没有阻拦,也没有让张跟随。

前方的密林之中,昨日的战场已经不复存在,暗影真的像影子一样,太阳一出来,便消失得干干净净。不仅是地上的尸体,甚至是打斗的痕迹,都被悄悄的抹去。

祿伯和裴姓老者对面而立,却无一丝的杀气,黄石公的药虽不能活死人肉白骨,但也算是奇药,祿伯服药之后,已经开始好转。

“见过剑圣。”祿伯率先说话,拱手说道。

裴之信少年成名,威名传遍九州。虽然此时距离裴之信一剑破三千,已经过去了十年,但剑圣之名,依旧赫赫,武道之人无不向往,更被玄门之人奉为神明。

但要论起年纪,他才堪堪四十出头,在祿伯面前只能算是晚辈,但闻道有先后,裴之信一鸣惊人,让天下的武林中人黯然失色。

“诸葛兄不必多礼。”

听到裴之信的回答,祿伯的神情之中,满是悲伤,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眼前这个少年天才。

初见之时,他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就算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只是十余年,就算再不济,也是个中年人。

可再看裴之信,其体型佝偻,面如枯槁,如同老朽一般,看着比祿伯还要年长。跨过长生之境,便能永葆容颜,按照裴之信的武学根基,本不该如此。

可祿伯哪里知道,裴之信当年亲眼看见昌平君在他面前自裁,冒死杀出重围之后,武道修为一降再降。

道心的失衡加上信仰的崩塌,让他渐渐开始堕落,投入到世俗的洪流之中,隐藏于街边市井。

若不是那个老家伙的出现,他可能会像一滩烂泥一样,继续消沉下去,醉生梦死,一直到死。

“你......”

“往事不必再说,诸葛兄是想问,我为何会出现在此,”

“正是。”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同时也可以弥补老夫心中的遗憾,老夫便来了。你放心,老夫对张良并无恶意。”

“既然如此,在下便放心了。公子,便劳您费心了。”

“放心,这小子算是块可造之材,只是入道时间稍晚,还需要历练。日后的修为,不在你之下,或在老夫之上。”

“剑圣如此说,我便放心了。”

“别一口一个剑圣,当年的裴之信已经死了,诸葛兄不必客气。”

“多谢裴兄,你我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诸葛兄一路保重。”

待裴之信回到破庙时,张良已经整装完毕,准备出发。他们杀了那么多暗影的人,对方又岂能善罢甘休。

“我与张雄要前往龙虎山参加英雄会,不知道前辈可愿同往。”

裴之信听到龙虎山三个字陷入沉思,口中喃喃地说道:“多年来兜兜转转,终究还是要回到最初的那个地方。”

“前辈?”张良再次发问。

裴之信方才醒过神来,说道:“说来也巧,老夫也正要上龙虎山,见见故人。”

张雄闻言,十分欣喜,他倒是十分喜欢裴之信这个怪老头,他有自己的识人之法,更何况他们两人,还有一起偷鸡腿的情分。

其实暗影之所以轻举妄动,也是忌惮裴之信。毕竟当年的裴之信曾经创下过无数的辉煌战绩。虽然他现在沦落至此,但人的名树的影,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那日张道明以一人之力阻挡上清景震剑,却被裴之信拦下,玄门是暗影监视的重点,自然会有影部的人,回报赵高当日的所见所闻。

玄门为自证清白,也会向始皇帝上奏,裴之信的出现,在天下看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对于他,玄门已经不会像当年那样拥戴,帝国更不会像当年那样畏惧。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老者,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一出手,便能掀起滔天的风浪。

可他们或许忘了,剑圣终究是剑圣,春秋至今五百年,只有这一位剑圣。

裴之信是战国之人,之所以将他列为春秋十圣之一,是因为他是五百年内第一个迈入天人之境的高手。

春秋十圣,原本只有六圣,分别是儒圣鲁丘、亚圣孟宣、道祖李耳、兵圣孙武、谋圣王诩、墨圣翟劭

鲁丘、孟宣是儒家的两位圣人,当年儒家不只有这两人,还有儒家十哲,七十二贤,也曾显赫一时。

但当时是大争之世,儒家宣扬的以“仁”治国,自然有些不合时宜。各国虽不用儒家之人,但也不敢轻易地得罪。如今十哲七十二贤都已经作古,只剩下则两位圣人还在世上,传闻他们就在儒家祖庙修行,不问世事。

只因儒家一时之间涌现出了那么多的高人,又没有王朝气运加持,还有两位圣人由于无法飞升,一直在世,占有了儒家的百年气运,因此阻断后世的修行根基,致使儒家青黄不接,门人几近凋零。

道祖李耳自不必说,是玄门始祖,如今天下修行之人,都以其为尊,如今玄门日益强大,他也隐隐被作为十圣之首。

兵圣孙武,当年历经春秋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这样的战绩,也只有秦国之武安君能与之相提并论。而他之所以无法被人取代,是因为他留下一部《孙子兵法》,被后世奉为经典。论修为,他只会些拳脚功夫,战场杀敌也十分勉强,无法与其他五人相比,因而,他也是六圣之中,第一个魂归地府之人。

谋圣王诩,是这六圣之中最神秘的那一个,他之所以位列六圣之一,乃是因为他谋略无双,战国两百余年,他的徒弟几乎占据了整个历史舞台。他看人奇准,且百家兼修。如商鞅、吕不韦、白起等人,皆出自其门下。数百年来,他不曾露面,却能搅动天下风云。

墨圣翟劭乃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首领,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其下属人数众多,实力强大。俨然成为继七大战国之外的第八国。就算是列国君主,都不由得心生畏惧。墨家自翟劭失踪之后,渐渐分为三派,一派是由邓陵子为首的楚墨,其奉行侠义之道,提倡以暴制暴;一派是由相夫子为首的齐墨,以学术辩论为主,他们游历列国,,奉行兼爱,反对暴力。还有一派是以相里勤为首的秦墨,此派注重科技,十分务实,最后帮助秦国完成一统大业,成为三派之中最后的赢家。

木圣班输,本是六圣同时代的人,却因为六圣太过显赫,在门外徘徊了许久,终究不能与六圣同列。

直到百余年前,赵国出现了一位一品武夫,三百年来,这是第一个以武入圣之人。这便是江湖上传言的,武夫入一品,万夫莫能敌。关帝算是昙花一现的人物,来则惊天动地,去则无声无息。

三十年前,剑圣裴之信横空出世,打遍天下,莫有敌手,其一剑破三千,传颂至今。虽然当时二圣同辉,但从未听说双方有过争斗。

二十年之前,天下间又出现了一位枪仙,一招满城风雨,横行天下,成为以兵器入一品境的第一人,岳鹏举提枪守辽东,震惊天下。论武学,枪仙是唯一能与剑圣相提并论之人。

如此春秋九圣已经凑齐,但十乃是天数,天下人细数五百年之内的强者,方才发现只有班输能与其他九人相提并论。

只因天下战争频发,班输家族所制造的兵器闻名天下,其家族经过近三百年的努力,终于将班输推上了十圣的位置。

故此木圣之名,终于与其他九圣一起,熠熠同辉。春秋六圣在三百年后,终于成为春秋十圣。

而在裴之信消失之后,十圣之中就只剩下枪仙岳鹏举一人,他苦守辽东,以一人之力,撑住了十圣的威名,如今二圣再次重现,江湖之中,又会多出许多关于他们的传说。

一直以来,大争之世,都是强则强,弱则亡,国如此,人亦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