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十九章 新郑城怒杀县令,梅山上以一当百

书名: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8

秦法严苛,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全都一视同仁。有胆敢触犯者,必受其咎。

当年公子虔身为秦孝公兄长,因太子触法而受到牵连,被处以劓刑法,在当时,震惊六国。

至此刑上大夫,礼下庶人,秦国一举成为战国超强。

严厉的法制,也早就深植在在秦国吏民的心中,这种威慑力,远非其他制度可比。

就在张良回到新郑的三天之前,发生了一见足以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新郑县令死于县署之中,被乱刀分尸。

自秦法颁布以来,从未出现如此的恶性事件,这不仅仅是针对秦国官吏,更是对整个秦国发起挑战。

此事若不妥善处理,秦国的官吏就会人人自危,国家的根基也会因此动摇。

始皇帝亲自下旨,命校尉张百里率领三千铁甲赶往河内,协助河内郡守,捉拿逆党。

在始皇帝看来,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血案,是对秦国的挑衅,也是对方在给自己下战书。

以秦国当时的战力,三千铁甲可下一城,足见始皇帝对此事的重视。

铁甲军加上各级衙役,一共近万人,搜寻三天三爷,竟然踪迹全无。

张百里无奈,只能去往城外搜寻。毕竟时间越久,越难以找寻。若是处置不好,引得皇帝陛下震怒,他和麾下的将士,都难逃秦法的制裁。

话说张良前往下邳拜师之后,张善便成为了张家的主心骨。相比张良,他对秦国的恨要更加的强烈。

张良与张善并不是亲兄弟,乃是张良的叔父张顺之子。张顺战死之后,便一直由张良的父亲代为抚养。

久而久之,丞相府的上上下下,都开始接纳这位活泼可爱的小少爷,当时的他并不知道父亲的死因,也算是无忧无虑的度过了童年的时光。

但张顺是张家几代之中唯一的将才,虽然官职不高,功勋也算不上显赫,但在当时秦军兵临城下之时,他的战死无疑鼓舞了很多人。

怎奈韩王昏聩,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开城投降,让韩人的一腔热血,渐渐变得冰冷。

随着张善渐渐长大,从市井之中也听到了不少关于父亲张顺的消息,这也让他对秦国的恨意越来越强。

新郑城外十里,有山名曰梅山,有水名曰泾水。山中有一处天然的洞穴,能藏千军万马。张善一直在此地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散尽家财,豢养三百死士,准备对秦国复仇。新郑县令,只是他复仇的开始。

若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县令是无辜的,但天下息壤,战事不息,无辜之人被卷入战乱者比比皆是。

像张善这样因战争失去秦人的,更是不胜枚举。覆巢之下,岂有无完卵?

只是令他没有想到,只是死了一个县令,秦国朝野竟然会如此的小题大做,直接派出三千人前来围剿。

直到听闻陈百里率领的秦军已经逼近梅山,他才知道自己的冲动之举,或许可能会为张家带来灭顶之灾。

“周伯阳听令。”

“属下在。”

“立即率领全部死士,撤离梅山。昼伏夜出,隐藏行迹,听候指令。”

“秦军已经逼近梅山,此时若是撤出,便等同于放弃抵抗,任人宰割,若是不撤,还能够借助地利,与秦军周旋。”周伯阳说道。

张善听闻,摇了摇头说道:“秦军战力强劲,仅凭三百死士,难以与之匹敌。你们先走,我一人断后。十日之内,若我安然无恙,你我依旧在此处会合。若是我有什么闪失,你们就蛰伏起来,等待兄长归来。”

“公子,万万不可。”周伯阳跪下说道。

张善大手一挥,说道:“不必再说,当务之急,是要保存力量,与秦军周旋。六国惧秦之人甚多,但恨秦之人也不在少数。只待有人振臂一呼,便会揭竿而起。”

“如此一来,岂不是将少爷置于险境?”周伯阳依旧固执己见,说道。

“秦军之中,定有高手,我留下或可有一线生机。”张善斩钉截铁的说道。

“只是……”

“休要多言,依令行事.”张善厉声呵斥道。

周伯阳起身,看着这个坚毅冷峻的少年,心中说不出的感佩。

此时的张善身着一袭黑衣,手握长剑,给人一种肃杀之感。

他与张良是同族兄弟,样貌有几分相似。

二人同样是翩翩公子,一样的少年英才。

二人相比之下,张良的身上,多了一丝温润儒雅的书卷之气。但张善的身上,却是杀伐果断的凛凛杀气。

二人常常在一起做王霸之辩,却是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张良力行王道,而张善推崇霸道。张良认为应以法治一统天下,张善却认为法治只是震慑万民之枷锁,有强大的武力,方可外御其辱,内安天下。

张善回想从前,轻声说道:“兄长,你我今生,恐再难相见……”

周伯阳眼含热泪,冲着张善拱手说道:“属下告退,公子........保重。”

待众人退去,张善看着手中之剑,自言自语的说道:“韩人热血,不曾冷却,张家抗秦之路,自我张善而始。”

陈百里率领的秦军已经来到梅山脚下。只见他骑在马上,身高不足五尺,体型偏胖,操着一股浓重的老秦口音说道:“他娘的,这一趟可真是个苦差事。本以为只是几个毛贼,谁想到如此狡猾。”

身旁的下属附和道:“校尉大人亲临,那些鼠辈自然是望而生畏,不敢露头。”

陈百里说道:“张岩,你有所不知。新郑是韩国故都,仇视帝国者比比皆是,只怕他们相互勾结,沆瀣一气。”

张岩说道:“校尉大人所率领的,乃是帝国最精锐的铁甲骑兵,区区几个草寇,自然是不在话下。”

陈百里刚才心中还有几分警惕,但被陈岩的一顿阿谀奉承,说的心花怒放。

最为关键的是,他身后有三千铁骑,战力之强,岂是几个小毛贼所能比拟的。

“已经三天,若是再没有结果,只怕免不了军法处置。老子征战一生,绝不能栽在这小小的新郑。”陈百里说道。

陈岩笑呵呵的上前说道:“大人不必担心,即便是没有找到,也一样可以回去交差。这旧韩属地,最不缺的就是逆党。”

陈百里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中车府令大人承诺,这趟差事做完,就向始皇帝陛下保举我为偏将军。”

“恭喜大人。有中车府令做靠山,大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只要你实心用事,日后有你升官发财的机会。”陈百里拍着陈岩的肩膀,安慰道。

正在二人说话之际,前方的秦军士兵跑过来说道:“大人,前方有人拦路,自称是杀害新郑县令的凶手。”

“对方来了多少人?”陈岩问道。

“孤身一人。”

听闻此言,陈百里不由得一惊,敢孤身直面三千铁骑,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要知道,当年赫赫威名的剑圣裴之信,也只一人破甲三千。那可是春秋十圣之一,当年的剑道第一人。

那是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攻伐楚国,占领郢陈以南至平舆之地,并俘虏楚王负刍。

楚国有识之士,共举昌平君为楚王,于淮南举起反秦大旗。

昌平君对抗秦国,在楚地网罗天下豪杰,剑圣裴之信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一袭青衣,一只短笛,尽显仙人之姿,剑客之风。一剑破甲三千,举世皆惊;一人独立城头,天下侧目。

一年之后,王翦、蒙武领秦军击进攻楚地,楚国再次灭亡。

裴之信护着昌平君,面对秦军的重重包围,依旧死战不退。随着身边的死士一个一个倒下,昌平君心有不忍。

他对裴之信说道:“寡人这一生,先做秦臣,再称楚王,算是了无遗憾。只可惜邦国灭亡,宗庙不存,寡人愧对列祖列宗。”

裴之信说道:“信愿以一死,换大王之命。只要大王还在,天下反秦之士便还有希望。”

昌平君叹息一声说道:“太迟了,秦国铁甲之强,世所罕见,面对数万大军的重重围困,除非神仙下凡,断难脱身。你虽是剑圣,但终究只是凡人。”

裴之信默然不语,他知道,昌平君所言不虚,他终究只是凡人,当日一剑破甲三千,已经是极限。

那一战,使得他从天人之境,重新跌落到凡人之境,多年的修为化为虚无。

自他之后,人间再无天人,多了几个陆地剑仙。这对修行之人来说,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裴之信十二岁入一品境,破逍遥。二十五岁之时,跻身天人之列。

本是四大玄门精心培养,作为打开天门逍遥飞升的不二之选。

只可惜造化弄人,裴之信却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当年他踏出龙虎山之时,四大玄门合力阻拦。

可他是天人之姿,实力之强,世所罕见。四大玄门百名剑客,竟无一人是其敌手。

龙虎山掌教程玄清,叹息一声说道:“天下修仙之人的唯一生机,至此断绝。我辈苦心经营数十年,最终还是付之东流。龙虎山历代祖师,贫道尽力了....”

说完之后,程玄清盘膝定神,面南而坐,大笑三声之后,羽化升天。裴之信楚地一战后,境界大跌,黯然归隐,江湖再无剑圣之名。

历来江湖之险,无不伴随着庙堂之危。连裴之信这样的绝世高人,都不免被权利争夺所侵扰。更何况是其他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