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十八章 重回故地,痛失至亲

书名: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8

天下七大战国,韩国却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三家分晋后,不管是赵国还是魏国,都度跃升为天下强国。

只有韩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渐渐消沉,若不是当年号称法家三派之一的术派创始人申不害力行变法,韩国可能早就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当年的韩国强盛一时,可最终无法与魏国抗衡,多年来变法的成果,也被连根拔起。

韩国的首都郑,乃是当年郑国的都城,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

韩国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治所在外廓城内,改名新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

当年的韩国都城,也就此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此时距离韩国灭亡,已过去了十二年之久。

清晨十分,新郑的城门刚刚打开,一个身着白衣的偏偏少年来到城中。

他长相清秀,就连这世间最美丽的女子,在他面前都会失去光彩。他一袭白衣,身负长剑,有君子之风,侠客之姿。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位身材纤细的少女,长相可人,美艳非凡。脸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笑起来犹如春天般温暖。

就在离二人不远处的地方,一个身高两丈有余的壮汉紧紧跟随。他的肩上,扛着一只重达数百斤的大锤。

那白衣少年停下脚步,叹息一声说道:“韩国,张良回来了。这里的人啊,你们可还记得,当年的韩国,那个你们曾经奋力守护的地方?”

他们正是张良三人,他们从下邳一路兼程,方才回到新郑。其间相隔万里,而他们却只用了二十余天。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雄。这个身高一丈有余的少年,并不只有一身的蛮力。

他载着张良二人,健步如飞,日行千里,丝毫不见疲态。每走一步,如同地震一般。

张雄虽然日行千里,但食量也是惊人。宋天昊和杨艺源两位师兄为他们准备的盘缠,以及沧海君临别时的赠予,都已经消耗殆尽。

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忍饥挨饿,张良本是富家公子,许莫负也从小娇生惯养,对钱财没有什么概念,再加上这个一顿能吃半头牛的张雄,即便有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花销。

临近新郑之前,张雄每天只能吃个半饱,肩上扛着的大铁锤也渐渐变成了负担。

步履蹒跚之下,头上的汗珠也不停的往下滴。张良来到他面前,轻声说道:“再坚持一下,很快就到家了。”

张雄憨憨的点了点头,脸上艰难的挤出一丝微笑。他被锁了数年,早已将救出他的张良视作亲人,对他说的话言听计从。

许莫负轻声说道:“子房哥哥,天下一统已是定局,莫要太过伤怀。韩国的历代君王以及张家的列祖列宗,一定能感知到你的心意,他们一定会为你感到欣慰的。”

张良摇了摇头说道:“寸功未立,张良有愧啊。”

“听闻张家是名门望族,在新郑城中威望甚高,为何当年没有被迁入咸阳?也并未遭到软禁?”许莫负岔开话题说道。

张良说道:“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张家没落,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兄长早夭,父亲晚年方得二子,我与三弟张善并未入仕。被迁入咸阳的都是富商巨贾,软禁起来的都是达官显贵。此时的张家,什么都算不上。秦国就算再霸道,也不会跟一个没落的贵族以及两个丝毫没有威胁的少年过不去。”

“那你与师父如何相识?”

“张家虽然没落,但是风波不断。当年一腔孤勇,被卷入叛乱之中,只能亡命天涯。”

他的语气之中,满是唏嘘。张家两代任韩国丞相,秉政八十余年,是何等的风光。如今故国不在,家族也不复往日的荣光。

师从黄石公三年,张良对秦国法制有了更深的领悟,也知道相比六国而言,秦国是多么的强大。

在震惊之余,他也不得不佩服当年的秦孝公与商鞅,这是怎样的君臣知遇,又是何等的天纵英才。

张良虽未入仕,对韩国的政局知之甚深。

相比从未谋面的父亲,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韩非哥哥。

当年那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少年才俊,那个师从荀子,占尽天下风流的翩翩公子。

可惜咸阳一行,却成永诀。先是他不明不白的死在大狱之中,再就是韩国被灭,宗庙易主。

这一系列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张良的内心,让他本来平和的心中多了一丝戾气。

国仇家恨,何时方熄?

短短三年,新郑早已是物是人非,他不得不佩服秦国,居然能将这座城市有关韩国的记忆抹除的干干净净。

让无数的韩人,遵守秦法。在张良看来是天方夜谭,但秦国却做到了。不止是韩,六国皆如此。

转眼他们便来到一座宅院前,张良看着这有些破旧的宅院,心中的伤感又增加了一份。

虽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张家已经不似当年。现在的他,是真正的国破家亡。

张良缓步上前叫门,一位老者探出头问道:“此处是张宅,不知诸位何事叩门?”

“福伯?”张良说道。

福伯上前看着眼前的白衣公子,端详了好久,方才跪下开口说道:“公子....真的是公子,老奴老眼昏花,公子见谅。”

张良瞥见一身孝衣,不禁追问道:“福伯,您来人家为谁披麻戴孝?”

谁料福伯默不作声,转瞬又开始嚎啕大哭,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老奴该死,有愧相爷的嘱托。”

张良一直将福伯视为家人,父亲有三位忠心耿耿的下属,分别以福禄寿命名,可惜寿伯早逝,禄伯不知所踪,在这世上只剩下福伯孤零零的一个人。

福伯一生无儿无女,能让他披麻戴孝的就只有张家人,家中只有幼弟一人。

突然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甩开众人,朝着家中飞奔而去。他在这世上,只剩下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亲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