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三十五章禄伯一招落败,冲虚千里借剑

书名:大汉封神榜 作者:文学幽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8

话说福伯隐藏在暗处,见到远处杀声震天,剑气弥漫。他记挂着公子张良,也不忍老兄弟禄伯独自面对强敌。

于是他对剩下的一百死士说道:“诸位,可愿与老夫,走一趟博浪沙,将大公子救回?”

一众死士齐声说道:“我等愿意。”

随着福伯的一声令下,一百死士冲向战场,所过之处,秦军阵营之中一片哀嚎之声。

但只是一百死士,对战局的影响微乎其微,很快他们费力撕开的缺口,就被秦军堵住。

他们和张良一样,不仅没有突围,反而陷入了秦军的包围之中。

此时唯有一途,便是奋力冲杀,置之死地而后生。

就当福伯在秦军阵营之中左冲右突之时,一柄剑飞落在他的身前,剑身陷入地中只三寸有余,却引得一阵地动山摇,

众人无不侧目,只见一人飞身上前,站立在剑柄之上,脚步轻盈,毫不费力。

在场的人,全都认识此人。张良更是记忆犹新,因为就在一天之前,他差点死在此人的剑下。

这人正是司徒经略,他去而复返,就是为了今日。将以张良为首的反秦势力一网打尽。

见他到来,福伯、禄伯和张雄迅速地从战场之上抽身出来,护卫在张良的身边。

禄伯上前,对司徒经略大礼一躬,说道:“司徒兄,别来无恙。”

司徒经略凝视良久,方才惊讶地说道:“你是诸葛景行?”

禄伯说道:“正是,当年天绝山一别,已经数十年过去,司徒兄真是风采依旧。”

司徒经略说道:“一别数十年,没想到今日再见故人,更没想到当年的武当七杰之一,竟然会与叛贼为伍。”

禄伯说道:“感念司徒兄当年貌似相救,不然在下,就要就会丧命在天绝峰下,救命之恩,一直无以为报。”

谁知司徒经略冷冷地说道:“既然与帝国为敌,你今日必死无疑,至于当年的救命之恩,举手之劳而已。”

禄伯说道:“司徒兄高义,在下感佩。只是司徒兄的高徒,正是死于老夫之手。”

“什么?”司徒经略惊讶道。

“陈百里,乃是死于在下之手。”禄伯平静的说道。

司徒经略双眼怒目,说道:“杀他之时,你可认得老夫的武功招式?”

“认识,天下能破去御剑之术的只有一门武学,”禄伯说道。

“那你为何要杀他.....”司徒经略已经呈癫狂之态,他这一生只有这一个徒弟,如今徒弟死了,他的毕生所学也失去传承。

“在下的徒弟张善,死在他的手上。”

司徒经略大笑着说道:“好好....好,一命换一命,也算是公道。此事就此作罢。”

禄伯拱手说道:“多谢司徒兄深明大义。”

谁料司徒经略瞬间变了脸色,冷冷的说道:“徒弟之间的仇怨,老夫可以不理会,但你我之间,今日必须分出个胜负,决出个生死。”

禄伯听闻,知道此战无可避免,便不再说话,指尖轻点,万仞剑凌空而起,横在空中,成守势。

司徒经略也不多言,悬浮在空中,脚下的青虹剑就像有灵性一般,直接飞到他的手中。

高手对决,自然是无比震撼,他们都是半步逍遥的强者,距离剑仙只有一步之遥。

强大的压迫感使得在场众人无法动弹,就连张雄这样的金刚体魄,也无法前进半步。

福伯、顾千柔等一众高手,全都被压制着,无法使出全力。众人知道,司徒经略动了杀心。

张良心中一惊,暗道:“原来当日,他并未使出全力。”

司徒经略毕竟是前辈,面对这些初出江湖的小辈,自然有些轻视,只是张良等人的实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司徒经略说道:“我有一剑,请君试之。”

禄伯持剑在手,以作守势。这一次,他甘愿放弃引以为傲的御剑之术,而是以原始的剑术迎敌。

他明白,面对司徒经略这样的高手,只能实打实地以武力相对抗,御剑之术在这种场合,难免有些花哨。

况且以他现在的实力,与司徒经略相比还略逊一筹。司徒经略这飞来一剑,力量恰到好处。

司徒经略轻描淡写地挥出一剑,正是他的成名绝技长虹贯日。此剑一出,众人瞬间感到被压制。

强大的压迫感,瞬间充斥在整个战场之上。强大的剑气裹胁着天地之力,从天上直贯而下。

剑气劈下的弧线,如半道彩虹一般优美。这一剑,无疑是司徒经略的最强一剑。

其威,其势,其力,比起十大剑仙东海那一剑,也毫不逊色。

远在龙虎山之上,位列十大剑仙之首的张道名看到北方直贯云霄的那道浩然剑气,惊讶地说道:“好一个司徒经略,修为既然精进至此。”

武当山上的那位掌教,看着远处,说道:“师弟,当年武当六人出走,如今就只剩下了你一人,为兄愧对于你。”

这一段往事,还要从当年的七大战国说起,当年的武当掌教在天下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命徒弟六人在他死后,上演了一出兄弟相争的戏码。

六人各奔六国,其目的,就是在日后天下一统之时,能有人为武当的存亡,说几句肺腑之言。

为此,他们不惜担上叛徒的恶名,受尽玄门之中的白眼,饱尝天下人的轻视。

这位掌教叹息一声,来到武当山的金殿之中,跪在玄门祖师的神像面前。

冲虚三跪九叩,对着神像说道:“晚辈武当第二十九任掌教冲虚,参拜天地神灵并武当先祖。师弟诸葛景行为武当鞠躬尽瘁,忍辱负重,如今他性命垂危,弟子欲请武当镇山之宝上清景震剑,祝师弟一臂之力。”

冲虚话音刚落,只见那柄剑如听懂人言一般,朝着北方疾驰而去。这一刻,天下之人都能看见这一束剑光。

秦国的太史令见此情况,奋笔疾书,始皇帝二十九年七月,彗星撞日,主大凶之兆。

龙虎山老天师看着天上的剑光,担忧地说道:“玄门的百年兴旺,或许要被这一剑葬送。”

“青松,告诉你师叔,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将上清景震剑带回来。”

那位名叫青松的道童点头称是,飞快地朝着大殿之外走去。

老天师叹息一声说道:“一个诸葛景行,如何能与玄门的未来相提并论,冲虚,你糊涂啊。”

老天师话音刚落,又一道剑气凌空而起,一个身穿白色道袍的中年人踏剑而去。

此人正是十大剑仙之首的张道名,玄门百年来的第一强者。

两道剑光在长空之上相互追逐着,张道名费尽全力,才堪堪在百里之外,将上清景震剑拦下。

此剑是当年老子的佩剑,老子得道之后,骑青牛,出函谷,得道成仙,羽化飞升,被天下玄门尊为始祖。

此剑蕴含着无穷之力,只要能参透此剑的奥秘,就能了解老子的大道,一步登天。

可百余年来,武当山无一人参透这其中的奥秘。玄门每十年,都会上武当山观剑,却始终不得法门。

先不说张道名与上清景震剑,单说这博浪沙的战场之上,诸葛景行用尽全力,却始终无法阻挡司徒经略的雷霆一击。

被震退数米,手中的万仞剑,也被震飞了出去,持剑的手不住地颤抖,虎头更有鲜血缓缓流出。

周伯阳见此情况,立即传令向外突围,撕开对方的包围,保存有生力量。

周围的死士见首领下令,立即朝着秦军的阵营之中冲去,奋力拼杀,只为给公子留下一线生机。

对于死士而言,从加入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性命就已经交付了出去。

完成任务是他们的责任,战死沙场是他们的宿命。

若是有别的出路,谁愿意做这决死之士。他们之中有六国遗民,有江湖人士,有触犯律法之人,有鸡鸣狗盗之徒。

总而言之,这些死士,有一群见不得光的人组成,他们的使命,便是在此雷霆一击,完成那终极使命。

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不会留下性命,青史之上,也没有他们的半分功绩。

他们就像从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没有人缅怀,也没有人祭奠。

只有张良,会时不时地想起他们,但他们平常蒙面示人,就算张良,也没有见过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没有姓氏,没有名字。

随着死士一个个地倒下,张良的眼中噙着泪水,他们互不相识,对方却愿意为他献上自己的生命。

张良大礼一躬,对众人说道:“诸位深情厚谊,张良没齿难忘。”

一众死士并未说话,只是转头注视着张良。周伯阳大声呼喊道:“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

一众死士齐声呼喊,喊声高亢震天。纵然是百战的秦军,也被这样的场面所震撼。

面对这样的死士,秦军将士的眼中也生出了畏惧之色。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畏惧。

但这些人的眼中,看不出一丝丝害怕的神情,仿佛死亡对他们来说,不是终结,而是归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