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4章 印度公主!

书名: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这种掌握无上权力的感觉,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抵抗得了的。

印度沿海已经新修起了巨大的行宫,完全是大明样式,朱红色的巨柱,高高的汉阙,修建着无数的栋宇楼台。

在这印度的土地上,硬生生变得跟华夏内地一样。

都是大明匠人们的辛苦工作。

新修好的宫殿内,朱标带着全家人住在里面。

这座行宫是短期居住,但配备的还是十分完整,有太监有宫女,从国内过来伺候,以后也会常住在这里。

大明的行宫朱标没打算将其当成皇帝游玩的场所,只要自己不住在这里,这里就是当地皇室代表人的办公场所,代表着大明皇家的威严。

“允炆啊,你跑慢点,别摔着了!”精致的热带植物园林构成的花园之中,朱允炆和朱雄英这两小子撒了欢似的在里面奔跑,后面的太监追都追不上。

常婉婉不禁在后面放声大喊。

无论哪个时代,这么大年纪的孩子都是最难管的时候,更别说朱标还把他们带来了印度。

当然一些过于残忍的事,朱标是不会让孩子这么早就看见的,会让他们的人格长成畸形的样子。

但是,朱标很快就语气严厉起来,“咳咳”。

他咳嗽了两声。

朱允炆和朱雄英顿时回头望去,看见父亲高大的身影,刚下就身体定住了,不敢跑也不敢动。

朱标的威严还是没话说的。

不一会朱标就走到两人身前,神色严肃的问道,“让你们写的印度游记观后感呢?这些天带你们去了印度这么多地方,参观了那么多名胜古迹,听了那么多古文化。你们俩莫非想逃课不成?”

一提到这事,两人顿时一阵头皮发麻。

观后感这东西,算是正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后世教育的恐怖了。

朱标每带他们去一个地方,回来之后就让他们写观后感,还必须写到点上来判断他们的能力。

朱雄英的观后感倒是没啥太大问题,这小子从小就胸有沟壑。

第一篇观后感中虽然字迹稚嫩,话语稚嫩,但却点出了印度社会最关键的问题——种姓制度!

朱允炆就不行了,连着好几篇观后感的要求,重写这几天,已经愁眉苦脸好多天行了。

“行了,行了也别为难孩子。”常婉婉在一旁护着,两只崽对朱标挥手,“本来就是带他们出来玩的,再逼他们学业就不划算了,反正回国之后有的是时间学习。”

“这叫什么话?”朱标听见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们是王子,是未来大明的继承人,甚至是世界的主宰者。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连各地的情况都不了解,能当得好这个皇帝吗?”

世界皇帝和大明皇帝的难度还不同,更上了一个档次。朱标可不想自己培养出的继承人都是草包。

那自己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估计得干到无比厌烦。

他可是很羡慕老朱现在的生活,有儿子在前面顶着,自己只要享福就行了,什么都不需要付出。

这他妈才叫天伦之乐呀!

“爹,我知道了,这就回去写观后感。”朱雄英倒是没话说,直接转身离去。

朱允炆虽然闷闷不乐,但还是跟着哥哥的背影走了上去。

只剩下被常婉婉抱着的朱天赐,满脸懵懂的看着二人。

中午过后,朱标正在批阅奏折,外面的太监却忽然来了,张口说道,“太子殿下,这些日子德里国的使节来的越来越频繁了。自从您杀了他们的使者之后,他们的太子都亲自来了好几遭,现在在港口一直等着呢。您却不见...”

“这不,小的斗胆禀告,似乎有一位德里国的公主驾到,不知您要不要见?”

“公主?”朱标看着眼前这太监,自然不是郑选礼。

郑选礼年纪大了,再出国颠几颠,他怕是要直接原地去世。

这太监名叫王茂。

之前是郑选礼的徒弟,做事倒也还算得力,如今变成了朱标身边的随行太监。

现在朱标把内务和宫外划分的清清楚楚。

朝廷里自是有一群伺候人员的,不像往日一样。

大明的宫殿里,其实从来没有人伺候。

各个官衙官员们都得自行去准备吃喝,下级官员端茶送水。

现在礼部直接总揽了这一块,另外开销划分出一个部门,可以叫他们服务部,也可以叫礼仪部。

这批人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负责宫内外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太监也跟他们是一起的。

并且朱标规定了,太监只用来伺候皇宫里的直系正统朱家人。

其余的太监统统给遣散回家发放良田,今后也不再多招太监。

他们跟事权是完全分开的,跟后世的警卫班一样。

虽然朱标可以指定一个熟悉的太监,在身旁伺候,但理论上来说,所有太监都必须定期外放,然后轮换。

这样,就不可能导致什么宦官乱权的事情出现。

就像前世首长们的警卫和办事员们一样,虽然贴近首长生活,天天安排首长的一切,但绝对不可能插手权力。

听闻德里国这次黔驴技穷,竟然把公主都派来了。

朱标来了些兴趣。

这德里国现在可以说一日三惊,国王先是写信,然后是派使者,使者被杀之后,派王子。

总之,就是无论如何要跟朱标见上面。

无论是投降也好还是什么也好,都得把事情说清楚。

可朱标就是拒绝见面,先逼他一逼再说。

“送进来让孤看看吧。”朱标一挥手,这太监点点头转身下去。

很快,一位标准雅利安人长相的美女戴着面纱出现,身旁还有好几个印度卢普和印度王子。

说印度其实并不合理,因为这是后世西方人为他们安上的名字。

而印度这片大陆可以称作印度,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成型的叫印度的国家,都是几百个土邦混战,偶尔形成一些松散王朝罢了。

也难怪后世的印度,一定要改名为巴拉特!

“参见大明太子殿下!”这印度公主生的倒是珠圆玉润,一副好身材,再加上身上黑色的薄纱,点缀许多宝石,鼻子上带着鼻环倒像是牛一样,引起了殿内不少人的窃窃笑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