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1章 拆迁户!

书名: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往北边走就完全是工业区了,紫禁城如今扩建的极大,已经往安徽的方向囊括了一大块地。

在紫禁城之外,包括应天城的北部都全部是工厂,距离生活区的南城,每天坐马车的话,约莫要两个小时上下班时间。

不过朱标已经在修建城内有轨电车,否则现在上班族们跑起来还是太累了。

每个工人虽然住在南城,但是要去北城工厂上班,一天路上起码就得四个小时。

基本规划就是如此。

北边是工厂,南边沿河的是居住区,也有一些运输行业,中间那一大坨就是紫禁城。

紫禁城朱标如今还是不能开放的,这一片必须要有极高的保密等级,太多重要的东西都在里面了。

万一其他国家什么人混进来搞走一些技术,对朱标来说就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此时应天城之外。

玄武大街已经被人潮完全堵满,只见一个个工人正在挖开,原本的泥土地下给地上铺上整齐的砖瓦。

这些砖瓦一个个都是印刻文字的,文字是随机的,可能是《道德经》这些哲学类的名言名句,也可能是各种数学方程,物理方程。

青绿色的砖瓦,配上红底看上去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一块块的砖铺在地上,原本的泥土大街瞬间变成了黄绿色的青砖街道,莫名让人感觉贵气逼人。

外面的百姓讨论的也是热火朝天。

“啧啧啧,这才有几分帝都的气象啊,咱们应天城的人就是不一样,外面已经管咱们叫应爷了!”

“外地的哪有咱们发展这么快!等有轨电车建好,我也要去坐坐那个电车。”

“明年可就是立国大典了,在这之前朝廷看来是要搞出一大批新的建设呀。”

“啧啧啧,之前不知要花多少钱。”

“嘿,之前的朝廷哪有这个人力物力来搞这些事,整天忙着防备勋贵,打仗还来不及呢!”

“眼下的日子是真变了!”

一个个老头老大爷们上学的学生们路过,观看跟看西洋景一样。

倭奴们因为语言不通也不说话,就只顾闷头干活。

新修的道路无比宽阔,南京城本身就是平原城市。

再加上朱标规划的大,每一条街道都横平竖直,预备好了未来汽车的几条马路线。

只是此时显得就有些不合时宜,太过宽敞了,几十辆马车并排行驶都显得绰绰有余。

路边的一切建筑也全部新修。

几个双手揣兜的‘应爷’,在新修的人民公园,喝茶遛鸟,下下棋。

这人民公园占地面积,直接通到之前的玄武湖。

原本的玄武湖是禁止任何百姓靠近的,这里存放着朝廷的机密文件架阁库,也就是全国老百姓的归档文件,包括他们的鱼鳞图册。

也是老朱这辈子的伟大政绩之一。

不过这项政策在明代中期就腐朽了。

各地都有两套黄册,一套应对朝廷盘查,一套实际使用。

所以朱标将其全部改成了油墨打印的文件档案,存放在工部专门用铁制打造的密码房间。

整个房间一体全部用钢铁建造。

未来等计算机这东西成型,再输入到计算机里,甚至不用等到计算机,只要磁带这玩意儿出现,再攻克了播放磁带的读取技术,那全国人的信息输入到磁带里综合起来,不过也就是一个小房间的大小罢了。

波光粼粼的玄武湖畔,此时成了最优美的风景区。

一长排茶楼在公园中伫立,茶楼下面是竹子编织而成的茶桌。

每个茶桌前都有倭女在侍奉,桌子上摆放着麻将,一旁还有吃食饮料。

麻将前的人都是应天城里比较闲散的,一边打麻将一边热闹的议论起来。

“老王头,你家拆迁赔了多少呀?”一个一看就是富商模样的男人,捞起一块麻将对旁边双手揣袖一身布衣的老头随口问道。

“不多不多,也就是几百两银子罢了。唉,还要把我家安置到南城新规划的那一片区,那房子新修的虽然好,可楼层太高了,我住不惯的。我还是出了应天城随便寻个乡下去住吧,让儿子女儿去住高楼。”

老头一边洗牌码牌一边叹息着说。

周边人听见老王头这话无不露出羡艳之色。

“老王头一家真是发了呀,几百两银子,这存进银行每年吃利息,都是几十两银子,一家老小可以完全不用上班了,财富自由了呀。”

“唉,不过这样的幸运儿也是少数,现如今只拆了城中心那一片,家家户户得了补贴,当了富家翁,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拆到我家来?”

“咱们可得把房子收好了,到时候朝廷来拆迁就发了。”

那富商模样的人听完这话,眼神明显闪烁一下,紧接着对老王头拱手,“唉,您老年纪大了就该修身养性,在下在城南也有一处宅院,颇为僻静。若是您老不嫌弃也可住进来如何?”

“反正我们这些日子也在麻将桌上熟识了,可以说是忘年交。”

“真有此事?”王老头一听完这话,兴奋的拿着麻将连连拍。“小李啊,我一看你就是个老实肯干的年轻人,你是做啥生意的来着?也挣了大钱吧?现在做生意的都挣大钱了,不比往年想要生意做得好,必须得官府里边有人才行。现在多简单,跟着政策走,人人都能挣到钱。”

“那可不是。”被称之为小李的富商模样中年人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定了,院子里杂役,倭女,都是安排好了的,您直接来住就行。”

“那可太不好意思了。”王老头摇头叹息,却笑得合不拢嘴,“能住在应天,谁想搬出去啊!”

“呵呵,到时候您家几个儿子也可以一起过来吃顿饭,大家互通有无,以后生意上场上也许还能帮衬得到。”小李紧接着说道。

“那可不是。”王老头眼神一亮,赶紧点头,“那小子就说要拿着钱去做些什么买卖呢,说现在买卖好做做什么都能挣钱。您要是愿意带着他,那可太好了。”

“都是缘分,都是缘分。”小李抿了抿嘴笑了笑,心中顿时狂喜起来。

自己这半个月来天天来公园陪老头打麻将,终于成功了一个!

现如今要做生意,就要有本钱。

朝廷听说要开始搞股市,允许大家在官府里面融资,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股市还没有开放融资,只能靠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那些真正有钱的钱庄,都是胡雪岩手下那些精英商人的,他们的眼光不知高到哪里去,从里到外都要把你的生意审查一遍。

所以想融资最简单的办法,还是找民间的冤大头。

还有什么冤大头。

比刚刚拆迁完,手上拿着一大笔钱,又觉得钱好挣的拆迁户更好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