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7章 后勤保障!

书名: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各家都留了一个铺面来打理,剩下的土地只等官军一到就直接交给官军。”

云家家主没有丝毫掩饰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本总兵就放心了。”

戚继光呵呵一笑。

“说白了,你这两家原本是打算报复朝廷的,现在忽然意识到早晚你们也是冢中枯骨,所以来投靠太子殿下了是吧?”

“将军大人,吾等有用,我可以……”

“行了行了。”

戚继光讥笑道。

“你们这些商人伎俩,本总兵太清楚了,不过兹事体大,我也定不下来,还需要你们去一趟应城,只是嘛...”

“去应天城之前,你先得交出一部分投名状来,才能让我相信。”

听到这句话,云家家主心中才彻底大定,连忙痛哭流涕的说道。

“将军大恩小人没齿难忘,近期便有一批海船即将出海,他们的名单就在这里。”

“不只是这些。”

戚继光只是按住了那份名单,然后对他们道。

“若想跟朝廷合作,你们两家的所有家眷以及九族之内亲人全部都要迁到应天城去,你们愿意吗?”

这话是真正切中了二人的命脉,要知道若是族人都迁到应天城,那可是稍有不慎就是个九族头颅落地。

萧家家主下意识就想拒绝,可云家家主死命按住了他,大声说道。

“将军大人,我家家眷九月之前便会跟随下一波海船回到大明来,届时便立马前往应天城。”

“很好。”

戚继光这才对二人有几分放心,看来这云家确实是想投靠朝廷了。

眼下这情况,太子殿下君威战无不胜,他要是还不投靠的话,很快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说吧。”

便对二人挥了挥手。

等得知了广东福建富户正在大举逃亡,戚继光也有点坐不住了。

即刻便命令戚家军再次分作十人小队,用尽一切力量往前平推,争取将这两省给扫得干干净净,此后大明南方就再无忧患了。

接着便静候太子殿下的下一步指示。

此时东宫书房之内,朱标第一次开始自己批阅奏章,这才体会到皇帝的事物到底有多繁忙。

只能说历代皇帝能被活活累死不是没有原因的。

外面李胜又走了进来,捧着一份战报说道。

“殿下,戚将军又来战报了,只是这次...”

“这次怎么了?”

朱标没说多的,直接接过来一把拆开,阅读一番便嘴角勾起了冷笑。

“好啊,这帮子江南富商和有钱人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真将他们打到这一步,他们还二话不说就像倭国迁徙了,想跟我搞第二次洪家北奔是吗?”

去了倭国的这帮儒家读书人便会宣称倭国才是华夏正统,中原大地一片黑暗,已经被野蛮人所占领。

这手段古往今来都在用,朱标才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朱标的关注点则更多在于这云家和萧家究竟有多少海船?

福建广东两省的海商,此时到底打造了多少海船?

要知道朱元璋虽然在水网密布的南方以水战一统天下,但实际上那些都是内河战船,开不到海上去。

若说这个时代打造海船的技术,谁最牛逼,那还真得看民间的商人。

朱标立马便发回消息让戚继光着重统计两省海商海船数量,并且朱标还制定了下一阶段的进攻计划。

火速将福建广东两省扫平之后,便以海外商人渡河到扶桑为借口,派遣使者向扶桑递交战书。

战争又一次开始了,不过此时大明的南方已经再无阻碍。

戚家军再次化整为零,由于没有了大批叛军,现在小批部队突击就能清理掉剩下的坞堡。

一个个十人小组熟练的散开,进了福建北部的所有村落里。

福建这块地方的地形很有趣,北部山区大多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地主们在这里修建了坞堡,说实话不拉点大炮来,根本就打不进去。

戚家军最擅长的火药战术也在这种坞堡面前吃了不少亏,后面就迅速吸取了经验教训,直接丢万人敌,然后火药炸。

根本就不跟他们多逼逼了,否则越拖下去伤亡越重。

历史上最难打的福建北部山区,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全数沦陷。

其中残留的所有小地主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当然大族基本都逃走了。

不过他们留下的田地还在,人口还在,这些才是朱标最需要的东西。

随着戚家军的攻城掠地,后面工作组的人都不够用了。

皇庄现在所有可用的人基本全部拉出来参与基层工作,进到每一个村中去。

老朱这些年收养的孤儿和朱标这些年暗藏的底子全部都用了出来,整个南方彻底乱成了一片。

不过在这种动乱之中,同时进行的还有王阳明和楚王的换粮工作。

张居正主要主持的是一条编法,落实打倒地富反坏右,坚定执行太子殿下的政策,贯行朝廷精神。

而王阳明和楚王负责的任务就更加细致了,同时他们手下大多数都是江西的官员。

这些江西官员经过几个月以来紧锣密鼓的培训,再加上朱标在这里刷出的惊天人望,很快便有大批贫家小户的读书人加入了进来。

这些读书人朱标下令将其重用,直接编进了王阳明和楚王的工作组。

二人在江西的事务刚刚做了个雏形,就不得不前往南直隶前往浙江进行新的换梁以及民生安排工作,将大农场打出一个雏形。

如今的锦衣卫也不同,锦衣卫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心。

这些跟随了老朱这么多年的嫡系,他们对朱家的忠心程度完全不用说,而且都是甘愿隐藏在黑暗之中为朱家做事的。

功名利禄一时半会儿腐蚀不了他们,所以锦衣卫才是朱标改革计划中的骨干。

朱标将他们一个个安插在了各个县,各个乡的关键位置上,就地担任镇守史或者县长。

这些人能力如何,且先不论。

只要忠心替朝廷办事就行了,具体的事务又会组建一个个工作组来执行。

说白了,锦衣卫就是负责各个地方的思想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