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1章 书信!

书名: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朱元璋端起酒杯,呵呵一笑。

“非也!”

“元朝不过一百年的时间,却换了六个皇帝,事实上他们从来没对南方实行过有效控制,一直实行的是两税法。”

“早在我北征大军北上之前,元朝宗室就已经杀的血肉模糊,只有那王保保还算是能耐之人,可也撑不起天!”

“所以你父皇我从小就知道,祸害着天下的不是蒙古人,而是一直骑在咱们平民百姓头上的世家和读书人!”

“可当了皇帝之后,你父皇我才发现...”

说到这里,老朱脸上划过一抹落寞。

“哪怕当了皇帝又如何?”

“人家照样能骑在你头上拉屎撒尿!”

“刚建国,江南人就给我来了个南北榜案!”

“我本来以为利用胡惟庸,能将他们聚起来一网打尽,可你爹我错了,胡惟庸是死了,可跟他一丘之貉的江南文官却都还活得好好的!”

他说着,恨得狠狠一拳砸在案几上。

“只是...”

老朱又喝下一杯酒,唏嘘的说道,“父皇没想到啊,你竟然能如此干脆利落地办了他们!”

“这批从南宋以来都没人能收拾得了的江南大族,蒙古人来了都得跟他们约法三章,在你面前竟然连个浪花都没翻出来!”

“父皇谬赞了。”

朱标淡然一笑,也正色道,“国家总会产生一批又一批的食利阶级,这是免不了的。”

“儿臣以为,作为皇帝,我朱家的任务便是平衡他们,以及带着他们找到更多的欺压对象,不至于欺压本国百姓!”

听到这里,老朱沉默了良久,一直喝酒,最后才摇了摇头起身道,“标儿,封海禁的政策,是你爹我错了,目光太过短浅。”

“父皇何此言呢?”

朱标一笑。

本来这就是时代局限,根本怪不到老朱,作为一个十五世纪的封建帝王,从小放牛出身的农民出身,他能想到打压世家给百姓分利,已经算十分开明了。

“哈哈,不说这些了,喝酒喝酒!”

老朱当天晚上喝了很多,也与朱标聊了很多。

不知为何。

如今的老朱,在朱标面前话变得多了起来。

直到老朱起身走出殿外,月光洒落到他额头时,朱标才恍然。

那额头上有几缕灰色头发冒出。

他忽然意识到。

老朱的年岁已经不小了。

征战了大半生,他总算有机会能歇口气。

而不是像前世历史上一样,直到临死前,瞎了眼,最后一刻,甚至都还在跟江南世家们斗争,在金銮大殿上怒吼,“朕眼睛看不见了,可心能看见!”

朱标亲自搀扶着送老朱上了龙辇。

然后起身回到东宫。

明天一早就是进山狩猎的日子了,蓝玉提前一天就已经交上了投名状,就摆在朱标的书房里。

那是一份他手下所有部将,党羽的名单,以及往来书信。

书信里,不少人暗中曾劝过他造反。

有些甚至以死相逼。

就在朱标争江南的时候,蓝玉也是扛着手下派系的巨大压力,才没起兵造反。

否则的话。

云南、贵州、四川、陕西一带,早就乱起来了。

那边的蓝玉嫡系听到东边乱做一锅粥,一个个都迫不及待想起兵打过来,将大将军推上皇位。

“哼!”

朱标一封封检查的这些书信,没来由的鼻子喷出一股冷气,嗤笑连连。

“最强的江南世家都被我收拾下来了,你们这些所谓的陇西勋贵,四川地主,云南贵州的土司,还能翻起天来不成?”

如果说朱家背后依靠的势力是江南之地和凤阳的诸多地主。

那蓝玉背后的势力,便是西边几个行省,以及陇西、漠北那边的行省的土豪乡绅。

这就像仙侠小说里的根脚和靠山一样。

蓝玉领军回来时,这些地方势力撒下了不计其数蓝玉的亲信党羽。

当地世家更是一心跟蓝家交好。

这又是一张看不见的大网。

一边翻阅着这些书信,朱标拿起几封,对面前吓的脸色煞白的李胜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处置这些人?”

“那还用说,抓起来都杀了!”

原本看见这些书信的李胜心神震颤。

因为他知道。

这些书信是被自己送去蓝家的那封信逼出来的。

但朱标这么问,他反倒放松下来,平静的说道,“大将军确无造反之心,而他背后这些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罢了!”

“呵,抓起来都杀了。”

朱标叹息一声,拍了拍李胜的肩膀。

“小子,你知道我大明东部三省,和西部五省,最大的区别在何处吗?”

李胜又汗流浃背了。

他自从考上进士,就一直在翰林院,在东宫,对民间的事是不了解半点。

朱标也不忍心把这么个人下放到民间,他就算去当个里长,都会被人吃干抹净。在自己身边做做文书工作挺好的。

朱标唏嘘着自问自答,“东边富庶,西边贫穷。”

“但东边温顺,西边民风暴躁!”

他指着桌案上的几封信,“要是咱们按照江南一样的搞法,去西边搞大扫荡,西边几个省会立刻遍地造反,建立一个大西国,来跟我大明对垒!”

“这、这不可能吧?”

听见这话,李胜惊的直接双腿一软,险些跪在地上。

“他们竟然有建国之心?”

“哼!”

朱标脸上挂着几抹暗昧之色。

心道你是不知道。

后世造反造的最凶的,便是西边几个行省。

崇祯皇帝就是被陕西出身的李自成给干掉的,包括张献忠,高闯王等人都是陕西四川一带的人。

正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

这片地方从来都不缺造反的基因。

“云贵川陕的百姓性格很直爽,说干你就干你,管你什么皇帝老爷不皇帝老爷的。而东边就不一样了,历来都有江南偏安的说法,江南这块地方,就没有造反的基因,江南人擅长的是阴谋诡计暗地里,与政权融合,然后分化你,拉拢你,让你内部不得安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