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9章 火车熟了!

书名: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作者:御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眼下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刻,今年冬天没有落雪。

可想而知蝗灾会有多么严重?

幸好这都是北方闹的,而北方出的事情朱标基本上不管。

北方的老朱自有一套处理办法。

南方的春耕还是可圈可点!

朱标这就带着一群人来到了田间,看着家家户户百姓给地里撒上魔稻种子。

一二月份种下的早稻,六月份就能成熟。

江浙地区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年两熟。

只有广西、广东这些热带气候带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所以这两个省是朱标的大粮仓。

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就是这个道理!

江浙地区种下早稻,基本上没遇到任何麻烦。

之前有过种番薯的经验,老百姓对朝廷十分信任。

再加上这魔稻的耕种方法,跟之前的稻米没有什么区别,老百姓轻车熟路,每年的春耕任务有各大公社的领导催促着干部班子监督着,中央六部的巡视组在下面疯跑,没有出现任何幺蛾子。

虽说以朱标现在积攒的寿命,足足达到二十多年。

哪怕在商城里兑换粮食,他也能用全部寿命兑换大明全国一年人口所使用的粮食,不用担心饿死人的情况。

可要知道,那可是拿朱标自己的命去换的。

朱标还没蠢到那种程度。

命都没了,人亡政息,自己建立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粮食必须要种起来,这始终是重中之重!

朱标在应天城没歇几天,就亲自再次来到了湖广,督查粮食的事。

然而实际上,魔稻如果能种到云南,贵州一代,会是更好的收成。

那边也是一年三熟,全国大粮仓!

只可惜现在北边的事情朱标都还没解决,更别提去跟西边的地主阶级打交道了。

这时在西南普及魔稻,却没做好基层工作,不是为自己做事,而是为地主阶级做事。

种上的粮食全被地主给收走了,他们在拿来招人反抗自己。

这不是傻吗?

朱标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来到广州附近适合耕种的地方,朱标亲眼看着大面积的农民蹲在田坎里,将幼苗一个个插入田中。

种子倒是提前就培育好的,在这一点上,农户比官府知道事。

提前就已经推出了麦苗,往田埂上插。

如今对农业技术,朱标也不是门外汉,奖励了那么多技术,现在的朱标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亲自到田里指导工作。

催芽,田间管理...

几乎就没有朱标不知道的。

对于广东这边大家族社会,朱标暂时没办法将他们分开,就只能强征税了。

也就是不管你种出多少粮食,官府就要这么多,低于这个粮食线,直接问罪!

地主阶级想从中上下起手的余地也不多。

一个多月的巡游下来,直接下到田头,朱标瘦了十多斤。

各级官员也同样如此。

因为大家都知晓,打好这一场春耕仗,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有了春耕的粮食,大明才有足够的补给打到北边去,打到西边去,不至于再出现这次朱标无奈从山东撤军的现象。

粮食才是一切的根基。

三月份春耕结束的时候,朱标终于回到了应天城。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时间。

工部已经将电报线铺设到了大江南北。

向北通到老朱的北京城,向西直接通到西安城,又从西安城正在往宁夏府连接。

向南,则每个省都有电报线。

剩余的电报线正在不断往各个府县乡铺设。

有了电报线之后,驿站的工作就会大大降低,全国上下的信件都不会走驿站,却多出了一个电报局。

设立电报局,就需要培训电报方面的人才,建立学校。

这一点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始。

起码朱标现在可以自信,自己一道命令下去,连村里都能在一天内收到!

全国各省的巡抚,没有人敢再说自己没收到消息了。

因为电报线都是有军队守着的,深埋地下。

卫所军就驻守在电报附近,如今的卫所军已经跟之前的军团大有不同,朱标才撤掉了很多,留下来的人都不必再耕种,朝廷给发钱发响。

老朱的军屯制可以说被朱标体制性的给剔除了。

敢擅动电报线,几乎等同于造反!

如果不是天大的事,各省巡抚没傻到去剪电报线的程度。

一旦剪了。

就等于告诉皇帝,你要造反了!

这事是黄泥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同样的北方的山东省,山西省,河北,河南等等地方,也全都有了电报线。

而电报是去年十月份的产物,今年三月份做到基本普及。

不算太惊讶,令朱标惊讶的是。

火车技术竟然又成熟了!

此时。朱标无数次的来到火车试验场地。

李应物这个专门搞火车的技术领头人,几个月不见,又消瘦了许多。

过年工部可都是加班的。

不得不说,华夏人在搞技术这方面有天生的热忱。

废寝忘食也要将这些东西全部弄出来!

此时呈现在朱标面前的火车头,不仅体积缩小了许多,处处的模块化设计也变得更加合理,像是搭积木一样搭出来的。

部件互相之间耦合的十分紧密,根本没有螺丝松动的问题。

由于华夏这边不习惯用螺丝钉,铆钉之类的东西。

觉得它没有技术含量,也不美观。

于是就大量设计了这种类似积木的模块化设计,让工程变得更加美观整洁不说。

最关键的是。

这种技术必须要有主要承载的材料,就像鲁班锁一样,总有一根是承载着所有应力的。

这种承载应力的材料,就需要钢铁那边不断实验,不断改进。

借此也催生了材料学的进步。

咋说呢...

对于这点,朱标并没有批评。

因为他知道科学是需要探索的。

后世西方那一套工业体系就一定是最强吗?

未必!

世上总有其他更可靠的工业体系!

无论什么工业设计,说到底都是利用几何和物理原理罢了。只要朱标看这些配件的设计复合学科原理,就放心大胆的去创造。

天马行空也未尝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