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6章:苏曳大幕!铁血手段!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第267章 苏曳大幕!铁血手段!

京城,懿郡王府。

整个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西征军的整个高层,全部都在。

而苏曳和左宗棠则是在另外一个小书房之内,此时这位今亮先生,真的称得上是压力山大。

一直以来,他眼高于项,谁也看不上,觉得自己本事到天上去了。

而现在,苏曳把平定西北的重任交给了他,把整个国家一半的精锐部队交给了他。

王世清是苏曳麾下第一个猛将,也几乎是独当一面的帅才,也交给了他左宗棠。

他实在是担心自己打不好,辜负了这天大的信任。

“王爷,有一件事情,还是要请王爷定夺。”左宗棠道:“我们定下来这次西征的方针是剿,而不是抚,那如果这群人投降了呢?要不要受降?”

是啊,要不要受降?

那边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已经非常激化了。

如果不受降的话,很容易出现敌人越打越多,平民和叛军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无法分辨。

整个区域内,进入一个非此即彼的敌对状态。

而如果要是受降的话,就如同历史上,西北三马将会盘踞整个西北近百年时间。

当然,西北三马能够祸乱割据西北这么长时间,归根结底是中枢力量不够强。

如果苏曳领导下的中枢,能够非常强大,那接受西北叛军的投降,还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彻底消化的。

但是……要这样吗?

表面上看,西北回乱白彦虎名头更大,更加凶猛彪悍。

但此人根基不深,只是被推到前方的猛虎而已,真正祸乱的源头是西北这些盘根错节的宗教家族。

足足好一会儿,苏曳道:“季高先生,宁愿战难打一些,也要打得彻底一些。这些叛军头子,这些地方大族想要投降可以,举家搬迁,来到京城做官。家产给予保全,并且可以让他们参与接下来洋务运动的大项目,可以入股关键银号等等。但是……不能保留军队,不能留在原籍。”

这就是要挖根了。

基本上,这些地方大族是不可能会同意的。

左宗棠道:“这样一来,那下官就有数了。尽量杀,尽量剿,尽量洗干净。”

苏曳道:“对。”

左宗棠道:“西北地方太大,不过我们也有强大的骑兵,战斗力应该远超于对方。但他们会到处流窜,那我们应该让他们朝哪一个方向流窜?”

苏曳想了一会儿,基本上他们会朝着疆地流窜的。

那样表面上看,会使得疆地的叛军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

苏曳道:“疆地既然已经足够乱了,那再乱一些也无所谓了,就任由他们往疆地跑,任由那边的叛军越来越多。”

左宗棠道:“王爷英明。”

在广阔无垠区域内,不怕叛军数量多,就怕叛军没踪迹,万里迢迢被拖死。

在一次又一次的商议中,针对这次西北大乱的政策,越来越严厉。

历史上,左宗棠下手已经算狠的了。

但这一次,只会更狠,更彻底。(这段剧情,只能浅尝辄止哈)

……………………………………

接下来,苏曳一个接着一个召见西征军的重要高层。

满洲猛将都兴阿跪在苏曳面前。

“长期呆在一个环境内,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情绪,尤其是当下,极其容易陷入一种满汉对立的情绪之中。”苏曳缓缓道:“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跳出京城,跳出直隶,去看看外面的敌人。”

“是,王爷。”

苏曳拍了拍都兴阿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

但是,都兴阿此时已经有很深的别样感触了。

在京城,最大的基调就是苏曳要灭八旗,要挖八旗的根基了。就是满汉对立,而苏曳代表的是汉人。

但是偏偏,苏曳此时也正在对汉人最大的力量湘军动手。

更可笑的是,八旗王公竟然和汉人势力联手,要干翻苏曳。

所以,都兴阿这种精英人才,再怎么也能看得清楚明白了。

不过,因为他在八旗太久,太深了,还是很难跳出这个思维禁锢。

这一次去西北平乱,想必他就能跳出来这个禁锢了,能够真正明白苏曳非一家一族之复兴,是为何意。

接下来进来的是多隆阿。

“末将,拜见王爷。”

苏曳道:“上一次在南京,可不见得你对我有这么恭敬啊。”

多隆阿一丝不苟,甚至觉得王爷你这笑话有点冷。

其实,多隆阿也在思考。

如果苏曳是要彻底毁灭满洲,毁灭八旗力量,那为何对八旗精英充满了容忍,甚至是保护和培养。

如果真的是要灭掉八旗和满洲的话,他应该把八旗精英全部弄死,把废物全部抬起来啊。

但这一次,苏曳让多隆阿率领一支精锐骑兵,前往西北平叛,他内心是非常感激的。

至少,他作为满洲猛将,能够离开京城,能够避开这一次八旗和苏曳之间的剧烈斗争。

这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八旗之间亲戚血脉,盘根错节。

如果真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多隆阿和都兴阿这种满洲将领很难置身事外。就算你不参加,伱的家族,你的亲戚难道不参加吗?

随随便便就被拖下水了。

接下来,召见的是李秀成和李世贤。

“末将叩谢王爷大恩。”

李秀成和李世贤其实有些不敢相信,苏曳竟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让他们领军,就让他们去建功立业。

再怎么说,他们很长时间都是叛军。

而且在之前,太平军和西北的乱军还有遥相呼应的关系。

但是苏曳却知道,不管是李秀成还是李世贤几乎是最忠诚的。

他们忠诚的不仅仅是苏曳,而是他们自己的未来。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名正言顺的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谁愿意成为反贼。

虽然在天国内,他们又是忠王,又是侍王,但内心再清楚不过了,自己这些王完全是过家家一般的游戏。

眼下他们走的,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

他们会成为真正名门望族的起点。

苏曳道:“这次西征军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曾经的天国军队,甚至还有少部分的捻军。所以这六万军队成分非常复杂,有汉人,有满人,有天国军,有捻军。在战斗中最容易产生友谊,抹平裂痕,完成全军之大融合。”

“但是在战斗中,也更容易计划矛盾,使得原有的裂缝,越来越大。”

“所以,两位的责任非常重大。不但有军事任务,还有政治任务。”

“要在战斗中,让各部军队缔结友谊,要完成融合。”

“秀成兄,我知道你曾经多次打败过湘军,打败过清军。但这一次西征军的主帅是左宗棠,你一定要完全服从他的命令。”

李秀成道:“王爷放心,秀成省得。不仅仅我们兄弟之前途命运,乃至无数天国兄弟的前途命运,皆在这一战,我已经完全服从左帅之命令,殚心竭虑,死而后已。”

接下来,召见的就是张宗禹这个滚刀肉。

“都说你张宗禹天生反骨,我让人在陆军学院里面压制你,不想让你出头,所以每一项标准,你都比别人高,结果还是让你脱颖而出了。”苏曳道:“你可怪我?”

“不怪。”张宗禹道:“其实,王爷您冤枉我了,我不是天生反骨。”

“哦,那你是什么?”苏曳道。

张宗禹道:“我只是天生不安分,喜欢干大事。”

苏曳道:“那我这次给你安排的事情,够不够大。比起你率领几万捻军,在河南山东杀来杀去,如何?”

张宗禹道:“差不多大,差不多大。”

苏曳道:“未来让你率领千军万马,杀入俄国,杀入中亚诸国,够不够大?让你带着精锐骑兵,和法兰西的精锐骑兵对战,够不够大?”

张宗禹道:“够大,够大。”

苏曳道:“就怕你自己的本事不够大。”

接着,苏曳问道:“在陆军学院念了几个月书,对民族大义,对世界格局,对中华复兴,可有一些想法了?”

张宗禹道:“有一点,不太多。”

苏曳道:“朽木不可雕。”

张宗禹道:“若末将真的是朽木不可雕,您也不会这次放我出去了,您还说我天生反骨,那西北遍地反贼,您把我放出去,可是冒险得很。所以王爷心中对我之器重,我是知道的。”

苏曳笑道:“我器重的人很多,你自我感觉也别太好。”

接着,苏曳不耐烦挥挥手道:“走吧,走吧。”

张宗禹大声道:“王爷,这一战末将定让你刮目相看。”

接下来是冯子材。

这一次出征,他也要带走一个旅。

他和张国梁,两人只能走一个,剩下一个人一定要留京驻守。

两个人争先西征。

张国梁来见了苏曳不下七八次,而冯子材每隔两三天,就写一份西征方略。

最终,苏曳让两个人自己商量好。

于是,冯子材终究还是说服了张国梁,他代表守备师出征西北。

此人民族英雄,对于苏曳来说,当然是有光环的。

只不过一直到现在为止,他的战绩都称不上多么辉煌,但苏曳有耐心。

这次平定西北,战局大,战事剧烈而复杂,对于苏曳来说,不仅仅要平定西北,还要狠狠打出几个名将出来。

“末将,多谢王爷隆恩。”冯子材没有多说其他,就只是恭敬叩首。

而最后召见的,就是王世清。

“世清,你这一次在西征军中是中流砥柱,是中军,最大的任务是稳。”苏曳道:“你率领的军队,是我们绝对的主力,绝对的嫡系。”

“所以,我对你有几个要求。”

王世清道:“请王爷训示。”

苏曳道:“第一,当其他各军出现矛盾的时候,你一定要竭尽全力,辅佐左宗棠,平息矛盾。”

“第二,你率领的军队要做好绝对的表率作用,平时不争功,关键时刻,最难打的战,最难啃的骨头,要勇于出击。”

“其三,但兄弟部队出现危险的时候,要竭尽全力相救,绝对不要有半点军阀思维。”

“这次六万西征军,成分复杂,大家都看着你们。你的第二师表现得好,全军就会团结一心,完成融合。你若表现得不好,全军原本的裂痕就会更加明显。”

“所以,你们是主心骨,是尖刀,是榜样。”

王世清单膝跪下道:“是,末将定不辜负王爷之期待。”

…………………………………………

苏州!

江苏巡抚马新贻倒在血泊之中。

顿时,全场彻底惊变。

旁边的钦差卫队,第一时间直接冲上前去,用身体帮助压在马新贻的身上,挡住刺客可能继续射击的子弹。

而另外一队钦差卫队,用最快的时间,去把眼前的刺客张汶祥抓捕。

“保护大人,保护大人!”

用最快时间,将江苏巡抚马新贻抬入到大轿之内。

另外一队钦差卫队,就要冲过去抓捕那个暗处的枪手。

“不要恋战,返回上海,返回上海!”随着钦差卫队的军官一声令下。

几百名的队伍,呈现战斗队形,保护着马新贻的轿子,飞快离开苏州,朝着上海方向撤退。

而江苏各级官员,都被眼前这一幕彻底吓住。

这……这是内战要爆发了吗?

湘军疯了吗?

竟然真的动手了?

而且派了不止一波刺客?

……………………

拙政园内。

湘军高层,面色铁青,静寂无声。

曾国藩拿起杯子,想要喝茶,却又明显的杯沿撞击声。

“是谁?是谁?”

“是谁下令动手的?”曾国藩颤抖道:“黄翼升,是不是你?”

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摇头道:“大帅,我,我真的没有下这个命令啊。”

马新贻在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放出风声了,说有人违反朝廷律法,违反懿郡王定下来的南方七省税赋制度,利用水师进行非法走私。

他这个江苏巡抚到任之后,一定要严查,严惩。

这表明了马新贻担任江苏巡抚之后,第一个就要那黄翼升这个江南水师提督开刀。

曾国藩道:“那你联系过这个张汶祥没有?”

黄翼升道:“此人海盗水匪出身,有些时候,难免打交道。”

曾国藩目光又望向了鲍超,道:“你呢?”

鲍超道:“大帅,我,我确实有所预备,但是也真的没有下令。”

曾国藩目光又望向自己的弟弟曾国荃。

一直以来,曾国荃是对苏曳敌意最大,反抗意志最坚决的。

曾国荃道:“大哥,现在追究这个,还有什么意义?说不定是苏曳那边的苦肉计呢?他又不是没有做过?当时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后,他就被德兴阿之子刺杀过,让朝廷陷入了全面的舆论被动。”

李鸿章道:“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那个枪手是谁派的?”

是啊。

这个隐藏在暗处的枪手。

曾国藩道:“你怎么看?”

李鸿章道:“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甚至八旗王公,都有可,就是为了激化我们和苏曳之间的矛盾。”

彭玉麟道:“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办?”

“第一,那个凶手已经被钦差卫队抓走了,而且直接带到上海,一旦进行审问,他会招供出什么来?”

毫无疑问,会把鲍超,黄翼升,曾国荃全部招供出来。

“所以,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我们是不是要强行截留钦差卫队,把刺客张汶祥抓住,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大帅是两江总督,可以在朝廷之前先审理此案,证明张汶祥刺杀马新贻,完全是因为个人私怨。”

“第二,招商大会,还要不要如期进行?”

招商大会先不说,要不要劫留钦差卫队?

这是在是天大的难题。

不劫?

张汶祥招供之后,苏曳的刀子,一刀一刀凶猛砍过来,你怎么办?

劫?

算不算是直接谋反?

“劫!”曾国藩直接下令道:“此事发生在两江地界,我这个两江总督有足够的处置权限。”

随着曾国藩一声令下。

前江苏巡抚李鸿章,率领一支军队快速出发。

……………………………………

在城门口之处。

马新贻的钦差卫队,被堵住了。

城门关闭,后面李鸿章率军而至。

钦差卫队首领,团长王大年冷声道:“我们要返回上海,谁敢阻挡?”

李鸿章道:“请问军门,是哪一部?”

王大年道:“警备团长,王大年。”

李鸿章微微一颤。

警备团,是率属于苏曳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师,只负责保护苏曳。

是最嫡系的力量。

而这个王大年,也是苏曳新军的第一批骨干。

农民出身,老实人,认死理。

李鸿章上前道:“当务之急,就是马上对马新贻大人进行救治,人命关天,十万火急。”

王大年道:“我们就是要把马大人带回上海救治。”

李鸿章道:“等赶到上海,伤势或许会恶化。另外这个刺客胆大包天,竟敢刺杀朝廷命官,一定要立刻进行审理,免得同党逃窜,或者他半路自杀。”

王大年望着李鸿章带来的几千军队,再望着前面紧闭的城门。

他望着李鸿章良久道:“我要带马大人,还有刺客,返回上海,有阻挡者,格杀勿论。”

“李鸿章大人,如果你想要抢人,就可以杀光我们。”

然后,王大年朝着守城门的一队士兵道:“立刻打开城门,否则格杀勿论。”

“五,四,三,二,一……”

“开火!”

王大年直接一声令下。

把守城门处的几十名湘军,甚至来不及反应,直接就全部被击毙了。

李鸿章脸色瞬间剧变。

这王大年,就是有名的一根筋。

竟然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直接开火了,你……你小小团长,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王大年接着命令:“去开城门。”

十几个钦差卫队士兵上前,直接上前开启了城门。

“出城!”王大年竟然是丝毫不理会,直接下令钦差卫队出了苏州城。

“且慢!”李鸿章大声高呼道:“王军门,留下马大人,留下刺客。”

王大年回头,道:“要么杀光我们,要么我们回上海。”

然后,他一挥手。

几百名钦差卫队,举起枪口,瞄准李鸿章部的所有军队。

刹那间,李鸿章汗毛一竖。

瞬间千钧重担,直接压在他的身上了。

他此时虽然带着几千军队,而且在整个苏州城内,有几万湘军。

眼前王大年只有区区几百名警卫团。

但……这是苏曳嫡系中的嫡系。

眼前这个王大年,已经表现出了绝对一根筋的架势。

你李鸿章敢上前抢人,不管抢的是马新贻,还是刺客张汶祥,我王大年就一定会下令开火。

你李鸿章害怕承担责任,怕死。

我王大年,一点都不怕。

李鸿章能下这个决心吗?

一旦开火,什么后果?

王大年这个警卫团一定会全面开火,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那什么都不用说了。

你湘军胆敢开火消灭苏曳的警卫团,胆敢对中枢嫡系军队开火。

那就是谋反。

现在苏曳虽然组建了前所未有规模的西征军,但军队还在集结之中。

如果,湘军这边直接开火,那谁敢保证这西征军中的一大半,直接掉头南下,攻打湘军?

湘军就算想要开战,起码也要等到苏曳的西征军到了西北,陷入战乱之中无法脱身。

否则,现在苏曳手中掌握的军队还是太强。

别到了最后,湘军牺牲自己,成全了西北的那些乱贼。

李鸿章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也下不了这个命令。

“走!”王大年一声令下,带着卫队离开。

…………………………

几日之后。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江苏巡抚马新贻被刺,生命危在旦夕。”

刹那间,整个朝堂几乎要炸了。

什么?

被刺杀?

湘军疯了吗?

这是堂而皇之要谋反吗?

而后,太后震怒,苏曳震怒。

慈安太后立刻下旨:“着议政大臣周祖培,军机大臣田雨公,前往上海,彻查马新贻被刺一案。”

“下旨太医院,派遣骨干要员前往上海,竭尽全力,救治马新贻。”

朝廷这边,雷厉风行。

几乎是旨意下达之后,周祖培和田雨公立刻南下出发了。

但所有人却盯着苏曳的另外一个动作,西征军的集结,会不会停止?

会不会改变计划,让部分西征军南下,防御湘军?

结果是没有。

西征军依旧在如火如荼的集结。

虽然马新贻被刺,惊天动地,但在苏曳眼中,平定西北,仿佛依旧是第一大事。

…………………………

曾国藩,李鸿章正在和美国公使,英国的威妥玛爵士发怒。

“你们的商人呢?”

“你们的承诺呢?”

对于俄国公使,美国公使,威妥玛等人来说,湘军集团的招商大会,一定要进行。

甚至,他们也不惜让清廷陷入内战。

巴不得让清廷陷入内战。

但是,资本集团是厌恶风险的,厌恶战争的。

当苏曳的第一师进入上海和英国海军陆战队进行军事演练的时候,很多商人就有了退缩之意。

而当马新贻被刺杀之后,整个战争风险大大增加了。

谁敢把钱投入到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

威妥玛缓缓道:“曾总督,现在你们确定还要进行招商大会吗?”

顿时,曾国藩和李鸿章陷入了沉默。

当时李鸿章不敢直接爆发内战,所以王大年带着张汶祥和马新贻返回了上海。

也就是说,政治主动权瞬间落在了苏曳手中。

接下来,朝廷的钦差大臣要南下审案了。

具体会审出一个什么结果?那就完全由苏曳说了算了。

如果,你曾国藩这边取消所谓的招商大会,那么这个刺马案就会审出一个让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

如果你曾国藩不取消招商大会,那就会审出一个非常炸裂的结果。

俄国领事道:“曾大人,现在的情形,就算你取消了招商大会,苏曳会放过你吗?刺客张汶祥在他手中,就如同慢刀子割肉一样,一刀一刀切下来,你反抗,还是不反抗?”

美国公使道:“没错,我们的商人都厌恶风险。但是只要你下定决心,招商大会依旧在苏州进行,还是可以签订协议的,几国公使依旧可以参加,依旧可以举世皆知。”

曾国藩道:“但是,具体的投资的金额是不是有三千多万两,就不一定了对吗?甚至招商大会上签订的协议算不算数,是不是真的会投银子进来,也不一定了对吗?”

美国公使道:“起码,这个招商大会的召开,就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李鸿章朝着俄国领事道:“你们的承诺呢?”

俄国领事道:“没有看到公使大人已经不在南边了吗?他正在京城,只要你们决定招商大会继续,那他就会代表俄国,进入朝堂,正式向清廷宣战。”

威妥玛道:“现在商人都在苏州了,不管他们签订的协议是不是真的算数,但只要你们愿意,他们就愿意出场,就愿意签订这个协议。”

“关键是你,曾大人,是否做好了和苏曳全面对抗的结果。”

…………………………………………

曾国藩等湘军巨头,再一次陷入了抉择。

他现在甚至有些无法想象,当时苏曳是如何面对朝廷巨大的压力,一次又一次做出关键性抉择的。

就眼下这个抉择,他就很难定夺。

眼看着斗争一步步升级。

他曾国藩内心深处,真的有一点点想要妥协的念头。

“没有后路的,大哥!”曾国荃道。

断腿的李续宾道:“确实没有后路的,大帅。”

最终,曾国藩宣布,南方诸省的招商大会,继续进行。

与此同时。

京城朝堂。

俄国公使再一次出现在大殿之内。

“尊敬的皇太后,尊敬的苏曳郡王。”

“我国和贵国的总理衙门进行了长达近两年的谈判和磋商,我方坚决要求你们履行《瑷珲条约》《清俄北京条约》的相关条款,但都遭到了拒绝。”

“在边境冲突中,贵国聘用海盗,对我国平民进行了可耻的杀戮,我方秉持和平的意愿,要求你们赔款九百万两银子,也遭到你们的拒绝。”

“我国皇帝的威严,受到了玷污。”

“但哪怕到了这最后时刻,我国也希望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双方的矛盾。所以我在此向贵国发出最后通牒,请贵国履行《清俄北京条约》的所有内容,并且因为海参崴惨案,正式向我国赔款九百万两白银,并且交出相关罪犯。”

“如果,这个最后的通牒没有得到满足,我国将向贵国宣战。”

换成之前,慈安太后肯定会被吓坏掉。

因为清廷中枢也已经知道,沙俄帝国是一个贪婪可怕的庞然大物。

一旦开战,后果不敢设想。

但苏曳再三告诉慈安太后,俄国腹地距离东西伯利亚非常遥远,俄国人根本没有做好大战的物资准备,这一场宣战,只是为了配合西北的叛军,以及给南方的湘军壮胆。

而且僧王已经带领了上万军队,前往黑龙江构建防线。

而且不管清廷这边如何妥协,俄国将来也一定会发动战争,除非把黑龙江和吉林全部割让,而且还要外加一个旅顺港。

慈安太后听闻了俄国公使的话后,再望向苏曳一眼。

苏曳点了点头。

美丽的小太后红着眼睛,严肃庄严道:“贵国的要求太过于无礼,请恕我们不能答应。”

俄国公使道:“如此,我代表俄皇,正式向贵国宣战。”

然后,他直接递交了战书。

递交完战书之后,俄国公使扬长而去。

尽管苏曳一再强调,俄国人的宣战只是政治手段,他们并没有做好大规模的军事准备。

但是整个清廷中枢,整个京城,还是陷入了惶恐。

觉得俄国人几万大军,会立刻冲黑龙江南下,杀入京城。

……………………………………

钟粹宫内。

年轻的太后又再哭。

“你赶紧让她回来,让她回来。”

“她孩子也生了,月子也做完了,还呆在九江做什么?”

苏曳轻轻将她抱在怀中,柔声道:“她要是回来,我们之间怎么办?”

慈安太后道:“我现在天天担惊受怕,我们之间还能有什么事儿?”

“你天天对我用美男计,就是想要用男女之情哄骗我,让我事事顺从你,给你中枢大义。”

“现在旗人天天都有人请辞,朝堂都快空了一半了,北边俄国人宣战,南边湘军要作乱,西北已经大乱。”

“我再这样被你哄骗下去,大清江山只怕真的要亡了。”

苏曳道:“我总没有逼你吧,很多事情,我也没舍得逼迫你吧。”

那倒是。

一千多名旗人老叟的家眷流放宁古塔一事,太后下不了这个决心,苏曳也没有逼迫。

旗务改革很多条款,小太后下不了决心,苏曳也没有逼迫。

慈安太后道:“你为什么不让她回京,让她给你下旨啊。”

苏曳道:“首先,她呆在九江,没有回京,就是风波太大,她也想要暂时置身事外,不敢冒风险。上一次她下旨我撤军,我抗旨了,她心中是不满的,所以我和她的感情或许已经不太纯粹了。”

慈安太后道:“那你和我感情就纯粹了吗?你就是在利用我。”

苏曳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继续道:“当然,她很聪明,如果我强行要求她回京,并且给我下达圣旨,包括几千旗人家眷的流放,她还是会给我下这个旨意的。”

慈安太后道:“那你就让她给你下旨意,你让她回京,我去潭拓寺礼佛,我什么都不想管了。”

苏曳缓缓道:“婉儿你是八旗大族出身,你是正宫太后,所以这些旨意,我希望由你来下,我也希望你能看清国家大业,我想要和你有一个真正的未来。”

这话,让慈安太后沉默了好一会儿。

足足好一会儿,慈安太后低声道:“那,那湘军那边,你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要彻底逼反他们吗?”

苏曳道:“太后知道切香肠吗?”

“不知道。”慈安太后道:“你所谓切香肠,难道就能不战吗?”

苏曳道:“当然要做好战斗准备,但不能是全面内战!”

…………………………

十月十五!

南方几省的招商大会,依旧在苏州进行。

美国公使,法国领事,威妥玛,俄国领事等参加。

超过六家报社,现场报道。

惠亲王绵愉,代表所谓的朝廷中枢参加。

上百名英国、美国商人参加。

两江总督曾国藩,湖北巡抚彭玉麟,安徽巡抚李续宾,江西署理巡抚曾国荃,湖南巡抚李翰章,前江苏巡抚李鸿章参加。

四川总督骆秉章没有加入签约仪式,但是也到场参加。

难怪湘军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抗之心,整个南方竟然有六个省督抚,都是湘军巨头。

这也是咸丰皇帝留下的大锅。

当然,因为面临着战争风险。

所以这一场招商大会,基本上是有名无实了。

签订的只是协议,具体是否能够落实,那鬼知道。至少在场上百名商人,没有真正把汇票拿出来。

但名义上,两江总督曾国藩宣布这次招商大会大获成功,南方几省将开展全面的洋务,签订金额达到三千六百万两银子。

相关项目,即将在苏州、武昌、汉口、扬州等地上马。

………………………………

上海!

钦差大臣周祖培、田雨公,正式审理了张汶祥刺马一案。

松江府衙门,公开审理。

超过几百人围观。

刺客张汶祥,开始不断招供。

一项接着一项证据,呈堂证供。

三天之后。

张汶祥刺马一案,第一阶段,审理结束。

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江南提督鲍超,两人合伙利用江南水师进行走私,获利百万。并且假扮水匪,劫持商船。

江苏巡抚马新贻到任之后,秘密派遣人马对走私一案进行调查。

黄翼升和鲍超唯恐东窗事发,所以策划了对马新贻的刺杀。

不仅如此,张汶祥还隐隐招供,黄翼升和鲍超背后可能还有幕后指使者,就是马新贻曾经的政敌,江西署理巡抚曾国荃。

而后,当着几百名围观者的面。

两个钦差大臣,直接定案。

“此案关乎到两个朝廷大员,实在是骇人听闻。”

“事关两个朝廷一品武将,已经超出我等职权,所以只能奏请朝廷,请太后做主。”

而后,两个钦差大臣在卷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自己的印章。

表示,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官职和性命,为这个案子的真相负责。

直接定案。

但是,该如何处置,他们没有权限。

在所有人的见证下,一队信使,带着卷宗和奏报,朝着京城飞驰而去。

…………

几日之后!

朝堂之上。

“六百里加急,钦差大臣周祖培,田雨公,联名奏报。”

大太监增禄将两人的奏报拆开火封,递给慈安太后。

太后看完后,道:“苏曳,你看看。”

苏曳拿过来仔细阅读,尽管里面的内容早就无比熟悉。

刺马一案,幕后真凶为江南提督鲍超,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

两个都是湘军的一品武将。

苏曳将这个奏报,在整个朝堂上传递,让所有人看清楚。

然后,苏曳朗声道:“太后,此案真是骇人听闻。一品武将,不思报国,反而利用手中军队进行走私牟利,假扮水匪劫掠商船,为了掩盖真相,不惜雇佣刺杀谋杀朝廷的江苏巡抚?”

“此等行径,形同谋反。”

“请太后下旨,立刻捉拿钦犯鲍超,捉拿钦犯黄翼升。”

慈安太后深深吸一口气,又看了苏曳一眼。

又来哄我,又来哄我。

要是彻底逼反了二十万湘军,该如何办?

足足好一会儿,太后道:“拟旨,免去江南提督鲍超,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的所有职权。着周祖培和田雨公为钦差大臣,前往江苏,捉拿鲍超和黄翼升归案。”

……………………

朝廷旨意,依旧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上海。

十一月六日。

议政大臣周祖培,军机大臣田雨公,率领几千名钦差卫队,浩浩荡荡离开上海,前往苏州,抓捕鲍超和黄翼升。

不管曾国藩等人是否愿意,苏曳的大幕,依旧无情地展开。

………………………

注:万字更新送上,恩公手中月票,赐给我好不?感激涕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