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章:六百里加急!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至少这一刻,懿嫔无比渴望权力。

若是掌握巨大权力,此时又何至于如此被动?

不过懿嫔这边想要这样罢休,人家却不愿意放过她的父亲。

政治远比想象中的更加残酷。

一旦犯错,政敌是绝对不会放过机会的。

惠亲王他们不大敢攻击,但对惠征和崇恩,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甚至疯狂的御史,连惠亲王都不会放过。

……………………………………………………

朝堂之上。

都察院御史的猛烈攻击,已经正式开始了。

“臣弹劾通政司右参政惠征,收受贿赂,为罪员苏曳造势,伪造死而复生之祥瑞。”

“臣弹劾署理山东巡抚崇恩,收受苏曳贿赂,帮助他隐瞒购买首级,伪造功劳,将一个临战脱逃无能之徒吹嘘成为满洲干将,丢了我朝廷的体面。”

“臣弹劾惠征,私下参股苏曳家中的生意,暗中有利益输送,拿朝廷威严做交易。”

“在陛下英明圣武的感召之下,前方将士无一不拼命作战,唯独苏曳在后方泼凉水,说什么九江之战必输,若不严惩,岂不是寒了前方将士之心。”

“臣弹劾惠亲王,以权谋私,之前伪造祥瑞帮苏曳脱罪,如今又帮助苏曳造势,鼓吹什么九江之战必败,吹嘘他的所谓文武双曲星之名。”

“我军在九江战场连连获胜,塔其布在双城驿、大河埔击败发逆,曾国藩在湖口击败伪王石达开,拿下九江城已经指日可待,如此大好形势之下,却有人鼓吹就将必败,分明就是心怀恶意,居心叵测。”

“臣弹劾惠亲王,为了党争,不顾朝廷大局。仅仅因为肃中堂和郑亲王支持曾国藩,就罔顾事实,一味抹杀我军功劳,为苏曳鼓吹,将南方战局的生死存亡置之度外。”

顿时间,惠征,崇恩,惠亲王都被打蒙了。

肃顺一党,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现在九江之战真正的大捷报还没有来,就要对这三人动手了?

恭亲王奕䜣刚刚被咸丰从军机处领班的位置赶走,正躲在府里靠边站呢,如今朝堂之上,肃顺一党毫无对手,也就是惠亲王资格老,经常和肃顺顶着干。

但是惠亲王毕竟年纪大了,其实也不大管事了。

就这肃顺一党也容不下吗?就要借着苏曳,将惠亲王一系干翻?

你已经一统朝堂了,还不够吗?!

咸丰皇帝皱眉道:“惠征,可有这么回事?”

惠征出列道:“臣,从未收过苏曳一家的贿赂。”

副都统钮祜禄.穆宁柱冷声道:“惠征大人,那你家和苏曳一家合伙做生意,也是别人无中生有了?如果觉得别人冤枉你,可要拿出证据来啊?”

如果苏曳在的话,瞬间就会嗅出味道。

你穆宁柱是副都统,堂堂皇后的亲族,又不是御史,值得你亲自下场?

这是猎人准备要下手猎杀的信号。

苏曳家里的生意,惠征有股份,惠征背后是懿嫔。

想要谋夺家财,就必须先剪除这层保护伞。

惠征脸色一白,有些事情就算想瞒也瞒不过去。

咸丰道:“有,还是没有?”

惠征上前跪下叩首道:“有,臣在苏赫家的部分产业中,占股两成!”

咸丰寒声道:“怎么,是朕给你的俸禄不够花吗?还是朕日常给伱的赏赐太薄了?拿人手软,吃人嘴短的道理,你是不知道吗?”

惠征浑身哆嗦,皇帝还没有对他发过这么大的火。

尽管女儿成为了宫里的娘娘,家里也偶有赏赐,但惠征家底实在是薄,他在苏赫家生意的占股实在是太重要了,是他过体面日子的重要支柱。

但是现在,惠征也不得不再一次叩首道:“臣,这就去退股。”

皇帝瞥了他一眼,其实他对惠征入骨苏赫家的生意没有意见,只是把对苏曳的愤怒发泄在惠征身上而已。

接着,惠征摘下官帽,道:“臣乞骸骨。”

那倒不至于,毕竟也算是自己丈人,别显得他这个皇帝如此绝情。

咸丰淡淡道:“惠征罚俸三年,记过一次。”

惠征叩首:“臣领旨谢恩。”

“崇恩!”

崇恩出列,姿态比惠征要强硬得多,典型无欲则刚。

咸丰道:“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崇恩道:“臣之前确实推举过苏曳,一是因为觉得他真的有才华有功劳,二是因为他是觉罗一族,臣本着内举不避亲之心,所以才屡次推举他。”

御史寒声道:“崇恩大人,你确定没有收受过苏曳的贿赂吗?”

崇恩道:“从未有过。”

御史朗士亭冷笑道:“那一箱子字帖,又算什么?虽然不是金银,却比金银更加值钱啊,其中的《怀仁集王圣教序》难道不值钱吗?”

崇恩顿时辩无可辩,他作为觉罗一族的领袖,而且是苏曳的长辈,逢年过节收一点孝敬怎么了?

苏曳一家知道他喜爱书法,就经常投其所好,送好多字帖,有的值钱,有的不值钱,崇恩也不在意这些。

谁知道,今日成罪了。

“陛下,臣怀疑苏曳所谓文武曲星下凡,所谓九江之战必败言论,背后借由崇恩指使。”御史高声道:“当日何绍基获罪罢官,崇恩便多有同情,屡次公开为其求情被陛下训斥之后仍不悔改,却对陛下心怀怨怼。”

“臣检举揭发,陛下对崇恩有天高地厚之恩,任命其为署理山东巡抚,但他却屡次对这個署理颇有不甘,他多次想要谋取巡抚实职而不得,早就对陛下不满了。明知道苏曳是无能废物,他却屡次推举,这次又对九江之战必败言论推波助澜,可见其心怀叵测。”

顿时间,崇恩气得浑身发抖。

还有如此无耻之人?!

他是最不好权力之人,对当官并无多少兴趣,对所谓署理山东巡抚也毫无怨言。

结果这群人无中生有,指鹿为马。

崇恩摘下顶戴花翎,跪下道:“陛下,事已至此,臣就畅所欲言了。”

“那日晚上在惠亲王府,苏曳说九江之战必败言论虽为众多人所不齿,但臣以为他忠贞之心绝无问题,他之所以说出千夫所指之言,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请陛下明鉴。”

“苏曳此人能力有问题,但立场没有问题,对皇上的忠君爱国之心,更是绝无半点虚假!”

“而且,什么时候,我大清朝也要因言获罪了?!”

呵呵,大清朝一直以来都因言获罪的。

但苏曳是远支宗室,却应该是一样待遇的。

崇恩是谦谦君子,让他跪下乞怜,说什么叩谢天恩,绝无怨怼之意,是万万做不到的。

皇帝顿时恼怒,你崇恩说一句软话都不会吗?就这样硬顶?

当年何绍基就是这样,明明只是将他降职而已,结果人家直接辞官了,半点不服软。

怎么你崇恩也要学什么汉人读书人的风骨吗?

而偏偏这崇恩就是何绍基的至交好友,上折子为对方说话也不是一两次了。

御史郎士亭道:“崇恩,你敢说苏曳说什么九江之战必败,不是诅咒朝廷吗?”

崇恩硬顶道:“不是,臣坚信他是为了祖宗基业,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实在是那天晚上苏曳的表演给崇恩留下太深的印象了。

御史郎士亭道:“那请崇恩大人回答,你究竟有没有收过苏曳的书帖,尤其是那份价值连城的《怀仁集王圣教序》拓本,这算不算受贿?”

崇恩叩首道:“臣乞骸骨。”

咸丰大怒,一个个都用辞官相逼?真当朕不敢应了吗?

崇恩望着郎士亭这个小人,痛恨不已。

前不久,他装着书法爱好者和崇恩相交,让崇恩把他当成好友,将家中的珍贵书帖与之分享,而且将这些书帖的来历也告知。

结果,对方在今天如此狠咬自己一口。

亏得自己还把他当成至交。

郎士亭高呼道:“陛下,苏曳装神弄鬼,九江之战十拿九稳,却被他说成必败,这分明就是诅咒朝廷,心怀怨恨,形同谋反,请陛下将其明正典刑!”

“请陛下将此獠明正典刑!”

几名御史,纷纷出列。

“请将苏曳明正典刑,将崇恩罢官夺爵!”

“臣奏请将苏曳明正典刑,将崇恩罢官夺爵!”

而崇恩,直挺挺跪在地上。

不需要皇帝将他罢官,他自己就会辞去所有官职。

这样的朝廷,满堂小丑,不待也罢。

…………………………………………

而就在此时!

距离京城不到十里的官道之上,一名信使尽管疲倦之极,却依旧疯狂驰骋。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九江战报!”

“九江战报!”

“湖广总督府,六百里加急!”

有心人注意到,信使的手臂上没有绑红色带子。

而且如此之急迫。

而且不是湘军的信使,而是湖广总督府杨霈的信使?

这,这是什么意思?

之前两次,都是隔着老远就喊大捷的啊。

而现在大捷也不喊了。

莫非,莫非……

天下瞩目的九江之战莫非是输了?!

……………………

注:第一更送上,下一更依旧晚上七点左右,恩公手中的票给我好吗?

新书榜30名左右了,我想继续往上冲,恩公们帮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