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2章:天国灭亡!朝堂震动!不世之功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听到洪天贵福的话后,整个天国朝堂都陷入了静寂之中。

足足好一会儿,响起了赖文光的嘶吼之声。

“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

“老天王创立天国,是为了拯救天下的,怎么可以给人做奴才,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赖文光,此人勉强算得上是外戚。

洪秀全的妻子赖莲英和他算是同族亲戚,天京事变之后,骨干被杀得太狠了,很多亲戚就被提拔了起来,但大部分人都不堪重用。

这个赖文光倒是例外。

但是,这个赖文光在天国序列之内的才华,事实上是谈不上顶级。

不过,此人的性情自负,倒是比较顶。

此人先跟陈玉成,后来还跟过李秀成部作战。

但是在他眼中,陈玉成和李秀成都不值一提。

前些年,洪秀全深感兵力不足,所以就让人去收服捻军。

所以中后期的太平军,很多都来自于捻军,尤其是陈玉成。

而赖文光被派去西北,一边开拓新的根据地,一边收服捻军。

所以,他也成为了河南,陕西等地的捻军名义领袖。

但……仅仅只是名义上的领袖。

历史上关于此人的很多描述,很多都来自于清廷的审判供述,而供述是他自己说的。

他一心求死,自说自话,难免吹嘘。

他说自己西征军足足有几十万,他说自己是几个省的捻军领袖。

但实际上,他和捻军众多首领之间是有矛盾的,在北方和西北也没有真正收服众多捻军。

所以,这一次天京危急,他率军南下,也没能把十几万大军带回来。

新天王洪天贵福道:“遵王,你要抗旨吗?”

赖文光指着他颤抖道:“天王,您……您这样对得起老天王吗?”

赖莲英道:“老天王在临终之前,曾经多次说过,兄弟们有活路,他不拦着。而且也曾经拉着我的手说,莫要让我儿走上险路。”

洪秀全后宫众多,赖莲英虽然是长子之母,但却不是正宫皇后,而是又月正宫,在洪秀全的后宫中排名第二。

至于洪秀全的正宫,不是真人,而是天上的女,称之为天妻。

在历史上,她算是太平天国众多女子之首领。

但在这个世界,太平天国女子的精神领袖就变成了洪人离,而且大部分女营姐妹,都被各种方式营救出了天京,前往九江工业试验区,成为了苏曳重要的生产力。

这个赖莲英,也是神神叨叨的,也会上演天人下凡的把戏,也会经常和上帝对话之类。

但毕竟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乡下女子。

经过洪人离长年累月的思想改造,她现在一心也只想过着安定的生活,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过颠簸流离,九死一生的日子。

洪天贵福道:“父王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然而我天国这些年来,可有做到这些吗?”

当然没有做到,甚至被天国统治后,百姓一样困苦,甚至更加困苦了。

“我们没有做到,但是苏曳大人那边却做到了。”

“我们天国有多少兄弟姐妹此时在九江,十几万都不止了,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有的参军,有的做工,有的种田,有的做官。”

“朕资质有限,能力不足,无法带领天国众多兄弟姐妹实现先王之理想。”

“但是,苏曳却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宗旨。”

“天下大位,有能者居之,有德者居之。”

“所以,朕愿意带领天国的众多兄弟姐妹投降苏曳大人,给大家一个前程。”

这段话,他翻来覆去已经背了好久了,总是害怕今天说不好。

但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流畅地说出来了。

他这个年纪,正是懂事和不懂事夹杂的年纪。所以从他内心深处,真的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想要承担这个万钧重担。

赖文光道:“但,苏曳是鞑子,是清妖啊!我们和清妖战斗了一辈子,厮杀了一辈子,最终却要投降一个清妖吗?”

这话一出,在场大部分人内心反驳。

任何时候,行动比言语有说服力。

从几年前开始,苏曳就建立南方七省联盟对抗清廷了,就专门和皇帝对着干。

进入中枢之后,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推翻八旗制度,推翻满人专权。

看看他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汉人。不久之前,他刚刚对八旗兵进行了屠杀。

洪天贵福道:“当然,我不强求。”

“愿意跟着我投降苏曳大人的,静立不动。”

“不愿意跟着我投降苏曳大人的,请举手。”

“如果举手之人超过半数,那我离开天京,你们另立其他人为新天王,再建天国。”

这就很鬼了。

对于天国的前途,大家难道心中没数吗?

没有指望了。

天国真正的擎天玉柱陈玉成,在杭州之战后,也彻底放弃了希望。

他看到了巨大的差距,而且是整个体系的落后。

谁敢举手?

未来在新体系中,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了。

最终,稀稀拉拉有人举手了。

这应该是太平天国最顽固分子,已经彻底转不过思维了。

但是,真正的掌权者,却几乎无人举手。

且不说林绍章,洪仁发,洪仁达这些人了。他们内心是不太赞同投降的,因为那样将会失去大权,失去自主性。

但是,现在连天王都要投降了,天国都要没有了。

那坚持还有什么意义?

不能独掌大权,但起码在苏曳体系中,还有自己的位置吧,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吧。

而之前叫嚣得最厉害的赖文光,陈得才,也没有举手。

因为,他们当务之急,也要考虑自己的前途。

最终,举手反对投降的人,仅仅不到十分之一。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赖文光和陈得才等人,甚至稍稍松了一口气。

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当家作主,掌握权力,当然很好。

但如果背负的是一个日落西山的势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将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道路,而且肩上的重担会越来越重。

现在,这个重担可以交出去了。

把命运交给别人,尤其是交给强者,有些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西征的时候,赖文光和陈得才算做的不错,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好累,好吃力,我的才华配不上我的责任。

新天王洪天贵福道:“既然如此,这道旨意就算数了。”

……………………

次日!

天京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

里面的十几万守军,全部放下了武器。

新天王洪天贵福带领着太平天国诸王,缓缓地从洪武门缓缓而出,前往苏曳的营寨。

原本有人提议,受降仪式应该在紫金山上进行。

苏曳明白里面的原因。

紫金山比较高,在里面搭建一个高台。

让小天王一步一步爬上紫金山顶,向苏曳投降,更有仪式感,也显得更加卑微。

但是算了。

苏曳直接在洪武门外不远处的军营之中,搭建了一个临时的高台。

进入军营之后。

太平天国诸王惊喜地发现,这个军营里面的士兵都是熟面孔。

这两千人都是天国士兵出身。

而且,苏曳也没有站在高台之上受降,而是主动从高台上走了下来。

总统十九级调节,苏曳走下来九级。

洪田富贵高举着玉玺,缓缓走上了台阶,在第十级的时候,他就要跪下来,献上玉玺。

苏曳搀扶住了他。

然后,接过他的天国玉玺。

接着,洪人离上前柔声道:“天贵,那姑姑就解掉伱的王冠和龙袍了呀。”

“嗯。”洪天贵福目中充满了信任。

轻轻摘掉了小天王的王冠,解下了他身上的龙袍。

接着,沈宝儿亲手捧过来袍服,苏曳亲手为洪天贵福穿上。

接着,苏曳问道:“天贵,你愿意拜我为师吗?”

这话一出,李秀成、赖莲英等人心中大喜。

成为苏曳的学生,就代表苏曳会保护这个学生,不会让清廷的人伤害他。

顿时,洪天贵福恭恭敬敬地向苏曳叩拜,行了拜师礼。

或许是因为苏曳目光温热,洪天贵福忍不住问了一句:“老师,我……我要扎辫子吗?我不想扎。”

苏曳摇头道:“不用。”

接着,他凑到对方耳边,低声道:“老师和你说一个秘密,你不许说出去。”

洪天贵福用力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不说出去。

苏曳道:“几年之内,老师就要让天下所有人,都剪掉辫子。”

就这短短一句话,让洪天贵福少年心中充满了认同感。

接下来。

苏曳来到太平天国诸王面前。

他先来到李秀成面前。

李秀成立刻单膝跪下道:“拜见大帅。”

苏曳将他搀扶起来,紧紧抓住他的臂膀,缓缓道:“虽未当面交谈,但我和秀成兄书信往来几年,已是知己。”

接着,他来到陈玉成面前。

陈玉成单膝下跪,道:“罪人陈玉成,拜见大帅。”

苏曳哈哈大笑,将陈玉成搀扶起来,道:“少年锐气,最是可贵。我很高兴,最后能够用民族大义打动玉成,你少年天才,可不能止步不前,未来可要青史留名。”

之前,陈玉成对苏曳又妒忌又敌视。

但这段话,真的说到他心中去了。

少年天才,青史留名。

这是何等之褒奖?

接着,苏曳来到林启荣面前道:“叔,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去看外孙了。”

林启荣道:“对,抱完外孙后,再为大帅征战天下。”

苏曳来到曾天养面前。

前段时间,这位老将军重病了一场,但是天京面临危机之后,他又缓了过来。

此时,已经是七十四岁高龄了。

苏曳上前道:“老将军,我要组建新式海军,但手中人才急缺啊。老将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曾天养笑道:“我对大帅有用,就能吃饭。没用,就吃不下饭了。”

而后,苏曳来到林绍章面前。

“林兄,我这边事务繁多,尤其是十几万太平军兄弟需要安置,你要受累。”

林绍章跪下道:“愿意为大帅效死。”

然后,苏曳来到洪仁发,洪仁达兄弟面前。

顿时,两人尴尬了。

除了赚钱,除了贪污,我们什么都不会啊。

接下来,我们就过过荣华富贵的日子吧。

“大帅,我们愿意献出家产。”洪仁发跪下道。

苏曳笑道:“你们兄弟二人,内政不达,但对于商事,倒是颇为精通,日后也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洪仁发,洪仁达拼命磕头道:“愿意为大帅效死。”

接着,苏曳来到了赖文光面前。

此人,是最坚定反对投降者。

当然在最后关头,他没有举手。

此时见到苏曳走来,他也单膝跪下,但是表情很不自然,动作也颇为僵硬。

苏曳上前道:“文光兄短暂经营过西北,大概也知道西北之祸吧。”

赖文光道:“西北之祸,在于马氏。”

苏曳道:“对,接下来西北恐为我国之心腹大患,再更西北,有人会和俄国人勾结,试图瓜分我国土。文光兄经营过西北,以后恐有重任啊。”

赖文光大声道:“愿为大帅效死。”

接下来,就是陈得才。

太平天国的诸王,苏曳一个个见面,一个个说话。

此时,所有人看出来苏曳这个新主君了。

当真是直人。

要不要用你,怎么用,大用还是小用,他都说得清清楚楚。

不管是大用还是小用,最重要的有一点。

自己人的感觉。

太平天国的人投降清廷不是没有,而且说句心里话,清廷还算是有容人之量的。

对于投降者,算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很难有自己人的感觉。

而今天的见面,所有人本能有一个感觉,苏曳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不用担心被排挤,不用担心没有位置。

这一番交谈,就整整进行了几个时辰。

然后,王有龄上前道:“苏相,大军该入城了。”

苏曳笑道:“对,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大军该入城了。”

按说,大军入城,接管天京应该是最重要的。但是苏曳却和这群人交谈几个时辰,好像一点都不急着接管天京城。

然后,一声令下。

“大军入城!”

苏曳的六七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了天京城。

此时,城内所有的牌匾已经全部撤下了。

什么天王府,翼王府等等。

天京城的名字,都被铲掉了。

按说,应该恢复江宁府的名称,应该请旨的。

但是苏曳直接道:“直接凿刻,南京!”

“是!”

旁边的王有龄和马新贻等人内心稍稍无奈。

我们这位主君,真是太直了。

你直接命名南京让朝廷的人怎么想啊,他们会吓死的啊。

南京是前明的都城,他们会想着你是不是要在南方另立江山了?

而且说句真话。

现在刚刚投降过来的天国众人,内心深处大概无比希望苏曳能够另立江山吧。

………………………………

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甚至会非常麻烦,非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

加上杭州俘虏的太平军,差不多有二十万太平军需要安置。

按照苏曳的计划,这里面大概只有四万人,可以成为帝国新式陆军。

甚至都挑不出四万人,可能只有三万。

剩下十几万人,都要遣散安置。

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无法安置。但对于苏曳来说,简直是多多益善。

江南制造局,福建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德兴铜矿,开平煤矿都需要海量的人力。

这十几万太平军都是壮劳力,而且有一定的服从性和组织性。

安置做工人,再好不过了。

当然,会有一定风险性,害怕聚众闹事,聚众造反。

但是,要是这个挑战都接不住,苏曳还篡个屁江山。

而且他虽然不是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但是他的立场至少在广大人民这边。

只要保证这一点,就出不了乱子。

看着南京两个字,一点一点被凿刻出来。

苏曳长长呼了一口气。

最终忍不住揉了揉旁边洪天贵福的后脑勺。

“老师,怎么了?”少年忍不住问道。

苏曳缓缓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是啊,一个时代结束了。

在这个世界,1863年,4月19日,比历史早了一年左右。

太平天国正式灭亡。

苏曳,正式收复南京。

比起历史上,这个结局要温柔得多。

没有那么多的惨烈,没有那么多的血腥。

太平天国相当部分人才精英,都被保留了下来,未来或许还能续写辉煌人生。

纵然毁誉参半,纵然给整个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太平天国的正义性和革命性。

旁边一个骑兵将领飞快而至,距离苏曳还有十几米的时候就翻身下马,拱手道:“拜见大帅。”

这是骑兵第一师,第一团长王正谊。

苏曳朝着洪天贵福道:“这是你师兄,王正谊。”

洪天贵福躬身道:“拜见师兄。”

王正谊道:“老师,这就是小天王吗?”

说完,他也发现自己说错了话,但是苏曳也不在意道:“对。”

王正谊顿时严肃了起来,猛地一咬牙,把身上的镶金佩剑送给了洪天贵福道:“师弟,这是师兄送给你的见面礼。”

洪天贵福也不知道这礼物的珍贵性,见到这佩剑精致华丽,顿时欣喜地接过来,道:“谢谢师兄。”

王正谊的心在滴血。

这,是他在杭州率领六百骑兵,几乎全歼两千太平军,打出前所未有辉煌战绩后,苏曳亲自把自己的佩剑奖赏给了王正谊。

王正谊视为珍宝。

此时,见到洪天贵福是苏曳新收的学生,而且还是小天王,对大帅的大业极其重要。

所以,王正谊就把最宝贵的东西送给他做礼物,代表了巨大的期望和友谊。

苏曳道:“归队吧。”

旁边的洪天贵福对新礼物爱不释手,忍不住问道:“老师,您有几个学生?”

苏曳道:“三个。”

王正谊,洪天贵福,袁世凯。

其实,还有半个,那就是京城里的同治皇帝。

但是苏曳能够感觉到,他和同治皇帝的缘分越来越浅了。

当天晚上。

苏曳带着洪天贵福招待投降过来的太平天国高层精英。

原本只是一场普通的宴会,却因为闲聊而不断升级。

最后,变成了一个演讲会。

因为苏曳赠书给很多太平天国精英,很多人都看过了,有些问题想通了,有些问题没有想通。

之前可以进行书信交流,但毕竟还是太慢了。

现在,可以面对面地问。

陈玉成忍不住道:“大帅,很多兄弟觉得您和英国人勾结得太狠了,我们的很多产业,英国人占了一半,岂不是让我们国家的利益外流了?有些兄弟觉得,这也是卖国。”

说完之后,他直接慌了。

我,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但他实在忍不住,这件事埋在他心中很久了。

陈玉成和洪秀全一样,对洋人就是纯粹的敌视。

顿时全场陷入了寂静和惶恐,林绍章甚至本能地要起身,叉开话题。

苏曳缓缓道:“对,这肯定会造成国家利益外流。”

“但是我们国家想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新,不能说不可能,只能说非常非常困难。”

“我们国内保守腐朽的力量太强大了,所以需要引入强大的外力。”

“要么被人狠狠砸碎国门,活生生闯进来。”

“要么,自己主动地打开门。一点一点打开门,让外面的风,外面的光,一点点进来。”

“就如同一个死气沉沉的池塘,里面养着一堆鱼。这个鱼塘已经要成为死水了,里面所有的鱼都要死了,明明不远处就是大江大河,就是汪洋大海。”

“这池塘里面的鱼,需要辛苦,拼命,逆流而上,进入大江大河,进入汪洋大海才能活。”

“但是,他们在这个池塘呆惯了,不愿意冒险,不愿意拼命。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个池塘已经快要成为死水,用不了多久就会全死,但起码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未来的某一天,那么就得过且过吧。”

“所以,我需要放进来一只,不,是一群凶恶的鲶鱼。他们进来把这个鱼塘搅得天翻地覆,他们甚至会吃池塘里面的鱼。”

“如此一来,这个池塘起码不再是一滩死水。为了逃命,池塘里面的鱼,起码被逼着冒险,被逼着逆流而上,冲向大江大河,冲向汪洋大海。”

“我们这个国家封闭太久,太陈旧了,所以需要引入洋人资本这群鲶鱼。”

“我们这个国家不应该封闭在旧的条条框框之中,我们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应该去大江大河,应该去汪洋大海。”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我们的国家变成新的汪洋大海。”

“我们这个国家,需要进入世界海洋,和列强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搏杀,这样才能蜕变,这样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

时间拨回到之前。

此时,南边的剧变还没有发生。

在河南的僧格林沁仰望着满天星辰。

他虽然贵为科尔沁亲王,但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出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放羊娃而已。

一个最底层的牧民,过着艰难的生活。

很多时候,都会躺在草原上,仰望着星空。

身边是无尽的羊群。

少年的他,幻想很多很多。

幻想草原之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幻想着京城是什么样的。

至于皇宫,皇帝,距离他这个放羊娃太远了,不敢去想。

后来,第十代扎萨克多罗郡王无子,就从族中挑选少年过继,他少年英气逼人,所以选中了。

从今以后,一步登天,成为了新的郡王。

在那之后,几代清廷皇帝对他恩重,他一步一步走到了巅峰,成为了清廷的擎天玉柱。

“长生天作证,我僧格林沁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僧格林沁也觉得自己迷失了。

他觉得世界正在剧烈的改变。

当然,他有仿佛觉得自己抓住了剧烈变革的尾巴。

至少他手中这一万多人,都是新式帝国陆军。

出来作战差不多四五个月了,他又清晰地感觉到,这一万多人在回归,在堕落。

之前的那些毛病,也渐渐回来了。

这让他非常痛心,但是又无能为力。

甚至他感觉到,自己也是这支军队回归堕落的原因之一。

但是,他已经改变不了自己了。

他的内心最重要的只有二字:忠诚!

三代帝王,如此恩重。

我僧格林沁,何以为报?

只不过先帝啊,道光爷啊,僧格林沁可能真的背负不了你们的信任了。

苗沛霖是不是真投降?

马融和是不是真投降?

开封城那边是不是陷阱?

对于这一点,僧格林沁、胜保等人讨论了无数次。

他们又不是傻子,看不到可能存在的危机和隐患。

但都会因为自己的内心,或者现实的逼迫,做出选择。

端华、肃顺、载垣等人不断下令,逼迫他进军,在最快时间内收复开封,赢得中枢之战。

胜保也不断催促,因为他也别无选择。

都兴阿,傅奇等人,却表示忧心忡忡。

所以,僧格林沁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拷问自己。

应该何去何从?

要不要率军去开封城下?要不要率军去攻打开封。

历史上,他被捻军诱敌深入,导致被杀。

而这一次,他同样别无选择。

“长生天,请你告诉先帝,告诉道光爷。”

“唯一指引我僧格林沁的,只有勇敢和忠诚。”

“长生天会给人美貌,勇敢,忠诚,智慧,正直。”

“我僧格林沁能够拥有的,或许只有勇敢和忠诚。”

此时,亲卫过来道:“僧王,大军集结完毕了。”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来到自己的战马边上。

深深吸一口气,他直接翻身上马。

后面,整整两万多大军。

“大军出发!”

“收复开封!”

随着一声令下,两万多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开封。

这是他麾下最最精锐的力量。

而胜保率领剩余的军队,则要缓慢得多。

在山东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大战都是核心力量打的,胜保军队只是辅助。

在山东战场,僧格林沁带着核心力量,势如破竹,横扫千军。

如今,又是如此。

朝廷的旨意,让他别无选择。

要和南边赶速度。

而这段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信使,朝着河南狂奔。

都是曾国藩的信使。

里面只有一个内容,陈玉成诈降,请僧王务必小心。

至少几十波信使。

而苏曳的情报处,在各个官道,运河设卡。

劫杀了曾国藩一波又一波的信使。

就这样,僧格林沁带着两万多精锐,赶赴到了开封战场。

此时,整个开封城外,已经是无数的堡垒,无数的沟壑。马融和部和苗沛霖部,已经在这里盘踞已久。

开封城内,张宗禹的几万大军,严正以待。

按照苏曳想要的最好局面,就是僧格林沁率军来到开封战场后,马融和、苗沛霖、张宗禹三股叛军立刻包围僧格林沁部,疯狂攻击。甚至这也是之前的商量好,计划好的局面。

但是,这一幕没有发生。

马融和、僧格林沁、苗沛霖部超过十万人,包围五万守军的开封城。

僧格林沁,拥有最高指挥权。

在城下休整了两三日后。

僧格林沁,下令攻城!

开封大战,正式爆发。

主攻的,始终是僧格林沁部。

依旧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短短两日,就已经多次推上了城墙。

但是,他麾下真正的核心力量,只有一万余新军。

面对五万人的守军,还是无法立刻拿下,而且攻城大炮大部分也还在后方,正赶来开封的路上。

马融和部,一直消极作战,在侧旁观。

而苗沛霖部,见到僧王嫡系战斗力如此强盛,甚至变得有些积极起来,开始配合着僧格林沁攻城。

虽然依旧不愿意拼命,不愿意折损人手,但好歹不是僧格林沁孤军奋战了。

眼看着,开封城变得岌岌可危。

………………………………

苏曳的情报处,更早地接触了马融和部和苗沛霖部。

太平军的马融和部,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愿意投降苏曳。

而苗沛霖部,则是首鼠两端的。

苏曳这边,他答应了。

胜保那边,他也答应了。

甚至现在苏曳情报处的官员,就在马融和和苗沛霖的大营之内。

僧格林沁已经率军进入陷阱了,你们完全可以动手了啊。

但是,马融和不敢动手。

因为他担心苏曳会成为这一次中枢斗争的失败者,那样投降胜保就成为后路。

他本人当然是想要投降苏曳的,但万一苏曳输了呢?

而苗沛霖,则完全是反复之人。

虽然已经答应了苏曳情报处官员,愿意联合张宗禹、马融和部,设下天罗地网,伏杀僧格林沁部。

但见到南方曾国藩战局顺利,见到僧格林沁部战斗力强悍,他的天平又朝着另一边移动了。

竟然开始想着配合僧格林沁攻城。

不要奢望这群人有坚定的立场。

如果真的坚定,他们早就应该跟着赖文光和陈得才南下支援天京。

开战后第三天!

使者来了。

马融和的使者来了,苗沛霖的使者也来了。

带来了惊天动地的消息。

陈玉成诈降,曾国藩湘军大败,撤退。

这个时候,马融和投降苏曳的心更加坚决了。

但是,苗沛霖那边不动手,马融和也不敢动手攻击僧格林沁。

又过了几天。

惊人的消息传来,新天王洪天贵福投降苏曳,太平天国灭亡。

然后,所有的气氛,瞬间变了。

马融和和苗沛霖,进行秘议,并且派人进城和张宗禹密会。三人终于达成一致,围攻僧格林沁,尽管这是早已经商议好的事情。

这天晚上。

僧格林沁终于见到了曾国藩的信使。

完全是一片狼藉,不知道经历了何等千难万险,这才赶到僧格林沁部。

而且带来的还是一个过时的消息。

陈玉成诈降,曾国藩败退,请僧王小心。

紧接着,苗沛霖派人前来邀请僧格林沁赴宴。

僧格林沁拒绝,但是却派人送去了丰厚的礼物。

次日一早!

僧格林沁精锐部队,继续摆出了要猛烈攻城的架势。

全军集结。

而两边的苗沛霖、马融和部,依旧没有动手。

这完全是一个丑陋的局面。

僧格林沁是勇敢的,就算担心这边是陷阱,他依旧勇敢地率军前来。

反而马融和和苗沛霖部,一而再,再而三地首鼠两端。

如今,南边的消息传来。

苏曳已经注定获胜了,马融和和苗沛霖,依旧没有动手,都等着对方先动手。

完成集结后,僧格林沁直接下令:“全军撤退!”

然后,他麾下的两万精锐用最快速度南撤。

不好,僧格林沁要跑。

苗沛霖依旧没有动。

但是,马融和动了,他是铁了心要投降苏曳的。

紧接着,张宗禹动了。

他纯粹就是和僧格林沁仇恨如海,不能让对方逃跑。

然后,乱战爆发!

一直按兵不动的马融和部,率先开战,攻打僧格林沁的军队。

紧接着,张宗禹率领三万多大军疯狂杀了出来。

最后,苗沛霖犹豫咬牙再三,直接下令,全军出击。

尽管经过了一系列的犹豫,挣扎,反复。

但随着南方战场的结局出现,北方战场终究还是出现了期待中的场面。

三股叛军,总共十几万人,开始围攻僧格林沁的两万人。

僧格林沁亲率精锐断后,命令都兴阿和傅奇率领主力撤退到陈留县。

就这样,一路激战,一路断后。

傅奇和都兴阿率领一万多主力,进入了陈留县城。

半日之后,僧格林沁带着断后精锐,杀得浑身鲜血,伤痕累累,也进入陈留县。

紧接着,苗沛霖、马融和、张宗禹三人的十几万大军,将小小的陈留县包围得水泄不通。

而此时,胜保率领三万多人,距离战场还有上百里。

见到这个局面,他整个人直接崩裂了。

最恐怖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而后,他赶紧据城而守,不敢再往前了。

派人,向朝廷报信:“苗沛霖诈降,马融和诈降,僧王军队被十几万大军包围,岌岌可危!”

天杀的苗沛霖,定要将他千刀万剐,千刀万剐!

历史上,苗沛霖向胜保投降,交出了陈玉成。

仅仅不到一年,捻军大首领张乐行被杀之后,苗沛霖担心自己被清算,当机立断又再一次叛清,结果被僧格林沁击败斩杀。

这个世界,虽然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但性质却是一样的,叛了又降,降了又叛。

…………………………………………

京城皇宫!

这段时间内,整个朝廷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

对于肃顺、端华等人来说,先是弹冠相庆,因为局面一片大好。

曾国藩那边攻打伪天京顺利。

北边战场,劝降苗沛霖马融和顺利。

眼看南北两个战场都要大获全胜,眼看苏曳就要下野,他们甚至都开始谋划赶西太后下台,让她去潭拓寺出家了。

但是很快,第一份噩耗传来。

曾国藩的奏折,陈玉成诈降,发逆赖文光和陈得才部进入战场。湘军损失惨重,可能不得不撤退。

这个时候,朝廷中枢就陷入了挣扎,陈玉成诈降,那苗沛霖和马融和有没有可能诈降,僧格林沁会不会有危险?

要不要派人去阻止僧格林沁收复开封。

而后,朝廷派遣信使前往僧格林沁和胜保军中。

一边让他小心苗沛霖马融和诈降,一边又更加催促他立刻拿下开封城。

一定要趁着苏曳拿下伪天京之前,彻底拿下开封。

苏曳只有六七万人,发逆有十几万大军,应该没有那么快拿下吧。

但没有过多久。

一个最大最大的捷报。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最大的噩耗,终于来了。

苏曳的六百里加急。

当时,两宫太后正在垂帘听政,讨论一揽子政事。

这个时候的叶赫那拉氏行动举止,已经非常小心了,因为她孕期已经五个多月,已经显怀了。

幸好衣衫非常宽松。

但是,真的撑不了多久了。

接下来肚子会大得很快,天杀的苏曳,你还不赢?

再不赢的话,就来不及了。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苏曳大帅捷报。”

“伪天王正式投降,苏曳大帅收复江宁。”

“伪太平天国,正式灭亡!”

顿时间,整个朝堂无数人,如同被雷击一般。

这……这也太快了啊。

曾国藩那边撤军才过去多少天啊?就收复伪天京了?

十几万发逆军队,就这么投降了?

这,这是不世之功啊!

……………………………………

注:最后三天,如果您没有别的书急迫需要月票,把月票投给我好吗?

谢谢恩公。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