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6章:苏曳指导洪秀全!对华战争协议!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阿尔伯特亲王是大英帝国的无冕之王。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虽然受到女王的依恋,而且受到了整个王室的尊重,但是在大英帝国境内,他依旧被很多人认为是外人。

而且很多人都在怀疑,这位亲王在操纵着他们的女王。

另外,因为他长期受到病痛的困扰,使得他多了几分对痛苦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此时,见到巴厦礼高高举起的双手,还有他手中的玻璃瓶。

就如同看到两只绝望的困兽。

又如同冲向风车的唐吉可德。

尽管他不打算用,但还是上前,亲手收下了这瓶东西,苏曳费尽心力制造出来甲硝唑。

“好的,我收下了。”阿尔伯特亲王道:“两位先生,我觉得你们应该好好去睡一觉。等到明日太阳升起,或许你们又能找到全新的方向了。”

“另外,我真的要迟到了。”亲王笑道。

顿时,巴厦礼爵士赶紧让开了去路。

“亲王殿下,您一定要试一试这个神奇的药物,它一定能给您带来惊喜,您一定会对苏曳爵士刮目相看的。”巴厦礼大声喊道,已经完全失去了应有的风度。

然后,在皇家骑兵保护下,阿尔伯特亲王的马车行驶了出去。

而巴厦礼依旧原地,充满了希望的目光,望着马车消失在视野之中。

包令道:“巴厦礼先生,感受到我的绝望了吗?”

巴厦礼爵士道:“包令爵士,我们在走的是一条伟大的道路。你在这里唉声叹气,那伱知道苏曳爵士正在经历什么吗?”

“我们这边希望渺茫,可能根本无法履行和他的密约了。但是他为此,已经付出了一切。”

“他已经得罪了他的皇帝,被冷落,被孤立了,失去了皇帝的圣眷。他已经背负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债务,他已经动摇了十几万家庭前往九江,他已经在整个中国到处奔波,寻找任何可能潜在的合作者。”

“论投入之多,我们比得上他吗?我们投入的,仅仅只是我们的前途。”

“而他投入的,是他的名声,他所有的前途,还有几十万人的命运。”

“相较而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我在中国的时间比在你英国的时间还长,我看中国书籍的时间,可能比英国书籍还要多,我想要送您一个中国的成语,破釜沉舟!”

“包令爵士,我们要去一一拜访我们潜在的盟友了,我们要为履行密约准备了。”

包令爵士道:“可是,我们还没有打动亲王殿下,这个时候就要付出所有的政治资源?很可能会白白浪费的。”

此时,两个人能够拿得出来的资产,大概有几十万英镑左右。

另外,还有青霉素的分销权。

想要在伦敦谈成事情,那就要不断投入,需要花大价钱游说。

所以,要把青霉素分销权让出去部分,要把马来半岛的金矿股权让出去。

按照正常的途径,应该等到阿尔伯特亲王的态度明朗之后,他们这边才开始运作接下来的密约合作。

否则,投入的这些金钱,还有政治资源可能打水漂了。

巴厦礼爵士道:“尽管您没有听懂,但我依旧把那句成语送给您,破釜沉舟!”

“做真正的大事,不要给自己留后路,那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我们付出得再多,比得上苏曳爵士吗?”

包令爵士也不知道是被这鸡血打得激动了,还是因为别无选择了。

接下来,他一扫颓废,再一次付出了大价钱,游说伦敦的各个权贵,各个财团。

因为他不被欢迎,成为了很多沙龙,酒会的黑名单。

所以,就自己掏钱办沙龙,办酒会。

资助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换取一次次的政治讲座。

一遍又一遍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话术是现成的,就是苏曳说服他们的那段惶惶大论。

苏曳事后进行了整理,而且写成了英文,总共几万字。

从各方面阐述发展清国对英国霸业秩序的重要作用,发展清国对英国全球市场重塑的重要作用。发展清国对压制霸业追赶者美国的重大作用,发展清国对牵制沙俄帝国扩展的战略作用。

频频和各大财团接触,挥金如土,举办一场又一场派对。

让渡种种利益,吸引各大资本财团上钩。

巴厦礼手中那三百万英镑的票据,就是苏曳千方百计筹集的一千万两银子,一次又一次在公开场合展示。

终于,在伦敦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但是最终!

还是指向了一个方向。

我们就算有合作的意愿,但还是不能和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相悖。

否则那边刚刚合作建厂,半年之后,大英帝国舰队冲上去,直接轰个干净,大家的投资不是打了水漂?

国会这边坚决走战争路线。

那么就希望王室这边,开启另一条备选路线。

只有得到了王室的背书,这种投资才有安全保证。

最终,所有的症结还是转到了阿尔伯特亲王这边来。

………………………………………………

而阿尔伯特亲王,正在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特使会谈。

“亲王殿下,野蛮的清国政府抓捕了我们几十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野蛮处死了马赖神甫,皇帝陛下对此等行径,极度愤怒,已经打算派遣远征军进入清国。”

“甚至,就算在没有大英帝国的协同下,我们也依旧会独立派遣远征军,进攻中……国。”

阿尔伯特亲王温和地听着对方的阐述。

他当然知道,此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日子很不好过,国内反对他独裁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知道多少政治势力反对他的审查制度,反对他压制议会等等。

作为常用手段,就是利用外部战争,凝聚内部意志。

所以,比起大英帝国,法国皇帝更迫切发起对清廷的战争。

“亲王殿下,那群愚昧可笑的清国人,是完全听不懂文明的语言的,唯有枪炮才能让他们清醒过来,皇帝陛下恳请大英帝国加快脚步,加大战争规模,一举彻底摧毁清国的所有抵抗意志。”

“最近清国总督叶名琛,对大英帝国近乎可能的蛮横无理,抓捕,虐待大英帝国的外交官员,并且动用几万军队,试图包围大英帝国的在广州的正常驻军,并且视为巨大的外交胜利,我完全肯定现在整个清国上层都在弹冠相庆,在嘲笑我们的软弱。”

“这一切,都是因为包令和苏曳的谈判,使得清国完全错估了我们的意志。”

阿尔伯特亲王道:“国会那边,已经对这场战争进行辩论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法国皇帝特使道:“是的,我相信睿智的女王陛下,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两国的友谊,一定会让这场战争得到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

“但是除了国会,我们更渴望得到女王陛下和您的支持。”

阿尔伯特亲王道:“女王陛下的立场当然和国会是始终保持一致的。”

法国皇帝特使道:“应该说,贵国国会的立场始终是和女王陛下一致的,女王陛下至高无上。”

………………………………

就如同巴厦礼说的这样,苏曳在破釜沉舟。

第一批六千移民到达九江后不久,八百名新军再一次北上,再一次入京。

这一次,需要带走一万五千名新移民。

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朝内已经有很多声音在打压,消除苏曳的奇迹之名。

说他收复江西,其实没有打像样的战争。

真正的大战,都是湘军打的,苏曳是用阴谋诡计,收复了南昌九江两座城市。

此时苏曳在江西,仅仅只有四五千军队,而湘军在江西,足足有几万大军。

斗不过湘军的。

而且上一场所谓的外交胜利,也根本没有那么了不起。

是英国人本来就怂,本来就是纸老虎。

他们在什么克里米亚战争,已经耗空了国力,印度那边也起义不断。

所以根本无力再打中国了。

说来,朝廷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克里米亚在哪里,什么克里米亚战争,什么印度那边的锡克战争,都是苏曳在朝堂上说的。

这一次叶名琛总督,不但让英国人把军队彻底撤出了广州,而且还扣押了英国的官员,获得更大的外交胜利,简直是为国争光。

打击苏曳的奇迹之名,当然是想要减少民间对他的支持。

事实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原本第二批,应该有一万八千人左右。

最终确实有一部分人,打消了念头。

但最终还有一万五千人,还是远远出乎苏曳等人的意料之外。

那是因为,第一批去九江的人,纷纷往家里写信。

而且,都是长篇大论。

说自己在九江过得太好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

地都已经分到了,田契拿到了。

都是一等一的好田啊。

但是,他们不准备去种地了,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读书。

学习各种知识。

现在工厂还没有建起来,他们就已经拿到薪水了,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

加上安家银子三十六两,又发衣衫,发生活物品,又包房子住。

吃饭都在食堂,比在家吃得好太多了,价格还便宜,钱根本花不完。

这段时间,简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这些家书,瞬间让不安的父母彻底放心下来了。

接下来,他们拿着家书,到处传阅。

使得原本动摇的第二批移民,再一次希望高涨,再一次坚定了信心。

其实,按照苏曳的本意,这第一批工业的核心成员,想要在江浙招募的。

因为那边很多人口质量也非常高。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使得他需要在京城筹集资金。

于是乎,这第一批核心成员,就变成了直隶青年。

变成了千里迢迢的移民。

没有办法,谁投资,谁受益。

谁投资,谁才能和你一条心。

因为,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而这一次,而这一次白飞飞也要南下了。

他变卖了京城大部分的生意,带着最后的一笔银子。

所有愿意跟着她走的,一起去江西。

不愿意跟着她走的,便给一笔遣散银子。

苏全也有心南下。

但是他不能。

苏赫老爹这官,当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苏曳走了之后,苏全就是他在京城中的代表。

如果他也走了,会带来很不好的信号。

会让人觉得,苏曳是不是和皇帝闹了巨大的不愉快啊。

你全家人都走了,这是什么意思?

“相公,我离开之后,你在朝中就少做事,少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就是。”白飞飞道:“有事,多去找崇恩大人商量,不要一个人埋头做决定,别让我担心,知道吗?”

苏全点头。

但白飞飞依旧不放心。

接下来,京城可能会风波不断。

靠着崇恩大人,只怕庇护不了这一家。

……………………………………

皇后娘娘再一次召见了寿安公主。

“四姐,奈曼王府那边,已经派人来催了,您还不回去吗?”皇后低声道:“你之前不是已经答应过,要回蒙古了吗?”

寿安公主摇头道:“我原本是打算回去的,但是现在看风头不对,我要留在京城。”

皇后道:“你留在京城做什么呀?”

寿安公主道:“庇护苏曳一家,崇恩脾气太直,地位也不够高,他庇护不了。”

皇后道:“他是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了啊,让你这么死心塌地。”

寿安公主脸蛋一红,不知道是不是迷魂汤,反正没少灌,而且上下一起灌,味道一点都不好。

见到寿安公主瞬间红透的脸,皇后道:“四姐,你……你该不会是被弄大肚子了吧,那可是天大之祸啊。”

寿安公主低声道:“哪有这么巧?”

这话,直接就出卖了她自己,表示两人肯定发生过那事了。

呸!

皇后暗啐一声,骂两人不要脸。

接着,寿安公主反将一军道:“你肚子,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皇后道:“没有也没什么,不指望了。”

寿安公主道:“你这个皇后,就任由她那边飞扬跋扈。她最近又管教莲嫔了吧,听说还小动了家法。”

皇后道:“嗯,这莲嫔过去是张扬,现在低调多了。”

寿安公主道:“你啊,就是立不起来。小心有一天,她骑到你头上来。”

皇后道:“那倒是不至于,她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当天下午!

寿安公主公开去了苏曳家,拜访了晴晴。

逗弄了苏曳的宝贝儿子。

然后,留下用了晚餐。

这算是给外界一个强烈的信号,不管发生了什么,你们都适可而止。

苏曳家,我和硕公主罩着。

别忘记了,苏曳是要迎娶寿禧公主的。

别管外面传得再沸沸扬扬,苏曳依旧是皇帝信赖的江西巡抚。

作为皇帝的四姐,唯一的同父同母的姐姐,在很多时候,她还是能够代表圣意的。

所以,这个表态还是有用的。

……………………………………………………

次日!

几百名新军,拱卫着白飞飞等上百号人,还有一万五千名新移民,离开京城。

浩浩荡荡离开京城,前往天津。

海面上,超过了三百艘大船正在等候。

这不仅仅是运人的,还装满了各项物资。

这段时间,苏曳每天都在用海量的金银,采购各式各样的物资。

如山的物资,一船一船地运往九江。

几日之后!

王天扬率领着几百名新军,带着一万五千名新移民,整齐列队,登上大船。

此时,新军主帅已经成为了荣禄。

他会做人,亲自前来相送,并且全面协助。

一直等到所有人登陆完毕,几百艘大船出海,失去了背影之后,这才离去。

新军的财神奕劻在边上冷笑道:“仲华,你热脸去贴苏曳这冷屁股做什么?没看到王天扬,还有他手下那群士兵看你的眼神吗?冷冰冰的。”

在王天扬、兆布等人看来,荣禄是一个背叛者。

大家都选择跟随大帅去九江,你荣禄却留在天津,取而代之成为新军的新帮办大臣。

但是在苏曳看来,荣禄哪里够得着背叛者啊?

他一直都是皇帝的人,游离在苏曳体系之外的,只不过是在关键时刻,曾经站队过苏曳而已。

而且在面上,他对苏曳是很尊重的。

当然了,如今他在新军体系中,全面采取了去苏曳化,打造荣禄系新军,也是正常的政治行为,无处摘责。

奕劻在边上笑道:“他走了,我这边真是松了一大口气啊。他在位这两年,我真是被压得一口气都不能喘,每一两银子都过问得清清楚楚。怀塔布那个厮,恨不得长一百双眼睛盯着我。”

“苏曳这种清官,真是天怒人怨,早走早好。他自己不发财,还不许别人发财。”

荣禄皱眉,对奕劻这句话很不舒服。

怎么着?在苏曳手下的时候,你不敢贪?在我手下,你就要大贪特贪了?

而奕劻却觉得,荣禄你别给我拿架子啊,当初你之所以能钻入新军这瘸,还走的是我的路子。

当然,奕劻自己走的还是伯彦的路子。

只不过现在伯彦倒霉了,荣禄却成为新军帮办大臣,三品大员了。

……………………………………

而此时!

距离新军营地不远处的大沽口。

正在热火朝天地干。

僧格林沁、胜保、桂良三位大佬,正在联合视察。

大沽口炮台。

好几次洋夷舰队都来天津海面逼迫京城,对天津也是一日三惊。

所以,皇帝和朝廷铁下心了,这个大沽口炮台一定要扩建修复。

原本在道光帝,大沽口炮台群就已经颇具规模。大炮台五座,土炮台十二座。

这一次受到威胁之后,决定对这些炮台群进行升级。

炮台堡垒群加固,更新部分火炮。

所以拨了巨款,从几个月前就开始这项工程,比历史上早了近一年。

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全面负责这一项工程。

如今,这项工程已经进入尾声了。

僧格林沁等三位大佬,前来验收第一批工程。

看着黑黝黝的火炮,延绵好几里。

僧格林沁信心高涨道:“这次,再也不怕洋夷军队来犯了,天津城,顺天府再也不会一日三惊了。”

胜保道:“洋夷舰队不来则已,一旦来了,定让他有来无回。”

桂良道:“洋夷舰队不会来了,广州那边,叶名琛把广州的洋夷军队都逼退到香港去了,立了好大的功劳,把苏曳都彻底压下去了。”

而此时,苏曳移民船队,几百艘大船就在他们眼前浩浩荡荡南下,一眼望不到边界。

桂良道:“王爷,苏曳这等行径,你看得懂吗?”

胜保道:“看不懂,看不懂,好好的宠臣不做,硬是要办工厂,惹恼了皇上,失去了圣眷。”

桂良道:“迁移两万多人,光安家银子就近百万。这几百船物资,又不知道要多少钱。这般大手笔,借来的钱还用得这么阔气。这上千万两银子,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被他糟蹋干净了,到时候连个工厂的毛都看不见。”

“他这么大的手笔,为什么啊?日子不过了吗?”

“他难道没有想过,一旦败了会是什么后果?不但会一无所有,十几万债主撕了他的心都有,这可是十几万家庭的棺材本啊。”

这个时候,真就是夏虫不能语冰。

苏曳是趁着战争爆发之前的最后安静期,拼命地采购物资,用最快速度,把自己的基地建立起来。

这一战打起来,对一切将都是彻底颠覆性的。

对清廷的统治威严,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

离开了长沙之后!

苏曳马不停蹄,又来到了天京城外。

没错!

就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城外。

他来和洪秀全密使林绍章密谈。

这次天京事变死了太多人,使得太平天国失去了大量高层。

林绍章得以掌权,成为了天国的地官副丞相。

此人,勉强算得上天国之内的精英人物了。

这次,两个人谈的内容暂时只有一个。

长江航道共享,互不侵犯。

因为接下来苏曳会有大量的货物来往于长江航道,虽然到时候很可能会有英国武装商船的护航,但为了保守起见,他还是要和各方谈判。

目前长江航道上,有三个大玩家。

苏曳,湘军,太平天国。

在长江航道上,苏曳和湘军已经谈判完毕了。因为双方的合作太大了,苏曳让渡整个江西大部分的整事权力,绿营兵权。湘军那边,则是要付出三十万人口,海量耕牛农具的代价。

虽然现在对方还没有完全同意,还需要几位巨头进行商议。

但是,大概率会同意的。

而长江航道互不侵犯,对于湘军来说,更是完全没有障碍。

苏曳主动消除敌意,湘军那边也不会故意起冲突。

对于湘军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拿下刚吞下来的地盘是第一要务,湘军巨头们坏了脑子,才会和苏曳起冲突。

双方尽管有私怨,但是关键时刻,私怨也要完全为政治利益让步。

“林丞相,我们和湘军占领了江西,现在看来,对天王完全有利吧。”苏曳道:“这完全扼制了石达开的权力,使得他失去了根据地,失去了天王叫板的底气。”

“接下来,天王应该大胆启用林启荣,陈玉成,李秀成,进一步在军事权力上压制石达开。”

“石达开此人野心勃勃,但是优柔寡断。千万不要逼迫他,要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天王一方面要对石达开非常尊重,要不断抬高他的身份,另外方面暗地里,提拔新将领,一步步压制他的军事权。”

“按照这个法子,天王很快就会彻底掌握权力。”

“如今,石达开还天天闹着要出走吗?”苏曳问道。

林绍章道:“最近闹得少了,丢了江西,对翼王打击很大,他的西进策略被彻底压制了。按照你之前的策略,天王在公开场合,不断抬高翼王地位,确实让翼王渐渐麻痹了,分裂之心,越来越淡了。”

离开京城之后,苏曳甚至来不及回九江。

就在南中国到处走,纵横捭阖,到处交朋友,到处谈判。

甚至,作为敌人,他去指导太平天国的政治方针。

洪人离在暗中,牵线搭桥,组织了苏曳和林绍章的几次见面密谈。

也因为苏曳的指导,林绍章在天国之内,权力地位飞快提升。

尤其他对洪秀全的每一次献计,都能成功,洪秀全更觉得这林绍章是大才,更加倚重他了。

“接下来两年之内,我不仅仅希望我和贵方在长江航道上,互不侵犯。”

“甚至,我希望在全面军事上,都互不侵犯。”苏曳道。

林绍章道:“曾国藩如果攻打安庆,贵方会支援吗?”

苏曳道:“不会。”

林绍章道:“那我方如果再一次攻打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贵方会支援吗?”

苏曳道:“我希望你不要攻打江北大营,因为没有什么意义。至于江南大营,两年之内也不可能发生。甚至这两年内,你们最重要的是恢复力量,统一意志。”

林绍章沉默片刻道,道:“我们同意!”

“两年时间内,我们双方共享长江航道,互不侵犯。在全面军事上,也互不侵犯,时限两年!”

苏曳伸出手,林绍章伸出手。

双方正式达成协议。

…………………………………………………

伦敦,白金汉宫。

维多利亚女王正在梳妆。

她其实对这个地方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这个地方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但是这个地方有点小,住得实在不舒服,房间也不够。

尽管经过扩建,但这里还是显得比较逼仄,相较而言,温莎城堡那边还要舒服一些,尽管占地面积更小。

阿尔伯特亲王疲倦地在办公桌面前。

他的面前,就放着一份文件,被称之为大英帝国的另一条路线,另一个希望。

核心内容,就是和苏曳合作。暗地里的意思,就是扶持他成为清国开明的掌权者。

因为最近巴厦礼和包令到处举办沙龙,到处赞助大学,并且举办演讲,使得他们的政治主张也广为流传。

尽管被很多人当成了笑话,但起码是流传开了。

然后,包令和巴厦礼就很恭敬地把这份文件送到阿尔伯特亲王面前御览。

但是,亲王此时却没有心情打开。

因为,他隐隐感觉到,他的病仿佛要发作了。

那种腹部隐隐作痛的感觉又来了。

这时候就要看运气了,有些时候很轻微,但有些时候就很严重,那种疼痛简直要拿走别人半条命。

因为所有的名医都看不出来这是什么病,也得不到妥善治疗,两年后病症恶化,从肠腹剧痛蔓延到胃部痉挛,再两年后,全面恶化,导致了他的死亡。

维多利亚女王正在抱怨白金汉宫,正在说自己的儿子如何不听话,一般来说,丈夫都会温和回应的。

但是现在,已经半分钟没有回应了。

女王觉得不妙,立刻转身道:“亲爱的,你怎么了?是不是又要发作了?”

“赶紧叫医生,赶紧上床上躺着。”

而在这个时候,一名内官飞奔而至。

“女王陛下,亲王殿下,议会那边已经通过决议了。”

女王来到丈夫身边,轻柔他的肚子,本能问道:“什么决议?”

接着她很快就恍悟过来,当然是对华战争协议。

外面内官道:“英法两国,全面对华战争协议,称之为亚罗号战争,美利坚公使表示,想要加入这场战争。”

这个时刻,终于到来了。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事情,只是他们频繁的战争行动之一。

而对于清廷,这一次战争,将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这个消息就仿佛是一个催化剂一般。

阿尔伯特亲王的腹部里面,瞬间仿佛如同一把刀子,狠狠一绞。

“啊……”他发现出了一声惨叫。

脸色瞬间发青,冷汗爆出。

几乎直接从椅子上滚落下来。

可怕的疼痛,噩梦一般的折磨到来。

………………………………

注:第二更送上,因为失眠,没有精力。最终还是没能和媳妇出去吃饭,而是叫了外卖,让她过了一个冷清的生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