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1章:屠杀!俄军投降!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此时近夏,正是黑龙江水域最充沛的时候。

俄国船队正浩浩荡荡沿着黑龙江面向东而进发,前往鞑靼海峡,这条大江每年有半年封冻期,大约两个多月之前才正式解冻。

自从美国的舰队撤离之后,俄国海军败于苏曳的主力海军,先返回海参崴基地进行最简单的维护,接着又返回海兰泡附近的江面上,进行一系列的补给。

但是俄国在远东的港口还是太小了,这些战损的船很难得到妥善的修复。

所以,这支舰队的很多战舰,此时状态是堪忧的。

整整二百多艘船只,已经是俄军在远东能够征用的最大水面力量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商船,甚至有些船明明不太适合远洋航行,也被用来运兵。

对于俄国人来说,兵贵神速。

一定要趁着苏曳大军,苏曳海军被牵制在南方战场上,完成三万大军的分兵南下。

俄国远征军的统帅,还有东西伯利亚总督做过相关判断,苏曳四万多人想要击败湘军二三十万人,至少需要四个月以上。

这还算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而且是有先例的,上一次苏曳率领大军剿灭太平军和捻军,也整整用了近半年时间。

当时苏曳面对的太平军和捻军加起来,也就差不多是三十万之数,况且南京的太平军完整投降,没有经历过大战。

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

“嗡嗡嗡嗡……”

此时,天上传来了刺耳的声音。

抬头一看,是两艘飞艇。

俄国海军对这东西完全是深恶痛绝。

关键是苏曳的飞艇这几年,简直是突飞猛进的进步。

最大的突破,就是动力系统的不断小型化,续航不断的延长。

而且在中英的实验室里面,内燃机也已经出来了。

当然,这个世界早就出现内燃机了,但真正比较成熟的内燃机,九江的实验室里面应该是最早出现的,比欧洲早了近十年。

而汽油,也早就提炼出来的。

只不过,很难大规模量产而已。但就算这样,也比历史上法国人第一次提炼出汽油早了三年左右。

不过,此时飞艇采用的还是蒸汽机,热效率肯定是不如内燃机的,但这个时代的内燃机不算太先进,所以也只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对于头顶的飞艇,俄国人又是烦躁,又是司空见惯的。

“清国明明是落后腐朽的国家,为何他们有飞艇,我们却没有飞艇?”

“都怪英国人,他们给了清国太多东西了。”

“我们就这样完全被盯着行踪,不会有危险吧?”

“怕什么?苏曳的海军远在万里之外呢?而且这些飞艇不可能一直跟着我们,只要刮风,下暴雨,他们就只能灰溜溜地返航降落了。”

不得不说,俄国人还真是莽。

自己的行踪完全暴露了,也没有太当一回事。

而此时入海口处两边的陆地上,有几百名埋伏的士兵,随之准备引爆水雷。

这一次,俄国人应该会稍稍注意一些吧?

他们已经被水雷炸过两次了。

结果……依旧没有。

俄国人的斥候船离开大江,穿过了入海口,进入了鞑靼海峡之后,立刻挥舞旗帜。

然后,后方俄国海军的主力舰船,还有运兵船,就这么大摇大摆直接穿过了入海口,纷纷进入海峡。

两岸的苏曳士兵都惊呆了。

你们已经被水雷炸过三次了,在大江入海口处,难道不应该派人下水检查一下,又没有水雷的吗?

但这或许才正常,鬼知道你苏曳的海军会来到几万里之外的鞑靼海峡入海口布置水雷啊。

已经有最多数量的舰船进入水雷区域了。

三,二,一!

已经随时可以引爆了。

这些士兵在等待信号,等待命令。

但是,这个命令终究没有下。

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俄国海军主力,还有近二百艘运兵船离开了江面,进入了海峡。

苏曳的海军放过了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个命令当然不是苏曳决定的,而是徐有壬和尤根伯爵。

如果引爆,肯定会俄国海军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也会导致一个结果。

那就是大量的运兵船会强行靠岸,大量的俄国陆军会登陆两岸。

而此时徐有壬和尤根率领的海军主力,充其量只有五千多人而已,而且几乎全部都是海军,不是传统的陆战队。

一旦俄军的一万多人强行在江两岸登陆的话,实在是没有办法消灭他们的。

根据长时间对俄国海军舰队的空中观察,尤根伯爵得出一个结论。

敌人舰队根本没有经过完整的修复,战斗力根本没有恢复,所以在汪洋大海上进行决战更为合适。

这样,敌人的运兵船上天无路,遁地无门。

虽然徐有壬是海军大臣,但他相信尤根伯爵的专业判断。

于是,最终没有引爆水雷。

………………

就这样,俄国海军带着运兵船就这样进入汪洋大海,穿过了整个鞑靼海峡。

很快,就来到宗古海峡附近。(日本北海道附近)

此地,距离海参崴大概一千多里。

“出击!”

随着一声令下。

苏曳的海军主力猛地从宗古海峡横插了过来。

在距离二三十公里的时候。

苏曳的舰队,顿时出现在俄国舰队的视野之内。

“出现未知舰队,出现未知舰队?”

“询问是不是日本舰队?又或者美国驻扎日本的舰队?”

因为这片海域靠近日本的北海道,当然此时被被称之虾夷。

距离越来越近之后,猛然间发现不是日本的舰队,更不是美国的舰队,而是中国的海军。

“南边方向,发现敌舰!”

“西边方向,发现敌舰!”

苏曳的主力舰队分为了三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包抄。

空中的飞艇,无比紧张地望着这一幕,至少从视野上看,这种战术是比较冒险的。

因为,铺在海面上,苏曳舰队的舰船数量还不如俄国舰队。

当然,这只是错觉。

事实上,此时俄国海军舰队的吨位,已经大大少于苏曳舰队了。

看上去之所以多,因为大部分都是运兵船,是没有战斗力的。

“返航,返航,逃脱……”俄国海军将领大声下令,挥舞旗语,吹响号角。

顿时,这支庞大的船队开始调转方向,朝着北方逃窜。

但是,逃不掉的。

这支舰队本来就伤痕累累了,没有得到完整的修缮,所以速度根本就上不去。

而那些运兵船就别提了,速度更慢。

很快,落后的船队直接被苏曳的舰队咬住了。

双方开始了交火。

俄国舰队几乎完全落于下风。

一艘接着一艘的船只被击沉。

但是很快,俄国海军还是显示出了勇敢的精神,所有的战舰不再逃窜,开始列阵,正面迎接苏曳的舰队,掩护运兵船逃窜。

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俄国人开始了有序的撤退,海军战舰断后,运兵船在前,拼命北逃。

苏曳海军这边也立刻分兵,留下七成的舰队和俄国海军缠斗,剩下三成的海军舰队去追击俄国的运兵船。

于是在这片海域上,再一次爆发了惨烈的海战。

几十艘战舰,疯狂地对轰。

声音响彻了整个海峡。

俄国海军算是非常勇敢了,但是……真的是实力不足了。

他们从欧洲几万里而来,经过了几次大战,得不到充分的补给和修缮,战斗力一直都没有恢复。

上一次在中国东海附近,美国人退出之后,他们就已经打不过中国舰队了。

此时,更打不过了。

而且,他们甚至连炮弹都已经不足了。

但哪怕是这样,俄国海军还是表现出了无比彪悍的精神。

在这种疯狂的厮杀中,中国海军的伤亡竟然比上一次东海之战还要大。

那一战,俄国人发现落于下风之后,就立刻撤退北逃了。

而这一次,已经演变成为了困兽之斗。

中国舰队,一路追击,一路炮轰。

俄国舰队越打,越少。

中国的舰船,也开始大面积受损,两支舰队都仿佛变得残破起来。

从天亮打到了天黑,进入了暂时的停战,但依旧死死咬住俄国舰队不放。

“嗖……”

时不时,一颗照明弹直接飞上天空,照亮俄国舰队的具体位置。

甚至都不需要照明弹,因为月色很好。

次日。

天刚蒙蒙亮。

“开火,开火……”

中国海军迫不及待再一次开火。

再一次开始了追杀,人力是有穷尽的。

俄国海军就算再勇敢,就算再精锐,但是战舰客观实力相差得太远了。

俄国战舰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最终,就剩下孤零零的三艘。

全部都是残破的,甚至还在起火燃烧。

“将军,我们的战舰正在进水,修复不了了。”

俄国海军主将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投降?

如果投降的话,应该是能保住性命的,而且也是正常行径。

如果这是在欧洲战场,那他应该会选择投降,日后想办法再让圣彼得堡想办法把他赎回去。

对欧洲列强投降没问题。

但眼下,这是中国海军,哪怕主力是英国的海盗,但……依旧是中国海军。

如此孱弱,如此落后的国家,对它投降实在是奇耻大辱。

圣彼得堡大概不会原谅的。

顿时,一股血勇之气冲上头顶,俄国海军主将大声高呼:“调转方向,自杀性撞击,自杀性撞击!”

随着旗舰挥舞着旗语。

三艘战舰再也不管不顾,不再北逃,而是调转方向。

在海面上划过一道弯弧,三艘战舰直接朝着苏曳的舰队冲过来。

用尽所有动力。

疯狂地冲撞而来,朝着中国海军的旗舰冲来。

徐有壬见到这一幕,心中敬佩而又愤怒。

你们这是瞧不起我国海军吗?到了这等绝境,竟然依旧不投降?

伱要撞过来,那我也丝毫不退,就这样将你轰碎,谁要是后退,那就是孙子。

但是,尤根伯爵上前道:“总督大人,舰队立刻调转方向。”

徐有壬道:“现在调转方向,岂不是怕了俄国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他作为中国海军统帅,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有损威风。

尤根伯爵道:“我们已经要赢了,那就追求最大战果,避免所有的意气之争。”

“立刻,调转方向,躲避敌舰!”

尽管徐有壬是主帅,但……他猛地一跺脚,听从了尤根伯爵的建议。

几艘主要战舰立刻调转方向,逃避俄国战舰的冲撞。

接下来,在尤根伯爵的指挥下,整个舰队对俄国三艘战舰完成了包围。

然后……

猛烈地开火。

“轰轰轰轰……”

在无比不甘和愤怒中,俄国人最后的三艘战舰,大面积中弹。

三艘大型战舰,一寸寸碎裂。

海水不断涌入。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最后三艘战舰,熊熊燃烧,舰船上的人也完全放弃了救火。

很多俄国海军承受不了这熊熊烈火,纷纷跳下冰冷的海水中,朝着中国舰船这边游。

高层将领不愿意投降,但还是有很多底层官兵怕死的。

望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尤根伯爵问道:“总督大人,要救吗?”

刚才关于战术上,尤根伯爵坚定自己的主张,而在这件事情,完全听从徐有壬的命令。

“这是外敌,我们还不够强大,还没有仁慈的资格。”

就这样,中国海军没有出手相救,任由这些在海里扑腾的俄国海军精疲力尽,沉入海里。

“击杀!”随着一声令下。

舰船上的士兵,甚至开始对海面上的俄国海军进行无差别击杀。

徐有壬说得对,现在中国还太弱小,没有资格仁慈。

俄国远东舰队的旗舰,已经要沉没了。

远东舰队主将在火光中,望着中国海军,顿时一声叹息。

拿出精致的手铳瞄准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

“砰!”

……………………

与此同时,俄国的运兵船,还在拼命地逃窜。

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苏曳另外三成海军不断地追杀,追杀了一天一夜。

这才是最绝望的战斗。

这些运兵船,几乎都是货船,没有火炮,没有武力。

就只能完全被动挨打。

所以,完全一边倒的屠杀。

俄国人太大胆,太轻敌,太冒进,所以现在付出了代价。

等到了鞑靼海峡入海口,这近二百艘运兵船,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了,剩下完全沉没在冰冷的海底。

不计其数的俄国陆军,葬身于鞑靼海峡。

终于要进入大江了,沿着这条江水往西,就能进入黑龙江,返回海兰泡,就能赶回大本营了。

而大江入海口的地方,苏曳埋伏在这里的士兵微微惊愕。

俄国人又回来了?

那,那我们埋下的水雷,岂不是不用浪费了。

然后,这些俄国运兵船离开海洋,进入江面。

“三,二,一。”

“引爆!”

“轰轰轰轰轰……”

一连串密集的爆炸。

几十艘俄国运兵船,直接被炸翻,炸断了。

火焰滚滚。

他们都惊呆,你们……你们在这竟然部署了水雷?

而且之前我们出来的时候你们不引爆?现在我们逃回去的时候,你们引爆了?

引爆之后,残存的俄国运兵船继续沿着大江逃窜,拼命要寻找最合适的地方进行强行登陆,只有返回陆地才是安全的。

但是……来不及了。

苏曳的分舰队冲上来了,开始了最后的猎杀。

“轰轰轰……”

最终……

猎杀结束。

有四艘俄国运兵船完成了登陆,二百多名俄国士兵回到了陆地上。

苏曳分舰队的一千多名士兵带着连珠步枪,也随即登陆追杀。

整整追杀了七个小时,将这二百多名俄国陆军杀得干干净净。

至此!

俄国海军远东舰队,全军覆灭。

运输的第二批陆军,一万余人,也全部覆灭。

…………………………

更早一些时间。

经过了快速的急行军,第一师,第九师,第十师进入盛京将军防区。

其中两万五千大军进入盛京(也称奉天,今沈阳),另外一万多大军,分别进驻周围的各个城池。

但是,也只能是在盛京附近

接管了所有的防务,并且开始快速部署防线。

“奴才恩合,拜见王爷。”盛京将军带着上百名官员前来跪迎。

苏曳瞥了这群人一眼。

当时裁撤地方八旗的时候,僧格林沁负责关外和蒙古部,但是盛京这边却交给倭仁。

当时那叫闹一个鸡犬不宁,阴招一个接着一个,差点让盛京的八旗军务改革毁于一旦。

最终,直接出兵镇压,流放了不知道多少人。

才勉强乖巧了。

而这个盛京将军恩合,此时内心充满了惶恐。

王爷亲自来盛京,这……这是要做什么?

莫非是觉得我们不够惨?亲自来料理我们了?

“准备粮食,俄国人就在南边大连湾,随时会打过来。”苏曳直接下令。

盛京将军一愕?

什么?

俄国人竟然来这里了?他们不是在几千里之外吗?不是在瑷珲城附近大战吗?

苏曳冷冷瞥他一眼,再也懒得理会。

“是,是,奴才遵命。”

“奴才等叩谢王爷之大恩。”

“若不是王爷率军北上,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就危也。”

“王爷,南边大战结束了?”

堂堂一品盛京将军弯着腰,垫着脚尖,跟在苏曳的身后,拼命地巴结讨好。

……………………

仅仅十七个小时后。

苏曳便得到了汇报。

“王爷,俄国人来了。”

苏曳惊愕,这么快?

“多少人?”苏曳问道。

“大约,七千人。”

看来,俄国人也讲究兵贵神速啊,刚刚在大连湾站稳了脚跟,立刻迫不及待进兵北上,要攻打盛京。而且还是绕开辽阳,直取盛京。

可见他们的粮食是远远不够的,要拿下盛京,进行补充。

苏曳下令军队,以逸待劳,等待俄国人来攻打盛京。

但是,俄国军队距离盛京还有五十里的时候,竟然不前进了。

倒不是他们的情报那么牛逼,探听到苏曳的大军已经进入盛京。

而是出现了汉奸,被俄国人收买,说看到了好几万大军已经进入盛京了。

是谁的军队不知道,但这支军队没有辫子,穿着新军服。所以俄军主将判断,这很有可能是苏曳的的新式陆军。尽管惶恐震惊,但他还是派遣斥候前来盛京城查探,最终从道路上的印记,还有盛京城防上完全确定,确实有大股中国部队进驻了盛京。

就这样,俄国的七千陆军停止了前进。

但是,他们也很难决断,接下来该怎么办?是继续攻打盛京,还是撤退回大连湾?

又或者是攻打其他城池?

仅仅迟疑几个时辰,俄国军队立刻当机立断,朝着西边前进,先占领其他城池获得补给。

苏曳守株待兔的战术没有成功,无法以逸待劳。

但是,他也当机立断,下令各军追击。

就这样,四万大军形成一个弧形,朝着七千俄国军队拼命追击。

这就成为了意志的比拼。

两支军队,拼命地比拼脚力。

真是可惜啊,来得太仓促了,没有多少骑兵。

否则这个时候,哪怕有一个团的骑兵也好。

不过,俄国军队的处境更加艰难,因为他们不熟悉这里的地形,这里毕竟是敌境。

尽管抓了几十个汉奸向导,但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食补给是事实。

就这样,他们一直跑。

苏曳的军队一直追。

整整两天一夜后。

俄国人在跑出去了二百里,完全是精疲力尽了。

而且更加痛苦的是,他们头顶上的飞艇,不管他们在那里,都会被发现。

另外,这几十个汉奸向导慌乱之下,也开始逃跑,或者迷路。

而苏曳的军队,完全可以根据敌人的军队,从各个方向进兵,逐渐缩小包围圈。

最终,在距离盛京220里的地方,俄国七千陆军,被彻底包围了。

俄国的军队的目的地是广宁县,拼死狂奔了两天一夜,最终距离广宁县只有不到十里的地方被包围了。

苏曳的军队,开始原地构建防线,加固整个包围圈。

而俄国人,也在某个村庄内,开始挖掘战壕,构建阵地。

不过这个村庄的人早就逃了,粮食什么的也都带走了,他们缴获甚微。

次日!

苏曳大军的防线还没有构建完毕,这七千人的俄国军队稍作休息后,就立刻发起了猛烈的突围进攻。

非常彪悍,勇猛。

就差一点点。

整个防线就被撕开了。

陈玉成亲自带着军队,一次又一次,堵住了缺口。

这第一天的战斗,最为惨烈。

苏曳的军队,甚至付出了近两千人的伤亡。

第二日,俄国军队再一次疯狂突围。

战斗依旧无比惨烈。

依旧给苏曳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但是,突围力度已经不如第一天了。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俄国原本的七千军队,只剩下不到两千人了。

而且,断粮也超过两天了。

“男爵大人,他们不会责怪我们的!”

“他们是我们的同胞,如果能够救活我们一命,他们会非常乐意的。”

这支俄国陆军的指挥官,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因为阵亡了很多同袍,所以只要自己愿意,其实是可以让手下这两千人吃饱的。

只不过,这样太非人类了。

继续断粮下去的话,未来会饿死,而且接下来两天会失去战斗力。

这几千具尸体,足够吃很久了。

但是,真的要这样吗?

这是一个沙俄贵族,曾经在欧洲留学过。

“您尝一口,您尝一口,您就当作是猪肉,是羊肉,闭上眼睛,真没有差别的。”仆人递过来一块烤肉。

很多人的目光都盯着指挥官,等待他的动作。

这位子爵拿着手中的烤肉,拼命地挣扎。

最终闭上眼睛,狠狠将这烤肉扔在地上。

他做不到。

他接受过高等教育,哪怕饿死,他也做不到同类相食。

在看身边这两千人,身上都带着伤,而且弹药也没有剩下多少了。

他们太轻敌了,竟然这样盲目做出了千里奔袭,分兵南下的决策。

深深吸一口气。

这位贵族指挥官道:“既然没人愿意开这个头,那就由我来开头吧。”

“全军投降!”

“去联系对方指挥官,我们投降!”

……………………

注:这两天都有些事,所以今天字数不多,抱歉,谢谢大家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