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二章 筑基

书名: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7

大卫仙朝乾丰四百二十九年八月廿二,值神玉堂,百事吉、求事成。

离开宗门已有段日子的靳世伦驾着一头荒牛从重明坊市中告假回来,朝着在牌楼值守的张楽笑着打个招呼,入了阵后,往康大宝的掌门小院疾行过去。

这一年靳世伦已二十二岁了,四灵根的资质难说得上好,是以哪怕重明宗给他这类心腹门人的待遇已算优渥,可靳世伦的修为还是只在练气四层。

相较起泯然于众的修行资质而言,靳世伦在庖师一道上头的天分却当真不俗。

现今康大掌门的四弟子已成了入品阶的正经庖师,这也算是开了重明宗自开派以来的先河了。

靳世伦紧赶到掌门小院,想要拜见师父,却听得守在外院伺候的小武孟脆声言道:“靳家哥哥,掌门老爷三日前便出门了,还未回来哩。”

“啊?”靳世伦有些失望,他在修行上头遇到了些困境,正待要向长辈求教呢。

“武老弟可晓得还有宗内还有哪些长辈有暇的?”靳世伦开口问道。

“袁二老爷闭关练器已有月余;蒋三老爷从半年前便未露过面了;

周四老爷才将琴叶林、横山两处灵地勾连出来,又带着地师去了重明城,想为城中镇守仙师引一眼灵泉过去,如此便可不依赖聚灵阵与灵石修行了;

储老爷回计县访友,也有一二月了,都未回来;算起来,门中诸位老爷,只有叶老爷与上旬才出关的裴老爷或有暇。”小武孟掰起满是老茧的手指头算了起来。

“这倒是,算起来,这旬日里是该裴师叔门下于经堂讲课,我这就去问问他们。多谢武老弟了,这串圆叶蒲桃,乃是周师姐在坊市中从西番修士手中购得的。

除了师兄弟们外,师姐想着武老弟炼髓在即,还要我给武老弟也带来一份。这圆叶蒲桃虽未入阶,但对于低级的练气修士而言都有些助益。

是以老弟不可多服,最好每三日服一粒,莫要咀嚼、带皮生吞,想来不日便可炼髓大成了。”

靳世伦将一个盛着圆叶蒲桃的玉盒递给武孟,也不听他道谢,便闪身来到了经房之中。此时经课还未开始,宋诚与刘雅正带着一个才入门的仙苗朱云生研习道经。

而今与靳世伦前后入门的弟子中还需每日来经堂的,也只有墨儿一人了。

这丫头虽然愈发好看了,但修为却还卡在练气二层突破练气三层的关卡,也不知道要多少岁才突破得了练气四层,暂别经堂。

靳世伦进门后不久,才与四人寒暄两句,便听到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靳师弟。”

康荣泉正立在门口处,朝着靳世伦大笑走来:“师弟什么时候回宗的,怎么都不言语一声,正好今日晚上摆席吃酒。”

“方才回来,这便着急赶来见师兄了。”靳世伦也笑,他与康荣泉向来亲近,二者相见,自然高兴。

“哈,”康荣泉已快十四岁了,身上的小孩儿性子淡了不少,“课后再来与师弟说话。”

在门中遭变过后,他也多了些稳重气息,是以这会儿虽然高兴,但在经堂中的一众师弟面前,还是敛起了笑容。

经课钟声响起,康荣泉将小圆脸板起来,一手捧道经、一手持戒尺于堂内游走起来。

靳世伦见得此状,又想起自己似是已许久未上经课了,倒是有些故地重游般的感觉,双脚似踩在了往昔与今朝的交汇点上头,心生感慨,也挨着墨儿坐下,捧着道经跟读起来。

朱云生这位新晋师弟没赶上好日子,而今重明宗师兄勿论平日是否和煦,值守经课的时候可都是一副做派。

皆是一丝不苟、铁面无私的模样,让几个小家伙不敢有半点松懈念头。

经课散后,墨儿与靳世伦与康荣泉聚在大槐树下,她与后面两人自小相识,不止与靳世伦学过庖师,还在康荣泉小时候看顾过,情谊自然不浅。

可惜此番时令不对,倒是不好在树下煮茶品。周宜修那手催熟灵植的技艺康荣泉也未学会,三人便索性将靳世伦带来的圆叶蒲桃当成零嘴,分吃起来。

“哦,师弟是来寻家师求教的?”康荣泉眉头一皱,“可是今天一早诸位长辈便都出去了,便是连闭关练器的袁师叔都出门了。”

“二师叔闭关都出来了?”靳世伦听得稍有惊讶,却听得一直墨儿也开口言道:“我早间遇到野师兄了,他也是如此说的。”

“长辈们都不在,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靳世伦轻声念道,康荣泉却是摆摆手,让前者莫要忧心。

“既然长辈不在,那师兄我便去召集其他师兄弟吧,今日晚上开场道会,大家集思广益就是。想来,也多少能给师弟提供些一得之见的。”康荣泉复又提到。

靳世伦在道谢之际,也不由心生感慨。

连他也不清楚,从小时候便最厌恶道会的康师兄是从何时开始,成了重明宗中最爱组织道会的人。

“只是长辈们到底是做何事去了?”

——琴叶林,碧蛤洞府

蒋青立在黑履道人身侧,于康大宝等师兄弟一一行过拜礼,师兄弟再一一回礼,最后再齐拜黑履道人。

黑履道人此次不单要为蒋青筑基护法,还又向面前几人又布道讲法一日。

于他们这些也在筹备筑基的修士而言,当真如醍醐灌顶、拨云见雾一般。这拜礼黑履道人坦然受过,不见忸怩虚假之意。

黑履道人于上首从下方众人面上一一扫过,才开口言道:“蒋青筑基,依我之见,不过是瓜熟蒂落之事,本不该需做这般大的阵仗。

可是又怕某些人不放心,这才搞出这番附赘悬疣的动作来。”说道此处,黑履道人瞪了康大掌门一眼,才接着说道:

“再用盏茶时间说些话吧,明明再过一二月便可再见了,有些人呐,婆婆妈妈,毫不爽利。”

裴奕、叶正文与蒋青陆续上去说过几句,袁晋强做出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大笑言道:“哈哈,一月后,我便是筑基真修的师兄了!妙极妙极!

待我什么时候再回宣威城了,定要好好与戚师傅门下那几个仗着自家有筑基长辈的混账显摆一番。他们是筑基真修的门人儿孙又算得个什么,我袁晋可是重明剑仙的师兄呢!”

袁晋把蒋青肩膀拍的啪啪作响,蒋青脸上也浮出笑来:“待师弟出关了,便先与二师兄一道,回宣威城一趟。”

袁晋过后,便是康大掌门了,两兄弟面面相觑了一阵子,谁都吐不出来句软话。

气氛一时沉寂下来,二人一时无言。

“大师兄,信我吧。”蒋青开口说话了,眼神坚毅得似是扎在岩缝中间,经受过千年风雨的苍松。康大宝看得此幕,笑了起来:“怎会不信,我家小三子天资卓越、颖悟绝伦,什么事情做不成?快些出关,师兄还指望着你早些拐位筑基娘子回来,为宗门增添底蕴呢。”

蒋青也面有喜色,曾经对师兄那点怨怼之意,似是只因这一句话,便烟消云散开来,就像从未有过一般。

“说够了吧,青哥儿,走罢。”黑履道人一招手,蒋青再朝康大掌门拜过,飒然离去。

直到黑履道人将蒋青带入闭关静室,又折返回来,盯着康大宝与袁晋二人言道:“你们两小子模样不对,瞒得住青哥儿,瞒不过我。说,是出什么事情了?”

“可是早间袁师弟收到的那道信符?”裴奕也开口问道。

康大宝脸上的笑容徐徐淡去,换上一副悲色,涩声言道:“贺家大兄闭关筑基未成,殁了。德工老弟传信,要元禀归家奔丧。”

袁晋眼中噙泪,跟着言道:“我早间便说,再让老三等上一等。好歹问清了贺家大兄失败原由,再可大师兄偏偏不让!”

贺德宗为人四海,豪爽大方,自有一股令人钦慕的魅力。

得听他筑基殒命的消息,就算叶正文这入门不久,与其交情尚浅之人,也为之感伤不已。

裴奕突地又想起了自家师父,李师叔当年同样是满怀信心地入了闭关静室,再出来之时却已是天人两隔。

如今再听得贺德宗的消息,对于蒋青筑基,心中也不由升起了几分惴惴不安。

唯有黑履道人听得袁晋之言骂了一声:“混账言论!你这窝囊师兄总算做了件对的事情,这时候若与青哥儿说这些,万一乱了他的道心,等上一二十年,都不见得再有筑基之机!如何能讲!”

袁晋低头不语,康大宝却为之转圜说道:“老二是因世兄身陨一事迷了心窍,师叔莫怪了。”

“世兄遭了天妒英才,但老三本就如师叔所说,道心坚毅、福缘绵长,定能成功的。各位兄弟也不消忧心,各司其职便是。”

康大掌门这番话也不知是宽慰在场众人还是说与自己听的,作用不大,在场众人中除了黑履道人以外,皆有忧色。

黑履道人也不言了,返身回转,守在蒋青静室门外,盘坐调息起来。

认真说起来,黑履道人心中也未必没有几分忐忑之意。他虽接了铁流云令康大宝带来的帖子,但这些年他去韩城两趟,拍卖会上莫说碧落灵根这金丹上修都要眼馋的珍宝,便是寻常修补根基的灵物都稀少得很。

这就意味着,蒋青成功筑基的概,率比起刚刚身亡的贺德宗还要低上一分。

若放在平常时候,黑履道人自不会在意,可偏偏这消息就是在蒋青筑基之前才传来的。

“莫不是天老爷示警?”

修道之人,对于命数这类玄而又玄的东西,总要信上几分的,是以连黑履都被这消息扰得心中有几分动摇。

康大掌门瞧不出自家师叔的异色,待得黑履道人离去过后,又朝着裴奕与袁晋言道:

“我想再守老三一会儿,裴师弟,你与袁晋一起,带上元禀,回洪县贺家一趟。老二你到场过后,与贺家姨娘道声歉,就说我跟老三伤势未好,还浸在药池之中出来不得。待好了过后,我俩再一道去世兄灵前谢罪!”

裴奕与袁晋沉声领命过后,康大宝再将目光投向叶正文言道:“老叶,这些日子,劳你替我守好门户,让丫头小子们也多加小心。”

“晓得了,你莫要太担心了,青哥儿芝兰玉树,非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的?贺家大郎道缘浅了,不代表青哥儿同样会有损伤。”叶正文思忖片刻,也开口安慰。

三兄弟一道离去,康大宝寻个角落,长出口气,也认真修行起来。这碧蛤洞府是重明宗境内难得的二阶灵地,在此修行事半功倍。

如此,便来到了冬月廿二,此时距离蒋青闭关当日,已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而据黑履道人所说,一般而言,服丹筑基,只消半个月到一个月,便能见出分晓了。纵是不依靠外物筑基,那最多也不过只消再多半个月而已。

康大掌门此时已根本无心修行了,连黑履道人都整日看着布满禁制的闭关静室愁眉不展。

期间袁晋等人依次来探望过几次,也都被康大宝打发回去。

康大掌门仍旧与黑履道人守在洞府中,寸步不离。

便是带着衮假司马手信的邓百川、受了铁指挥差遣来访的铁西山,也尽都被康大宝安排门人以自己正在闭关为由搪塞过去。

认真算起来,自蒋青闭关满一月过后,康大掌门便再未食过一顿水米,只以丹丸支撑着身子。

“都三月了,好了吧。”黑履道人见不得康大宝这副失神模样,却又不忍在这个时候还出言责备,最后只长叹一声:“上品筑基丹、上等灵药、高阶行气法,你这师兄做得够多了。青哥儿唉。”

黑履道人要打开静室,却被康大掌门拦住,后者此时语气中已有了五分悲意:“师叔,可否再等一等。”

“可,等三天、等三月、等三年都可。只是你自己需得清楚,这.”

黑履道人方说到一半,已经三月未曾打开的静室石门发出一声细微的声响,被一只修长的手轻轻推开,露出一个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

“师兄、师叔!青,未负所托!”

康大掌门眼中欢喜、诧异、震惊、后怕.百种眼神搅作一团,双唇张合不定,却言不出声。

他整个身子似是都在微微颤抖,直到最后淌下泪来,才涩声吐出了字:“好好呀!”

这声过后,康大宝终是再抑制不住,瘫坐地上,大声恸哭起来:“好!好好呀!”

重明宗自开派祖师张元道立派传道,已有二百零六个春秋,终于于乾丰四百二十九年十一月廿二这一日,再出了一位筑基真修。

重明宗七代掌门康大宝,“中兴之祖”,当之无愧!

感谢书友170316161744022、青云散修、大脑袋、五反田田几位老哥的月票

感谢大家的追读、订阅、投票、评论,谢谢大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1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