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宾科考做文章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看着只穿着薄薄绸衫、没戴头巾的文宾,拍手笑道:“你没被故纸堆活埋了好像还有口气。”

“哈哈,没事,我活的滋润着呢,别人谓之荼苦,我却甘之如饴啊。”文宾笑着过来,先跟石榴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坐到况且身边。

况且此来主要还是想给文宾调调身体,所以也不客套,当下抓起文宾的手腕就给他诊脉。

“喂,你这是干嘛,我又没生病。”文宾一脸讶异。

“没生病身体也是要调养的,真要生了病就晚了,那会误了你的仕途啊。”况且说完,就专注起诊脉来。

“我没事,年轻力壮的,不过闷头读一两个月的书而已,你们都担心什么啊,若是像我这样也需要调养,人家十年寒窗的怎么办,还不得泡在药罐子里”文宾看来不喜欢被人当病人看待,抗议道。

“这是丝丝吩咐的,我是照办,你也得听喝,犟什么啊。”况且很同情地道。

文宾听他这样说,果然也就闭上嘴,不再挣扎了。

给文宾开药简单的不值一提,他的身体果然没有病灶,只是耗费心血过多,阳气有些不足,脏腑难免失调,很多人有这种小毛病,年代久了,有的甚至成了疑难杂症,怎么治都治不好,要是不治,暂时也没大事,后来人称这种状况为亚健康。

文宾正当人生最好的时光,离亚健康的出现至少还有十多年时间,只是这次备战乡试委实耗力过大,才导致如此。

况且给他开了一副调和气血脏腑的中药,顺带为他制订了一份营养食谱,帮助他在饮食上调理身体。

文宾看到药单只是寥寥几味,心里踏实了许多,他也是怕真有什么病会耽误他下考场。

随后,文宾就跟况且说起这些日子自己揣摩墨卷的心得,讲的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石榴、丝丝对他们的言论不感兴趣,两人更多的还是聊秋香的情况,还有石榴在岛上的生活琐事。

所谓墨卷就是以前历届全国乡试时出过的考卷,附带有标准答案,还有公推的范文,当时各地书商都将一些有名的文人点评、墨卷和范文集中起来,然后印刷成册,贩运到各地卖给那些有志科举的考生。

这就跟后世学生研究历届高考的语文卷和作文题差不多。

后世的人猛烈攻击科举制度,抨击的不遗余力,其实科举和高考在形式上是一样的,只不过高考添加了数理化等其他科目而已,科举主要就是考文章还有就是对四书的掌握程度。要说刻板、僵化,乃至一考定终生,高考的偶然性和命运色彩绝不比科举低。

如出一辙,主要就是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开头就是起,也叫破题,这是最关键的所在,关系到你整篇文章是否扣住了主题,如果跑题了,也就别想拿到好分数了。

题目一般是在四书五经里随便挑选一句话,有时候出题的人就是那本书,然后随便翻到某一页,第一眼看到的句子就写出来,这就是考试的题目了。

考生们领到卷子,首先得挖空心思揣摩出题的大宗师究竟想让自己表达什么,或者说自己怎样理解、怎样表达才能获得考官的青睐,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你得真正理解这题目,要是不知道题目出于何处,也就很难揣摩出其真意,那些四书五经背的不熟,想不起来题目出于何处的考生,只能望文生义,尽自己的努力去敷衍成文,有时也能过关。

但望文生义有时难免会闹笑话,甚至大笑话,那是你想编都编不出来的。

比如清末,有一次进士考试,当时主考官想让考生们眼界开阔一些,多注意些西洋文化,所以考试的题目就是拿破仑。

考官是要求考生做一篇短小精悍的有关拿破仑的文章还有评语,可惜全场的人都是背四书五经出身的,哪里有人知道拿破仑是什么玩意啊。

于是许多人望文生义,咬着笔杆,摇头晃脑半天,开始破题:拿破仑者,拿着破轮子也。

这一届进士考试因此闹出了天大的笑话,过后士林整整笑了好几年。如此真实发生的故事,绝不止这一桩。

况且也想起有一届高考的命题作文,是关于齐奥塞斯库的,当时许多考生不知道齐奥塞斯库是何须人,知道他是当时罗马尼亚总统的人寥寥无几,所以许多人就望文生义,将其误解为水库的有不少人,解读成世界上第一大油库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答成世界第一粮库、储备库等等,不一而足。

毫无疑问,这些人的作文都拿了零分,你开头就跑偏了,下面只会越跑越远,最后恐怕连影子都跑没了。

况且对所谓的时文也就是墨卷不感兴趣,主要是他对命题作文反感,这就像如果规定他在固定的短时间内画出一幅画,他自己可以想见那幅画能成什么德行,做文章也是一样,需要在心里不断酝酿,酝酿足了才会慢慢产生灵感,最后可能是一挥而就,也可能一句句好几天才能写出来。但不管怎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正的文章。

用出口即诗章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大家都会死的很难看的,除非才高如李白、王勃和苏轼。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固然可嘉,贾岛、孟郊的苦吟派、李贺的呕血派或许才能代表诗人的大多数。

文宾拿出自己写的几篇文章给况且看,都是练达宁给他出的题目。练达宁虽没主持过乡试,却当过乡试的阅卷官,也就是所谓的房师,对乡试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出的题目非常契合乡试的难易程度。这也相当于如今高考的押题,一旦接近考题,考生就占了大便宜。

况且看后,觉得文章写得不错,进步非常明显,但这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精心写出来的。但上了考场,情况大不一样,那个狭窄的小屋,跟监狱里关人的单间差不多,更像一个大号的笼子,外面还有衙役兵卒不停巡逻,外面大小门户一律下锁,不遇到失火或者有考生重病垂死是不允许打开的,一切都是防止有人作弊。

可以想象,这种环境给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多大压力,在身心都不适应的状态下,水平的发挥自然要大打折扣。

况且没评点文宾的文章,只是点出每篇文章的几个妙处,然后笑道:“我还没学到这程度,只能欣赏,你让我评点是不敢当了。”

文宾看他点出的几处果然是自己的得意之笔,心中高兴,笑道:“你这是虚伪,我敢说你要是下场,肯定不会比我差,你不应试便宜了很多人。”

随后文宾也提到那位北京术士的预测,这科的南京乡试的解元会是下一届进士殿试的状元,所以在南京下场的这批考生全都铆足了劲儿,渴望蟾宫折桂,下届殿试的状元的名号,让他们兴奋不已。

一谈到这个,话题轻松起来,丝丝、石榴也参与进来,四个人闲聊了半天,然后丫环过来请他们入席。

四人坐下后,文宾端起一杯酒道:“况且,石榴,上次你们遇到那么大的事,我却干瞅着一点忙都帮不上,真的对不起啊,这一杯酒就算是我赔礼了。”

况且见他端起酒杯,以为要祝酒的呢,听到这话,便把酒杯放下,笑道:“那种事你能帮上什么忙谁也帮不上,就连练师不也是有心无力嘛。”

“就是,你这就是太多心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石榴也道。

“反正这就是我的心思,先干为敬。”文宾这么一说,本来轻松愉悦的气氛登时有些尴尬起来。

丝丝瞪他一眼道:“你也真是的,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也不说点让人高兴的事,他们两个也就遇到这么一个坎,还都是过去的事,你提它干嘛喝酒喝酒。”

文宾自己斟满酒杯,感慨道:“我是被这件事刺激到了,历来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我也一直很自傲,觉得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没什么可顾虑的了。不谦虚的说,对于我们周家来说,钱已经不是问题。但有的时候,钱就跟废纸一样。”

丝丝急忙打断他话头:“这真是读书把身子读虚了,怎么才一杯酒就说醉话了。”

“我清醒的很,我是惭愧啊,况且跟我就是兄弟,石榴跟你也是亲姐妹,他们从来没什么事,不过遇到这么一件事,咱们却只能在旁边看着,一点力都使不上,这时候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老夫子的能量和魏国公的强权,才能摆平,钱不如权啊。”文宾很是感概,这也是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走仕途的人生理念。

况且干咳了一生,苦笑道:“文宾,你这是走火入魔了,真要学苏秦啊,权跟钱那个重要先不说,只就我们那件事,其实跟这些都没关系。”

文宾惊讶的看着况且,不明白他话中的含义。

况且轻语道:“文宾,今天我们不谈这些,日后我会告诉你的。”

丝丝觉得气氛不对,立即插话道:“难得见面,能不能说点开心的事情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