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来了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很纳闷,若是偷他的字画还有道理可讲,他的字画虽不能跟唐伯虎、文征明比,却也有人愿意花钱买,可是这告示就写在一张普通的纸上,是换不了银子的。

他回去重写了一张,贴出去后,不到半个时辰居然又被偷了。

况且望着外面墙壁上的空白处,啼笑皆非,毫无办法,总不能派个人守着张告示吧。

刘妈听说后,出来看着那堵空白的墙,然后拍着手笑道:“这帮缺德鬼,少爷的字值钱了,你们也不能见钱眼开啊。”

况且不解道:“不会吧,那告示又不值钱,没人会收的。”

刘妈给他解释了一番,原来苏州城里专门有一伙人盯着各书画家的垃圾堆,捡拾一些书画家废弃的字画,回去找人修改填补,改头换面后,居然也能凑出一幅完整的字画,这就值钱了。这种修修补补的字画在苏州城里是卖不出去的,在吴中也不行,却可以贩运到岭南一带出售,而且据说销路非常好。

后来字画家也知道了这件事,就把自己废弃的字画付之一炬,不往外扔了。这些人只好改变打法,设法买通这些人家的仆人丫环,把主人扔在在一边不要的字画偷出来,作价收购。

“少爷,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找过我,要我拿少爷的字画出去换钱呢。我当然不会赚这种黑心钱,也就没跟少爷提。不用问,你的两张告示一定就是那伙人偷走的,要是他们积攒少爷的字多了,就有办法拼凑成一幅书法。”

况且感到匪夷所思,若是成品或者快要完成的画的确值得一偷,可是一张告示只能剪下几个字备用,这样积攒一幅书法要到猴年马月

他真佩服这些人的生意经,果真是水滴石穿,无往而不胜。

“少爷,要不要我找人骂他们一顿”

刘妈自告奋勇,她认得一些专门做这种生意的人,况且的告示才贴出去就被偷走,显然就是想买通刘妈的那伙人干的,他们盯着况且有些日子了。

“算了,他们也挺不容易的,要是真能财,我也不拦着。以后我写下来不要的废纸您就卖给他们吧,省得他们偷偷摸摸的。”

“这哪儿行啊,这种事我不会做的,可不能滋长他们。”刘妈直摆手。

“没事,有人愿意花高价买废品,何乐而不为”

况且倒是不反感这个,这些人还知道用钱买,这就说明人家是正经生意人,不是那种专门偷抢拐骗的宵小恶贼。

不过这伙人习性也还是差了点,连告示都偷,他真的打心里瞧不起。

他没再继续贴告示,贴也没用,除非告示底下始终站着人。他让纪五和刘妈去跟他们日常交往的老哥们、老姐们做口头通报:况氏药堂重新开张了。

纪五认识的大都是以前况钟诊治过的病人,他也就去通知这些人,告诉他们现在少爷要执业了,而且专治嗓子疼的毛病,治不好不收费,治好了病人再付钱。

刘妈这里就是她们那一伙专门在各大家族里帮工的人,每人也都交游很广,认识的人多。这两人一出动,比况且的告示起的作用大多了,真正是广而告之,受众面大。若是单单一张告示贴出来,传播得未必有这么快。

第二天上午来了三个陌生的病人,都是咽喉有症状,进来后先看看况且,一副不大相信的表情,然后就问是不是真的治好了再付钱,治不好不付钱。

况且在吴中诗画上的名气如日中天,可是在治病这方面,却是个空白,这跟他在凤阳的情况截然相反,甚至有人不相信他真的会看病。

想想也是,况且现在这么小的年纪,诗写的那么好,画也画的那么好,哪里还有时间学医。平常市民无法分辨字画有多好,可是况且现在能跟唐伯虎并列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况且含笑告诉他们,的确,看完病后可以拿药走人,等治好了,愿意付钱就付钱,真心不想付钱的也不勉强。

这三人听到这话,勉强的点点头,还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这也是病人的正常心理状态,若是在打牌名医那里,譬如说况钟在这里,这些人都带着无限尊崇的目光仰视,付钱时二话不说,绝不讨价还价,走时还千恩万谢的。现在况且已经言明不付钱都可以了,这些人反而觉得让况且给自己瞧病,是不是吃亏了。

况且也不管这些,他真心不在乎这些病人是否付钱,反正治好了许多人后,总还是有大部分人会付钱的,收支搞个平衡就行。

至于免费的那部分,他就当作是采集人家身体健康数据付出的酬劳吧。

三个病人很快看完,况且开出药方,又给抓好了药。三个人拿着药,谢都不谢,就离开了药堂,看样子根本就没相信况且的医术,估计纯粹是因为这里有免费承诺才来试试的。

“你说他们会付钱吗”柜台后面有一张帘子,在里面坐着的萧妮儿问道。

她现在也升级太后了,在药堂里垂帘听政。

“只有一个人会付,就是那个面相很凶恶的人,另外两个估计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况且道。

“你怎么知道的”萧妮儿不信。

“这有什么,我给他们诊脉时,就诊出他们心里想什么了。”

况且也是第一次现,诊脉还有查出心理变化的功能,以前从没有过,或许这几人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反应过大,这才能在脉相上体现出来。一般的病人都是什么也不想,把自己的病还有命都一块交到医生手里,顶多就是对病的恐惧而已。

“你只给他们开了三天的药,要是治不好,他们怎会不来”萧妮儿又问道。

“虽然三天的药,他们的病管保就好了。”

况且在药剂上的把握还远远比不上父亲况钟,据他现在猜测,父亲应该能一服药治好常见的所有病症,这也正是一个国医圣手应该具有的医术。不过况钟还是按照七天乃至十天的时间来给一个病人治好病,应该是藏拙吧。

他现在无需藏拙,他的真实水平也就是三天的药能治好一般的病症。

这三个人的药都是六神丸的配方,只是剂量大小,君臣配伍有所差别。况且复查这些人的脉案,还有自己开的药方,就现仅凭这三人的病症,想要凑出一个能大范围使用的成药是不可能的。

好在他原来也没这样想,他的想法是先通过一两千个病例的检验,配制出一种成药,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最终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

药堂每天限定十个病人,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一天十个,一年就是三千多个病人,这些病例加在一起,采集的数据应该是够用了。

减弱药效,延长疗程。可以说大部分中医都是这样做的,多开几服药就能多卖不少钱,甚至有缺德的中医故意在给病人治疗时,留个病根不给你根除,这样暂时病症虽然消失,过后几个月后又复了,还得来给大夫送钱。这些经常来的老顾客就成了缺德大夫固定的衣食父母。

这种事真正的名医决不会做,名医也从不会为没有病人上门愁。

第二天,来了两个病人,第三天多了些,来了五个。

这些人不约而同地都先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先不用付钱,等病好后再付,治不好不收钱。

况且心里好烦,只是说不出口,真想拿出个录音机给他们放录音,省得向每个人解释一遍。现在一谈到钱,他就嫌烦,不过他也能理解,老百姓当然是要谈钱的,又不是神仙。神仙既不谈钱,也无病无灾。

好在看病的人都是真正的咽喉病症患者,对他增加临床经验大有好处,每诊治一个病人,他就离六神丸的成功迈进一步,一款成药的研制丝毫不亚于万里长征。

第四天上,果然第一天上门的那位病人来了,进门就道谢,连连拱手夸赞况且好医道。然后就是打听药费,手里还攥着一个荷包准备付钱。

“算了吧,你是我第一个病人,免费,以后多为我做些宣传就行了。”况且答道。

“那怎么行,治好病不给大夫钱,这病还得再犯,我不贪治病的钱。”

这人倒是坚决,很有良心,不收钱还不行,况且只好象征性收下一点,连成本费的一半都不到。恰如况且预测的一样,头天来的另外两个病人再未见到。

“这样话,一年下来咱们得赔多少啊”萧妮儿有些犯愁了,这明着就是赔钱的买卖啊。

“这都是为以后的事打基础,算是投资吧,以后等研制出成品药来,就是赚钱的时候了,那时候保证让你天天搂着一堆银子睡觉。”

“算了,我还是要活人吧,银子没意思。”萧妮儿给了况且一个大大的媚眼,令况且一时间有些恍惚,两人这段时间可是比兄妹还兄妹,怎么这会儿却春情泛滥了呢。

况且看看外面的树叶,心里顿时一片亮堂,因为,春天真正到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