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一章 郎大人打探征君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很是不解,笑问周鼎成道:“大哥,此话怎讲,我就是做生意又不会跟皇家打交道,跟你们家有什么关系”

周鼎成用狡黠的眼神看着况且道:“难说,万一你哪天把黑手伸到皇宫里呢。”

况且立即打躬作揖道:“我求求你了,别把我往坑里推好不好我把黑手伸进皇宫里,那不是等着千刀万剐吗”

“说错了,不是黑手,是红手,红手也不对,是白手,这次对了,你的小手还真挺白的。”周鼎成颠三倒四说道。

况且气得不再作答,赶紧走开了,这位大哥癫劲儿一旦发作,没人能受得了。

唐家的仆人见况且一直在跟老爷还有几位才子说话,没敢上前插话,现在看况且一个人了,急忙上来请他到里面来,说是有人想见他。

况且感到好奇,在南京他也不认识几个人啊,难不成是小君可是这种场合小君是不会来的。

他走到里面,却见一个五十上下的人笑眯眯地着看着他道:“师弟,久违了。”

况且听到“师弟”二字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他的一个师兄,这位师兄比老师年纪还大了两岁,却还不是大师兄,也不是二师兄,究竟是几师兄他也搞不清楚,现在他也没看过师门的同门录,甚至有没有都不知道,只是上次他订婚时,同门来了许多,他也就认识了一些,但也就一面之交而已。

“原来是师兄您怎么来了”况且急忙行礼。

这位师兄姓陆,名为陆行遥,原本是岭南一个地方的县官,在师门里官职算是小的。

“我是调到南京户部海南司的,先去拜见了老师,老师说在这儿能见到你,就来凑凑热闹。”陆行遥也平礼见过,然后笑着说。

况且笑道:“恭喜师兄。”

“有什么可恭喜的,就是离老师近了些,再者离开了瘴疬之地,也算是幸事吧。”陆行遥脸上也带着喜色。

县官调任一个部里的司官,看起来是入仕的正途,实际远不如调任一个富庶的地方当知府,何况南京各部基本就是养老的地方,这位师兄显然年纪大了,不想在官场上继续打拼下去,早些回到南京积攒资历,也好为将来致仕谋个好去处。

况且见屋子里坐满了人,显然唐伯虎在南京交游很广阔,大家还都给足了面子,这其中练达宁固然做了一些工作,主要还是唐伯虎自己这些年赚的脸面。

六部几个司官也都在这里,见到况且就上来很亲热地说话,重订三年后况且给他们家人画肖像之约。

况且一一点头笑着答应,周旋之间,面皮有些发僵。

“征君身体还好”忽然一张桌旁有人问道。

况且转头看去,却不认识。

“这是本部右侍郎郎大人。”陆行遥急忙介绍道。

况且心里微惊,这等大人物都来了不会是跟唐伯虎有亲戚关系吧,这可不是面子上的事。

“回大人,家师身体安康。”况且略躬身答道。

“很好,来,坐,你现在也是小宗师了不必这么多礼。”这位郎大人胡须斑白,显然有六十上下了,也快到致仕年龄了。

古人没有法定退休这一说,如果你精力旺盛,官又做得好,做到八十岁九十岁也可以,做得不好,或是不愿意做,三十岁也可以向朝廷申请致仕。

官员退休后就失去俸禄了,没有养老金这一说,都要靠祖上财产或者自己在官场上打拼下的家业过活,明朝多贪官这也是一大原因,毕竟谁也不愿意落到老无所养的地步,儿孙再多,自己腰包里没有钱终究是不行的。

上次况且订婚,江南大部分地区连同北方一些地方的师兄弟齐聚苏州,陈慕沙也隐约透露出况且就是将来继承他衣钵的人的意思,同门这些师兄弟表面上没什么表示,还有不少向况且祝贺的,但况且也发现一些人中的目光明显很复杂,只是这些人也都是学理学的,最擅长的就是掩饰自己的内心,所以他也看不出有什么大不敬。

只是自此后,原来半遮半露的事也显露无疑,现在南京、苏杭一带的人都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况且就会接过陈慕沙手中的大旗,成为一代理学宗师,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小宗师。

“不敢当大人谬爱,小子何德何能,敢当宗师之大任。”况且很虚伪地道,就坐在这位郎大人对面。

这是场面话,明知道虚伪也得这么说。

这位郎大人跟况且很是和蔼可亲地扯了半天闲话,基本都是问征君这儿,征君那儿的,弄得况且总得保持脊背挺直,低头致敬的姿态,因为有人在你面前提到父母、师长的名讳时,你必须如同跟面对尊长一样。因此无论任何场合,只要提到皇上、圣上,就必须拱手向尊位致敬,黄埔军校出来的人只要听到校长二字,立马挺胸立正,也是这个路数。

若不是明白这位老大人不可能闲着没事逗自己玩,他真要怀疑郎大人是故意在捉弄自己了。

他看向陆师兄,陆行遥眼色颇为复杂,却没有明确意思,嘴角带着几丝苦笑。

况且心中忽然有所悟,这一定是又要让自己给老师传口信了,怎么这种倒霉事最后都得落到自己头上他真的天生就是信使的材料这个活可真是吃力不讨好,不仅练脑力,而且费眼力,真是劳心又劳力。

他心中狐疑半天,等着郎大人说出最后意向,这位老大人却话题轻轻一转,开始跟他探讨起书画来了。

况且心下一松,随便聊了几句,恰好唐伯虎在门口叫他,说是新娘快到了,让他陪同出去迎接,他这才有借口从郎大人身边逃离,颇有逃出狼窝的感觉。

“新娘子到了吗”况且看着院子里的人并没有动起来的迹象,问道。

“还早呢,良辰迎亲,吉时拜堂,这都是有说道的。我是看你被那个老家伙折磨得痛苦不堪,才故意解救你的。”唐伯虎笑道。

况且这才想起来,新娘子是需要新郎去接的,哪里有新娘子自己直接跑过来的,那可真成了纳妾了。

他刚出来,那位郎大人也跟着出来了,向他笑一笑,又跟唐伯虎道声恭喜,就飘然离去,陆行遥师兄也紧跟着出来,对况且苦笑一下,想说些什么却又缩了回去,只说了一句“过几天找你喝酒”,然后便跟着郎大人走了。

况且摸不着头脑,只好跟着唐伯虎送两人出大门,看着两人上轿离去。

“这两人怎么回事好像专门来找你的。”唐伯虎颇为狐疑。

“不知道他们葫芦里买的啥药。”况且摇摇头。

“管他呢,两人每人送了五十两银子的礼封,这也算是托你的福儿发点小财吧。”唐伯虎倒不在乎,有礼收就行。

“老郎头找你什么事”周鼎成见他回来,马上过来问道。

“不知道,就是随便问问老师的情况,好像要让我给老师传什么口信似的,却又始终没有说出什么。大哥也认识这位郎侍郎”况且苦笑。

“当然认识,原来北京刑部右侍郎,不知因为什么贬到南京来了。估计就是在这儿养老挨日子,然后就回老家了。”

况且点头,南京六部大部分官员都是因官场失意被调到南京的,可以说是贬,准确来说就是退居二线。这一点还不如贬官呢,贬官还有重新启用的机会,回到北京中枢的可能,被打发到南京来,几乎就没什么希望了。

“这老家伙不会是想借老夫子的门路回北京吧”周鼎成想想道。

“要是这么简单就好说了,管他怎么样,自有老师答复他,我就怕”况且忽然看看周围。

四周有几个人,不过注意力都没放在他们两人身上。

“你是说”周鼎成也是一惊。

“原来还不知道他是北京刑部的,刑部”

两人都不把话儿说完全,反正两人都能明白。

当初刑部可是跟都察院一样,死死盯着况且不放的,这也难怪,刑部的总捕头就死在况且面前,虽然不是他杀的,却也跟他有直接的关系。何况刑部损失的不是一位大员,而是好几位。

“你也甭多想,据说他们的主力都被引到海外了,就算能活着回来,也没这么快。”周鼎成感觉其中一定有问题,得回去好好查查,不过眼下还是得尽量宽慰况且。

况且点点头,他倒是没什么担心的,就是让这位看上去和蔼可亲的老大人弄得有些发毛了。

正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笛声悠扬。

院子里几个吹喇叭试调的人听到笛声立时不吹了。

“这是崔姑娘的笛声。”

“没错,一定是西厢舫的崔姑娘。”

“快出去看看。”

立时,院子里喧哗一片,是崔姑娘,西厢舫的。

“她们怎么来了”唐伯虎听到笛声,浑身一阵抽搐,苦笑起来。

“怎么了,伯虎兄,你不会是欠人家夜度资没还吧,趁你大喜的日子来要债了”况且取笑道。

“哪有的事啊,咱们是那种欠人家皮肉钱的损人吗不过”唐伯虎还想说什么,最后也只能嗨了一句,出去迎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