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百七十一章 况且决意赴京城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5:01

“这个呆子啊,又犯病了。”

陈慕沙看到海瑞奏疏全文后,气的拍桌子瞪眼,大骂海瑞。

况且无语,他可是一直崇拜海瑞大人的,所谓天降伟人,在大明朝中期就是指海瑞。只可惜海瑞生不逢时,错误地生在这个他无比痛恨的时代。

况且承认海瑞的奏疏里有些话过于夸大了,嘉靖帝虽说二十多年没有上朝,可是朝政并没有荒废,相反,他比一般的皇帝对朝政的治理更得法,国柄也始终握在手里,从不假手他人,这一点在明朝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能做到。一般的皇帝都是在内靠秉笔太监,在外靠内阁首辅来治理国家,只有嘉靖是独自一个人在管理朝政。这一点跟清朝的皇帝颇相仿佛,但是清朝是部族统治,皇帝自然不能依赖汉人大臣治理国家,明朝可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的朝代,大臣跟皇帝并没有利益冲突,这一点就是明朝和清朝的最大区别。

至于说皇上薄于夫妇,就有些扯淡了,皇上可是修炼房中术的,去年还新封了一个最小的妃子,才十四岁,这件事成了大臣们酒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据说这位小妃子原来是伺候嘉靖帝起居的宫女,晚上嘉靖帝自己静坐,宫女们必须在旁边一声不响地陪着。

这个小宫女是后进来的,还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她看嘉靖帝静坐的姿势很可笑,就笑出声来,结果嘉靖帝醒过来,大家都以为这小宫女会被赐死,嘉靖帝却忽然觉得这个小宫女很可爱,很美丽,于是把别的宫女遣散出去,当夜就“宠幸”了这个小宫女,第二天便封她做妃子。

这事当然很缺德,可是当时并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事在古时并非禁忌。当然就算有什么法律限制,对皇上也不生效。

所以海瑞说的嘉靖薄于夫妇还真有些不实,对嘉靖来说夫妇就是他和那些嫔妃,原装妻子皇后已经过世多年,嘉靖帝没再立过皇后。

至于说嘉靖帝薄于父子,这倒是真的,不过皇家无亲,要在皇家找什么骨肉亲情,注定是白费力气,不仅嘉靖帝如此,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室大抵都是如此。

“海瑞是个好人,可惜就是呆气十足。”魏国公叹道。

魏国公是被那些请愿的太学生闹得头痛,只好跑到陈慕沙这里躲清静,另外海瑞这封奏疏可是捅破天了,身体本来就欠佳的皇上会不会有什么意外他需要跟陈慕沙研究接下来的政局走向,这才是真正的大事。

况且在这两人面前不想多话,更不想插嘴,只是静静地听他们说话。

“皇上是有一些缺点,可是人无完人,哪个皇上是十全十美的人物秦皇汉武不用说了,就是唐太宗所谓千古明君,却也杀兄囚父,伦理纲常都被他颠覆了,太祖屠戮功臣、成祖大杀文臣,手段残忍令人发指,还不是被人歌功颂德今上虽无赫赫武功,也没有开疆拓土,可是文治蒸蒸,国家也是盛世景象,什么家家净,这不是污蔑吗天底下穷人是无数,可是这跟皇上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的盛世从来没让穷人富过,天下财富就这么多,想要人人富有难道海瑞就有良策”

陈慕沙有些激动,在魏国公面前不用顾忌,可以肆无忌惮地评说。

尽管况且觉得海瑞的奏疏不是每句话都正确,但对他的光明磊落充满了景仰之情。奏疏本来就不需要每句话都是真理、都有证据,又不是对簿公堂。汉文帝盛世时,贾谊上书还称天下形势可叹者四,可痛哭者四,无非是想用夸大的方式让听者醒悟到各种不足,这也是良药苦口的意思。

历代都不缺乏这种完美性格的人,却处处碰钉子,在什么时候都没好日子过,东坡也是如此,一辈子坎坷崎岖,正是因为性格过于完美、刚正不阿。

东坡有一次在家里抚摸着肚皮,问丫环们里面是什么。一个丫环答道,是满腹的锦绣文章。东坡说回答错误。

有人说是一肚子的才华,也答错了,最后还是东坡最宠爱的妾朝云回答说,学士肚子里装的都是不合时宜。

东坡大笑,点赞。

完美性格的人物总是不合时宜,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钉子,他们知道问题所在,却宁愿碰钉子也不肯变得油滑,不想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虽然最后遍体鳞伤,却保持住了自己的风采。

海瑞虽无东坡的绝世才华,在性格上两人却颇为相似。

“海瑞是不是被人利用了”魏国公想想道。

“你是说太子殿下那里不会的,高拱想不出这招来,太岳虽然能想到,却不会如此下作,陈勤学是忠厚君子,更不至于如此。徐阶他们也不会出此下策,再者说海瑞虽呆,也不是容易被人利用的人,他可能是实在忍不住了。”

陈慕沙不是对海瑞有意见,他对海瑞的人品非常佩服,他是气海瑞这封奏疏把皇上气倒下了,接下来就是他们老师弟子受苦受难的日子。

嘉靖帝身体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可是迟些总比早些好啊。

皇上一病倒,自然就要征召况且进京给皇上治病,就会引发太子那里的联动,究竟会出什么事情谁都料想不到,但肯定不会是好事情。

皇上把他软禁在玄武湖中心岛,又让魏国公监护况且,不都是为了这一天吗

魏国公面色有些沉重,叹息一声道:“况且,如果你要走,我不会拦着,我知道你身后的人一直就在城里,随时准备接你离开。你老师的事包在我身上,只要我活着,他就不会有事。天地广阔,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告诉我。”

陈慕沙也叹息一声,他是舍不得石榴和况且,这几年来,他一直把况且当作亲儿子对待,到了关键时刻自然有些舍不得。

况且笑道:“多谢国公大人,不过我不想离开,也不会离开,要是皇上真的征召我进京,我去就是。”

“什么,你难道不知道那是自投罗网你要是应召,太子那里一定不会放过你,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吧。”魏国公惊道。

“就是,不要意气用事,你还是先离开,留得青山在,以后自有再见面的时候。”陈慕沙劝道。

况且笑道:“老师和国公大人不必劝我,我早就拿定主意了,我不会逃走。我祖祖辈辈一直过着逃亡生活,到了我这一辈说什么也不能继续下去,不然永远都在逃亡中,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至于太子殿下怎么想怎么做,我也不在乎,就像国公大人所说,我身后的人还是能保证我的安全的。”

况且想明白了,现在毕竟不是成祖那个时代,那时候可是朝廷倾尽全力通缉建文帝君臣,现在至少皇上是真心要接他入京,这关系到皇上的性命,太子那里或许会有阻拦,但未必有多大的实力,他现在身后的势力也不小,若真想脱身,也不是没有机会。

来自太子那里的威胁他不是很在乎,可是一旦遭到护祖派或者空空道门的攻击,那才是致命的,他一心制作兵符防的也是后者。

至于到了京城怎么做,只能到时候再说,他是准备好谁也不得罪,皇上征召他进京给皇上治病,他自然得遵从,太子殿下如果拦阻不了他,也未必会怪罪他。毕竟在太子身边,还有张居正为他托底,不会立马陷入被动。

如果在先前,他一个人可能就真的转移走了,那时候他孤零零的没有任何实力,只能任人揉捏,现在他可不想被什么人随便握在手里揉捏,任何人想要对付他,就准备承受后果吧。

“听说皇上派的使者已经上路了,再有十天定要在使者到达南京之前做出决定,要么应召,要么赶紧离开。”魏国公郑重道。

“况且,你真的有把握保证自己的安全”陈慕沙仍然很不放心。

况且不离开当然好,就算皇上、太子的矛盾公开,最后胜者也只能是一个,不管是皇上胜出,还是太子胜出,他跟这两人关系都匪浅,最后也能收拾好这个乱摊子。他最担心的是况且会被刺客杀死,太子要对付况且,当然不能明面来,只有指使刺客这一个办法。

“放心吧,那些人已经保护我一年多了。”

慕容嫣然在他身边保护他的事,周鼎成告诉他了,只是限于规定,他没法跟慕容嫣然见面,也不能当面致谢。他还知道,南京城里不仅有慕容嫣然保护他,实际上有更多的人,甚至还有君王组织派来的人。

中山王府实际上早发现了这些人的踪迹,知道他们只是为了况且,所以假装看不到。

“这样当然更好,你若进京的话,我再派出一队护卫保护你。”魏国公说道。

况且如果真的逃走,作为监护人的魏国公肯定要被怪罪的,虽说因为他的地位还有跟皇室的亲戚关系,朝廷没法治罪,但总归是有些后患的,况且要是应召进京,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陈慕沙这里也就免去了任何危险。

“大人不用派护卫保护我,我身边的人足够了,倒是我的家人希望大人能多加保护。”况且站起身躬身一拜。

“这是当然,你不说我也会这样做的,我早已有了安排。”魏国公大手一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