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燕鸣初啼

作者:高适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6章 张豺无计捉拿石韫 冉闵领军终破邺城

书名:燕鸣初啼 作者:高适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邺城之南,荡阴

石遵讨伐张豺逆贼的大军终于开到了。仅仅隔了月余,石遵即将再次来到邺城。只与上次不同,这一次石遵不是只身而来,而是带领诸将所率之十万大军。当此之时,其威势之大,赵国无人能及,兵临邺城之下,虎视眈眈。

石遵登上一处高坡,马鞭手指远方,兴奋的说道:“诸将请看,邺城就在前方,孤光复我大赵基业就在眼前。”

孟准祝贺道:“恭贺彭城王拨乱反正,力挽狂澜,我大赵锦绣江山终得以保全。”

“孟大人言辞却是中肯,然其首功者”说着,石遵挥手向下面的示意道,“请石闵。”

石闵只在不远处,骑马跃上高坡,下马说道:“拜见彭城王。”

“石将军快快请起。”石遵只双手扶起石闵,一手握着石闵,一手握着孟准,一同走向前方,立定,注视远方“今次起事,幸得两爱卿之力。我石赵苦于内乱久矣,今当同心同德共襄盛举。”

石闵只舒展其披风,笑言道:“陛下所言甚是,我赵国之境内,五胡四夷杂处,俱为一体,当别无差别。如此借诸族之力,我赵国当无敌于华夏。”

孟准只暼了他一眼,径直向石遵进言道:“虽言如此,胡汉之大防不得不防啊。”

石闵意欲争辩,石遵忙劝阻道:“好了,二位皆是我赵国复兴之股肱之臣,当同心同德,今张豺引军与我在荡阴对峙,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石闵略一思索,深邃的瞳孔似看到那几十年前的荡阴之战,说道:“八王之乱时,东海王司马越挟晋惠帝北击成都王司马颖,晋王师败于此地,晋室倾颓不复振作,今我举大军与逆贼会战此处将一战而定鼎。”

孟准对石闵放低姿态,身形矮了半分,堆笑道:“石闵果是豪迈,既如此有劳将军为我前锋,打开往邺城的通路。”

“呵,果然动嘴皮子是得不了江山的。”石闵只一个箭步跨向他的朱龙马,操起他的双刃矛,在马上对下面的众将士说道,“众人随我为全军打开出路。”

随着一声哨响,石闵在前,众将士滚滚向荡阴开去。

眼瞅着石闵离去的背影,夕阳的余晖落在孟准的脸上显得格外的阴鸷。

“陛下,石闵终非我羯族一员,汉人如此起事恐对陛下不利。”

石遵看着空空荡荡的大帐,怅然若失,许久长叹一声:“如今石氏诸子之中岂有石闵这般声威,离了他诚是不行啊。”

“陛下,自古飞鸟尽良弓藏,这石闵这把劲弓恐终会射中石氏一族,望陛下早做思量。”

邺城的诏狱里。一行人狱卒拿着枷锁,链条,敲打着狱门走到一处尚且明亮的号房。

“出来,你的苦日子快结束了。”一个上了年纪老狱卒嘴里碎碎道。

狱门缓缓打开,一个清秀的人女子,连带着旁边的一个侍女被随行的女婢扶了出来。

那狱卒刚想给她俩上枷号,就被旁边的侍女申饬,“你们都给我退下,这是刘太后要的人,快滚。”

随即那个侍女往号房里说道:“石韫公主,刘太后有请。”

邺城邺宫寺

石韫被侍女梳洗一新,载着油壁车里,往邺宫寺载去。

“吱”沉重的寺门打开了,石韫走进昏暗的庙宇,佛像前,刘太后正在诚心祷告。旁边的石世在侧。

一个侍女从门口一阵小跑,走到刘太后跟前耳语了几句。刘太后闻讯缓缓起身,回头,说道:“石韫,果好久不见。”随即示意左右侍女尽皆退出,寺内只剩刘太后、石韫、石世三人。

石韫缓缓的走过来,向前一施礼,说道:“刘后、不太后别来无恙。”

寺中只烛火摇曳,映衬着佛像一半明一半暗却是有点瘆人。

“石韫,汝终于得偿所愿,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将坏人衣。大和尚一语成箴,我赵国基业将尽毁于石闵之手,”刘太后终于忍不住,爆发道:“你开心了,终于可以报你父亲的仇了。”说完刘太后再也撑不住了,俯下身来抱住石世,“可怜我家的世儿。”

石韫紧紧握住拳头,一字一句吐道:“刘太后残害先帝骨肉,张豺卖官鬻爵,朝政皆出自朋党亲族之事,我臣不忍赵国江山毁于汝等妇人之手。”

刘太后怨愤道:“我一妇人死就死了,奈何要谋害我世儿。”

石韫顿生疑虑,“太后这是何意”

“这是檄文,你自己看吧。”刘后说完从身后抽出一册布帛,扔给石韫。

石韫捡起,只凑着那幽暗的烛火看到。其上大意写着:“王室多难,女主临朝,奸臣用事石遵年长且贤,先帝有意许之帝位,石世冲幼当退位让贤,以膺天命。”

“本宫已听说,石遵已立石闵为太子,汝家天下如今要落入外人之手,汝九泉之下有何面目面对石氏的列祖列宗。”

“不会的,石闵不会的。”石韫只呆呆的坐在那里。

刘太后扶住石世的肩膀,眼睛直视着他,说道:“世儿,你可知道吗为君者喜怒不形于色,所谓孤家寡人,你终是没有朋友。”

石世庄重的点点头。

“咚”寺门被军士一把撞开,张豺领兵进来,只瞧见了地板上的石韫。

只见张豺一个跨步,向刘太后和石世禀道:“老臣见驾来迟,万望恕罪。”

“快,快扶我起来。”刘太后对着石世嘱咐道,“如今战况如何”

张豺侧眼看了一下坐在地上的石韫,回头说道:“石遵军势大,加之石闵奋勇,我军”

“但说无妨。”刘太后说道。

“我军荡阴遭遇大败,如今残部皆退回邺城固守。”张豺低头再看了一眼石韫,禀告道,“我邺城自先帝迁都以来,累经修缮,城防角楼坚固,当是无虞。”

“既如此,有劳张太保了。”石世扶住刘太后意欲出走,却见张豺叫住刘太后,“太后,老臣还想借一人使用。”

石世见张豺意有所指乃石韫,大急道:“石韫公主无心之过,不可”

“世儿”刘太后大怒道,“皆听张大人安排。”

“起事之日石闵尽遣送城中妻儿,只石韫未有安排,今其举大军来犯,其所顾忌者只石韫一人尔,来人啊,将石韫押到城楼之上,与此城共存亡。”

说完,一行人执铁索,将石韫捆绑,往殿外而去。

邺城凤阳门城楼上

“你们听说了吗这次来的人是彭城王。”一个上了年纪的伍长依靠长戢在垛口歇息。

“快,快开城门。”正说话间,低下有人大喊。

那伍长起身看了一眼,问道:“汝等从哪里来”

只见前头扛旗的军士喊道:“吾等从荡阴而来,这是殿后的一队,最后一队了,快开城门。”

“又是从那处而来。”伍长只措手,起身招呼这一队的军士喊道:“兄弟们,放桥,起门。”

眼见队伍通过城门,军士赶紧将吊桥升起,众人得空相聚歇息。

“伍长,这是我从我家乡带来的大枣,你尝尝。”一个刚入伍的小兵却是机灵。只听那小兵趁机问道:“伍长你刚才说什么呢”

“你这小鬼,想打听的不少啊。”伍长毫不客气的从他端着头盔里的大枣里拿走了两三颗。

一遍嚼着一遍说道:“石虎诸子德,这皇位原不是当今陛下。”

那小兵也笑道:“这也难怪,我羯族皇帝石勒、石虎哪一个不是赫然无功,若是找个守成之住也不是石世那般小儿,我赵国啊,几如那晋室一般。”

“嘘”巡逻的将校恰巧路过此地,“你们不要命了,休得妄言国政。”

伍长暼了一眼那人,“原是校尉大人失敬失敬,”那伍长见校尉前来,也不慌张,拍拍身上的尘土,慢慢从依着长戟站起,说道,“怎的从宫中龙腾禁卫贬谪至此还过的好嘛”

“汝休得胡言,看我不斩了你这妖言惑众的。”说着几欲从剑鞘里拔出宝剑。

“咚、咚、咚。”战鼓擂起,角楼之上的军士大喊道:“石遵大军前锋已抵邺城城下,速回战位。”

城墙之上三三两两的军士站起,邺城守备像一架陈旧的水车,终于开始运转了。

“暂且饶过你,还不归位。”将校只恶狠狠的说道。

“为父奔丧本是常理,有何可拒。”那伍长嘟囔道。伍长只看着手下的军士呆呆站在那里,吼道:“你们看着干嘛,将校说了,速速归位。”

“快,快点走,”这时一个军士押着石韫登上城楼。张豺就在身后跟随。

那个小卒只回头,见此向伍长说道:“伍长,他们竟然把女人都架上来了。”

伍长嗤笑道:“张豺穷途末路,欺负孤儿寡母算什么本事,竟出此下策。”

这时张豺命人将石韫押上垛口,张豺探身眺望,只见远处石遵大军沙尘滚滚,旌旗蔽日。前锋大军的“闵”字大旗迎风飘洋。

此城下的石闵前锋大军停住了脚步,石闵徘徊在凤阳门前驻足,叹道:“凤阳门南天一半,上有金凤相飞唤,欲去不去著锁绊。凤这邺城雄于河北,此恢宏之势天下少有。”

王泰此时向前,在石闵旁边说道:“飞陛方辇而径西,三台列峙以峥嵘。可惜如此壮丽之城所托非人。”

石闵指责旁边交错密布的角楼,垛口,看着那数十丈高的城墙,只叹息道:“自古攻城为下,今我大军虽言势重,然皆张豺凭坚城而守,攻城恐伤亡大矣,窃为不智。”

“将军所言甚是,自古攻心为上。我已散布宣言说彭城王为父奔丧,非为夺帝位,且张豺虽严刑峻法,杀戮者甚重,戍卒皆敢怒不敢言,我军之声明只诛首恶,不及其余,想来过一些时日,城中必有巨变。”

“王泰所言有理,吾等暂且”石闵只吩咐众人暂勿攻城,这时城门楼上张豺挟制石韫,只大喊道:“下面的石闵听着,汝看城墙上是何人”石闵正欲回马思量退敌破城之策,只见城墙上的人大喊道,“你好好看看,如果你的人马离开邺城三十里外,我保石韫不死。”

王泰只拱手致意道:“将军,谨防有诈,不知上面是何人”

石闵欲策马往前,只见王泰只瞅了一眼城墙,上面弓箭手赫然瞄准此处,正在弯弓搭箭。

“将军不可往前。”王泰赫然叫住。

城墙之上,张豺正拿刀架在石韫的脖上,逼迫道:“你快出声,否则就将你结果。”

石韫只侧脸看着她,许久突然朝他脸上啐了一口,张豺只意欲砍去,其弟张雄小心劝阻道:“大哥,我等只有石韫做质方能迁延时日。拖则有生机啊。”

“蹦”正说话间,只见一把利箭只刺到城墙上的匾额,张豺只探头张望到,原是石闵拿着铁胎强弓只射张豺,只差几分就射到石韫了。

“大哥,看来挟持石韫不管用了。”

张豺狠敲击了城墙,“唉,石韫,妄你对石闵一念深情,汉人终不与我同心。”

就在这时,张雄推搡其张豺,“大哥快看,城墙上有人缒绳而下。”张雄指着旁边的垛口上,有些士兵正沿着绳子,滑下到地面投靠石遵。

张雄带随从只上前怒斥道:“你们干什么”喝住了意欲走了小卒。

旁边的那伍长喊道:“彭城王来奔丧,吾当出迎之,不能为张豺守城也。”

张雄听闻大怒,只那马鞭抽打伍长,“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看我不打死你。”

那伍长抱头哀求道:“张将军,给下面人一条生路吧,石氏内乱,与我等何干,切莫做了人家的炮灰,我等只是逃生去了。”

正说完,突然“嚓”,一柄长刀只插那小兵的身体,应声倒下,原是张豺,喝道:“若胆敢乱我军心者,此人便是下场。”

随即命侍从:“砍绳”

伴随着一丝凄厉的声音,还未来的及下来的爬绳军士也下坠而死。

看着从城墙攀附绳子跌落下来的尸体,城门内防备的后续部队,张离部属已经群情激愤。

一人说道:“吾等本就是龙腾护卫,那日张豺尽屠宫中禁卫,吾等同袍子侄皆没欲他手,势不能为其守也。”

随即有人附和道:“对,先帝有遗言让石遵辅政,如今石遵大军已在邺城郊外吾当出迎以待。”

张离此时在亲卫的簇拥下,登上一个木箱,站立在凤阳门前喊道:“诸位胆敢妄言迎石闵者力斩不赦。”

此时其身旁的一上了年纪的龙腾护卫,上前走到张离跟前,“末将有事要奏。”

张离见其态度恭敬,步下木箱,只一个箭步那龙腾护卫只擒住张离的脖子大喊道:“今张豺倒行逆施,吾等势不能为其守城也,众位开城门以迎石遵。”

张离的亲兵见主帅被擒,束手无策,一人刚想反抗,却见只被一龙腾护卫斩杀。余下的亲兵尽皆站立不动。

那挟持张离的老兵喊道:“张离开城门以引石遵。”

闻听此言,众人瞬间明了,纷纷大喊。

“张离已投石遵。”

“张离大开城门。”

只听那老兵在他旁边说道:“张将军,事已至此今拒张豺是死,拒石遵也死,等死,望将军有一念之仁,放属下一条生路。”

随即,那老兵大喊道:“郡守大恩已报,吾去矣。”随即引剑自刎。

张离被他脖颈上的血沁入了眼睛,只透着血红,两侧甬道,营门的军士已经开拔过来。

“何人放箭”此时石闵在城下正在呵斥。

猛的回头看到原来是王泰。

“王泰,你。”石闵一时语塞。

“将军岂能因一女人而废大事。”王泰决绝的说道。忽然他指着城门出,喊道,“将军快看,凤阳门有异动”

石闵只见此时凤阳门处城门已经渐渐打开。城墙上的守备已经被城内的龙腾禁卫搅得些许混乱,随即举起他的双刃矛喊道:“众军随我杀入邺城。”

石闵的前锋大军趁隙杀入城中,如潮水般涌入邺城。石闵在众将的簇拥下骑马穿过凤阳门,在上头的城墙上,石韫只望着他。石闵只抬头和她对视片刻,随即直视前方,只喊道:“从今日起,进兵邺宫,不得放跑一人”

这时左卫将军王鸾策马赶到,宣道:“彭城王有旨意,石闵劳苦功高,今邺城已破,当遣部属移驻休整。”

王泰愤懑道:“如今邺城已破,此时收兵不是果子给他人摘吗”

“汝等要违命不成”石闵已经瞧见远处石遵的大军正在缓缓开来。

石闵只道:“不要说了,回禀彭城王,吾等谨奉召。”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