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燕鸣初啼

作者:高适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0章 燕王石斌矫诏被杀 石遵奉诏欲回邺城

书名:燕鸣初啼 作者:高适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襄国,燕王府邸。旬月之间,使者又从邺城赶来了。

这次不单是使者,还有张豺之弟张雄和他的五百都城守卫。那些护卫在燕王府邸前列阵等候燕王驾临。

燕王此时正领随从从外边打猎回来,看见这阵势却是狐疑。燕王未及卸下甲胄,便与随从一起进府。

正堂中央,但见领头的是故交杨环,心下大喜,便迎上前去,说道:“杨老弟舟车劳顿,一月之内吾竟三遇汝,吾正是三生有幸啊。”

“哪里哪里,老奴猜吾皇定有要事要托,非如此,怎能一月三至。哈哈”

说着石斌只拥着他上前,“来来,请。”

石斌见杨环身旁有一壮士,心下生疑便问道:“杨使到鄙府何须这么多人吗来,我府中内院备有美酒佳肴,二位舟车劳顿甚为辛苦,来来来,二位先到内院歇息。”说着便一边走,一边拉着杨环欲往内院而去。

却见张雄直挺挺的站立于石斌前侧,不肯离去,燕王心下大惊,忙欲唤随从,却见他们已经被张雄随行的五百护卫挡在正堂之外。

燕王心下已知不好,欲抽起腰间宝刀,那知旁边张雄早有防备,顺势打落,擒住,扭着他跪下。

待见他擒住,使者缓缓展开诏书说道:“自古孝为人伦之本,吾皇意:太子孤幼,欲以燕王托以国事然燕王鼓吹歌舞,皮轩鸾旗,驱驰郊野,悠游行猎,殊无恭孝是故五辟之属,莫大不孝。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郑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故汉昌邑王刘贺失国,皆为此也。燕王所行更恶于刘贺,无忠教之心,特免官归第,非得诏命不得出府院半步。”

石斌情知事情陡变,仗着自己是王公,怒斥左右:“杨环你这个阉人,欺瞒圣上,我要见父皇,恨不能杀尽你们这些奸佞之人。”

张雄在一旁牢牢的擒住他,轻蔑的说道:“多说无益,燕王请吧。”

石斌已知情势不可逆转,向杨环半是嘲弄半是求情的说道:“孤待你不薄,你为何如此对我。”

只见杨环上前凑到他耳边说道:“你知道我为甚进宫做着诸人可贱的寺人吗,忍辱至今吗”

“为甚”燕王盯着他良久不移。

“你们诸子争斗,我兄弟亲族无仇无怨却卷入其中,死于你们兄弟之手,我侥幸得一腐刑苟活。既如此诸石混乱,诚我之乐见,你们就再争一争吧。”

石斌失神的看着他,“你,唉,我朝大限将至。天下纷乱,你又能活到几时。”

杨环眉头一挑,也不再和石斌废话,说道:“能复此仇,我心愿得偿,余者与我何干。”起身向一旁的张雄说道:“张大人,有劳了。”

石斌被张雄的五百护卫严密看守,至此音讯隔绝。

幽州蓟城

石遵在其彭城王府邸跪地接诏,“臣领旨接诏。来人恭送邺城使者回都。”

说罢石遵亲送使者出了府门,许久才回。

石遵回府速速召诸将商议,道:“今我赵国,梁犊之乱新平,主上生死不明,父皇封我为大将军与燕王石斌,戎昭将军张豺共同辅政。诏命让我去邺都面听垂询,孤心意不决,众位意下如何”

一久戍边将闻听此言,笑意盈盈,说道:“辅政大臣,位高权重,比这荒蛮的幽州之地强多了。我等皆期盼有朝一日能奉诏回都,世人皆言邺都之繁盛古之罕有。华林盛景美无双,朝见夕死亦无恨。”

众将听罢,皆哈哈大笑,一阵欢快过后,众将慢慢平静下来,细细考虑如今之形势,有人脸上还是渐有不安之色。

征东将军邓恒,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我国内乱方平,四方敌国皆虎视眈眈,其中属慕容燕国最为尤甚。其徒河守将慕容霸,年岁不大,然智勇双全,身先士卒,其胆略,我赵国诸将中无出其右者。臣与之交手多次,未曾占到便宜,反倒折损不少兵马。”

听完邓恒的话,参将陈暹讥讽道:“邓大人不会打了几次败仗就害怕了吧,为敌国张目。我蓟城城高沟深,谅他也不敢南下。”

邓恒起身,向在坐的诸人说道:“臣非惧燕国,若两军对垒,自不在话下,臣恐的是身后。”

宁北将军沐坚也说道:“去岁因石韬、石宣兄弟阋墙,兄弟屠戮,东宫之惨状为前代鲜见。皇帝处理失当,酿成东宫护卫高力之乱,我国险遭颠覆。所幸赖我赵国诸将之力,业已平定。唯主上沉疴已深,太子年幼,都中形势不明,乃有隐患。臣请以蓟城守军为彭城王援。”

石遵的幼弟沛王石冲如今也同在蓟城,向石遵劝谏道:“兄欲去邺城,弟自在蓟城留后,我们有这十几万兵马在手,谅刘后、张豺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

石遵在厅内踱步,来来回回,又反复看诏书,拿起放下。

忽然府中书记孟准忽进前道:“彭城王毋忧,吾当侍奉大王左右,一同入邺。”

石冲上前拉着孟准,看着石遵说道:“孟书记统筹谋划,甚无差错,孤甚以为信。若有孟书记在,弟当安心。”

石遵看向石冲又看向诸将,心意已定。立于堂中说道:“既如此,孤自当奉诏回邺,以尽忠孝人伦。这蓟城之事就托付给冲弟了,若邺城有变,卿当以为援手,保我石氏江山不失。”石遵紧紧握住石冲的肩膀。

“遵哥哥但去,蓟城有我。”

“既如此,兄今此去邺,汝一定替我们石家守好这赵国的大门。”

石冲性耿介,忽的站起来说道:“彭城王但为我赵国计,诚勤王事,弟自当为兄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今石世已立,吾等自当忠诚于我石氏宗庙,不能再祸起萧墙。汝若与贼人同流合污,倾覆我赵国社稷,弟也当传檄四境,奉旨讨逆。”

石遵笑言道:“哈哈,贤弟毋忧,兄长只是好弄文学。今哥哥侥幸得一彭城王爵位,但为赵国,兄长这次孤身犯险一回。”

这时燕国的都城龙城,三月丧期已过,如今已是暮春时节,先王葬礼,新王登基,皆已结束,这繁忙一个冬天的都城恢复了平静,商旅盈门,百姓恢复常态。朝政和国事亦恢复到往日的样子。

这一日难得有空闲,燕王携众妃在龙宫内苑游玩。特命众妃可携家中女眷及年幼子女一同进宫,共叙人伦。原先在潜邸之时的太子妃可足浑氏,已经晋为后位,为燕王后。这一日携其小妹可足浑安也到内苑游玩。

看着众妃明艳的身姿,可足浑氏向其妹妹抱怨道:“自古贵易友,富易妻。这燕王才登基了没多久,你看看,便广采民女充实后宫。我还不能多说什么,说多了被群臣进言,就是有违女德。若安个善妒的罪名,到时后位不保。”说着拉着妹妹可足浑安的说道,“这偌大的皇宫一个知心人也没有,妹妹可要常来哦。”

妹妹可足浑安倒是一个温婉平和的女子说道:“姐姐仪态万方,聪慧明敏,那些年轻女子不及也。譬如鲜花之明艳,只一夜风雨便凋零,若是青松翠柏,虽经风雪却愈见挺拔俊俏。姐姐与姐夫相伴多年,姐姐就是姐夫身后的万古青松。”

“你可真会说,这倒也是,这后宫之中,后位算什么,归根结底还是世子之位,你看我家晔儿谦虚恭敬,尊师重教,颇有人君之风,燕王最属意他,我有何忧。”

突然一个绣球砸来,原来是暐儿扔过来了,可足浑氏好不气恼,说道:“暐儿,你要是有你哥哥一半的沉定好学就好了,都这么大了,成天冒冒失失的。”

暐儿走过来,对着可足浑安一鬼脸,拿其绣球说道:“小姨来了,快陪我玩。这天下呀,有我父王和哥哥就可了,我做个安乐公子。”

说完便欲拉着可足浑安一同出去游玩,见母亲神情严肃方才做罢。

“唉,不成器的东西。”燕王后叹气一声。

“姐姐。”可足浑安劝谏道,“暐儿也是真性情,我亦喜之,或许人各有命吧。”说完也暗自神伤,像有心事。

燕王后见妹妹如此忧愁,心中已猜到几分,说道:“那慕容霸你就不要想了,听人说他的段夫人如今已是有孕在身。”

可足浑安忙羞涩的说道:“姐姐说笑了,我才没想他呢。”

“真没有,想他慕容家中后辈英杰也多,你看先王公孙夫人家的慕容纳,姐姐就觉得不错,要不我让燕王做媒,给你促成这一段姻缘。”

“姐姐,说笑了,姐姐从小就入慕容王宫,许久未见,妹妹就是想常伴姐姐左右。”

“原来,安妹妹也来了。”燕王离开花园中那些悠游嬉戏的众位妃嫔,向可足浑氏走去。

可足浑氏见状,忙离席行礼道:“大王,今日妹妹们都来了,可要玩得开心哦。”

“哈哈”燕王心情甚好,说道,“王后说笑了,这后宫之中,哪有王后那样美艳之人啊。”

“我王真会说笑。”王后随即说道,“臣妾听闻霸公子段妃有孕,若备之寻常宝器美玉不免俗套。我意,边城鄙远,女眷稀少,在我宫中寻一精明能干之人去侍奉,方能彰王兄之体谅心意。”

燕王闻听此言,也觉得甚为有理,随即说道:“既如此,那烦劳王后了。”

可足浑安却在一旁凑热闹说道:“若是这样,妹妹也可去侍奉。”

可足浑氏愠怒道:“妹妹,你可不要轻贱自己,还说不想他,一听能去慕容霸那儿比谁都积极。你可要做人家的正妻嫡妃。明白了没有。”

可足浑安扑闪她的大眼睛说道:“那,姐姐,我就去徒河溜一圈,溜一圈可以吗”

王后扶着她的头说道:“真是受不了你,只这一次明白了吗”

可足浑安忙弯腰欠身道:“谢谢姐姐。”

邺城太武殿

如今赵帝石虎业已病重,三公九卿,王公大臣皆不得觐见,众臣惶恐。

前些日朝会,太子石世监国,刘后在帘后一旁旁听,刘后属意,张豺居众臣之首辅佐朝政。

朝堂上张豺向众臣宣道石斌悠游行猎,没有孝心,已在襄国圈禁的消息。诸臣听之大哗,求情之表章谏言皆一一驳回。如今邺城要害宫禁守卫均被刘后、张豺一党把持,朝局更加混乱。

那日,侍中徐统向刘后进言道:“姚弋仲、蒲洪、石闵乃一时人杰,如今强兵在手,不日即将回都。若无强人压制,恐如放出笼中之鸟,再无宁日,臣请刘后、张将军为我赵国计,速召燕王回都。”

张豺不耐烦的说道:“看来你们收了石斌多少好处,皆为其张目,此人于亲不孝,于国不忠,暗结死士,豢养党羽,臣受陛下、刘后重托,当为太子扫除奸佞。”将要言罢,语带讥讽,“这赵国少了石斌就不行了吗”

李农大忿道:“臣要见陛下,我等已多日未见陛下,岂非被你辈所害,臣要见陛下。”

“大胆,刘后、太子在此,岂容尔等在此大放厥词。”张豺大怒道。

“张大人,李司空忠勤王事,其情可勉,当为嘉奖。”刘后一边说一边半探出身子,向太子大声问道,“太子石世,汝父如何”

石世如提线木偶般,回头看向刘后,刘后目光严厉。石世只一字一句的说道:“父皇偶染风寒,太医说了要许静养,想来不日即可痊愈,诸臣毋忧。”

刘后闻听此言,深深的点了点头,随即起身,在帘后大声发问道:“怎么样,李司空,太子之话有疑吗”

李农抗辩道:“晋室殷鉴不远,我朝亦恐有贾南风之祸。”

“你你你,大胆。”刘后又气又恼,若是褒姒,丽姬之乱还好,竟把她比做又黑又丑的前朝贾南风,刘后气的浑身发抖。忙不顾礼仪忙唤张豺上前,欲命他速速治罪。

张豺无奈,如今朝堂之上刘后和张豺根基尚浅,加之当时石世能成为太子,联名上书之人里也有李农,算是有拥立之功,若杀此人恐伤众臣之心,便劝慰道:“刘后莫急莫急,小不忍则乱大谋,姑且忍她这一时。”

刘后撅着嘴,一脸不悦,“哼,就知道诓我妇道人家,你说,你说我比贾南风如何”

“哪,哪有贾南风比您差远了,你比之郑妃更美。”

“连夸人都不会,我哪有郑樱桃这样的姿色,要不是她大儿子石邃获罪被废,那有我等之事。”

朝堂上公然调情,太子石世大囧,全然不把太子放在眼里。

退朝之后,刘后和张豺急不可耐的在后宫之内缠绵悱恻,正在情深意浓之际,杨环来不及禀报,便闯门而来,只看到羞红一幕。慌忙说道:“老奴什么都没看见,老奴告退。”

说完正欲返身出宫,却被张豺一把叫住,问道:“汝休要离去,暂且稍候。”

刘后却在一旁意犹未尽,只拉住他的手想要尽未了之事。惹得张豺不悦道:“妇人。杨内侍办事素来谨慎,今次如此冒失,想来必有要事,你且稍候。”

“什么要事,这赵国马上就是我家世儿的,”转念一想,“算了,陛下还在,我等就再忍几天吧。”说完刘后只卧在锦被之内,余者不闻。

张豺略略整了下衣冠,说道:“所为何事,速速禀来。”

杨环镇定下思绪,说道:“蓟城石遵,如今已到城外永乐行宫,奉旨待召。今欲如何,还望大将军决断。”

床上刘后闻听此言大惊,“石遵如此之快,本宫想着还要过几日,怎料他如此迅捷。”

张豺闻石遵将至,也有些慌张,转瞬计上心头,问道:“石遵带兵几何”

“石遵轻车简从,只数十骑。”

“好好好,自古外臣奉诏入都,为示主上仁德,赐香汤沐浴,备以珍馐。今石遵久长居蓟城,久未回都,着宫中得力之人服侍石遵在长乐宫沐浴更衣,先供给饭食。”

“老奴得令,但是也就一两日的光景,将军还要再想办法。”

张豺略一沉思道:“你且速去,容我在想想。”

杨环离去了,刘后不顾礼仪,扶在张豺的身上说道:“石斌还没解决又来石遵,你,你可要想想办法。”刘后转念一想说道:“要不,要不和石斌一样圈禁起来,反正邺城之内还不是你我说了算。”

张豺略有一丝愠怒,正声说道:“妇人之见,邺城不比襄国,功勋贵族,历代老臣盘根错节,非我二人能制。”

刘后已知失言懊恼道:“那,那,把他,杀了。”

张豺只把她推开,不由好气的说道:“荒唐,父亲病重,探望而来,人之常情,杀之失人望。朝议汹汹会把你我二人,连带太子淹没。容我再想想。”

刘后伸个懒腰,梳理头发,坐在床边靠在他身上。却见张豺还是神色严峻,愁眉不展。

刘后噗嗤一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说你们这些男人啊,就是前怕虎后怕狼,随便找个理由把他赶跑不就行了。”

张豺闻听此言转忧为喜,“赶跑,倒是个主意。如今皇城内外皆我之党羽,只要不让他们父子相见,余者不用管。此议甚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