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风小叶游记

作者:页岩作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17,定陵

书名:风小叶游记 作者:页岩作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56

中国的皇陵,保存比较好的,也就是最近的明清两代,有很多地上建筑还都完整的保留着,元朝皇帝是秘葬,至今找不到,宋以前,地上建筑基本上都被破坏了,至多只剩下覆斗型的大坟包,和墓道两旁的石像生什么的,祭台享殿什么的都没有了,而且十墓九空,大都被盗了,

明清两代,清承名制,皇陵的样式都差不多,可还是有不少的区别,毕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改朝换代,很多东西都跟着变了,

总体来说,明皇陵,和清皇陵最大的区别就是,规模,占地,要大的多,虽然因为年代更久,经历战火,天灾等等很多灾难,但是总体上说,明皇陵还是保存的比清皇陵更好一些,

明朝的统治皇帝,除了追尊的以外,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景泰陵被明堡宗移出了主陵区,其它的皇帝,大都葬在bj昌平的十三陵,除了崇祯的思陵是由皇妃墓改的,其它的皇陵都保存的比较好,地宫被盗的也只有万历的定陵而已,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虽然破坏了很多文物,但万历定陵也成了明十三陵里唯一开放地宫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在几百年以后还可以看到地下玄宫的样子,

很多人去清东陵,清西陵开放的地宫去参观的时候,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就是,感觉,清陵的地宫,好像有点儿小,至少是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由其是在和明定陵对比过之后,

清陵的地宫,乾隆地宫也好,慈禧地宫也好,还是光绪地宫,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眼就看明白了,里面没多深,

虽然有两道石门,但是石门与石门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你站在在地宫入口处的金刚墙那里往里看,一眼就可以看到最里面一道门后面的帝后棺椁,看的清清楚楚的,地宫里也没有什么支路岔路,就那么一条直路,

而看过明定陵地宫的,就不这么想了定陵地宫可是要比清陵的大的多,深的多,结构也复杂的多的,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清代地宫只一条路,明代地宫则是一个大体上是十字型的结构,除了前殿中殿后殿,两侧还有配殿,有支路,而且里面深的很,

其实你从外面就可以看的出来了清代皇陵的宝顶,并不是很大,也就是比前面的明楼要大上一圈吧,而明皇陵,后面的宝顶则巨大的多,几乎是座小山了地下地宫的建筑面积自然也大得多,

而且啊,还一点,地宫,不是我们只看到的那一部分,它还有我们看不见的部分,被埋在宝顶下的封土下的地宫,它的上面,其实是有屋顶屋檐的结构的,但是这些我们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地宫内部的光滑的石壁,而且地宫里面还有地下排水工程什么的,这都是表面上看不到的,

清代皇陵的主殿后面,有一个“二柱门”,而明皇陵这里,叫“棂星门”,当然定陵这里,主殿已经被李自成给毁了,只剩下遗址,但是别的建筑还挺好,清代的明楼,后面是有一个月牙形的“哑巴院”的,也叫“月牙城”,由城墙从明楼两侧伸出,直接贴着宝顶把宝顶包起来,叫做“宝城”,

而明代皇陵,没有这个结构,没有月牙城,巨大的宝顶是孤立的,不和外围的城墙相连,外面明楼的城墙围了好大范围一个圆圈,把宝顶包在里面的,

定陵地宫的结构,说了是十字型的,长长的中殿位置的中央,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石门,通过两条长长的墓道,通向左右的配殿,而配殿里面又是好大一个空间,长长的,长条长方形的两侧配殿,与中殿是平行走向的,配殿也是有棺床的,原本是给妃子准备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葬入而已,所以左右配殿是空的,而中殿后面的后殿,则是安放着帝后梓宫的主墓室,

大体就是这么一个十字形的结构了,从墓道口进去,前殿,中殿,后殿,加上两帝的配殿,但是右侧的配殿是不开放的,进不去,不过应该和左侧配殿是镜像对映的结构,

风小叶进地宫的时候,还不是从正面进去的,而是从大宝顶的背面,偏西的地方,有那么一个入口,从那里进去的,然后下了好深的台阶,好像进地铁的隧道一样,清皇陵地宫在地下十几米的深处,而明定陵这里,少说有二三十米深了,走了好远,

进去以后,进入地宫内部的第一个房间,是一个小石室,这个小石室连接的不是中间的主墓道,而是左侧的配殿,是从配殿先进去的,估计右面的配殿也有这个小室,好像盲肠一样的结构,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长长的配殿,好像空旷的大教室一样,然后参观完了配殿,才从中间的通道走到十字交叉中心的中殿,这里有三座帝后的宝座,都是石头的,然后才进了后殿,

后殿这里嘛,也就是金券,帝后的大红棺椁摆放在这里,但是这都是假的,是近代仿制的赝品,至于说真品哪里去了

当初的盗墓者不识货,认为这棺椁不值钱,直接给扔了,没错,给扔了,扔外面去了,帝后的尸骨也给一把火烧了,

然后关于这个万历的棺椁,还有很多传说,

有人看到那被遗弃的棺椁,这上好的金丝楠木呢,于是很多附近的百姓把那木材拿家去,自己用来干别的了,

说是有这么一家,把那外椁的木材,给打了两副棺材,准备给自己老俩口送老用的,有懂的人说,这是皇帝用的东西,你不能用,普通人是用不起金丝楠木的,但是那家人不听,后来,老头儿的棺材先做好了,做好的当天,老头儿就死了,直接躺里面去了,然后没几天,老太太的棺材也打好了,做好的当天,老太太也死了

还有一家人,也用了棺椁的木料,因为帝后的棺椁很大啊,木料很多的,他们家也拿了一份回去,打了一副躺柜,也就是农村土坑上用的那种躺柜,做好了以后,有天他家里几个小孩子钻进柜子里去玩儿,结果不知道怎么的,那躺柜上面的盖子自己落下了,小孩在时面出不来,等大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全都给闷死里面了

就是说么,皇帝的东西,一般人没福消受什么的

再回来接着说这个地宫,右侧的配殿,它不是不开放么,其实里面,有鼓风机什么的排气系统,给这个地下二十几米深的地宫换气用的,风小叶还在宝顶的北侧找到了那个排气口,是一段很粗的金属的管道,上面还戴个斗笠,就像普通的饭店的排烟道一样的,至于说右殿里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神秘的东西,那也就不好说了,

进地宫的时候,是从后侧那个小口进的,出来的时候,则是从前殿的大口出的,转了一圈,已经是半天过去了,

感觉地下不知时间啊,出来才知明暗,风小叶到此一游

20220112最近一次修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