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先说个人啊,叫郭若沫,再不就是郭沫若,总之就是差不多少的那么一个名字了也就是曾经被鲁讯先生评价得很高的那位了仁兄了,
他也算是个近代名人了吧,反正在风小叶出生以前,他老人家就已经早驾鹤归西了,所以风小叶也没见过他本人,只是在上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有见到过这人的照片而已
至于他的名字到底是叫“若沫”还是“沫若”,这个都无所谓了,就连他自己的名字,风小叶,有时候也写作“叶小风”,这么倒过来用,
大约小孩子都喜欢在书本上乱写乱画了,有次在语文书上翻到有他的照片的那一页的时候,风小叶就在他的脸上画了一大堆发泡状的东西,并在旁边儿注明,这是“沫”当然了,大约小孩子的天性么,都喜欢涂鸦,风小叶也不例外
记的上小学的时候,在校长的办公室里面,挂着一副墨梅图,据说很是宝贵的,也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校长经常在人前炫耀,说这幅画是如何如何的好,意境是如何如何的深,说他最爱梅花的品性,玉洁冰清,不可玷污
然后有一天,风小叶就偷偷的溜进了校长的办公室里,并在那副珍贵的国画上面,画了一大坨大便被一群苍蝇们嗡嗡的围着,并在上面留字标注:谁说梅花玷污不得
事后么,风小叶很快就被抓到了,并被全校通报批评,因为他还在上面留了自己的名字
当然了,好多年后,他这个毛病好像也没怎么改过,他这人喜欢到外旅游,所到之处,大约都可以找到他留下的墨宝本溪风小叶到此一游
说下这回风小叶到的地方吧,岳阳楼,当然了,风小叶到过这里不止一回,这里说的是他第一次到这儿的时候的事儿了,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啊哎不对,那个是黄鹤楼的诗吧
当然了,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这都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名胜古楼了,有时候也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了,管它是“若沫”还是“沫若”呢,活人死人都是人,反正都差不多,从小学过的古诗文里面,实在是太多的记忆了,在没有见过实物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中深深的印刻了,然而却没有想像到自己有一天,会真的走到那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回应该是没说错吧
不过如今身临其境,却找不到当初对着书本上的插画意想的那种澎湃的感觉了因为这里,早已不是当年的古物了,都是近代反复的翻新重建的,用来招揽游客,拉动经济的
而且从前的城楼也只是相对当时的建筑物显得很高大,和现在大都市里的那些摩天大楼也就没的比了不知道如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老兄复生,看看现在的古迹么,呵呵呵呵
看看那个翻新的“岳阳楼”的门匾,呵呵从前是军阀何健写的,至于现在上面的字么,则就是出自那位不知道是叫若沫还是沫若的老兄的手笔了,照例的,每每到了这种地方,风小叶隐隐的麒麟臂又要发作了,笑
风小叶笑笑,也从兜里掏出了笔来且别问他为什么身上会有那玩艺了,叫说读书的人,随身带些纸笔什么的也很常见的,
看看正好这时候旁边没人看见,风小叶暗暗运劲,两脚一错,一下子平地里拔起来有三四米高,立时跃升到了二层的飞檐下面,在脚蹬住黄瓦片的同时借力再一跃,瞬间又用手勾住了匾牌下的椽子,整个人挂在了那里
呵呵,呵呵,呵呵呵看看下面的风景还不错么,至少对着远方的江水的那一面,还是不错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嘿嘿嘿,现下风小叶挥动大笔,也准备要在大匾上留下自己的墨宝了,现在轮到俺来写两笔字儿了
嗯这这啥
看看那楠木大匾的几个金字下面,还有一行黑色的隶书毛笔字在反光,字迹还挺工整的,只不过因为匾牌也是黑色的,所以在下面看不太清楚,
年月日,王京生到此一游
啥啥王老师写的他啥时候来过的
一不留神,上面没抓好,再加上下面的琉璃瓦片也实在太滑了,哎,哎哟妈妈,妈呀
劈里啪啦乒乓咣风小叶整个儿人从楼上面滚了下来,顺带着砸坏了下面陈设的不少家伙什儿
20170612最近一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