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风小叶游记

作者:页岩作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21,层次

书名:风小叶游记 作者:页岩作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56

在温州的旁边有一个地方,叫乐清,和温州隔着一条瓯江,温州在江南,乐清在江北,实际上两个城都是在瓯江入海口的一左一右旁边了,都靠着海,这江的名字也怪,居然叫瓯江,当然温州人说话就更怪了,

在乐清的西南郊,也就是离江比较近的地方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在g104国道和温州绕城高速相交叉的地方再往北一些这里,有个村子,叫“高岙村”,这个“岙”字么,读音“奥”,四声,南方经常用作地名,但是在北方不常见,我也是听着,差点儿写错成北方人常用的“坳”,

在这个高岙村的附近前后,好多的村子的起名,也叫什么高东村,高西村,高前村,高后村的总之,顾名思义,这里的人大多姓高,

在这一帮姓高的人当中,历史上有出过一个人物,叫高友玑,是明代的一个尚书,他的墓地就在这里当然这里也是高氏家族的墓地了,

风小叶走到这里的时候,原本只是路过而已的,没打算在这里游玩,王长安给他的小册子里面,也没有记载有叫“高友玑”的这么个人物,倒是有个叫“高应基”的只不过风小叶来这里的时候,随便一问,听说以说,心说,这个“高友玑”和“高应基”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于是就过来看看了,

当然一说到这个高友玑墓,虽然不是有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问当地人都知道,估计是当地人的老祖宗了,没有走多少冤枉路,半天功夫就到了,

这个墓地么,在半山腰,依山而建了,山也不是很高,山势很平缓,当然家族墓地了,旁边还有高氏家族宗祠什么的,

虽说是墓地,但因为是古墓,是文物了,也和现代的墓地不同了,旁边还有很多民房,还有住不少家人的,

当然了,没有走近墓地呢,就在村子里走,就已经碰上了好多石雕石砌的石牌坊了,上面有雕刻的各种镂空浮起的阳刻花纹,石兽的造型,有的牌坊上还有石制的屋顶一样的顶檐,一椽一瓦都给清晰的做了出来,都相当的精致,

风小叶光是站在这里,就看了好半天,什么“宝宾”“尚书”“高氏神道之门”等等,其余还有很多的的小字,什么“大明嘉靖”“温州府”什么的,已经看不过来了,那个“尚书”上面,还有竖着的“圣旨”两个字,估计是皇帝下旨派人修建的,

等进到了墓地,风小叶才反应过来,噢,这儿就已经是墓地啦这和村子里面其它的房屋建筑,看起来也差不多少啊

因为整个村子里面,有意无意的,都给弄成了和这一片宗祠墓地差不多少的建筑风格,差不多都是这种长了好多绿苔的石头屋子,都是差不多一样的色调,所以就造成了这种效果,

墓地的主体,是青石砌成的,如同梯田,金字塔一样的,座东朝西,三面环山,沿着山坡一层层的向上,四周都是青翠的树木,颇有层次感,一路上都是石砌的台阶,石栏,旁边还有守墓的石兽石武士,有的保存完好,有的被人破坏过,当然也都是生满了绿苔,

当然了,说是家族墓地,但这是里面的墓主,也就是那么几个人了,估计都是那个高什么尚书的父祖子孙几代人的古墓而已了,现代的人自然是不能埋在这里的,至于现代人的墓地,自然另有别处,

这时走上一座平台,这是见到的第一处坟墓了说是坟墓,也没有坟头,就是靠着山壁,砌了一面石墙,正中间嵌了一块碑,写的某某某高公之墓上面写的都是官名,也没有名字,也不知道是谁,

石墙后面,就是一片山了估计墓室就埋在那里面,应该是在那块碑的正后方的位置,我见过好多这种类型的古墓,都是这样的,靠着山,依山而建,前面一面墙,一块碑,然后后面没有坟头,把整个山体当成坟头,

看看那坟墓,自身还分成了三层平台,墓碑墙在最顶上一层平台,最下面一层和最顶上一层都有两边两道石阶梯可以上去,而最中间的一层平台只有中间一条石梯可上,这也分出了一些层次,

看看旁边还有好多文物单位立的碑,上面有些墓主人的介绍

往里走走,又是一座这样的三层平台的石砌坟墓,样式和前面的差不多,只不过这座坟墓,三层平台之间的石头阶梯,则是最上一层和最下一层只有中间一条的通道,而中间的第二层却有两条,和前面那座“二一二”的结构布局反过来了,这里是“一二一”这样的三层阶梯,

整个的墓地,是延着山势,多层平台的结构,层次分明,

再往左一些,远远的,就看到,有铁栅栏,把什么东西围起来了

风小叶心说,正主儿到了因为但凡是有围栏的,都是重要的文物,前面两座平台石墓,虽然修的工程不小,但是没有这个围栏,

走近一看,被围栏围起的,是两座对称一左一右的两座石亭,准确的说是碑亭,两座石雕石砌的,上面有飞檐石顶的四柱碑亭,里面自然是大王八驮石碑了

当然两座碑亭各自前面还有一根石柱华表,华表上半部分饰有花纹,下半部分光滑,顶部有头像狮子一样的石兽仰头望天,当然了,只有皇帝的华表上才能有龙,也只有皇帝才能用金色琉璃瓦,这里都是青石的,

当然了,经过数百年岁月的洗礼,石质自然也有些斑驳破损了

再往里面看,三座很是气派的石墓排列其后应该就是那个明代尚书自己的墓了,

看到这里,风小叶不由的向后退了一步,咽了一下口水,

怎么说呢,这三座墓,实在是风水太好了,太气派了,

看看那墓的结构当然也是分三层平台,三座墓碑在最上一层平台,三层的台阶则是“二一二”这样的分布,然而每一层之间的跨度,都还要小于之前的那两座,两边,有石俑侍立,

之前那两座石墓,墓碑是嵌在石墙里的,而这座主墓的三座墓碑,则是立体的,分有层次的雕刻,虚实结合,进退有度,

每座石墓碑上面都有三层飞檐,前面镂空支起的石柱,雕塑的质量,也上了一个档次,仿佛是一座小形的牌楼立在碑前,立体层次感分明,三座墓并排在那里,一模一样,

走近看看上面铭文,也都只称官位,不称名,三座墓,正中间的一座里面又分成三座小墓碑,两旁的两座则又各个分成两座小墓碑,一共是七个墓碑并列在这里,都是有功名的人,看样子是几代人的家族合葬在这里了

此时虽然是盛夏,一年中气候最炎热的时候,然而站在这里,也只感觉到清凉,一种发自心底的清凉,

风小叶就站在那里,看看那气派的一片三座石头古墓,还有后面背靠的青山,和如绿柱般的青翠树木,远近层次,安稳,宁静,深远,幽邃,清凉,不由得有一种向往那里的感觉,有一种想要自己也躺在那里的想法

确实,百年之后,能得如此的安息之所,实在是太

可是我能活到生还没有走完呢,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办呢,怎么可能现在就躺到那里去

再说了,那里再好,也是别人的佳城,别人家的归宿,难道我自己,就没有我自己本来应有的去处么

20190306最近一次修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