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二六八章 国家重点工程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同志们,对称计划一旦建成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非常巨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重点工程,也是一项烧钱的大工程,我已经在首长面前表态,即使砸锅卖铁,也不会让这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烂尾;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干成了,大家都是国家的功臣。我在这里表态,星辰商用卫星公司再拿出20亿元人民币,不要利息的借给中国卫星通讯公司使用!”

啪啪……

二天后,星辰商用卫星公司董事长孙健、中国网络公司总经理陈晓东、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总经理徐宗明、鑫诺卫星通讯公司总经理李叶、中国卫星通讯公司总经理郭永成、星辰商用卫星公司派出的常务副总经理张俊明、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派出的副总经理邓国华、鑫诺卫星通讯公司派出的副总经理李宏民,在信息部吴部长主持下召开第一次董事会。

除了孙健和张俊明,现场的董事都是吴部长的属下。

吴部长请孙健讲话,“对称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就看孙健这个财神爷的投资,有京城半导体公司成功的先例,朱领导倾向于让星辰商用卫星公司控股,但考虑到现有的政策和法规,由三家国企控股,叮嘱郭永成,关键时候要听孙健的意见,这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

10亿元的注册资金已经到位,但同150亿元的投资相比,杯水车薪!

“对称计划”分成三期工程。

第一期工程,在一年内发射2颗低轨道小型实验通讯卫星。

第二期工程,在五年内发射54颗低轨道小型通讯卫星,建成卫星电视转播和移动通讯功能。

第三期工程,在后五年内,再发射54颗低轨道小型通讯卫星,建成卫星导航功能。

“对称计划”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购买中国空间研究院的技术和京城卫星公司的产品,博采众长,国内暂时不能生产的设备和产品可以进口。

3G标准已经落地,但国内没有相应的通讯卫星,孙健预感,只有等“东方红四号”卫星上天,3G才能在国内开通。

前世2009年被称为中国3G元年,整整比日本晚了8年,比美国晚了5年,不是因为3G技术标准的问题,除了3G通讯芯片、3G基站、3G硬件和检测设备等达不到标准以外,没有适用的通讯卫星才是根本!

曙光牌3G手机已研制成功!

曙光牌3G通讯芯片、3G基站、3G硬件的检测设备等已经研制或正在研制之中。

要等10年左右,3G才能在国内落地!

这是孙健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决定耗费巨资启动“对称计划”,建设具有卫星导航功能的星链系统,同国家联手,让国企控股,不怕吃亏。

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不会吃亏!

一旦3G提前在国内落地,曙光通讯集团也会赚得彭满钵满。

吃小亏赚大便宜!

牟大中当年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将京城南德商用卫星公司和京城南德卫星营运公司卖给孙健时,有些不舍的将“对称计划”也送给了孙健。

“对称计划”利用前苏联被消减的中程导弹作为载体,发射88颗低轨道通讯卫星,由许多平流层飞行器和地面服务站组成,把地球罩起来,涵盖全球南北85度以内任何一个点的无线网络,面向电视转播和移动通讯,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对称计划”没有全球卫星导航功能。

没有卫星导航功能,孙健肯定不会满意,要就不干,要干就干大的。

黄德成、乔治·查德卫克、王经国、张俊明和王伟绩等专家教授按照孙健的要求,对“对称计划”重新设计和论证,加上全球卫星导航功能。

通过论证,最后需要发射108颗低轨道小型通讯卫星,增加同等规模的平流层飞行器和地面服务站,总投资需要150亿元人民币。

150亿元人民币按照如今的汇率(1:8.26),相当于18.16亿美元,淘宝控股公司拿出来,也不会伤筋动骨。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System,GpS)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的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 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国内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国内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东方红四号卫星”到如今还没有立项,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外,还需要庞大的研制经费,前世直到2009年,3G才在国内正式开通,重生后的孙健明白,同这颗通讯卫星迟迟没有发射升空有关。

为了早日让3G在国内开通,孙健不仅投入巨资成立星辰商用卫星公司,还收购查德卫克设计公司,成立星辰航大商用卫星股份公司,经过二年的融合,如今拥有研制和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轨道小型通讯卫星的能力,才递交“对称计划”。

一旦3G在国内开通,曙光通讯集团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国企控股,让孙健掏钱,成立中国卫星通讯公司,争取在十年内建成“对称计划”,不仅能满足全球3G通讯的需要,还能实现全球卫星导航,但功能不能跟GpS和北斗卫星系统相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8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