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六六章 红星农机厂门市部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3:57

“大林,这是启明书店发的福利?”

周一下班,章大林穿着一件蓝色冰川羽绒服,提着装有手套、保暖靴、雨衣和套鞋的网兜回了家,早已下班帮助公婆做饭的董泽红,打开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焕然一新的丈夫,忙上前接过丈夫手里的网兜,她知道丈夫这二天到中N财经学院销售字帖,要走不少路,会很累。

儿子章求知、公公章华辉和小姑子章小玲闻讯从房内走了出来,公婆也从厨房里伸出头来,一脸笑容。

在老人的眼里,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是最重要的。

“泽红,大惊小怪的,孙老板说,这是启明书店发的工作服!”

章大林洋洋自得,心里也是感叹不已,要不是周六请孙老板和陈经理吃饭,决定下海,就与这件冰川羽绒服失之交臂。

“大林,冰川羽绒服就是孙老板给你们发的工作服?你知不知道这件羽绒服在钢城百货大楼卖多少钱?”

“多少钱?”

“一百三十元!”

“这么贵?陈经理说,孙老板给每个员工都买了一件,一共十七件,批发价一百一十元!”

“大哥,你们孙老板真舍得,你们店里还要不要人?”

“小玲,打住!别给大哥添乱,家里有大哥下海经商就够了,你老老实实在厂里上班!”

章大林知道妹妹开玩笑,也一本正经。

嘿嘿……

“爸,我想在启明店里买书,能不能优惠一点?”

“儿子,你老爸大小也是钢城店副店长,享受店长的待遇,员工买书打八折,你想买什么书?告诉老爸,我明天帮你买回来!”

“多谢老爸!”

“妈,以后,我们再多交十元钱的伙食费,这是我这两天外出卖字帖赚的提成!”

章大林拿出十元钱塞到母亲的手里,他们以前一家三口交给家里二十元的生活费,现在物价上涨,远远不够,一直在家啃老,心里早就过意不去。

“大林,你们自己存着!”

章母推辞。

“妈,大林如今赚得多了,您就拿着!”

“那我就拿着!”

既然媳妇发话了,章母就不客气了,现在看来,儿子辞职下海,天并没有塌下来。

------

“孙经理,好消息!”

周三晚上八点多钟,孙健像往常一样,从江城体育馆训练回家,刚到灯火明亮的门面侧门,穿着羽绒服在寒风中等候多时的刘芳笑着迎了上来。

“刘副经理,什么好消息?”

孙健预感找到门面了。

“孙老板,下午四点半钟,陈店长打电话回来,青山红星农机厂钢城店门市部准备出售,被今天在钢城一带寻找门面的刘敏碰巧发现了,她实地看了一下,二层楼,一楼经销农机零部件和修理农机,二楼办公和仓库,建筑面积大概有三百多平米,后面还有一个停车的大院子,但离钢城百货大楼有二公里!”

这就是因果!

孙健对钢城地区了如指掌,立马就知道了位置,一脸郁闷,青山红星农机厂这一片以后就是和平公园的一个角落,心里嘀咕,运气怎么这没背?江口淘宝电器店、二座仓库和住房将被江城商场征用,建设江城广场和世贸大厦;钢城启明书店将被江钢征用,建设江钢五中。

怎么找的门面都有可能被拆迁?难道孙健也当拆一代的命?这个时代的拆迁是当地政府行为。

“告诉李经理,明天上午和刘副主管赶过去,与对方商谈一下价格,只要双证齐全,每平米低于一百五十元钱就定下来,我明天中午过来吃饭,吃完饭,我俩一起赶过去,以江城淘宝电器公司的名义买下来!”

为了给江城淘宝电器公司寻找一处新门面,兴师动众,想了不少方法,三个多月过去,一无所获,周志平出了一个主意,事在人为,立马就有了结果,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价格在重生者的眼里不是问题!

一个乡农机厂门市部,能卖到钢城启明书店的价格?一百五十元就到顶了!不管什么时候被拆迁?先买到手上再说,区政府到时不可能不与江城淘宝电器公司商量就被拆迁吧?我们支持当地政府的工作,起码要补偿一块地吧?

“好的,孙老板!”

刘芳和李涛都知道公司如今现金流充足,如今人浮于事,第三家连锁店的设立早就放到公司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孙老板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

“李经理,价格上还可以商量,但门市部现有的十五名职工,请贵公司一定帮着安排工作,这是厂里出售门市部的先决条件!”

红星农机厂厂长周泽红听说在江城鼎鼎大名的江城淘宝电器公司李经理前来钢城门市部商谈购买门面,心里高兴,亲自从红星农机厂赶过来,与李经理面谈,这些即将被重新安置的职工都是乡里乡亲,不少还是乡村领导的亲戚,一刀切谁下的了手?但要哪些人回乡种田?一想起来就头疼,要是能将原有职工安置到江城淘宝电器公司,这些职工不仅不会恨他,还会感谢他一辈子,他来时已经跟周书记汇报了。

周书记让他极力争取,可以在价格上降低一点,免得这些被下岗的职工跑到乡党W办公室哭诉。

七八年改革开放后,农村逐步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农村一家一户哪用得起农用拖拉机和收割机?一头耕牛几家人用就够了,农村市场对农机的需求急剧钱少,乡集体企业红星农机厂的效益每况愈下,转型谈何容易?如今还差农业银行二万元贷款没有如期归还,再也从银行借不到钱,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乡领导集体决定出售钢城门市部,所得资金归还银行贷款,补偿职工,回乡务农,维持红星农机厂的继续运转,反正还有杨村门市部。

“周厂长,请把这十五名员工的个人简历拿给我看看?”

李涛想到新开钢城连锁店,还是需要员工的,要是有高中毕业的职工就留下来。

“李经理、刘副主管稍等片刻,王组长,你去把门市部十五名职工的个人简历拿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