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三零章 吃大户

书名:我的一九八五 作者:解剖老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57

这部座机经营得好,不仅座机的电话费有人付钱,还能赚钱,这是违规的,顾客和商家也常为话费扯皮,到邮电局告状,乱收费!但邮电局这个时期还没有在街道上安装公共电话亭和IC电话亭,老百姓打电话只能到邮电局里面内去打,非常不方便,这些门面的座机就帮邮电局解决了这个难题,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钢城启明书店有陈雪梅、万福泉和杨惠芹三人守店,早八点到晚七点营业,一人一天工作八小时,一周轮流休息一天,照看一部电话问题不大。

江口淘宝电器店和江昌淘宝电器店的座机如今也对外打电话,方便百姓打电话的同时,也节省一笔支出。

孙老板遥控指挥三家店的经营,但李涛、刘芳和陈雪梅很难找到他。

“大家辛苦了!”

“这位是《孙氏钢笔字帖》的编写者孙健,启明书店的孙老板,买了这本字帖的同志,孙老板负责给大家签名!”

嘻嘻……

孙健如今是启明书店的金字招牌,陈雪梅哪有不用的道理?启明书店有了名声,生意就会好起来,一本高质量的字帖就让钢城周围的书友认识了启明书店,没有事就过来瞧瞧是否有想买的图书、杂志和报纸?价格和服务跟上,这些人就是稳定的客源,还会带朋友来。

“愿意为各位书友效劳!”

孙老板到店里不仅询问销售情况?也帮忙签名,多卖几本字帖,陈雪梅不问,他不会指点启明书店的经营,以免对方心生依赖,将他陷进去。

只把握方向!

“请孙老板帮忙签名!”

“谢谢!”

“谢谢!”

立马就有二个顾客各买一本字帖过来,请孙老板签字,他一丝不苟的在扉页上题词和签名,二人满意而去。

……

------

“宋大爷!”

“宋师傅!”

孙健和陈雪梅忙活到六点多钟,才一起离开启明书店。

冯老师如今是初三(一)班班主任,学生平时要到补习到晚上七点钟才放学,周末六点半放学,陈雪梅已经跟黄老师他们约好,六点半在黄老师的办公室见面,中午抽空还到小重庆餐馆订好位置,点好酒菜,准备了四瓶白云边,由启明书店报销,反正孙老板出钱。

“孙健,陈老师,恭喜孙健当老板了!”

钢城就这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启明书店横空出世,由于孙健和陈雪梅的缘故,加上孙健签名售书,一帮老师前往捧场,五中的教职员工都知道了。

孙健如今是江钢五中的名人,中考高分上了卫校,卫校毕业留校当了外科老师,又被保送带薪上了华医大,为五中争了光,成为光荣榜上的学习榜样,大学一年级又出版《孙氏钢笔字帖》,在五中的历史上前无古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加上陈雪梅以前是同事,从江钢外事办辞职下海,师生二人共同经营启明书店,成为一段佳话。

“宋大爷,个体小老板,您老也沾点光!”

孙健塞给宋大爷一包永光烟。

“多谢了,孙健!”

“黄老师、郭老师、杨老师、章老师,多谢各位老师捧场!”

一人一包永光烟。

“孙健太客气了!”

……

“孙健,我们今天是吃大户!”

“郭老师,今天有陈经理买单,想吃什么点什么!”

哈哈……

“郭老师,您是高一的语文老师,学生喜不喜欢《孙氏钢笔字帖》?”

“孙健,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由于你的缘故,一个班有四成左右的学生买了这本字帖,要是全国大中学生中有一成购买这本字帖,第一次印刷的三十万册都不够!”

“听了郭老师的分析,我晚上可以睡着了。”

哈哈……

当当的铃声响起,初三的学生下晚自习了,安静的教学楼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冯老师,您辛苦了,给您一包烟,今天多喝一杯!”

“孙健太客气了!”

下晚自习的学生出了校门,一群人在孙健和陈雪梅的带领下,进了小重庆餐馆,老板娘立马就端上了早已备好的酒菜,大家的肚子也已饿了,陈雪梅起身给每人盛了小碗排骨藕汤,垫垫肚子。

“我先敬大家一杯,感谢各位老师给予启明书店的照顾!”

大家一饮而尽。

孙健下桌给大家倒满酒。

“我也敬大家一杯,感谢各位老师照顾启明书店的生意!”

陈雪梅也举杯敬了大家一杯,一晃辞职经营启明书店快一个月了,好像还在梦中,书店已经走入正轨,每天光《孙氏钢笔字帖》就能卖出七百多本,销售收入四百五十多元,加上销售图书杂志和报纸,一天的销售收入达到七百多元,有三成利润,一天二百一十多元,一个月赚了六千多元,由于不需要房租,扣除工资、提成、奖金、税金和水电费等一千五百元左右(孙健也在这里领一百八十元工资),净利润有四千五百元左右,一年就是近五万元。

二年就能成立启明文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看起来前途光明,但陈雪梅也有清新的认识,要是没有《孙氏钢笔字帖》的收入,按照书店一天二百五十多元的收入,一月的销售收入七千五百多元,毛利二千多元,只够发员工的薪水!

“郭老师,我专门敬您一杯,请您帮忙,在班上做一个调查,看大家如今最喜欢看那些书?”

“陈老师,这好说!”

二人一饮而尽。

“我敬孙老板一杯,请孙老板指点一下启明书店?”

陈雪梅三杯酒下肚,灵光一闪,在这群老师里面,对经营启明书店最有发言权的是孙健、孙老板?

“陈经理,这是我该做的!”

二人一饮而尽,陈雪梅咨询起来,孙老板肯定会指点一番,不然他不会随便插手,只把握方向。

众人都放下筷子和酒杯,也想听听孙健对经营启明书店有何高招?他们都明白,论经商和赚钱,众人远不是这个学生的对手。

“陈经理,启明书店与钢城新华书店相比有何优势?”

“孙老板,我们是个体书店,船小好调头,经营灵活。”

“陈经理,启明书店如何做大做强?”

“孙老板,将重心放在销售《孙氏钢笔字帖》上面,在《故事会》和《月报》打小广告,让全国的文化青年都知道有《孙氏钢笔字帖》,保证在新华书店的销量,销售员先江城大中专院校和街头巷尾销售,让江城都知道这本字帖,然后向周围县市扩散,走出鄂省,向其他省市销售,员工积累经验,积攒资金,争取用二年的时间,成立启明文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04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