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荡魔

作者:八千妖孽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卷、山鬼谣 第58章、源水

书名:荡魔 作者:八千妖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51

“阿姐,你说山鬼在哪呢?”白幼君好奇的问道。

白玉卿道:“依我对山鬼的了解,山鬼喜欢藏匿山野里汲取朝露晚霞灵气。但潜伏在游居镇旁的山鬼一改常态,我们一路走来并没有察觉到山鬼遗留下的气息。青妹,考考你,这说明什么?”

“啊?我不知道。”

“真笨!”

她拍着白幼君的小脑袋。

白幼君反抗道:“莫拍、莫拍了,我会长不高的。”

她低声道:“这头山鬼有些奇怪,从赵蟾和王焕身上查探到它的气息时,其间夹杂着一丝与之不相同的气息,似乎两种气息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

“我明白了!有人鸠占鹊巢,夺取了山鬼的体魄。听牛鼻子老道说,山鬼被朝廷敕封,就是根正苗红的山神,导致一些修士专门抢占山鬼的身躯,再持着朝廷的敕封,摇身一变,做了山神。”

“嗯,我也是这般想的。”

白幼君道:“所以这头山鬼躲躲藏藏,为的就是在此地当山神?”

白玉卿环望一座座大山:“众多大山里,唯有翡山灵气浓郁,兴许它在等尘埃落定后再成为翡山山神,省得在晋升山神途中遭人打断,以至于功败垂成。”

紧接着,她吐露真实目的。

“赵蟾天资极佳,又和山鬼接触过,若我是山鬼,必千方百计炼制他做我的巡山鬼使。巡山鬼使和山神息息相关,巡山鬼使强大,反哺山神的道行水涨船高,亦能为他攫取香火,好谋求更高的神位。此地的大山一座紧接一座,却没有一座山脉主神,实在是说不过去。”

“为何它不直接捉走郎君?”

“呵,青妹,你真笨!如今山鬼还不是山神,捉走赵蟾有什么用?不如放他回来,沉浸于游居镇百姓之中,等将来炼制成了巡山鬼使,赵蟾身上的‘人味’越旺盛,便越强大,越能替它四处‘山神显灵’,教百姓为其立庙上香。”

“鬼使一道,居然有这么多说法!”

白玉卿道:“大峨山的山神拥有鬼使一十六,每个鬼使皆是‘人味’浓厚之辈,鬼使替大峨山山神四处显灵,使得周边百姓不但不惧怕它们,甚至颇为亲近,以家人相待,为大峨山山神立庙后,待到香火溢满一庙,山神再遣鬼使来此攫取香火送回给它,这就是巡山鬼使的妙用。

弄岁巷那头霉鬼同样适合被炼制成鬼使,霉鬼是厉鬼一类里较为特殊的存在,身上的‘人味’本就不缺。”

白幼君恍然大悟:“原来阿姐志不在山鬼,而是山神!倘若捉走一尊山神,祂吐的钱币就是山神钱喽!”

白玉卿敲了敲她的脑袋,顿时疼的白幼君眼泪汪汪,俏声道:“我说的不对吗?”

“不对!”

“啊!我知道了,坐等山鬼成为山神,再给祂下道禁制,要他今后吐的山神钱送予阿姐手里。”

“这次对了。”白玉卿颔首道,“山神唯有在祂的封山里,方能吐山神钱,哪有将之捉走的道理?”

白幼君竖起大拇指:“阿姐果然老谋……果然足智多谋,我现在才明白阿姐的打算!”

眼看白玉卿的手又要落下来,她慌忙改了用词。

旋即,她不解道:“郎君在其中有何作用?”

“迷惑山鬼,令其觉得尽在掌握,它才能放心大胆的晋升山神。”

“我就知道!阿姐不会让郎君陷入危险境地的!”

白玉卿叹道:“他现如今是斩妖人,并且如此惊才绝艳,身为斩妖司白泽殿一员,怎能害他?”

“阿姐,我何时在《白泽玉册》上留名?”

白玉卿白她一眼:“你眼下的修为,或许连赵蟾都打不过,哪有资格留名《白泽玉册》?何况,留下名字,你再也不自由了。”

“太好了,郎君太厉害了!以后便由郎君保护我!他一定会同意的!”白幼君只听前半句话。

“……”

白玉卿遥望翡山,小小的地方,不只有位天之骄子般的少年斩妖人,还有一头静等晋升山神的山鬼。

“青妹,我们回镇子。”

“不,我要和郎君在一起。”

“前路无忧,不必再跟着他了。”

“阿姐说的可是真的?”

白玉卿认真道:“仙风谷的种岿真人曾对锻体境分了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你的如意郎君就是上上乘锻体境。否则,宝玉斋的皇甫长秋和蘅芜馆的荀岚何须要与我刀兵相见?”

“郎君这般厉害!”白幼君感到格外欢喜,仿佛她亦是上上乘锻体境。

早知青妹变成这副样子,当时,她绝不会玩笑似的点了他们的姻缘。

本以为青妹会一笑而过,没想到,她当真了。

白玉卿叹道:“种岿真人称上上乘锻体境为:神爽朗、骨清坚。壶天日月旧因缘,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白幼君笑眯着眼:“壶天日月旧因缘……现在的郎君,已经过上了神仙日子。”

“壶天日月”在山上宗门里,指的是仙人逍遥自在。

白玉卿问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可是……可是郎君再遇上妖魔该如何是好?”

“前面都是些弱小妖兽,你的郎君若连它们也应付不下,一头撞死算了。”

说完,牵着白幼君的手,飘回游居镇。

……

游居镇私塾。

潘先生聚精会神翻着儒家圣贤典籍。

“先生?”

门外传来呼喊。

他放下圣贤书,整理一番儒衫后,施施然走出门,“杨昀,你怎么来了?”

“是这样的,学生和娘子想着到源水村住一段时间,启行在即,想问先生借本书籍来读。”杨昀长揖道。

潘先生皱了皱眉头:“源水村?我记得源水村离咱们游居镇并不近。”

小王村、大王村、望水村、小石村、山牛村隶属于游居镇户籍。

而源水村是四十年前从山外迁来了一伙族人,于源水边开荒定居,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日子,除了到游居镇采买盐巴,平日间两边互不相干。

源水村离游居镇约摸六、七十里路程。

“学生的娘子在源水村有处宅子,寻思着到村里读书安静些。”

“哈,你何时成婚的?”

杨昀神采奕奕解释一遍。

他跟潘先生并不熟,杨昀算是家学,读书启蒙皆来自杨父。

西唐国并无规定学子非要由私塾启蒙才能科举。

潘先生拱手恭喜道:“当年我来到游居镇任教这家私塾,当时的你尚是孩童,一转眼的功夫,你都成家了。你要借哪本书?”

“学生听闻先生有《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学生要借的就是这本。”

潘先生指着他笑道:“消息挺灵敏的,可以!”

杨昀喜出望外,此书格外珍贵,原本只想尝试一下,不曾料到先生这般大方。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他不断作揖致谢。

“等着。”

潘先生回到书房,从书架抱出一摞《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转身回到杨昀跟前递给他,“小心爱护,万万不许毁了圣贤书。”

“先生放心,学生一定把此书当做自家性命。最多一个半月,学生绝对前来归还书籍”

“这两日镇子外不太平,源水村离着又远,你们夫妇二人千万要当心。”

“都已准备妥当,该是一路平安。”

“嗯,我便不留你了。”

“学生告辞。”

抱着一摞书册的杨昀兴冲冲地离开私塾。

潘先生站在门外目送着他,呢喃道:“源水村……源水村……呵,倒是一处好地方。”

山水环绕游居镇。

共两条大河,支流二十七。

源水则是一条名为誉江的支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